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16, 2021的文章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梁武帝」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梁武帝」 中國南北朝時的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不僅是中國第一位吃素的皇帝,而且皇帝身邊擁有無數美女,他竟有廿多年不近女色.這兩項行為,可說是空前絶後!同時武帝多次捨身同泰寺,睡的是樸素木床,穿袈裟,使用土瓦器,生活簡樸如平民,但被當時民眾尊稱為〔皇帝菩薩〕。 《景德傳燈錄》卷三載: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6)到中國,初到廣州,後被武帝迎至金陵。兩人對話如下: 武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武帝:「何以無功德?」 達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這段文字如果以白話文改寫,大意如下: 武帝自以為自己為佛教作了許多事,期望能得到外來高僧的誇獎,因此問:「我就帝位以來,到處建造寺廟,印製經典,剃度出家僧侶不可勝記,您說我有多大功德?」 想不到達摩竟然回答:「您根本沒有任何功德!」 武帝感到很意外,於是接著問:「我為何沒有功德?」 達摩答:「您的善行,都是徒具形式的小德,有心求回報。表面看起來有功德,實際上根本沒有,所以您只能獲得小小的果報。因為美妙圓融的清淨智慧,忘掉自己,達到空寂無我的地步,真正的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手段去爭取的。」 這段對話之所以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局面,關鍵在於二人對所謂「功德」的概念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有可能是害怕梁武帝事後會惱羞成怒,派兵追殺他,於是,達摩走為上策,連夜一葦渡江而去! 據說達摩到中土是受到梁武帝的邀請。他誤認為梁武地求法心切,欣然答應前來,想不到梁武帝一開口就自稱自己「功德無量」,盼望得到對方的首肯。因此雙方都在失望的心情下分手。 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梁武帝」,認為自己平常修橋造路,樂善好施,出錢又出力,應該算是「功德」無量,好人會有好報。其實就達摩的觀點來看,這些作為只能獲得小小的果報,實無功德可言。恰如六祖在《壇經自序品》中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世人生死事大,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大多數人對於吃齋拜佛都有錯誤的認知,其實,佛像只是一種對佛陀尊敬的象徵,不應是對談交易之對象。禮拜佛像,不是為了請求惠施,而是為了提醒自己學習佛的教誨―那正確的思惟與正確行為!然而「佛教徒

觀察力+想像力=豐盛的成果

觀察力+想像力=豐盛的成果 宇宙萬物時時刻刻都在為人們說法,它如同一座廣播電台,以某一種特殊的頻率向世人放送,但是只有極度少數的人,能夠接收到它的聲波,並且理解其中的涵義。例如,蘋果不是特別為牛頓掉落。在牛頓之前,已經不知有多少人看過從空而降的蘋果,只不過他們只會把蘋果撿起來吃掉,没有人因此發現「地心引力」的理論。而牛頓不同,他敏銳的觀察力如同聽到自然無聲的說法,經過一番苦心竭慮的研究,終於發現:原來蘋果往下掉落,是因為地球具有「地心引力」的緣故。 大自然每天將山水美景展現在世人面前,絕大多數的人眼見美景,視若無睹,而只有少數的詩人將之書寫成詩句,因而以詩文揚名千古。例如唐代詩人李白將廬山瀑布化為美麗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然而宋代詩人蘇軾透過細心的觀察力,同樣的廬山他眼中,化為深富哲理的名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同樣流傳千古。 1854年寬街霍亂爆發事件(1854 Broad Street cholera outbreak)是英格蘭倫敦市蘇荷區爆發的一起嚴重的霍亂傳染事件(位於現在的卡爾納比街),發生於第三次霍亂大流行期間。在該事件中,內科醫生約翰•斯諾(John Snow)通過研究資料的對比,發現霍亂的傳染源並非是空氣,而是污染後的水源。這一發現深刻影響了19世紀的公共衛生,並促使政府改善衛生設施。之後,「傳染灶」被定義為描述有利於感染傳播、類似寬街水泵的地方。 1895年11月某一天,德國物理學家侖琴( W.C. Roentgen )正在做有關陰極射線的實驗,他用黑紙包好放電管然後通電。無意間,他發現附近塗上螢光物質的紙發出模糊的亮光。侖琴用其他東西代替黑紙,調查從放電管出來的不明射線具有透過性。在這不明射線面前,紙張變得非常透明,在隔著一千頁的書本那邊,螢光幕照樣發出亮光。他將錫箔或鉛玻璃放在螢光幕前面,會造成影子。將手放在前面看,會在螢光幕上顯出手的骨頭來。由於當時並無法知道這射線是由什麼物質所組成,但是它卻可以使密封的底片感光,並使氣體離子化,侖琴於是將此神秘射線命名為X射線( X-ray ),在醫學上有著廣泛的用途。 1903年12月17日萊特(Wright)兄弟駕駛自行研製的飛機「飛行者一號」成功的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以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與「逢袁則止,遇蒙則居」的省思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與「逢袁則止,遇蒙則居」的省思 《壇經》是禪宗的重要經典,也是頓悟的一乘佛法,但歷來眾說紛紜,其中可探討之處不少。比如《自序品第一》中提到五祖指引惠能「向何處去」的兩句「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一般對這兩句,都被解成地名,懷是廣西懷集,會是廣東四會。網上有網友認為「總感覺附會的成分過多。」 這位網友認為:「《壇經》是頓悟之道,見性成佛的法門,其中隱語太多。惠能問得巧妙,向甚處去?這時惠能剛得心傳,始覺佛性,因此,有此一問,後面的路怎麼走?五祖答得更巧妙,「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懷則有悟,然而未透見地,須用止觀,才能一路向上提升。遇會則藏,會則悟透而有得,然不可自滿,藏在如來藏中。這二句話,為見性後修後得智的指引。因此,五祖指引朝此路去,是為過來人透徹見地。大路若通,小路自通,以六祖之智,怎會不知如何安身呢?這實為安心之道,不可囿於地名。」 第一次見到這種別具一格的解說,覺得很新鮮,因此暫且接受。然後我將這說法運用於「逢袁則止,遇蒙則居」的部分,卻發現此路不通。事實上,我發現袁州蒙山確實有一位道明禪師。他就是原本想奪取惠能的袈裟的惠明。惠明受到惠能的指正,為了避諱惠能而改為道明。所以,「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以及「逢袁則止,遇蒙則居」確實是以地名來解釋。至於有人認為難道五祖和六祖惠說出那樣的指引,是因為有未卜先知的神通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解釋為二人對於附近的地理有充分的理解的關係。不知這樣的說明合理嗎?

大曆才子韓翝與名妓柳青娘的「因情而名」和「因詩而官」轉載

大曆才子韓翝與名妓柳青娘的「因情而名」和「因詩而官」 2017-06-21 由 晉崞古竹 發表于歷史 中唐時期,出了一名「因情而名」和「因詩而官」的詩人韓翝。據《極玄集》、《太平廣記》、《本事詩》、《唐詩鑑賞詞典•詩人傳》等史料載,韓翝少年時即具才氣,於唐天寶十三載(754年)考取進士。安史亂起後,韓翝在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於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之職。唐德宗建中初(780年)官至中書舍人。韓翃作詩筆法輕靈,敘情寫景很是別致,因之名居「大曆十大才子」之列。然而,韓翝在「大曆十大才子」中並非出類拔粹者,居官履任亦無顯赫之績,因之新、舊《唐書》皆無其傳。韓翝之所以為世人關注,蓋因其與中唐名妓柳青娘的悽美愛情故事和「因詩而官」的傳奇經歷。 韓翝在考取進士之前,其與柳青娘即已「因情而名」於長安 唐玄宗天寶中期,也就是公元747年前後,客居長安的韓翝,恃才傲世卻又家徒四壁,然而吉人自有天命,其鄰有名李生者,家財富有,豪氣俠義,且很賞識韓翝的為人和才氣,因之常與韓翝結宴相聚。李生有愛姬柳氏,人稱柳青娘,容貌艷絕京師,且善詠詩詞。柳青娘原為青樓女子,卻不願屈身權貴金錢,後被李生贖身從良。李生一直看重韓翝這位窮鄰居,與之交往無所吝惜。柳氏亦有見識,認定韓翝雖窮困,但文才出眾,交往皆名士,其人絕非安於貧賤者。李生知柳氏亦看好韓翝,遂生成全這對才子才女之意。一日,李生又邀韓翝至舍宴飲。待飲至酣,李生直言韓翝:「秀才當今名士,柳氏當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言罷即命柳氏移座於韓翝身邊。韓翝大出意外,驚而離座,懇辭不應,感動道:「李君贈我衣食久之,此恩尚未報,豈可再奪兄之愛姬?」李生則堅請之。柳氏知李生意誠,亦拜韓翝請納。見韓翝固辭不應,李生道:「大丈夫相遇杯酒間,言同道合,尚可相許以死,況一婦人,何足辭也。」李生言罷,又以三十萬金濟助韓翝,遂即長揖而去。韓翝欲拒不能,況又心慕柳氏容顏詩才,遂不得已納柳氏於舍。韓翝、柳氏經李生俠義作合,二人慕色愛才,兩情相悅,次年韓翝即得中進士。然而韓翝考取進士後,竟沉迷於卿卿我我。柳氏見韓翝長時間閒居家中,勸之道:「夫尊婦貴,家人皆榮,此世人所尚。夫君不可因愛惜妾身,而誤了仕途前程。況且夫君外出求功名,家中現存用器資物,也能維持到待君歸來。」 韓翝感柳氏之說,遂別家外出,先往清池省親,後被賞識其詩才的平盧節度使侯希逸任為從事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