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4, 2015的文章

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談起

最近我花費很多時間閱讀宋詞 , 偶有心得 , 願意與同好分享 。 北宋太平宰相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是宋詞中的名篇 , 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對聯來得卻很偶然。《複齋漫錄》記載,晏殊一次途經揚州,對江都縣尉王琪在大明寺的題詩十分欣賞,特地請他吃飯。筵席後,兩人在花園中閒步。時值春晚,晏殊望著夕陽下的遍地黃花,有感而發:“王兄,我作了‘無可奈何花落去’,幾年來,未能對出下句!”王琪抬頭,手指天空的飛燕,大聲道:“何不用‘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聽了,豁然開朗,拍手叫絕。 “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死亡。晏殊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他無法挽回流逝的時光,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歲月的腳步匆匆離去。宦海風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場平庸無聊的應酬中,敏感的詩人當然會時時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無意義消耗。這就是詞人在舒適生活環境中也不能避免的“閒愁”,是擺脫不了的一種淡淡的哀傷。清﹒《詞林經事》:“細玩‘無可奈何’一聯,情致纏綿,音調諧婉,的是倚聲家語。若作七律,未免軟弱矣。”這段話一語道破“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以詞傳而不是以詩傳的原因。 晏殊除了在上述《浣溪沙》中用到這句 , 另外在《示張寺丞王校勘》又用了一次 , 顯見他對於這兩句的喜愛 。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難禁灩灩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這首詞的題目中張寺丞指張亢,曾任大理寺丞。王校勘則指王琪,天聖三年授大理評事。兩人時在南京為晏殊僚屬。 順帶一提 ,這首《示張寺丞王校勘》中的最後兩句“ 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我見到兩種不一樣的翻譯 , 其一是說 :“ 遊園賓客中有很多才華橫溢的士子。捨得花費才能多選拔些有能力的人才。”顯現晏殊不惜出大錢來選拔人才的宰相氣度 ; 另一種翻譯則提到這首詞用到“青錢學士”的典故 : 張鷟,字文成,號浮休子,唐深州陸澤人。聰警絕倫,書無不覽。凡入應舉,皆登甲科。《新唐書•張薦傳》記載 : “公卿稱鷟文辭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