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13, 2020的文章

改變 從心開始

一個賣花的小姑娘在賣完大部分的玫瑰花之後,就把手上剩餘的一朵玫瑰花隨手送給了路邊的乞丐。這乞丐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給自己送花,也許乞丐從來沒有用心愛過自己,也沒有接受過別人的愛。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當天不行乞了,回家! 回家之後,他找出一個瓶子把玫瑰花養起來,然後把花放在桌子上靜靜的欣賞。 他突然間覺得,這麼漂亮的花怎麼能隨意插在這麼髒的瓶子上,所以他決定把瓶子洗乾淨,這樣才配得上這麼美麗的玫瑰! 做完之後,他又感覺這麼漂亮的花和這麼乾淨的瓶子,怎麼能放在這麼髒亂的房間裡呢?於是他把整個房間打掃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擺放整齊。 突然間整個房間因為有了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變的溫馨起來!他彷彿忘記了自己所在何處,正在陶醉時,突然發現鏡中反射出一個蓬頭垢面的人, 他沒想到自己居然是這個樣子,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與玫瑰相伴呢? 於是他立刻去洗了幾年來唯一洗過的,也是第一次澡,洗完之後找出幾件雖然顯得有點舊,但稍微乾淨的衣服,刮完鬍子之後,把自己從頭到下整理了一番,然後再照照鏡子,他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年輕帥氣的臉出現在鏡子中! 他覺得自己也很不錯,為什麼要去當乞丐呢?這是他當乞丐以來第一次這樣問自己,他的靈魂在瞬間覺醒了,其實我也很不錯,再看看房間中的一切, 再看看這朵美麗的玫瑰,他當下立刻做出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第二天不再當乞丐而是去找工作。 因為他不怕髒和累,所以他很順利了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或許是因為他心中盛開的玫瑰花激勵著他,隨著他的不懈努力,幾年後他成了一個非常有成就的企業老闆! 那不是一朵玫瑰,而是一份希望,一份對人生的美好希望,一份對美好未來的新的希望!地獄還是天堂僅僅一牆之隔,只要相信自己,不放棄自己,心中有夢想有目標有希望,人生隨時可以被改寫!

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

一位老人從東歐來到美國,在曼哈頓的一間餐館找點東西吃,他坐在空無一物的餐桌旁,等著有人拿餐盤來為他點菜。 但是沒有人來,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個女人端著滿滿的一盤食物過來坐在他的對面。老人問女人怎麼沒有侍者,女人告訴他這是一家自助餐館。 老人說,從此他知道了在美國做事的法則: 在這裡,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只要你願意付費,你想要什麼都可以,你可以獲得成功。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著別人把它拿給你,你將永遠也成功不了。你必須站起身來,自己去拿。 自助,就意味著你要靠自己,要主動出擊,尋找機會。成功固然需要機遇,但是幸運女神不會垂青于守株待兔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兩個人一同大學畢業,但是幾年後,兩個人的境況卻有天壤之別。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成功者和失敗者的例子:有人滿腹才華卻無出頭之日,有人卻能大展身手、遊刃有餘。 才華固然重要,但是,才華不等於成功。成功還需要自己去打拼、去爭取、去營造。在這激烈競爭的年代,優勝劣汰不僅是自然法則,也是人生法則。 如何在這世界上尋求一席之地呢? 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只要你願意付費,你想要什麼都可以。各式各樣的東西擺放在那裡,只要你有能力支付得起。但是,你如何能夠支付得起你想要的東西呢?你會成功,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著別人把它拿給你,你將永遠也成功不了。你必須站起身來,自己去拿。

揭秘誦讀經典的訣竅

為什麼讀書一定要開口?為你揭秘誦讀經典的訣竅! 讀書——心開竅於舌。 我們是帶著孩子走向知識,還是帶著知識走向孩子?家裡應是書聲琅琅,還是教聲嚷嚷?當下,朗讀的意義被普遍忽視。 《黃帝內經》說:“心開竅於舌”,通過動口朗讀,舌動、竅開、心明,從而開慧增智。經典誦讀中書聲琅琅而入耳,智慧似清泉潺潺而出心。 因此,中國古代把學習簡化為“讀書”,是有其道理的。通過動口而達到動心,是學習掌握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現在佛道修行的早課、晚課還保留著誦經的傳統。 如何誦讀?老子說:“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就是誦讀經典的訣竅。 “心為神之臟,腦為神之腑”,誦讀就是連接心與腦的方法。“高下相傾”,“高”就是大腦,“下”就是心腹、丹田。 讀者的氣脈,要從下而上,從丹田而出,不是從喉嚨發出。誦讀要把氣讀順了,不僅是文章的氣脈通順,讀者自己的氣脈也要順,並且兩股氣脈合二為一。 氣順了,心就定了,雜念沒了,智慧就開啟了。大腦能給人聰明和智慧﹔內臟給人心情和力量。 誦讀中要注意“音聲相和”。人們用木棒敲擊鐘壁的那一剎那所形成的一種音響叫“聲”,而鐘體內的空間裡發出的共鳴,叫做“音”。 漢語發音是天人合一的,如讀“大”“小”,嘴巴就得開大開小,“酸、甜、苦、辣”的發音,就與舌頭相關的部位對應。要使我們自己的音和聲發生共鳴,就要開口誦讀。 當我們真正讀到“音聲相和”的時候,震動身心,暢通血脈,流通精神,兩眼射出金光,甚至渾身的毛孔都會放光。 誦讀時還要隨文入觀,與經典、與聖人“前後相隨”。語言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是一種能量。 母語語言構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環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決定了我們生命能量的運行模式。 朗讀的過程是與一顆心靈對話,不斷感受、想象、感悟情感之火燃燒的過程。 誦讀經典,追慕先賢,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心靈交流,讓自己從此生活在另一更高的境界層次上。

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馳

2018-09-25 由 鄉村女學生海豚窩窩頭 發表于資訊 李夫人是漢武帝的小老婆,那首「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詩就是描寫她的,可見她美麗到了一定的程度。 這裡先轉抄一下她的事跡: 李夫人入宮只短短幾年,卻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臥床不起。武帝難過不已,親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見武帝到來,急忙以被覆面,口中說:「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復見陛下,願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武帝說:「夫人病勢已危,非藥可以醫治,何不讓朕再見一面?」李夫人推辭說:「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實不敢與陛下相見。」武帝說:「夫人不妨見我,我將加賜千金,並封拜你兄弟為官。」李夫人說:「封不封在帝,不再一見。」武帝又說一定要看她,並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轉面向內,欷歔掩泣,任憑武帝再三呼喚,李夫人只是獨自啜泣。武帝心裡不悅,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這時李夫人的姊妹也入宮問病,見此情形,都很詫異。待武帝走後,她們責備李夫人:「你想託付兄弟,見一見陛下是很輕易的事,何苦違忤至於如此?」李夫人嘆氣說:「你們不知,我不見帝的原因,正是為了深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賤,他之所以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今天我病已將死,他若見我顏色與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置不及,怎麼會在我死去後照顧我的兄弟?」 柏楊老頭在他的書《皇后之死》裡,高度評價了這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李夫人,因為事情的結局完全不出李夫人所料,皇帝腦子裡全是她美麗健康的樣子,難免日夜思念,思念的結果是:厚葬了李夫人,並且拜其兄為官。 這裡還有一段有關她兄弟的故事: 武帝聽說大宛國有汗血馬。便派使者齎持千金及金馬前往大宛換取良馬。此事被大宛國王一口拒絕。使者費盡許多辛苦白跑了一趟,因此生氣之下痛罵宛國大臣,又將金馬錘成了碎屑。大宛國將使者殺死,財物奪去,只有幾個從人僥倖脫逃。武帝藉機派李廣利領六萬騎兵,七萬步卒往征大宛。待四年後班師回玉門關,僅剩下萬餘人。武帝卻不加苛責,反而封李廣利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多少屍骨丟在大漠無人收取, 只為李夫人的一句遺言,武帝也稱得上是一往情深。 李夫人的英明決定,保了她兄弟日後一路平安,武帝不是什麼一往情深,而是以色事人後日夜想念,說穿了好色罷了,難得就難得在李夫人早就看穿了武帝究竟愛她的什麼,所以從不恃寵而嬌,一直到臨死前仍然保持清醒的頭腦,病得迷迷糊糊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注釋: 省試:唐時由尚書省舉行的選拔進士的考試,又稱會試。 《湘靈鼓瑟》:省試所出的試題。 湘靈:湘水之神。瑟:樂器名。 雲和瑟:雲和,山名,以產琴瑟著稱。 帝子:娥皇、女英為舜之妻,舜南巡卒于蒼梧,二女隨之,沒于湘水。 馮夷:河伯,水神也。 楚客1.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故稱"楚客"。 2.泛指客居他鄉的人。 苦調:謂瑟哀苦之調。 杳冥:天也。 蒼梧:山名,傳為舜葬之處,其地在今湖南寧遠縣境。 白芷:香草名。 譯文: 常常聽說湘水之神善於彈奏雲和瑟,而黃河之神聞聲跳舞。 外鄉人都不忍聽她的哀音。這種悲苦的曲調使無情的金石都感到淒涼, 清怨的聲音一直傳入天際。 舜帝之靈也來側耳傾聽,香草被感動香味更濃。 曲終聲寂,沒看見鼓瑟的人,只有看見湘水上的幾座青山。 湘靈擅長鼓瑟,優美的歌聲縈繞在耳邊。 水神聽了情不自禁跳起舞,被貶之人聽了心情哀怨。 凄涼的曲調讓金石悲哀,高亢的樂聲傳到天地之間。 舜帝之靈也來側耳傾聽,香草被感動香味更濃。 水面的樂聲飄揚湘江兩岸,匯成一股悲風飛過洞庭。 樂曲聲停,看不見鼓瑟的人,所看見的只有湘水上的幾座青山。   按照唐代科舉制度,各州縣選拔士子進貢京師,試于尚書省,由禮部主持的進士考試,叫做「省試」,也叫「會試」。考試時所作的詩,叫「試帖詩」。這種詩一般五言六韻,有嚴格的格律規定,容易束縛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難寫好;不過,有的作者善于「戴著鐐銬跳舞」,往往能夠即席發揮,寫出傳誦不衰的好詩來。本詩就是試帖詩中的佳作。原本試帖詩有種種限制,往往束縛了士人的才思。錢起卻不然,在這首詩中,他馳騁想象,上天入地,如入無人之境。無形的樂聲,在這裡得到了生動形象的表現,成為一種看得見,聽得到,感覺得著的東西。最後突然收結,全詩從湘水女神出現開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神思綿綿,更耐人尋繹。大中十二年(858),舉行進士考試,唐宣宗問考官李藩:試帖詩如有重復的字能否錄取?李藩答道:昔年錢起試《湘靈鼓瑟

「寒梅著花未」的隨想

「寒梅著花未」的隨想 《雜詩三首》 其一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有些文字十分淺白,非常適合作為孩子們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教材。然而這類詩的文字固然淺白,所隱含的內容卻不必然也很淺顯。 例如《雜詩三首》其二「君自故鄉來」這首短短的五言小詩,全詩純用白描記述,簡潔地將遊子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琅琅上口。但是爲甚麼一個久在異鄉的遊子,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鄉親,卻只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而不是譬如「父母、家人是否平安,家裡是否安好無恙的問題。對於這樣一個「不想則已,一想就疑慮重重」的現象,當然就留給讀者很大的思考空間。 有人提出一個說法,認為《雜詩三首》是一組恩愛夫婦的對答的三封信,其一是思婦期盼能收到心上人來信;這首詩從觸發、聯想展開情感活動。思婦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隻從門前經過;於是她就想,其中也許有從江南來的船。丈夫在江南的某地長久不歸。既然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從江南寄回的書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門望幾次。每當看到渡頭有船隻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問,可結果總是失望而歸。詩中說江南船「常有」,換句話說,就是說書信「總無」。然而,思婦仍把希望寄託於下一趟船來,她想:大概書信已經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詩的結句「寄書家中否」便是這位思婦不斷幻滅又不斷復生的希望。 其二:這首詩表現作者的情趣與傾向。詩人想念故鄉,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歡梅花,則溢於言表。《雜詩三首》的其二開頭兩句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於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這位遊子的急欲瞭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的感情。詩中「故鄉」一詞迭見,正表現出鄉思之殷:「應知」云云,表現出了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關於「故鄉事」,那是原本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但是在見到鄉親的一瞬間,心裡滿腹的問題一時竟不知從何問起了。因此,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對家鄉的思念竟在這一個不經意的問題之中。這一問倒令對方感到困惑,不問人事而問物事,彷彿故鄉最值得懷念,

朱光潛答夏丏尊:「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朱光潛答夏丏尊:「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2015/12/22 來源:搜狐 記不清在哪一部書裡見過一句關於英國詩人 Keats 的話,大意是說諦視一個佳句像諦視一個愛人似的。這句話很有意思,不過一個佳句往往比一個愛人更可以使人留戀。一個愛人的好處總難免有一日使你感到「山窮水盡」,一個佳句的意蘊卻永遠新鮮,永遠帶有幾分不可捉摸的神秘性。誰不懂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是誰能說,「我看透這兩句詩的佳妙了,它在這一點,在那一點,此外便別無所有?」 中國詩中的佳句有好些對於我是若即若離的。風晨雨夕,熱鬧場,苦惱場,它們常是我的佳侶。我常常嘴裡在和人說應酬話,心裡還在玩味陶淵明或是李長吉的詩句。它們是那麼親切,但同時又那麼遼遠!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兩句對我也是如此。它在我心裡往返起伏也足有廿多年 了,許多迷夢都醒了過來,只有它還是那麼清新可愛。這兩句詩的佳妙究竟何在呢?我在拙著《談美》里曾這樣說過: (以下為引文)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 有機體。比如李太白的《長相思》收尾兩句「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錢起的《湘靈 鼓瑟》收尾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溫飛卿的《菩薩蠻》前闋「水晶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秦少游的《踏莎行》前闋「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這裡加點的字句所傳出的意象都是物景,而這些詩詞全體原來都是著重人事。我們仔細玩味這些詩詞時,並不覺得人事之中猛然插入物景為不倫不類,反而覺得它們天生成地聯絡在一起,互相烘托,益見其美,這就由於它們在情感上是諧和的。單拿「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來說,曲 終人杳雖然與江上峰青不相干,但是這兩個意象都可以傳出一種淒清冷靜的情感,所以它 們可以調和,如果只說「曲終人不見」而無「江上數峰青」,或是說「江上數峰青」而無「曲終人不見」,意味便索然了。 (以上為引文) 這是三年前的話,前幾天接得丐尊先生的信說:「近來頗有志於文章鑑賞法。昨與友人談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兩句大家都覺得好。 究竟好在何處?有什麼理由可說:苦思一夜,未獲解答。」 這封信引起我重新思索,覺得在《談美》裡所說的話尚有不圓滿處。我始終相信「欣賞一首詩,就是再造一首詩」,各人各時各地的經驗,學問和心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