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太多苦吟詩人,所謂「苦吟」,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如杜甫有一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是從側面說明古人多反覆琢磨深思熟慮形成佳句名詩。唐代苦吟詩人盧延讓有一首詩:「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鬚。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賦易,爲著者之乎。」意思是說詩歌創作的甘苦還是別說了,你也許根本想像不到它的難處。為寫活一個字眼都要全身心投入,常常是捻斷許多髭鬚。要險語驚人,任憑老天都嘆氣悶,想狂言絕世,縱令大海也被搜乾。哪裡像寫文作賦那麼容易,弄些個之乎者也就能夠胡亂湊夠篇幅。 歷朝歷代像李白那樣信手拈來的詩仙還是佔少數的。賈島的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正是說明詩人對於詩詞的執著。有一次,賈島琢磨著一句詩,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僧推月下門」或是「僧敲月下門」。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隊裡。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他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韓愈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受韓琦之託,寫了一篇題為《晝錦堂記》的文章。歐陽修字斟句酌,反覆推敲,把文章寫好後,便命一差官騎馬給友人送去。可是到了晚上,歐陽修突然想起了什麼,馬上命令一個僕人道:「你趕快騎快馬去追那送文章的差官,讓他把文章帶回來!」 「老爺,那差官已到百里之外了,現在又是晚上,哪能追得上呀!」那僕人說道。「無論如何你也要追上他,即使我那文章已經送到,也得設法取回來!」 看見主人態度如此堅決,僕人只好急忙騎上馬,走捷徑,抄小道,拚命追趕,最後總算追上差官,把文章帶了回來。歐陽修為何一定要把文章追回呢?原來是為了添上兩個「而」字。《晝錦堂記》開頭有這樣兩句:「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原稿中沒有這兩個「而」字,為了添兩個字,竟如此勞神費力,是小題大作嗎?雖然不添這兩個字,文章也並無語病,但添上後,文章的語氣便與原文大有區別,變得由直而曲,由急而緩,表現出歐陽修文章曲折舒緩的藝術風格。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對於寫詩也很重視用字遣詞,他
趣味雅是trivia的中譯 凡是有趣的雞毛蒜皮的資訊,無論是詩詞,歷史,數學或是管理的內容,都是收集與分享的對象。 可曾想過也許不經意的一份資料可能會引起有緣人的興趣,改變他(她)的一生。 為期擴大知識分享機制,方便網友取得所需知識,本人特別宣告:凡屬本部落格的文章,均可在不必經同意下,任意轉載、引用、或改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