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2, 2020的文章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    這首詩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時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重陽佳節,詩人和朋友帶著酒,登上池州城東南的齊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縹青色,這就是所謂翠微。人們登山,彷彿是登在這一片可愛的顏色上。由高處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飛來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顯得秋天水空的澄肅。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裡,用「翠微」這樣美好的詞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這種節日登臨的愉悅,給詩人素來抑鬱不舒的情懷,注入了一股興奮劑。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他面對著秋天的山光水色,臉上浮起了笑容,興致勃勃地折下滿把的菊花,覺得應該插個滿頭歸去,才不辜負這一場登高。詩人意識到,塵世間像這樣開口一笑,實在難得,在這種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勸客,又像是勸自己: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斟起酒來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這中間四句給人一種感覺:詩人似乎想用偶然的開心一笑,用節日的醉酒,來掩蓋和消釋長期積在內心中的鬱悶,但鬱悶仍然存在著,塵世終歸是難得一笑,落暉畢竟就在眼前。於是,詩人進一步安慰自己: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春秋時,齊景公游於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並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    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將「抑鬱之思以曠達出之」,從詩中的確可以看出情懷的鬱結,但詩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曠達的話,來表現他的苦悶,而是在登高時交織著抑鬱和欣喜兩種情緒。詩人主觀上未嘗不想用節日登高的快慰來排遣抑鬱。篇中「須插」、「但將」、「不用」以及「何必」等詞語的運用,都可以清楚地讓人感受到詩人情感上的掙扎。至於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從抑鬱中掙扎出來,那是另一回事。    詩人的愁悶那樣深、那樣難以驅遣,除了因為杜牧自己懷有很高的抱

一字多義的漢字

中文是一種不易學習的文字,在學習文言文或詩詞的時候,一字多義會造成解讀上的困難。每個漢字的誕生之初,都只為一種事物服務,故此字義只有一個,也就是「本義」。據統計,見諸古今書籍的漢字多達75000個。可是,世間的事物又豈止 75000 種?由此可知,絕大部分漢字都要肩負起承載兩個或以上的字義,因而出現了「多義字」和「多音字」。隨意以「手」為例,「手」是多義字,除了本義,還有多個引申義,例如,「失手」不是指「失去雙手」,而是指「從手中失去貴重物品」或是「未能達成原本想到的動作」,解作因不小心而造成錯誤。可見,「失手」的「手」已經從表示「手部」的本義,引申到表示位置的「手中」。那麼「扶手」中的「手」解作甚麼?小孩學走路,要扶穩父母的手;父母年老了,就要反過來攙扶子女的手走路。「扶手」的「手」正是根據它的功能「攙扶」,引申為一種工具——把手。 偶讀蘇軾的《東欄梨花》 原文: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結果有兩個版本的譯文 1.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着如雪的梨花,佈滿了全城。 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麼透徹與清明。 2.舉目望去,可以看到淡白色的梨花,和深青色的楊柳。當柳絮開始在天空飄揚的時候,滿城的梨花也都綻放了。對著東邊欄杆內這一樹雪白的花朵,我不禁有些惆悵,人生能有幾次機會得以欣賞這樣清新明媚的景色呢? 杜牧《初冬夜飲》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 第三、四句似乎與版本2的意思相近似,因為就算明年梨花會再開,也未必會有時間或心情來好好欣賞。所以要把握當下的美景和閒心,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