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15, 2017的文章

美國AA協會的故事

  為財務問題所困的消極應對方法之一就是借酒消愁 ,然而 日子久了 ,卻 不知不覺就成為酒鬼而無法自拔 。 美國神學家尼布爾 (Karl Paul Reinhold Niebuhr , 1892 - 1971 )筆下的一個酒鬼的禱告 :「 神啊,請賜予我平和心態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予我智慧去看清事情是否可以被改變。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   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 「 我 」 :一個不完美的 「 我 」,一個完美的「我」 ;前者是真實的;而後者卻是虛幻的。追求虛幻的「我」,就像抓著自己的頭髮上天,會將人分裂,會把心撕碎。人的本性原本就是軟弱 、 不完美。人有能力,但不是無所不能。瑞士心理學家榮格( Carl Gustav Jung , 1875 - 1961 )曾經說過 :「 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都源於這樣一個事實:神創造了人,而人卻想當神。 」   美國匿名戒酒會,或稱戒酒無名會( Alcoholics Anonymous, AA )的聚會就是讓酒徒們聚在一起,講自己的故事,聽別人的故事。 AA 協會的三個重要的概念: 1 、我們都是酒癮患者,我們不能處理我們自己的生活。 2 、可能沒有任何人為的力量能解脫我們酒精中毒之苦。 3 、神能夠而且願意解脫我們,只要我們誠心尋覓祂。    AA 協會最經典的兩段臺詞是: 「 我叫 XX ,我是一個酒鬼,我不完美,我承認自己對酒精毫無辦法,我無法戒酒,我很無能很無助,我需要幫助。 」 「 你不完美,我不完美,他不完美,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不過沒關係,真的沒關係。 」   難以想像,美國 AA 協會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解決了人們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個方法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因為它通過 「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放棄了頭腦中那個虛幻的自我 」 ,從而讓心靈變得完整。承認不完美,我們就能找回真實的我,這個真實的我雖不完美,但卻完整。所謂靈性的覺醒,所謂開悟,其本質,就是找到了這個真實而完整的「我」。

優惠券的優勢

很多消費者心中都有一個疑問 :「麥當勞和肯德基成天都在發放各種優惠券,為什麼就不直接降價呢?」答案 是發放優惠券可以實現其利潤的最大化 ; 而降價不僅是降低品牌調性更是減少直接利潤。 舉例來說 , 假定一個漢堡的成本為 40 元,現在面臨老陳、阿美、小孫三位顧客都想要吃漢堡。但是,他們所願意付出的「最高價」分別是 100 元、 90 元、 80 元。這時店家會發現,如果漢堡的訂價低於 80 元,雖然所有客人都買單,但自己的利潤降低了。另一方面 , 如果定價高於 80 元,漢堡就會少賣。要實現真正的利潤最大化,定價應該是 80 元,三個人都買了。這時店家利潤為( 80X3-40x3 ) 120 元,達到了最大化。所以,產品利潤最大的核心秘密應該是,產品的定價是否能無限接近能接受店家定價的大多數顧客的心理所預期的最低值。 知道了產品利潤最大化的秘密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店家如何知道消費者渴望購買產品的最低值。就如本案例所言,店家如何知道三個顧客共同的最低期望價格是 80 元 ?因為 沒有哪個顧客會站在店家面前說出他們的想法的 。 優惠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發放優惠券可以直接把消費者區分為了兩類:一是有錢人,即不必用優惠券的人;二是一般人,即要用優惠券的人。有錢人與一般人只有一個區分標準,他們的單位時間的價值不同。前者沒有時間去選擇優惠券,甚至被強制選擇某個產品的 ; 而後者會因為這個優惠,願意去下載、列印,甚至是接受被剝奪產品的選擇權(因為優惠券往往只適用於指定商品的)。換句話說 , 相同商品而有不同價格的行銷思維邏輯,是店家找到了顧客購買同一個商品的底限價格。例如,同樣的一個漢堡,有錢人的心理預期是 100 元,他直接就購買了。一般人的心理預期是 80 元,因為他使用了優惠券,就真的花 80 元買到了。 消費者都是喜歡佔便宜的,針對這一心理 , 店家的解決方案一是發放優惠券;二是降價。但是降價的威力固然強大,可以快速聚攏顧客 , 然而降價期間一過,消費者立即做鳥獸散。同時 , 降價會讓顧客對這個品牌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因為,哪天你不降價了,消費者就馬上換其他地方消費。更重要的是降價的實質是直接降低利潤。而優惠券的優勢除了可以幫助店家實現利潤最大化外,它不會讓人產生依賴,店家發不發放優惠券是店家的隨機行為,而不是必須和常規動作。更重要的是,它會直

決策與人生

黃老闆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小時候由於兄弟姊妹眾多,父親以勞力維生,母親身體又不好,所以吃飯常常有一頓沒一頓,這種生活歷練讓他雖然遇到很多挫折,但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遇到貴人的提拔,終於有了一家自己的小公司。然而,生活的奔波讓他至今仍是單身一人。很多朋友看不下去,都很熱心的幫他介紹女朋友,如今與他互動較多的只有阿美、阿英和阿花三人,他對於到底要如何抉擇感到十分猶豫 。 老友李董建議他一種決策的方法,就是將三人的年齡、身高、容貌和學歷等項目每一項分別依自己的滿意度給予 1 分至 5 分,然後得出總分,作為選擇的參考 。 好不容易決定要娶阿美,共度一生的時候,老友陳總竟然又幫他介紹一位一心想嫁給有錢人的汪小姐,人果然標緻可愛,天真無邪 , 但是還是太嬌嫩。黃老闆不好意思一口拒絕,辜負陳總的好意,就邀汪小姐出來吃飯,飯後送給他一張二十世紀八零年代的歌唱巨星劉文正的唱片,然後送他回家,唱片中有一首歌「遲到」 劉文正    遲到 作詞:陳彼得    作曲:陳彼得 妳到我身邊,帶著微笑,帶來了我的煩惱 我的心中,早已有個她,喔她比你先到 她溫柔又可愛,她美麗又大方 直到有一天,妳心中有個他,妳會瞭解我的感覺 愛要真誠,不能分享,喔對妳說聲抱歉 喔對妳說聲抱歉,喔對妳說聲抱歉 只是這種委婉和幽默的拒絕方式不知當事人的汪小姐心中作何感想 ?

人生的數學公式

古往今來,有許多學者和思想家費盡心思,試圖以數學的方式最終歸結出一條千真萬確、顛撲不破的人生公式來闡述自己的人生見解和成功人生的祕訣。 最有名的是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 1847 - 1931 )的天才公式。愛迪生認為,天才等於 1% 的靈感加上 99% 的血汗。以前我們誤讀了這個公式,過分強調勤奮的重要性。近年來人們才發現愛迪生的原文並非認為靈感微不足道,反而是認為靈感恰恰是最重要的。 而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 1879 - 1955 )也給出了一個成功公式: W = X + Y + Z ,這個公式中 W 代表成功, X 代表艱苦的勞動, Y 代表正確的方法, Z 代表少說空話。這個公式對我們這個歷來崇尚「坐而論道」的民族而言,其意義恐怕是最大的吧!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 Carl Gustav Jung , 1875 - 1961 )用英文提出了一個將個人與集體融為一體,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個人價值的公式: I + We = Fully ;翻譯為中文即:我+我們=個人價值。這個公式很富有啟發性,人是社會動物,脫離了團體和社會的個人,還怎麼奢談人生價值呢?

摘自《對手偷不走的優勢》

許多人都從「行為的可預測性」來理解信任。假如你可以預測某人在某個情況下會表現出什麼行為,你就可以「信任」這個人。例如:「我認識莎拉好多年了,當她答應去做一件事,就一定會把這件事完成。這點我可以『信任』她。」 這的確是值得讚賞的行為,但不是打造出傑出團隊的信任基礎。 一個傑出團隊,成員之間的互信基礎,建立在彼此可以坦承自己的弱點。唯有成員之間可以開誠布公,可以發自內心對夥伴說,「我需要有人幫忙」、「你的想法比我的好」、「我想向你學習」,甚至「我搞砸了,我很抱歉」,這種勇於示弱的新信任關係,才能打造出傑出團隊。 當每個團隊成員都知道,其他人願意說出真心話,沒有人會隱藏自己的弱點或錯誤,這個團隊就建立起一種深厚且獨特的互信。他們可以對彼此開誠布公,說出真正的想法,不需要擺出高姿態或裝腔作勢,浪費彼此寶貴的時間和精神。 歷經時日,這種發自內心的互動會讓他們產生深厚的共事情感,有時甚至比家人還要深刻。 人必須先放下驕傲與恐懼,願意為了團隊的共同利益努力付出,才有可能向他人開誠布公、坦承弱點。 建立團隊所需的信任,並不是要每個人手牽手,一起唱歌跳舞,做到心靈相通,最終目的還是在於讓團隊成員共同創造出最佳的整體表現,所以,是非常務實的。 敞開心胸,但也要知道界限在哪裡 有人問我,有沒有可能因為向團隊成員過度敞開心胸,而導致自己受傷?依我過往的經驗,我認為機會不大。 如果你認為向別人透露太多自己的事,有可能讓自己受傷,那你很可能會隱瞞自己的弱點、錯誤或是向外求援的需求。有這種想法,真的沒什麼好處。也許在團隊剛形成時,就要求大家彼此坦誠,是個不切實際的期待。但隨著更長時間的相處,要在團隊內建立穩固的互信基礎,最佳辦法就是讓成員知道,他們可以開誠布公,向他人坦承自己的弱點,而且對方不會因此減損對你的信任。 不過,假如團隊成員每次都帶著一長串關於自身錯誤與弱點的清單來開會,也會對團隊造成問題,表示這個成員其實能力有待加強,而不在於是否坦誠公開,應該先解決的是他的能力問題。 最後,我要提醒一點,坦承缺點,並不是讓團隊成員把團隊當成私人治療團體。假如有人在團隊裡把自己的所有醜事都倒出來,反而會造成大家的困擾與不安。 以恰當的智慧和 EQ ,自我節制是必要的。 錯誤決策背後,其實是人的問題 想要團隊成員坦承自己的弱點,團隊領導者(不論是

決策到底有多難?

日常生活中 , 我們隨時都依照著自己所處的環境給予我們的線索來下判斷,就拿與時間賽跑來說,許多人可能都有為了某種原因而匆忙趕路的經驗:現在遇到了一個需要等 80 秒的紅燈,如果不闖的話就來不及了,但闖了既危險又違規。然後我們左顧右盼,有沒有執法人員?有沒有來車?這會兒恰好都沒有,那麼,要不要闖呢?各選項所須背負的風險是什麼?機會成本呢? 正在思考著怎麼過這 80 秒紅燈的時候,偏偏想起來芥川龍之介在《拊掌談》中的〈追帽子〉一節所提的:「走在道路上時,一不注意帽子就給風吹跑了。因為一邊注意著周圍所有的狀況一邊追,於是往往追不到帽子。」 好像很有道理,好,衝吧,結果猶豫了那麼久,紅燈恰好也變綠燈了:光是想著果斷,就已經不果斷了。這裡面有關於決策的各種事情,請各位讀者各取所需吧。

兩棵樹你砍哪一棵?

老教授問:「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帶著不變的微笑看著我們,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葯,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心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你的目標明確了嗎?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