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為學之道四字訣:學思體悟

所謂「學思體悟」就是學習、思索、體認、領悟等四個歷程。「學」的基本意思就是研習、模仿,這個階段式硬生生的死記背誦,如同「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思」的基本意思就是思考、推敲,這階段是在消化先前牢記的內容,將許多零碎的知識連串起來,將新知識與原本已經知道的相關知識整合為一體,也就是融會貫通的工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方法之一就是看看能否舉出一些實例;第三,「體」的基本意思就是體察、認識,將原本外來的知識融會貫通,思維如同行雲流水,深藏於腦海中;而「悟」的基本意思就是明白、理解。也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能夠透過體會,將深藏於腦海中的東西更深一層的改進和創新,這就是悟。孟子與荀子,同樣子是孔子的再傳學生,他們都是達到悟的階段的儒家的大師;然後才能對於孔子的學說釋疑補缺」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人性倒底是本善呢?還是本惡呢?孟子與荀子誰對呢?人性就是人性,各人不同;要從善或惡的角度來看它,似乎只是主觀的立場而已。無論孟子比較對或荀子有道理,套句莎翁《羅密歐與茱莉葉》的名句說:「無論如何稱謂它,玫瑰依然芬芳迷人」,或許是一位比較智慧的立場。   《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沒有深刻理解書本所說內容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惘;只學習而不思考,他會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即使學得再好也不會懂得如何運用所學,來應付當前的狀況和問題,且容易人云亦云、缺乏主見;反之,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切實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老夫子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收效甚微。 「學而不思則罔」意指人們如果只學習或讀書,固然可以神交他人,吸收許多見聞和見解,擴展眼界。但是如果不懂思考,則如同「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不能深刻理解當中的意思,令人迷惑無所得;「思而不學則殆。」意指如果只憑空想而不實踐學習,則可能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解或疑惑,沒有經過查書找解答的步驟,同樣一無所得。罔是迷惘困惑,殆是危疑不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則容易迷惘困惑;反之,只思考而不學習,則終究是沙上建塔,基礎不穩;令人信心不足,危疑不定。只思考而不學習,想法容易流於空乏,甚

我消滅你 與你無關

我消滅你 與你無關 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現階段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對手而是一個過路人。最近,照相機大廠尼康(Nikon)退出中國,裁員兩千人!很多人以為尼康是被同行打敗,沒想到居然是毫無相關的行業。尼康直接宣佈破產的真相:受智能手機普及的影響! 有一部很牛的科幻小說,名字叫做《三體》。裡面有句話,叫做:「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句話真夠囂張跋扈,但卻充滿大智慧,說明了大趨勢,揭示了整個人類世界前進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比如,今年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的銷量急劇下滑,不過它們的對手是Food panda、Eat Uber、餓了麼…等外賣。 又如,共享單車,一塊錢,隨便騎,騎到任何地方,停下,鎖車就走,不用管。這個東西一出來,黑車司機哭了。賣單車的店鋪、修自行車的小攤子,生意都一落千丈,關門是遲早的事情。 怎麼樣,大趨勢是很殘酷的,它殺人是不眨眼,也不會流血的,根本不見紅。說聲對不起?不好意思,不關我的事,我根本沒關注到你,只是一個不小心,讓你倒霉了。 這就叫:我消滅你,但與你無關。 在這個跨界打劫、飛速變化的時代,你永遠也無法想像下個競爭對手,你也很難猜到新興的什麼行業就打敗了傳統的什麼行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個足夠開闊的視野,每當有新鮮事物發生、新興行業的興起的時候,多去發散思考一下,說不定想到的某些點,就串聯成線,就可以比別人早一點看到未來,早一點抓住機遇呢。 你不自我革新,不自我變革,就只能等待別人來革你的命!既然「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同樣「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是今天的狀況!在今天這個時代,任何生意三個月一次更新,一年一次汰換,換個視角,重新看待你的對手。 走在街上,看川流不息的人群,小偷哭了!無現金的生活,讓他無從下手,現在幾乎人人都不帶現金出門,一切都靠手機支付,連買菜都不用現金!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職業——小偷,就這麼被毀了。而且現在連手機也很難偷了,因為走路吃飯都在看!時刻不離手!新模式創造新生活!再不接受新事物,只能被淘汰出局!幹掉小偷的不是警察,是微信和支付寶! 三十年前,洗衣機一上市,有人說衣服洗不乾淨,猶豫了十年,結果比別人多用手洗了十年。十五年前太陽能上市,有人說騙人的,不好用,用不慣,結果多花了十年電費。十年前樓房開盤上市,有人說房價會跌,結果房價翻了10倍。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猶豫給不了你任何的好處。

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出自北宋王安石《題張司業詩》,全詩為:“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這裡張司業指的是唐代詩人張籍。有一次,宋代詩人錢公輔送了一套張籍的詩集給王安石,王安石拜讀後,越讀越有興致,於是作這首詩,發出了“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感慨。 張籍是中唐詩壇上一位著名詩人,其詩多用口語,風格通俗明快,可細品之下便覺“奇崛”,言有盡而意無窮。以其所作《秋思》為例,詩中寫道: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直到送信的人要走了,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寫到之處,於是打開信封再次檢查,將游子的思鄉之情展露無遺。這種淡而有味的寫作風格,是很多詩人著力追求的一種藝術境界。如元好問評陶淵明詩的語言風格時曾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王安石對張籍的詩深有感觸,他在寫作《泊船瓜洲》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一個“綠”字是改了又改,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斟酌推敲了許久,最終才選定了“綠”字。南宋詩論家葛立方曾經說:“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綺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後可造平淡之境。”從“豪華”到“真淳”,從“綺麗”到“平淡”,可能是一條漫長的路,不走完這條路,是很難寫出震撼人心的作品的。 《題張司業詩》這首詩所說明的道理,不僅適用於詩詞創作。中國傳統文化中,書法、繪畫、戲曲、武術等,都是平凡中包含著不凡、容易中暗藏著艱辛。以書法為例,提筆寫字看似簡單,但筆鋒進出的位置、落筆的角度、用力的深淺等,其中都是功夫。這樣的創作看似尋常,實際是反復錘煉的結果。例如唐書法家懷素(725-785),自幼聰明好學,因為買不起紙張,就用一塊木板,塗上白漆,然後書寫其上,但是漆板光滑,不易著墨,令他十分苦惱。後來他靈機一動,就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上,種了一萬多棵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就摘下芭葉,放在桌子上沒日沒夜的寫字,老芭蕉葉用光了,小葉子捨不得摘,乾脆帶了筆墨直接在鮮葉上寫,不顧太陽的炙烤煎熬,堅持不懈地練字。一遍又一遍地寫,從未間斷。他的書法被稱為「狂草」,圓勁而有力,有奔放流暢之勢,一氣呵成,深深影響著後來人。懷素的成就正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最佳例證。另外,我們還能看到或者聽到那麼多書法故事:譬如張芝練字不擇紙筆,有時直接拿著抹布蘸水在石上寫;王羲之練字用壞的毛筆,堆

從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草談起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唐代詩人白居易聲名鵲起的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顯現少年白居易對於野草有敏銳的觀察力,詩中總結了野草的特性: (1) 野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 野草蔓延在古道和荒城之上。 野草的生命力十分旺盛、頑強,秋季燒荒的大火燒不完它。等到來年大地上吹來暖和的春風,從已燒焦的草根下又會長出旺盛的新草。詩中一句寫枯,一句賦榮,以極大的熱情讚美了古原草頑強的再生能力,野火雖然可以使秋草枯身化為灰燼,但它的地下根基卻完好無損,待來年春風吹動,又生發出一片蔥綠。在烈火中毀滅,又在烈火中再生,這就是野草的性格。 實際上深受野草之苦的是晉代的陶淵明,他在《歸園田居》(其三)中說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在南山種豆,他畢竟不是世代耕種的農人,而是「少學琴書」的士人出身,當然缺乏躬耕經驗,忽視了野草的生命力頑強的特性,不懂得除草的重要性,以致「草盛豆苗稀」。 唐代韋應物的詩《種瓜》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韋應物學種瓜,結果卻是:「園圃多荒蕪。衆草同雨露,新苗獨翳如。」凸顯了種植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容易。結論是「種瓜信非吾儕事,且讀古人書。」 率性方鹵莽,理生尤自疏。 今年學種瓜,園圃多荒蕪。 衆草同雨露,新苗獨翳如。 直以春窘迫,過時不得鋤。 田家笑枉費,日夕轉空虛。 信非吾儕事,且讀古人書。 台灣詩人陳坤崙有一首新詩《無言的小草》,十分有趣。             《無言的小草》 祇要你看不慣, 你就拿著鋤頭把我除去, 像犯了大罪一樣用火把我燒成灰。 祇要你疲倦了, 你就躺在我的上面, 讓我獨自嚐嚐被欺侮的滋味。 祇要你閒著無聊, 你就把我柔嫩的根莖拔掉, 像撕破一張紙那麼容易, 把我的生命結束。 不管你待我如何,我祇有忍耐, 因為我祇是小小的草,我也一直等待, 有一天要吃你的脂肪,然後將你掩蓋。 整首讀下來不禁覺得,人最好還是不要把對方吃夠夠,否則遲早有一天,會被別人狠狠地修理,無論是明是暗、是否牽涉暴力,就像祖先說的,「囂掰無落魄的久」。 偶然讀到美國詩人桑德堡 (Carl Sandburg, 1878-1967) 寫於191

相信你自己

常聽人家說:「相信你自己,如果連你都不相信自己,那麼你要別人如何相信你?」這話雖然不錯,但是相信自己真得很何容易嗎?如果這麼簡單,世上就不會有這麼多缺乏自信的人了。一般來說,缺乏自信可歸納出如下幾個原因: (1)恐懼 人們內在的恐懼感往往來自於未知,「我不知道我付出時間後會不會成功」、「我不知道我的努力會不會得到回報」、「我不知道我休學創業好不好」、「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能力做到」。然而在還沒付出努力之前,這些害怕都是多餘的,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答案。其實這份恐懼大半都是自己想像出來,而克服恐懼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面對它。 (2)挫折 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敗,但是當一個人接二連三不斷受挫時,自然會開始懷疑自己,自信、意志慢慢被消磨,令人感到困惑、茫然,甚至迷失方向。古人教導我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態的調適很重要,積極的心態是度過這些挫折的動力。這裡所謂「度過」並不等於這些挫折已經不會再發生。事實上,挫折不斷發生,最大的用意不在於讓人失望,而是暗示我們需要改變、精進,這是成長的機會,是人生的轉捩點,唯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嘗試,才能找到突破點。 (3)缺乏充分的準備 所謂「自信」就是做最充分的準備。當一名選手上場比賽,他所展現的自信是來自於平常的刻苦訓練與充分練習,選手所要做的就是突破自我。因為每個人的「敵人」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大概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上場的運動家,還可以充滿自信的告訴其他人:「我一定會贏。」,因為如果有,那不叫自信而是自大。站在樹枝上的小鳥從來都不害怕樹枝會斷裂,不是因為牠對樹枝的信任,而是因為小鳥對自己翅膀的信任。 我們可能會常聽到一名傑出的選手充滿自信的說:「我將全力以赴」,而不是「我會拿冠軍」,因為這背後的邏輯顯示出,一個人的自信來自於充分的準備而不只是想贏的信念。任何人如果平時沒有付出努力,那麼缺乏自信是最自然不過的,這顯示出他的準備不足。因此,無論我們的目標為何,平時付出努力,然後全力以赴就對了! 如果當他人在學習的時候你在睡覺;當人家在規劃人生的時候,你在把妹喝酒,當別人在付出努力的時候你在怨天尤人,當別人勇敢面對逆境時,你在為自己找藉口,然後說:「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做得到」,那麼這樣的人生不是自卑就是自大。積極的心態讓人能夠面對挑戰與未知,並且從挫折中看到機會,從逆境中成長。 總而言之,在迷惘時

太極圖的含義

太極圖的含義 關於太極圖,「易」為日月;「易」為陰陽。「易」之圖變由「無極」而「太極」,是由一個無極圓圈內裝有了古文「日、月」二字,即成了代表「易」之陰陽機理的太極圖案。就是:陰陽混合未分為太極,「天地陰陽,古今萬物,始終生死之理,太極圖盡之。」換句話說,「太極圖」就是在無極圖的基礎上,溶以日月、陰陽,用符號代「易」演化而來的。 古代的「日月」二字,與現代字稍有區別,古文日字為O裡裝進一個點,月字也是一個象形為中間加一個豎點,日月裝進一個(無極)中。由古文月字一分,正好形成一個「S」形。圓(無極) 裡的「日月」一邊一半,日月中間又各有一點,以黑白一分,就變成了看上去似如兩條「魚」形了。兩部分各有一點,稱之為黑白魚眼,分別代表太極中的陽和陰。 太極圖形代表了整個宇宙的基本現象,而這個現象的意涵是由一個「正反相對的作用」永無止息的呈現一種至純、至和諧的自然發展狀態。這裡所謂「宇宙發展的正反相對作用」就是以陰陽的黑白圖案來代表。太極圖通常為一圓形,中內包相互倒置的黑白圖案。這個一黑一白上下倒置對立的圖案就是陰陽的圖形代表。 在宇宙中,或我們生活當中,凡是一切對立相反的事物都可用具體的陰陽圖形作代表,例如男女、明暗、高低、上下、是非、美醜、愚智、輕重、緩急、長幼、尊卑、親疏、貴賤、遠近、大小等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根,互為依存。陰陽此消彼長互相轉化的,陽極則轉陰,陰極則轉陽,如此陰陽不停地旋轉互化永無停息。以福禍為例,「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或如《老子.五十八章》的說法:「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陰中有陽」的意思是,無論在黑暗之中,在問題之中,或在困擾之中,隨時都可看到光明存在;相反的,「陽中有陰」是指在光明中看到黑暗,也就是要我們隨時能居安思危。人生處境大略相同,不同的是你有無能力、用何種角度、用何種態度來因應。有一首禪詩:  手持秧苗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淨方為淨 退後原來是向前 同樣是低頭插秧,一般的農夫插秧僅是插秧為工作,而禪師插秧卻能看見水中天,插出一片天地,兩者的境界顯然不同。  陰和陽看起來是對立的,但彼此又互為一體,可互相轉化,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詩句「退後原來是向前」。若依太極的道理來看,再怎麼真的東西也一樣是假的,因為所有的東西都

徐志摩《月下待杜鵑不來》

徐志摩《月下待杜鵑不來》 前言: 徐志摩這首詩發表於1923年3月29日,當時26歲,正逢新月詩社始創,與元配張幼儀離婚已一年。 「杜鵑」又名映山紅,是春日滿山遍野最絢爛的花朵。此刻詩人等待的杜鵑,應該就是他心中最美的春天,林徽因。 新月詩派又稱格律詩派,這首〈月下待杜鵑不來〉一樣有整齊的分段。 第一節: 「看一回凝靜的橋影,數一數螺鈿的波紋」,為什麼是「凝靜的橋影」?橋下水波分明有螺鈿般的紋路晃漾著,但是詩人已不知在橋下靜立了多久,看一回又一回,數一數又再數,周遭環境彷彿在百無聊賴的枯等中定格了。「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一暖一涼,一寫等待時間的漫長,一寫心情愈來愈低落。詩人來赴約會時,心情何嘗不是暖洋洋的?隨著時間流逝,心情由暖到涼,再到涼透。這「涼透」二字有跌落井底的淒冷,雖非實寫卻又如此寫實! 第二節: 「月兒你休學新娘羞,把錦被掩蓋你光豔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聽她允許今夜來否?」這四句是詩人的浪漫和痴心。因為浪漫,被雲影遮掩的月亮成了害羞的新娘;因為痴心,不肯輕易放棄,還要找月亮來再三確認,昨晚約定今夜相見時,你也在的,我沒有聽錯吧?為什麼她不來? 月亮無言,躲進雲影裡。詩人耳畔只傳來遠村教堂鐘聲,朦朧夜色中,這鐘聲像從夢中傳來。 第三節: 「聽遠村寺塔的鐘聲,像夢裡的輕濤吐復收,省心海念潮的漲歇,依稀漂泊踉蹌的孤舟」這裡有三重譬喻。第一重:鐘聲像輕濤吐收,第二重:心念如海潮(輕濤)漲歇,第三重:心情如孤舟漂泊。「省」宜念同「醒」音,即「細細思索」、「反覆思考」。全句是說伊人不來,心情起伏不安,心念無所歸依。「踉蹌」二字寫情極深,行路踉蹌至多𨄮倒,小舟在海潮中踉蹌卻是幾近滅頂! 第四節: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風颼颼,柳飄飄,榆錢斗斗,令人長憶傷春的歌喉」,獨立蒼茫,颼颼夜風拂動水畔垂柳,水波依然晃漾,夜色在無止境的等待中更加深沉了。 「傷春的歌喉」應是指杜鵑鳥,傳說望帝杜宇不能忘情於昔日戀人,鬱鬱而終,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悲啼不去。就上下文意推測,我認為末句有兩種可能: 第一,杜鵑鳥是指林徽因,呼應詩題,僅是純粹詩意的聯想,並無任何悲愴情感,此解較單純。 第二,此處用啼血的杜鵑鳥比自己,既呼應詩題,也呼應內容「我所戀的多情友」,這多情人等待的是另一位多情人,是花與鳥永世的愛戀,此解較迂迴,較深沉。如

張九齡與杜秋娘

仔細閱讀《唐詩三百首》,有人發現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唐詩三百首》卷首詩是張九齡的五言古詩《感遇》,卷尾則是七言樂府《金縷衣》。張九齡詩中稱「花兒不在乎是否有人折」,而《金縷衣》則稱「折花千萬別猶豫」——前後兩首詩的觀點不一樣!這花兒到底該不該折呢?另一方面,卷首、卷尾詩都有「折花」的內容,是編校者有意為之,還是純屬巧合? 感遇十二首•其一(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譯文: 春天幽蘭翠綠蔥蘢,秋季桂花清麗皎潔。 生機勃發欣欣向榮,各自順應大好時節。 誰料山林隱逸高人,風送花香身心愉悅。 草木芬芳源於天性,何曾在乎被人欣賞攀折! 張九齡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大詩人,西漢留候張良之後,有「嶺南第一人」之譽。《感遇》是他遭李林輔讒言而被貶謫後所作,共十二首,其第一首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語言精練,筆力遒勁,用比興手法抒發潔身自好,不求人知,不以取悅他人求得仕途通達的情感。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譯文: 勸您看輕華貴的金縷衣,您要珍惜寶貴的少年時。 花開了能折就及時去折,不要等花謝時折下空枝。 《金縷衣》詩寫兒女情事,但寄託的卻是深沉的人生哲理。杜秋娘15歲時被李錡納為妾,由於擅長歌舞,因此李錡經常命她於筵席中演唱這首他酷愛的詞曲。後來李錡由於擁兵自重,在地方坐大,引來朝廷關注,唐憲宗試圖削減節度使的權利,最終李錡造反兵敗被殺,杜秋娘等人也被朝廷徵收回長安。杜秋娘入宮之後,由於擅長歌舞,而受唐憲宗寵愛,封為秋妃,杜秋娘和皇帝相伴十幾年後,這段時期的唐朝宦官亂政的現象十分嚴重,元和十五年,唐憲宗不明不白地死在宮中,之後太子李恆繼位,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過他對杜秋娘還是很信任,讓她做皇子李湊的保姆兼文化課老師。唐朝後期朝政混亂,李家接下來繼位的幾位皇帝都不明不白地被宦官刺殺,他們輪流扶持皇子繼位,將皇子變成他們的政治傀儡。後來李湊由於捲入政廷鬥爭,被株連其家,美人遲暮的杜秋娘也因此被遣返回鄉。 後來大詩人杜牧經過金陵時,看見杜秋衰老困窘的境況,遂作《杜秋娘詩》並序,值得注意的是《杜秋娘詩》是指關於杜秋娘本人的詩,而不是指杜秋娘所寫的詩。該詩附有注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

《金縷衣》作者是杜秋娘嗎

《唐詩三百首》卷尾有一首《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詩三百首 (卷六) 樂府七言絕句) 意譯: 機會在眼前的時候要珍惜,不然錯失良機就後悔莫及了。也就是說有機會就要及時把握,人生易老花易謝,莫待無花空折枝。人生如白馬過隙,稍縱即逝,多少美少年後來變為垂垂老者。這裡不是說的及時行樂,而是說要及時把握人生的機會,鷹擊長空,揚帆中縱橫進取的人生!千金易得,年少難留,詩寫兒女情事,但寄託的卻是深沉的人生哲理。 傳說從漢代開始,坊間貴族喜以刺金縷繡,織成綢綾、裁成衣服,用以彰顯其富貴華麗,後代也因而常以「金縷衣」來代稱精美奢華的服飾。全篇不難察覺其中蘊含的豪霸之氣與莫負少年時的期許。唐詩在當時都是搭配著音樂,可以演唱助興,而這篇文辭暢達、蘊意簡潔,深受當時社會的歡迎,元和時期鎮海節度使李錡也受到吸引,特別喜歡詩中那種風流少年、滿腹理想的氣息。對於這首《金縷衣》,明朝詩人陸昶的評價是:「詞氣明爽,手口相應,其『莫惜』、『惜取』、『堪折』、『須折』、『空折』,層層跌宕,讀之不厭,可稱能事。」千百年來,這首詩有許多人都耳熟能詳。 關於《金縷衣》的作者有兩種說法,一說則主張是中唐時民間流傳的曲辭,傳唱盛行,作者早已不可考。另一說認為是中唐杜秋娘所作,主要根據於杜牧所寫《杜秋娘詩序》,其中言:「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然而我們若詳細考察《杜秋娘詩序》整篇文章,不難發現,杜秋娘只是和唱,宛如我們現在常哼著流行歌曲一般,並非原作者。更強力的證據在於,杜牧於「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句後附加了小小的注釋,謂「李錡常唱此辭」,可見《金縷衣》是當時甚為流行的詩詞,為時人朗朗上口之作品。 杜秋娘15歲時被李錡納為妾,由於擅長歌舞,因此李錡經常命她於筵席中演唱這首他酷愛的詞曲。後來李錡由於擁兵自重,在地方坐大,唐憲宗試圖削減節度使的權利,最終李錡造反兵敗被殺,杜秋娘等人也被朝廷徵收回長安。杜秋娘入宮之後,由於擅長歌舞,而受唐憲宗寵愛,封為秋妃,杜秋娘和皇帝相伴十幾年後,此時的唐朝宦官亂政,元和十五年,唐憲宗不明不白地死在宮中,之後太子李恆繼位,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過他對杜秋娘還是很信任,讓她做皇子李湊的保姆兼文化課老師。唐朝後期朝政混亂,李家接下來繼位的幾位皇帝都不明不白地被宦官刺殺,他們輪流扶持皇子繼位,將皇子變成他們的政治傀儡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    這首詩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時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重陽佳節,詩人和朋友帶著酒,登上池州城東南的齊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縹青色,這就是所謂翠微。人們登山,彷彿是登在這一片可愛的顏色上。由高處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飛來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顯得秋天水空的澄肅。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裡,用「翠微」這樣美好的詞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這種節日登臨的愉悅,給詩人素來抑鬱不舒的情懷,注入了一股興奮劑。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他面對著秋天的山光水色,臉上浮起了笑容,興致勃勃地折下滿把的菊花,覺得應該插個滿頭歸去,才不辜負這一場登高。詩人意識到,塵世間像這樣開口一笑,實在難得,在這種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勸客,又像是勸自己: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斟起酒來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這中間四句給人一種感覺:詩人似乎想用偶然的開心一笑,用節日的醉酒,來掩蓋和消釋長期積在內心中的鬱悶,但鬱悶仍然存在著,塵世終歸是難得一笑,落暉畢竟就在眼前。於是,詩人進一步安慰自己: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春秋時,齊景公游於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並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    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將「抑鬱之思以曠達出之」,從詩中的確可以看出情懷的鬱結,但詩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曠達的話,來表現他的苦悶,而是在登高時交織著抑鬱和欣喜兩種情緒。詩人主觀上未嘗不想用節日登高的快慰來排遣抑鬱。篇中「須插」、「但將」、「不用」以及「何必」等詞語的運用,都可以清楚地讓人感受到詩人情感上的掙扎。至於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從抑鬱中掙扎出來,那是另一回事。    詩人的愁悶那樣深、那樣難以驅遣,除了因為杜牧自己懷有很高的抱

一字多義的漢字

中文是一種不易學習的文字,在學習文言文或詩詞的時候,一字多義會造成解讀上的困難。每個漢字的誕生之初,都只為一種事物服務,故此字義只有一個,也就是「本義」。據統計,見諸古今書籍的漢字多達75000個。可是,世間的事物又豈止 75000 種?由此可知,絕大部分漢字都要肩負起承載兩個或以上的字義,因而出現了「多義字」和「多音字」。隨意以「手」為例,「手」是多義字,除了本義,還有多個引申義,例如,「失手」不是指「失去雙手」,而是指「從手中失去貴重物品」或是「未能達成原本想到的動作」,解作因不小心而造成錯誤。可見,「失手」的「手」已經從表示「手部」的本義,引申到表示位置的「手中」。那麼「扶手」中的「手」解作甚麼?小孩學走路,要扶穩父母的手;父母年老了,就要反過來攙扶子女的手走路。「扶手」的「手」正是根據它的功能「攙扶」,引申為一種工具——把手。 偶讀蘇軾的《東欄梨花》 原文: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結果有兩個版本的譯文 1.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着如雪的梨花,佈滿了全城。 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麼透徹與清明。 2.舉目望去,可以看到淡白色的梨花,和深青色的楊柳。當柳絮開始在天空飄揚的時候,滿城的梨花也都綻放了。對著東邊欄杆內這一樹雪白的花朵,我不禁有些惆悵,人生能有幾次機會得以欣賞這樣清新明媚的景色呢? 杜牧《初冬夜飲》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 第三、四句似乎與版本2的意思相近似,因為就算明年梨花會再開,也未必會有時間或心情來好好欣賞。所以要把握當下的美景和閒心,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三味書屋」中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

「三味書屋」中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 2019-06-05 由 教師娘家 發表于文化 作者:史飛翔(西安翻譯學院教師) 1891年正月,12歲的魯迅入三味書屋,跟隨紹興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壽鏡吾先生學習。多年後,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這樣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三味書屋上懸"三味書屋"匾額。那麼,三味書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對此歷來解釋不一,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說"三味書屋"原題"三餘書屋",典出《三國志•董遇傳》:"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晴之餘。"意在勉勵人們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勤奮讀書。古時讀書人多以此典自勉,蘇軾對此也頗為讚賞,曾用"此生有味在三餘"抒寫自己利用空餘時間讀書的樂趣。據說,魯迅的老師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老先生借引蘇軾的詩句,將"餘"字改為"味"字。 第二種說法最為普遍,認為"三味"屬於典故:古人有"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ㄒㄧ ㄏㄞˇ)"。醯,指醋。醢,指魚肉做成的醬。醯醢泛指佐餐的調料。這句話反映了古人對經、史以及諸子百家在文化構成中的等級、地位、功能、品位的界定。 第三種說法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 "詩書,味之太羹",意思是說經書像食物里的太羹。太羹是指不加作料的原汁肉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食物。因為經書最早、最為古樸,也最為重要,故比之為太羹。 "史為折俎",意思是說史書是食物里的折俎。折俎,即大塊肉。有以史正道、以史見道的意思。 "子為醯醢",是將諸子百家的書比喻為食物

哲學有大用

哲學有大用 偶然機會在大愛人文講堂觀看了台大哲學系苑舉正教授的演講,講題「哲學有大用」,受益良多。 所謂「哲學」就是(1)思考的行動,(2)將思考當成生活實踐的一部分。 因為人最為寶貴的部分是頭皮底下的大腦,如何將思考化為實踐?就是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將腦中的疑問找出答案。 思考如同一把鏟子,哲學就是用這把鏟子,朝內心的寶藏挖礦,自問答豐富生命的涵義。 因為不向內心挖礦,不知道自己的內心居然有如此多的寶藏。 不學哲學並不會死,只不過會成為只知吃、喝、拉、撒、睡的行屍走肉。與動物園中的動物毫無區別。 沒有人知道這礦中我們會挖到甚麼寶貝,因為我們只能夠看到這寶礦的外表。想要挖礦的人對於礦中到底有甚麼,充滿不確定感、焦慮感、懷疑感等一些不是很舒服的感覺。 許多人迷戀於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不懂自我思考,就只能夠靠所謂大師或上人的的思考過活,成為人云亦云、約定俗成的社會,只會想到食衣住行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於跟隨大眾的人而言,都會有答案,只不過不是來自自己個人的思考,而是來自他人的信念。一旦參考他人,就算是獲得答案,然後做了決定,這些問題的價值也就結束了。人云亦云,好過日子,但是無形中喪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生活只限於有形的感官部分,久而非常無聊。 找到困擾一生的問題: *孝順父母、有愛第胸的黑道大哥是好人嗎? *永遠鼓勵學生自我學習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嗎? *如果政治人物不能不說謊,那麼這世界有說實話的政治人物嗎? *不問俗世生活的宗教是好的宗教嗎? 這些涉及道德、教育、政治與宗教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在思考與回答它們,會讓我們感到驚訝不已,不但需要設身處地去想答案,還會因為環境的改變,出現各種變化。 人生最在意的四件大事:道德、教育、政治與宗教牽涉知識、倫理、美感與神聖價值。因為這類問題牽涉多種永恆價值之間的衝突,包括好壞、優劣、高下以及美醜。 哲學思考無正解,永恆價值蘊衝突。雖無正解,求解中得驚喜。 我們知道,永恆價值之間會發生衝突,並不是因為價值本身是衝突的,而是因為我們將這些永恆價值放在不同的時空中,運用於不同的脈絡裡。 很多人認為這些涉及永恆價值衝突的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所以思考它們只是浪費時間而已,不如交給大師或上人開釋,這只是一般俗人的看法。但是哲學家卻不一樣。只有涉及why的問題才是哲學家所關切的問題。 哲學是訓練人如何思考,當這些永恆價值放在不同的時空中,

李白《清平調三首》如何闡釋楊貴妃的美麗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天寶元年(742),李白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終於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召為翰林供奉。大約寫於天寶二年(743)或天寶三年(744)春季,宮中得四株牡丹,玄宗將其種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花盛開時,玄宗與楊貴妃趁月同賞,並以歌樂助興。樂工欲歌,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為?”於是命李龜年持金花箋(ㄐㄧㄢ)宣李白進詩,李白宿醉之中,提筆立成《清平調三首》。 第一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中“想”字,便有多解:一是說看到雲,便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便想起她的容顏;二是說雲想變成她的衣裳,花想變成她的容顏;三是“想”作“羨慕”解,雲羨慕她的衣裳,花羨慕她的容顏。 其實,這裡不必落實“想”的字義,李白以雲之縹緲,花之艷麗,來渲染楊貴妃的美,以一個含義模糊的“想”字連接,營造出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真是這第一首的基調。美到極致,往往就是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春風拂檻露華濃。首句寫貴妃,次句則寫牡丹。春風拂過欄杆,牡丹花在春風中搖曳多姿,牡丹花含露,在春風吹拂中,閃耀著濃豔的光華。 清人黃叔燦《唐詩箋注》中說:“春風拂檻”想其綽約,“露華濃”想其芳艷。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第一首的最後兩句,繼續烘托楊貴妃亦真亦幻的絕世姿容。像楊貴妃這樣的絕世美人,人間哪裡能看到,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看到,但只可能在月色迷人的瑤台才能遇見。 群玉山和瑤台都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之處。《山海經》說,群玉之山,為西王母所居之處。《拾遺記》說,崑崙有瑤台,為西王母之宮。 第二首 一枝紅艷露凝香。第二首起句承第一首次句寫牡丹,在第一首中“露花濃”的基礎上,給牡丹花加上了嗅覺上的美感,牡丹花露上,不僅閃光著牡丹花艷麗的光華,還凝結著沁人脾的幽香。 這一句雖只有七個字,卻調動了人的各種感官來感受這種美,“紅艷”是視覺,“露”雖也要通過視覺才能辨認,可是露水的感覺卻是觸覺的,露水中凝結著香氣,又調動人的嗅覺去體驗。露水怎樣凝聚香氣呢?這就把視覺、觸覺以及嗅覺融合一體,形成了一咱全方位的感官之美的極致表現。 雲雨巫山枉斷腸。 雲雨巫山,典出宋玉《

張冠李戴之冠的顏色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張公帽賦》:「諺云:『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云:『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為什麼非得拿姓張、姓李的人來說事呢? 從前,有個著名的詩人,有一天他作詩道:『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因此就把「張冠李戴」的出處安在了田藝蘅頭上,可是人家田藝蘅明明說「諺云」,可見在他之前早就有了這個說法,田藝蘅只不過轉述「諺云」而已。如此不求甚解,真是典型的「張冠李戴」! 其實,這個成語出自武則天時的俗語「張公吃酒李公醉」,記載在張鷟的《朝野僉載》一書中:「天后時,謠言曰:『張公吃酒李公醉。』張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張昌宗、張易之兩兄弟是武則天最寵愛的面首,當時,李姓王朝已經易姓,武則天改國號為周,篡奪了李姓的天下,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也被廢黜。 「張公吃酒李公醉」這句當時的民謠,張鷟解釋為「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這種解釋沒有任何道理;「張公吃酒李公醉」一語非常刻薄,是諷刺李顯無法撼動母親的地位,奪回李姓的天下,在陪伴母親飲酒的宴會上,那邊的「二張」飲酒飲得興高采烈,這邊的李顯獨自一人悶悶不樂,懷有無限的心事,悶酒喝著喝著就喝醉了。這才是「張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義。 後來又從「張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個俗語:「張公帽兒李公戴。」這句俗語就更刻薄了,這裡的「李公」指武則天早已死去的老公高宗李治,「二張」的帽子戴到了李治頭上,不是綠帽子是什麼!這才是「張冠李戴」這個成語的真正語源。中華文化果然博大精深,文字表面的意思固然一目了然,然而進一步深入探索,竟然還有全然不同的涵義。

多情卻被無情惱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笑漸不聞聲漸悄! 2016-12-29 由 一點一刻 發表于文化 為什麼說多情卻被無情惱呢?大家想想,有情的人是有心的人,處處為他人著想,處處犧牲自己,有心就容易受傷,而無情的人因為沒有情,也就沒什麼能傷害他。所以,說多情卻被無情惱,看來有情人根本就不是無情人的對手! 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稱讚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東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這個評價是中肯的。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婉約詞同樣有勁氣流動,不同於花間詞的軟弱。詞中包蘊的意趣亦為詞家推重。《古今詞話》說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正所謂「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還有人評價它富有「禪趣」,那阻隔有情與無情溝通的不只僅是綠水環繞的圍牆,而更是人們心牆」。作者的一生雖歷經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執著人生,可是卻總被「無情」所惱。 這正說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忘情於現實世界。這首詞中所流露出的傷感,正是基於對現實人生的熱愛。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詞一開篇即呈現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凋謝,所剩下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殘紅」說紅花已所剩無幾。著一「褪」字就深了一層,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傷之情更濃。目睹暮春景色,抒發傷春之情,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不過一般人寫傷春意緒,總會把那種淒迷寥落之感表達到極致,蘇軾則更多了一些曠達。有繁華就有衰落,有凋謝就有新生。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沖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 接著,作者將目光從一花一枝上移開,轉向不遠處更加開闊的地方。只見燕子掠著水面低飛,綠水環繞著人家的牆院。寥寥幾筆,便勾畫出春意未盡的鄉村圖景。飛動的燕子為畫面增添了動態之美;「綠水人家」則帶來了生活的氣息,並為後文「牆裡佳人」出現作好了鋪墊。「綠水人家繞」一句中的「繞」字,曾有人以為應是「曉」通讀全詞,並沒有突出的景物標明這是清

酒鬼李白是個大馬屁精

酒鬼李白是個大馬屁精 唐代大詩人李白最厲害的專長就是極盡誇大之能事,到處送人家高帽子,以及現場反應快速。例如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又如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用詞也是非常誇張。 在李白過襄陽時,他聽說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喜歡識拔後進而深受士人景慕,於是動起了心思,寫了一篇《與韓荊州書》,表達了自己想拜於階下的迫切心情和欲脫穎而出的強烈願望。他寫給韓朝宗的信中就很大膽的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只可惜當年韓朝宗並沒有因為這封信就引薦李白。 史書記載,天寶年間的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他們在花香月色之中,擺下歌舞。李龜年正張羅著管弦班子準備唱的時候,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裡呢。李龜年趕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而李白這次奉旨拍馬屁,還是要拍唐玄宗最愛的女人,自然認為接近最高領導,升官進爵的好機會到了。他就抖擻精神,賣了十二分的力氣,寫下了《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羣玉山頭,那一定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相逢!李白的詩寫得妙,驚天地泣鬼神;馬屁功夫也很厲害,當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詩寫的太好了,詩中的楊貴妃也太美了,拍得楊玉環玉骨酥軟,唐玄宗龍顏大悅。連權貴得寵的高力士和楊國忠都不得不低下頭來給他脫靴研墨。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誼算是唐朝文壇上的佳話,兩人在開元十三年認識,當時孟浩然37歲,李白25歲,孟浩然渴望出仕卻總是找不到機會,但是詩名卻天下皆知,而李白當時剛從蜀中出來,準備干一番大事業,碰到詩壇前輩孟浩然,當然非常樂意結交。然而李白的《贈孟浩然》卻是一首言不由衷、吹噓

王維與孟浩然的詩風的異同

王維與孟浩然的詩風的異同 Yahoo Logo 搜尋知識+ a.王維、孟浩然二人,同為盛唐以山水田園詩聞名後世的詩人,但因其遭遇、志趣的不同,在詩的呈現上有所差異。 b.孟浩然雖寫山水田園詩,但有隱逸之意的詩不多。當時許多朝廷舉隱士而用之,孟浩然對任仕有著相當野心,但落第不受用,無門求職,雖然不甘心隱居,卻又僅能隱居等待機會,詩中有時會流露出孤獨之感。王維的詩卻大大不同,對政治的不滿,導致他繫心於山水,並以山水田園生活為樂,雖未真正歸隱,卻也能在王維詩中讀出他的平靜,以及他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嚮往。 孟浩然和王維並稱且山水詩歌風格相近,但是他們的山水詩歌風格同中有異。孟浩然和王維山水詩的區別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孟『水』王『山』」,即孟浩然的山水詩側重寫水,王維的山水詩側重寫山。孟「水」王「山」之別又源於二人出生地、人生經歷和思想的不同。 明代詩人李東陽《麓堂詩話》載:「唐詩李杜之外,孟浩然、王摩詰足稱大家。」唐代詩壇,王孟並稱。第一是因為詩,因為二人都是負有盛名的山水詩人,且風格相近,明代詩 人謝榛《四溟詩話》載:「王摩詰、孟浩然、韋應物,典雅沖穆,入妙通玄。」此言王孟的山水詩歌都出之於典雅、沖淡的藝術風格。第二是因為情,因為王孟二人交情篤厚,宋代文人陳巖肖撰《庚溪詩話》中有王維對孟浩然 「私邀至內直」而突遇皇上的記載,王孟的詩歌中也可見證二人的交情,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詩云「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王維有《哭孟浩然》一首:「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雖然孟浩然和王維並稱且山水詩歌風格相近,但是他們的山水詩歌風格同中有異,紀昀在《流奎律髓刊誤》中云:「王、孟詩大段相近,而體格又自微別。」目前研究界也有學者在研究二者的「微別」,從思想上、詩歌色彩上、人生遭遇上,提出了一些看法。筆者認為,孟浩然和王維山水詩的區別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孟『水』王『山』」,即孟浩然的山水詩側重寫水,王維的山水詩側重寫山。從這個不同點出發,從而產生了孟浩然與王維山水詩的其他一些具體的差別,比如用詞的差別、色彩的差別等等。 第一,故鄉的南北之別,是孟「水」王「山」的「先天性」原因。 第二,人生經歷之別,是孟「水」、王「山」的現實因素。 第三,思想性格之別,是孟「水」王「山」深層原因。 孟浩然和王維都是受到佛教思想影響的人,兩個人在一起也常談佛論道。

16歲的李清照就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尾句讓後人無比讚歎

16歲的李清照就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尾句讓後人無比讚歎 文 |謝小樓 李清照留下的詞不多,總共都不到一百首,但是,數量少卻精品多,是以能成一代大家。李清照的名篇中,人們最為熟悉的,應該就是《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一詞了,因為這是一首小令,字數很少,很多人都能背下來。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據研究李清照的專家陳祖美先生考訂,這首詞寫於李清照從老家章丘到汴京之時,那時她還才16歲。16歲的李清照就能寫下如此經典的小詞,著實令人羨慕。 一、什麼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最令人讚嘆便是“綠肥紅瘦”四句。 明代徐伯齡《蟫精雋》中說:當時趙明誠妻李氏,號易安居士,詩詞尤獨步,縉紳咸推重之。其“綠肥紅瘦”之句暨“人與黃花俱瘦”之語傳播古今。 那麼,“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呢? “綠肥紅瘦”這個詞,是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綠,是指海棠花的綠葉,紅,是指海棠花的紅花。這是以事物的特徵來借指事物本身。綠肥紅瘦的意思,就是海棠花已逐漸開敗,而綠葉卻逐漸繁盛。 二、全詞好在哪? 1)言簡意豐。 李清照的這首小令,總共才有六句,33字,但卻寫出了十分豐富的細節。 詞先從昨夜的天氣寫起,昨天夜裡,下了稀稀疏疏的雨,刮著迅猛的風,為接下來的發問作鋪墊。 第二句寫早晨醒來的狀態,雖然睡了整整一夜,但酒意仍未完全消退,暗示著她前一天晚上可能參加了宴會,還喝了很多酒。 三四句寫問答,“試”與“卻”,表明詞人心底其實知道答案,但她還要問,是想確認,是關心過度,不得不問。 最後,詞人和兩句反問,表示對侍人漫不經心的回答的否定,同時用“應是”,表達詞人的猜測。 這33字,有環境,有故事,有情態,如此豐富的細節,讓我們讀的時候,甚至在腦海中浮現李清照與侍女的對話場景。 《蓼園詞遠》中評:“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詞中聖者。” 2)用語精妙 用語方面,兩個“知否”疊用,將李清照的形象寫得如在目前。 “綠肥紅瘦”四字,視覺形象鮮明,同時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紅瘦”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好像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馀正集》卷一中評:“‘知否’二字,疊得可味。‘綠肥紅瘦’創獲自婦人,大奇。” 3)情韻修長 讀這首詞,我們首先要

由賈島的《劍客》說起

唐代詩人賈島曾寫過一首名為《劍客》的詩,以劍客形象來抒發自己興利除弊的政治抱負。其中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出自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唐】 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註釋 劍客:行俠仗義的人。 霜刃:形容劍鋒寒光閃閃,十分鋒利。 把示君:拿給您看。 詩中大意是這樣: 花費十年光陰磨出一把寶劍,經過十年光火的淬鍊,鋒利奪目至今未曾試用,現在把寶劍亮給你看,如果你路見不平,拔劍小試,行俠仗義誰敢擋? 這首詩讓我聯想到劉叉的《偶書》 《偶書》 劉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事,磨損胸中萬古刀。 注釋 扶桑: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長在日出的東方。《山海經•海外東經》:「(黑齒國)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 野夫:草野之人,指詩人自己。事:一作「處」。磨損:一作「磨盡」。 釋文 每當太陽升起,一天依始,人世間紛繁複雜的事情發生,多如牛毛。 我一個草野之人,看到這世間有那麼多不平之事,多得把胸中那把與不平之事相抗爭的「刀」都漸漸地磨損了。 賞析 刀或劍是劍客身邊的尋常之物,也是俠客身份的象徵,用刀或劍來比喻正義感是再自然貼切不過的。賈島的《劍客》有一點像是剛獲得師父恩准下山的初生之犢,武林菜鳥,滿懷熱情想要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偶書》則是一首充滿俠氣的詩,全詩的用字粗獷,用語質樸,讀來就像一個俠客在傾吐胸中塊壘。 首先,一二句這一聯裡,扶桑用典,也是一個詩中常見的典故;下聯將人間萬事比喻成毛,這個比喻也不新鮮,兩句脫口而出,不做修飾,不求新奇,就像一個心直口快的俠客口吐肺腑之言。三四句中最為人稱道就是最後一句「磨損胸中萬古刀」,詩人將自己內心無形的正義感比喻成有形的刀,讓難以言說的內在情緒變成真實可感的視覺形象,把詩人心中的複雜情緒和俠義、剛烈的個性鮮明地表現出來,藝術手法十分高妙。 第四句「磨損胸中萬古刀」有兩層含義:一是見不平之事,奮起相抗,不平之事太多,故而胸中萬古的正義之刀受到磨損。 二是世間不平之事實在太多,一劍難平天下事,詩人也有無能為力的地時候,眼看著不正義的事情發生,卻無能為力。所以,內心的正義感還斷受到世事的消磨,對於俠客來說,正義感不會就此消失,但卻因此鬱結不平之心。 俠客行走江湖,隨著經歷的成長,終於逐漸發現許多不平之事的是非黑

「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真意

哪一首詩是唐詩的壓卷之作?根據(中華書局2011,16頁)王兆鵬《唐詩排行榜》排名的前言中說:「七律,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五律,以杜甫《登岳陽樓》為第一;七絕,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為第一;五絕,以王之渙《登鸛雀樓》為第一。」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的最後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在一些權威的辭書和教材中對後兩句均作出了這樣的解釋:「朋友,再乾了這一杯酒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專家指出,這樣的解釋明顯帶有主觀隨意性,沒有真實反映出王維如此造句所想表達的深意,更沒有揭示出此兩句在表達上的佳妙之處。 首先,作出了這樣淺顯直白的解釋,這首詩顯的似乎並無新意,與他在這一時期的同類作品相比也無特別之處,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別詩,這與後人將之一直譽為唐詩「壓卷之作」的稱謂顯然是不相符的。 其次,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護邊疆的詩,面對戰爭的殘酷無情,曾經到訪過邊塞的王維相當了解,「古來征戰幾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說出「你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這樣的話去傷害友人且觸犯詩讖——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 再說,從詩句的本身意義上分析,友人也並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陽關」後才看不到詩人,出了「渭城」不同樣也就看不到詩人了嗎?事實上,即便友人真到了邊疆安西,他同樣也能遇見來自家鄉的「故人」,如岑參在《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詩中就這樣寫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那麼,「陽關」一詞在這首詩中的特殊意義又會是什麼呢?專家指出,詩人這兩句其實是運用了逆挽(即敘事題材的「倒敘」)並結合了省略的寫作手法,引導讀者的思緒跟隨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後歷經萬種艱險,最後凱旋而歸時,而「我」——現在的這個送行者卻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歷史的真實是,詩人在送走友人後不滿六年(於761年)便真的與世長辭了! 因此,詩中的「西出陽關」並非是指友人不久後走出了陽關,而應該是指將來友人完成任務勝利返回時路經「陽關」。長期以來,「西出陽關」一直被簡單理解為友人走出了陽關,但是在這裡卻是真正的「一語雙關」:它按著時空的發展次序有著兩幅截然不同的場景,第一幅「西出陽關」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剛剛走出了陽關,渭城在東,陽關在西,是謂「西面出去」,一般人們均持此種觀點;另一幅「西出陽關」就是指友人在經歷許千辛萬苦,完成了任務凱旋而歸時離開了陽關,渭城仍在東,陽關仍在西,卻是謂「西面出來」,詩

送別詩的多樣性

人生自古傷離別,尤其是在古代,沒有便利的交通、沒有網絡、沒有電話,一別之後,真的是此去經年,不知何時再相逢。因此古人很注重離別,離別之時,不僅備酒踐行、折柳相送,更要作詩話別。很多膾炙人口的送別詩,便由此誕生。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著名的送別詩句,僅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等。送別詩寫的是離別情緒,是分離時迸發的情感火花。但要把這種情感火花表達出來,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對此深有體會:「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艷。」言情難,言離愁別緒更難。送別詩是很常見的主題,歷代詩人所寫的送別詩何止千首,如何能夠別出新裁,與眾不同,詩人們個個都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這首詩是王勃的經典名作之一。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歷來被人們廣泛引用為表達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這首詩是送別詩中的千古名篇,卻又不同於以往送別詩中的纏綿,詩文體現更多的是王勃高遠的志向,以及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全詩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長安的城垣宮闕,有著古代的三秦之地拱衛,透過時間的煙雲,遙望蜀州岷江的五津。在和你離別的時候,心中充滿了對你情意,只是因為你我都是在宦海沉浮的人。天下之大,四海之內,只要還有你這個知己,即便你遠在天涯,也象近在比鄰,所以離別的路上,你我就不要象多情的男女,傷心地痛哭,淚水沾衣。 2. 《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送別》詩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着墨之點。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爲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確定。才剛分手離別,馬上就想到友人歸來的問題。惜別之情,自不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3. 送沈子歸江東 /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2017-11-17 由 只願時光靜好從容 發表于美文 春行即興 唐代: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宜陽城在唐代是個重要的遊覽去處,著名的連昌宮就建在這裡,經過安史之亂後,國破山河在,但是城外長滿了繁盛的野草,連綿不絕,山澗溪水向東流去,復又折回向西。春山之中,樹木繁茂芬芳,然空無一人,一片花落鳥空啼的景象,讓人這種荒蕪的慘狀後,不由得愁懷。這首詩不由得讓人聯想到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裡的名句「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體會其荒涼的特點。彼此都有一些異曲同工之處,可以聯繫起來體會其情感意境。 「宜陽城下草萋萋」,詩人站立城四周望去,只見大片土地荒蕪,滿目蒼痍,處處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接著,他一筆便把人們的視野帶到了連昌宮和女幾山一帶:太平盛世時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過的「玉真路」,不僅可以觀看諸多的美景,而且也會看到農民利用澗水灌溉的萬頃良田,但是如今,這裡清泠泠的山泉卻再沒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了。昔日,這裡的香竹、古柳、怪柏、蒼松,無處不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而今,就是紅顏吐芳的春花,也早已無人欣賞了。 「芳樹無人花自落」,這裡到處不見人蹤,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說明經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只能任其自開自落了。「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僅使人想像到山花爛漫,鳥語宛轉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襯寂,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這裡不僅再也見不到那麼多的遊人墨客,而且連耕農、樵夫、村姑都不見了。「自落」和「空啼」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無限悲哀和寂寞之感。 鑑賞一首詩可以結合其他同類詩歌進行比較理解。第三句和第四句可聯繫杜甫《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體會其淒涼冷落的特點。這末二句的「自」和「空」兩個字的作用跟杜甫《蜀相》中的「自春色」、「空好音」作用是一樣的,春色大好,卻無人欣賞,從中透出一絲傷春、淒涼之情。另外,「自」和「落」也讓人想起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感慨春光無限好,卻物是人非,滿眼淒涼景象的詩句:「花自飄零水自流。」因此,不難理解全詩表達了作者面對城破人稀的情景而產生的感世傷懷之情。 李漁《窺詞管見》有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

《涼州詞二首》正解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翰的組詩作品。 第一首詩渲染了出征前盛大華貴的酒筵以及戰士們痛快豪飲的場面,表現了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奔放的思想感情。 第二首詩抓住邊塞風光景物的特點,抒寫邊關將士們夜聞笳聲而觸動的思鄉之情。這兩首詩意境開闊,語言華美,節奏明快,富有浪漫氣息。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注釋 涼州詞:唐樂府名,屬《近代曲辭》,是《涼州曲》的唱詞,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詞:王翰寫有《涼州詞》兩首,慷慨悲壯,廣為流傳。而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 夜光杯:用白玉製成的酒杯,光可照明,這裡指華貴而精美的酒杯。 欲:將要。 琵琶:這裡指作戰或宴會時用來發出聲音的樂器。 馬上催:馬上樂隊鳴奏助興。 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古時多指戰場。 君:你。 征戰:打仗。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馬上樂隊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 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 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賞析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作者直接將幾個名詞組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詩句,而且這幾個名詞還比較「小巧」,從這幾個名詞上,讀者們能夠感受到幾分輕鬆與歡愉。這酒和杯都具有地域色彩,作者借它們點明了場合與地點;這是將要展開一場盛宴的架勢,讓人滿心期待。 承句: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個「馬上」其實並不是讓將士們上馬作戰,而是指在馬上彈奏琵琶。因為琵琶屬於西域一種樂者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把氛圍推向高潮。酒宴已設,接下來在音樂的伴隨下飲酒。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裡詩人才拉將士們出場:在這沙場上戰士們盡情地喝酒,你們可別笑話,畢竟自古以來沒有幾個人能從戰場上活著回鄉。 將士們喝酒的氣場與心情皆在「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二句中,他們自相互勸酒,不醉不休。這酒你今天不喝白不喝,因為恐怕到了明天就喝不到了,所以還不如一次喝個痛快,管他別人笑不笑話。 這兩句有幾分沉重與酸楚,但更多的是傳遞著一種豪邁與悲壯,邊塞戰士們的英勇果敢、視死如歸的偉大形象瞬間被呈現出來。字字有力而霸氣側漏,它催得及時也催得巧妙,催出了一篇難出其右的名作。 【其二】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

李白從「赴死」到「復活」的驚奇之旅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是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於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古夜郎國在今貴州一帶,擱在唐朝,那是很偏遠的蠻荒之地。詩人想到如今自己畢竟也一大把年紀了,夜郎該有多遠啊,一路上山高水險,這把老骨頭在經不起大的折騰了,能否走到夜郎那裡都難說。即使真走到夜郎,誰知道要呆多久啊。沒準朝廷轉眼就把自己給忘了。總之,別指望再走回來了。想到這裡,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寒意。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去往夜郎的路上,途經黃鶴樓,李白在樓上聽見有人在吹玉笛,頓時心生寒意。在五月份的武漢因這憂傷的曲子,心中覺得好像有很多梅花飄落。到了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在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李白隨即乘舟東下江陵。這首詩就是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下江陵》。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賞析 將這兩首詩放在一起閱讀的主旨是第一首詩描述李白因永王李璘案往流放地夜郎前進的心情,對於詩人來說,經歷過少年的狂放,青年的豪氣,到了晚年,竟然因為不慎牽涉進永王叛亂事件,被判流放夜郎;被押送到夜郎那樣的邊遠山區,分明是任其自生自滅,所以李白的內心何其沮喪和悲哀!第二首則是由於李白遇赦,心情頓時由悲傷轉為驚喜,終於可以放下原本心中懷著可能會老死夜郎,葬身異域的恐慌的「大石頭」,全身輕快異常。這種巨大的對比,很有戲劇性的效果。《白帝下江陵》全詩四句全在體現詩人遇赦之後,從此海闊天空的輕鬆與喜悅的心情。 首句「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爲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詩人回望雲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一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另一方面,其實是暗示詩人心情由高度不安到完全放鬆的重大落差。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爲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着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裏,巧妙的地方在於那個「還」字上

如何表現早梅的早

每當大地還在沉睡,不時還飄落著紛紛揚揚的雪花,所有的花兒都沒有綻放,這個時候梅花已經傲然獨立於天地之間,開出了世間最早的花,成為冬天裡的一抹亮色。詠梅是詩人們在冬天必做的一件事。梅花初放時,詩人們又有怎樣的巧思,又會寫出怎樣的佳作呢?對於相同的主題,如何能寫出與眾不同的詩,突顯早梅的早,詩人們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下是歷代成名的範例: 1. 《早梅》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這首詠梅詩著重突出一個「早」字,「早」指梅花開放之早。詩人以雪喻花,一枝靠近溪水的寒梅提早開放,人們經過時,不知道是梅花開了,還以為是冬天尚未消融的雪呢。以人們的無意識來襯托梅花早開。 2.《早梅》宋•梅堯臣 江南近臘時,梅亞雪中枝。 一夜欲開盡,百花猶未知。 人心空共惜,天意不教遲。 莫迓無濃艷,芳筵最好吹。 與其它詩作不同,梅堯臣的這首《早梅》用梅與百花開放相比較,突出梅花「開得早」。江南進入臘月後,梅花在雪中開放。一夜之間,梅花盡數開放,而百花卻渾然不知。淡雅的梅花沒那麼濃艷,卻是文人筵席上最好的點綴。 3. 《早梅》 齊己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裏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隻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着梅花唱歌,齊己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台。 譯文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 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 在前村的深雪裏,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 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隻鳥兒驚異地看着這枝素豔的早梅。 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語言,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豔的風韻,堅強地盛開,並以此寄託自己的意志。其狀物清潤素雅,抒情含蓄雋永。 首聯即以對比的手法,描寫梅花不畏嚴寒的秉性。「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是將梅花與「萬木」相對照:在嚴寒的季節裏,萬木經受不住寒氣的侵襲,簡直要枝幹摧折了,而梅樹卻像凝地下暖氣於根莖,恢復了生機。「凍欲折」說法雖然

大詩人李白與杜甫的梅花詩

專家指出,李白的梅花詩有2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應是《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 西漢的賈誼因為遭人詆毀而被貶去長沙,而如今我也一樣。 我向西方眺望,想看看能不能看到一點家鄉長安的影子。 可我已經離長安很遠了,一點也看不到長安。 去往夜郎的路上,途經黃鶴樓,我在樓上聽見有人在吹玉笛,頓時心生寒意。 在五月份的武漢因這憂傷的曲子覺得會有很多梅花飄落。 賞析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是李白於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這次貶謫也最終宣告了李白政治生涯的結束。對於李白來說,經歷過少年的狂放,青年的豪氣,到了晚年,竟然因為不慎牽涉進永王叛亂事件,被判流放夜郎;被押送到夜郎那樣的邊遠山區,分明是任其自生自滅,所以詩人的內心何其悲哀! 古夜郎國在今貴州一帶,擱在唐朝,那是很偏遠的蠻荒之地。如今自己畢竟也一大把年紀了,想一想都哆嗦:夜郎多遠啊,一路上山高水險,自己的這把老骨頭再經不起大的折騰了,能否走到那裡都難說。可別半道上就散架了。即使真走到那裡,誰知道要呆多久啊。沒準朝廷轉眼就把自己給忘了。總之,別指望再走回來了。想到這裡,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寒意。 在這首詩裡,詩人的內心還是很豪放的,但是顯然帶有了哀怨的味道。詩人以賈誼自居,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也含有自我辯白之意。詩裡寫聽笛之感,卻並沒按聞笛生情的順序去寫,而是先有情而後聞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後半才點出聞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後情景相生,妙合無垠。 「落梅花」一語雙關,指梅花和曲子《梅花落》。笛聲與梅花,一個是聲音,一個是實物。梅花是寒冬臘月才會開放的,為什麼在五月就會開?在詩人看來,笛聲嗚咽,充滿悲涼,讓人感到極致的冷落之痛,不亞於在春意盎然的季節感受到冬日的寒冷,而冬日之寒冷,以梅花最具代表意味。在這種蒼白的辯白之後三年,李白溘然長逝。 杜甫寫梅花的詩不多,但這首《江梅》,可謂膾炙人口—— 《江梅》 唐代: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注釋 絕知:明知。好:一作「早」。 元:原是。一作「能」。 巫岫:巫山。岫,

白居易的詠梅詩

白居易在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7月)至長慶四年(824年5月)任杭州刺史,連頭帶尾僅僅三年(實際只有23個月),但他卻與杭州結下了善緣,他不僅築堤修井為杭州百姓謀福利,而且還寫了許多詩詞為杭州推廣城市形象,甚至在他離開杭州十幾年後,仍然對杭州念念不忘,那可是真愛。老白詠梅最有名的,莫過於《憶杭州梅花因敘舊遊寄蕭協律》—— 三年閒悶在餘杭,曾為梅花醉幾場。 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裡麗如妝。 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 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 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 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 譯文 三年任職在杭州,曾經為梅花酒醉過好幾次 伍子胥廟旁邊的梅繁花似雪,孤山園裡的梅花美如化過妝 心中很婉惜落地被馬踏過的梅花,將梅花作為禮物贈佳人自己手留餘香 賞花自梅花開放到凋謝落盡,歡娛因小飲變成狂歡 薛劉兩人接續過世,沈謝兩人後來也回鄉 高歌伴酒的朋友逐漸零落散盡,現在只剩下你這位白頭的蕭協律。 長慶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滿,奉調回到東都洛陽,在這首詩裡,白居易追憶當年在杭州「曾為梅花醉幾場」的賞梅趣事,特別點出了賞梅的去處「孤山園裡麗如妝」。他曾將梅花作為珍貴禮物贈佳人,也曾因落梅被游騎踐踏而惋惜。他賞梅「賞自初開直至落」,對孤山梅花可謂一往情深。 再讀《答客問杭州》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蘇州刺史任上所作。長慶五年(825年)他任蘇州刺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也是好地方,可白居易卻在蘇州向朋友極力推薦杭州,也許他的朋友正要去杭州,白居易很高興地當了一回「導遊」,詩句對杭州如數家珍,字裡行間充滿著對杭州的思念。 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白居易眉飛色舞地對客人這麼說:你問我杭州咋樣?問對人了,咱把酒杯放下別喝了,你聽我說,美景實在太多,我只能簡單說說。天竺山像青黛描繪的圖畫那樣,陽光下錢唐湖水綠波粼粼;街上高大的房屋一排連著一排,西湖里的遊船都裝飾精美;從蘇州到杭州走水路不到三百里,可嘆我官職在身沒有辦法去重遊啊。 又讀《杭州回舫》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這首詩也是白居易在蘇州刺史任上寫的,他身在蘇州卻非常思念杭州,據傳一位蘇州的官員

杜甫的名詩《春望》真意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1.「城春草木深」,寫的是春日草木繁茂的勝景。 2.「渾」即「豐流」,孫綽「天台賦」言「渾萬象以冥觀」。《老子》有「渾兮其若濁」,渾,大也。揚子「方言」則載「渾,盛也」。綜上,「渾」的意思,是「大的,強烈的」。「渾欲」,則指「強烈的,甚至到了不切實際地步的慾望」。 3.「簪」,是一個近體詩中常用的代表符號,不單純指「髮簪」。「簪組」指的就是「官服穿戴」。「簪纓」以「奢華冠飾」指代「高官顯宦」。 新譯文 國雖破敗了,但山河仍在。長安城正直春季,草木看上去非常繁茂。 對江山遭大劫產生感觸時,感到花的露珠都是迸濺的淚水;悔恨自己不得不和剛團聚的家人別離,去投奔新帝,怨恨淒厲的鳥啼聲總是驚擾自己。 戰事已經進行三個月,收到家書如同得到價值萬金寶物般的珍貴。 自己年紀也不小了,思考時搔頭,頭髮也開始掉了。 事到如今,自己恐怕沒有機會在新帝朝廷戴上大官的簪冕了。 寫作背景 李林甫當政期間,聲稱野已無遺賢,所以科舉之路被阻絕。杜甫極度渴望能夠出仕,雖然在長安住了十餘載,奔走往返於權貴之門,投贈拜謁,但無人理會。最後朝廷勉強安排他做了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直白說,就是給軍械庫管理大門的人。當時他已經四十又四歲,生計無著,不得不接受。沒過多久,這份工作實在是做不下去了,藉故回家省親,等於是找個理由離職,回到家,發現小兒子竟已經餓死了。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聯合各部族,起兵十五萬反唐,翌年(756年)六月,長安失守,唐玄宗退位逃離。七月太子李亨在靈州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杜甫攜著家人正在鄜州羌村避難,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是千載難逢的出仕機會。李唐遭大難,正是眾叛親離之際,亟需用人。於是他在八月便隻身北上投靠肅宗。然而走到半途,不幸就被安祿山的部隊俘虜了,後來大燕士兵發現他官位實在太小了,於是當下釋放。至德二年(757年)三月,寫下了這首《春望》。杜甫寫這首詩,主旨是感嘆自己的悲慘處境。 賞析 這首詩常見的翻譯說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白髮」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 杜甫看著長安春日的景色這麼好,絲毫感受不出亡國之感。他用「山河仍在,春意尚濃」,來輕嘲自

學習古典詩詞有什麼用?

學習古典詩詞有什麼用? 謝小樓 2017.03.05 11:22:26 今天讀葉嘉瑩先生的《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在緒論的前兩節中,先生談到,有同學問她,學習古典詩詞有什麼用?先生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答。我結合這兩節的內容,攝其要,再將先生的回答整理一下,解答一下這個許多人都喜歡問的問題。 葉嘉瑩先生說:學習古典詩詞最大的好處就是使你的心靈不死。 世上大多數人,內心雖有許多悲歡,但往往表達不出來。詩人之所以異於常人,是由於能夠把內心的感動傳達出來,使別人甚至千百年後的人讀了,與自身內心的悲歡產生共鳴,產生出同樣的感動。 不僅如此,讀者還可以從他的感動引發聯想,結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與個人境遇,生發出新的感動。這種感動永遠是生生不已的。葉先生把這叫做“感發的生命”。而這種感發的生命,可以使人的內心活潑起來,永不衰老。這就是學習古典詩詞的好處。 有人說,我的心靈本來就沒有死,這裡的心靈之死,指的自然不是自然的死亡,而是,一個人涉世漸深,內心就會被一些外在的東西一層一層的包裹,你漸漸感受不到快樂,甚至感受不到痛苦,人變得冷漠,變得麻木,這就是所謂的心靈之死。這不就是一種普遍的現代病嗎? 而讀古典詩詞,詩人的內心與你的內心共鳴,把你埋藏於內心的情緒勾引出來,讀“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你會想起絢爛的青春,為美好的事物消逝而嘆息;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你會想起曾經令你心動的容顏,想起那些如詩的歲月;讀“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你心豪情頓生,一掃人生的沮喪。當你讀著讀著,不禁心襟搖盪潸然淚下,那麼,一顆鮮活的內心已經重新在你的內心跳動。 莊子說:“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內心完成被外在的物慾所包裹,對真實的情感與美失去了感知,那實在是人生中最悲哀的事。 其實,不獨讀古典詩詞有此作用,讀現代詩也有此作用,讀其它文學類型也此作用,甚至,一切關於美的藝術有感發人的內心的作用,它通過獨特的表現形式,與人的內心互動,觸動的內心,錘煉人的內心,使人的內心變得更加鮮活,變得更加強大。 學習古典詩詞有什麼作用?喜歡古典詩詞大概不會問這個問題,不喜歡的人,知道有什麼用了,他們也不會去學習,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觀裡,古典詩詞是虛的,所謂的這些作用也是虛的。 而喜歡古典詩詞的人,他們在學習各閱讀古典詩詞的過程中,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內心,由內而外,逐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多層次解讀

《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注釋 向晚:傍晚。 不適:不悅,不快。意不適,心情不好。 古代「只是」,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 譯文 傍晚的時候,心情鬱悶,於是駕車登上了樂遊原。 夕陽無限美好,可惜只是接近即將夜幕低垂的黃昏。 賞析 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許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會琅琅上口了。這首詩「古原」二字的前面有一個「登」,因為「登」就是遊的處項高處行進。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長安志》:「昇平坊東北隅,漢樂遊廟。」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指掌。樂遊原由於地勢高,遠離塵囂的吵雜,遊客舉目四顧,可以看到群山環繞,藍天白雲,讓人心曠神怡,心胸舒暢,可以感受居高臨下「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一覽眾山小」的樂趣。李商隱想必也曾經去過,經歷過這種體驗。因此詩人爲了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遊原,想藉觀賞樂遊原的景色,讓心靈受到洗滌,暫時忘記一切煩惱。 詩人在近黃昏的時間上山,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於是發乎感慨寫下這首詩。詩中其他三句的意思非常清楚,似乎毫無疑義,但是「只是近黃昏」應如何解讀,成為歷來解讀者爭論的焦點。另外,也有人從政治層面來解讀,更是增加這首詩的豐富性。 如果把這首詩隔離開來,僅僅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兩句來說,它的境界並不高。在長安城內的人也可以看到夕陽,它僅僅是一句描繪大自然的詩句,也許還包含了一些廉價的哲理。但是,由於前面有了「古原」這兩個字,說明詩人居高臨下,看到的是「無限」的江山,想起的是「無限」的過去和未來,既有時間上的距離,也有空間上的廣度。這詩句雖寫眼前的黃昏,但聯繫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作者身世,可體會到其中意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所感嘆的就不只是大自然和廉價的哲理,這裡所包含的,有一生的命運,有家國情懷。就詩歌情緒的強度而言,剛才所說的那個命運感和家國情懷就得到了幾何倍數的增長。 有一種說法是認為「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讚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從個人角度來看,李商隱終身在「牛李黨爭」中掙扎,生命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消磨掉了

成立隨緣趣味雅部落格感言

成立隨緣趣味雅部落格感言 趣味雅是trivia的中譯,凡是有趣的雞毛蒜皮的資訊,無論是詩詞,歷史,數學或是管理的內容,都是收集與分享的對象。可曾想過也許不經意的一份資料可能會引起有緣人的興趣,改變他(她)的一生。 本人自幼即開始對於文學和歷史相關的知識感到興趣,一有機會接觸到文史的資料,就會廢寢忘食的吸收。本部落格成立之初,純屬好玩性質,不涉及任何學術性質,也沒有營利考量。只是想要將自己一點點小小的心得,野人獻曝的在本部落格發表,與同好分享。最近,很意外的收到有讀者來信,提到所謂的抄襲問題,讓我非常驚訝。由於原本就不是學術著作,所以就無意標示所引用資料的來源,又因為純屬非營利,沒有任何居心想佔任何人的便宜,如果有侵害任何人的權益,只要來信告知,本人將立即刪除該資料,特此申明。白居易說:「百年隨手過」。蘇軾說:「萬事轉頭空。」人生如戲,有甚麼事值得特別去計較?當無常到來時,一切都是假的。由於收到提及抄襲的信,一時非常感慨。牢騷發過就算了。 我發現如今電腦已經成為基本工具,生活在這個時代實在太幸運了。電腦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百科全書,使用者可以非常快速的查出任何所需要的資料。我在讀唐詩宋詞的時候,經常利用這項特色,受益非淺。讓我從中能夠深入了解一首詩或詞的意思。 常聽人家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宋代詩人黃庭堅說:「寫文章自己遣詞造句最難,杜甫作詩,韓愈作文,沒有一個字沒有出處。只是因為後人讀書少,所以就以為是韓愈、杜甫自己寫出這樣的句子罷了。古代能寫文章的人,都是能夠真正地熔鑄萬物于一爐,即使引用古人的語句用于自己的文中,也都如一粒靈丹,有化腐朽為神奇之功效。」例如,王安石詠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改編於這首南北朝的詠梅詩「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王安石常常借詠物詩抒發胸中所想。寫這首詩時,據說是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心灰意冷, 退居鐘山。此時王安石一定是讀到或者想起南北朝的這首《梅花落》,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首詠梅詩。 ……………….. 北宋王安石20歲那年進京趕考。 元宵節這天,他在路上遇見馬姓員外家懸燈出聯招婿,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王安石冥思苦想,一時也對答不出下聯。於是默記於心,待有時間再慢慢琢磨。 到京後,王安石考場順利,早早交卷。主考官看他才華橫溢,便加試一道題聯作對。上聯:飛虎旗

善意鋪成通往地獄之路

學術巨人諾貝爾獎得主--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的名言:「善意鋪成通往地獄之路。」(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海耶克在其經典名著《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警告過,一個政府如果從集體主義出發,以「社會福祉」(social welfare or the good of the community)為名,事事作出規管,個人自由不斷遭到限制以至蠶食,這個社會最終將有步入專制極權之危險。 這句話到底是甚麼意思?第一次聽到這句名言,我的腦海中充滿著許多的問號,經過一段日子的不斷思索與探究,終於逐漸有一點小小的領悟。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善良,總是很多人成群結隊去放生,把陸龜放到水裡,導致活活淹死。總有些人,道聽途說一些偏方後,就像撿到了寶一樣到處推薦給病人。自以為給出的是滿滿的希望,最後病人得到的卻是滿心的絕望。 我家冰箱的設計是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冷凍,上部為左右對開式的冷藏。設計師有一個善意的設計,如果冰箱門開得太久(超過x分鐘),冰箱會發出「吱吱」聲音,目的是提醒使用者,可能冰箱門沒關密,浪費電源。想不到這個善意的設計最近竟然成為讓人困擾的問題。原因是冰箱有點「年紀」了,那個具有警告功能的小零件發生故障,如今無論冰箱門是否有關密,那個小零件會一直發出聲響,夜裡變成擾人清夢的噪音,這或許是當初的設計師意想不到的。這就是一個「善意鋪成通往地獄之路」的小例證。 從海洋到陸地,塑膠汙染已經成為遍及各地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禁止塑膠袋的使用,但你知道嗎?事實上最早的時候,塑膠袋是為了拯救地球而發明的。 1959 年,瑞典工程師史登蘇琳 (Sten Gustaf Thulin)發明了第一個現代塑膠袋。在他看來,當時普遍使用的紙袋使森林被過度砍伐,相較之下,塑膠袋比紙袋堅固得多,理論上,重複使用將能解決紙袋不耐用導致的環境問題。然而這個最初保護環境的「美意」,最終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蘇琳發明的塑膠袋後來由賽洛普拉(Celloplast)獲得專利,沒過多久便在歐洲成為紙袋和布袋的替代品,至 1979 年,塑膠袋已佔歐洲袋裝市場的80%。1982 年,美國最大的兩家連鎖超市Safeway

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憂鬱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綠:吹綠。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4.瓜洲: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5.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長江特稱為「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為「水」,如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這裡的「一水」指長江。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 6.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區東。 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 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的路呢? 賞析 這首詩作於1075年(熙寧八年)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詔進京,舟次瓜洲。古時候交通不方便,古人出行,尤其是遠距離出行,很多時候以水路比較快捷,俗稱走水路。每當日落,船家會停船靠岸休息,第二天再出發,稱之為泊船。靜靜地躺在船上,四周空蕩蕩的,再看著天上的明月,很容易使人浮想聯翩,詩人往往會詩興大發,寫出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來。例如,膾炙人口的「月落烏啼霜滿天」就是張繼泊船在蘇州時有感而發寫下的。 王安石從小在江蘇南京一帶長大,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後來王安石開始推行變法,但也不是一帆風順,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就是王安石在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寫的。 「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就隔著江水的距離,不由自主地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好像也只隔幾座山了,所以就有了「鐘山只隔數重山」。 詩人想念家鄉,那麼如何體現這種思鄉之情呢?王安石是直接描寫家鄉的全景,「春風又綠江南岸」,他腦海中浮想出整個江南綠油油一片的樣子。王安石能夠頂著重重壓力實施變法,他的心胸中容下的就是整個社稷。 「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他用疑問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鄉的心情! 詩歌是作者心情的體現。詩人寫作這首詩時,已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幾年來,圍繞著新法舊法,朝廷上無休止地爭論和攻訐,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艱難。因而本來就有些消極思想的王安石,在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罷相的坎坷遭遇之後,心力交瘁,對從

春眠的夢醒時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詩是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詩人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詩的第一句寫「不覺」,第二,三句寫「覺」,第四句又寫「不覺」。詩從不覺立意,又由覺而不覺中化出,關聯縝密。一首小詩能達到如此境界,確屬難能可貴。但詩人為何「不覺曉」? 他是睡得淺,被風雨聲驚醒了?或是聽著風雨聲,幾乎徹夜未眠,直到臨近破曉才迷迷糊糊睡著了,清晨才被吵雜的鳥啼聲吵醒?詩中並沒有明言,而詩的第三句,「夜來風雨聲」,由此引出「花落知多少」的懸念。正因詩沒直言說盡,更能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 首句詩人寫自己春天嗜睡,天已經亮了都沒警覺到;第二句筆鋒陡轉,朦朧之中聽到到處都是小鳥鳴叫的聲音。三四句又一轉,半夜時分隱約似乎聽到屋外颳風下雨。早晨風雨已然過去了,詩人還沒有起床去巡視觀看,首先因為記得夜裡的風雨聲,所以不知不覺在春曉中轉醒時,惦念著一夜風雨後花枝殘敗了多少,花葉零落了多少。 詩從春鳥的啼鳴、春風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謝落等聲音,給人強烈的聽覺效果,然後通過聯想,轉換到視覺,在眼前展開一夜風雨後的春天景色,構思巧妙。在寫景方面,詩人僅僅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他不去寫春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而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天裡聲音:「處處啼鳥」,「夜間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身臨其境之感。春風春雨,紛紛洒洒,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淒迷意境,和風雨後的萬物復甦。這些景物是生機勃勃的,活潑跳躍的。詩人寫出了親身的感受,表現了他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孟浩然隱居襄陽之初,聽聞或目睹了武后當權時製造的一場場清洗式的動亂,知交好友多有牽涉其中者,這是夜來風雨。玄宗繼位後,一晃到了開元年間,動亂止息,政治清明,這正是不覺春曉。然而人人爭相稱頌盛世時,他或許還是念著到底有多少李唐宗室和能臣、賢士在武后當權的時候,受貶黜或已然身死。他或許有感於此,而寫下這首詩。 其實,詩中的花不只是實體的花,還可能代表美好的

王安石與毛澤東的寫詩風格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對於寫詩很重視用字遣詞,他寫《泊船瓜洲》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綠」字是幾經改變而來,原本是「到」、「過」、「入」、「滿」等,用了十來個字之後,才找到「綠」字,突出強調春風再次讓江南充滿了生機。 現代大作家錢鍾書先生在他所著的《談藝錄》評價王安石時說:「每逢他人佳句,必巧奪豪取,脫胎換骨,百計臨摹,以為己有;或改其字,或反其意。集中做賊,唐宋大家無如公之明目張胆者。」意思是說,王安石凡讀到別人的好詩,或改其字,或反其意,或占為己用,膽子非常大。例如,漢代有一首很有名的五言體樂府詩:「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這首詠梅詩,寫的相當生動、精巧。可是流傳到了北宋,王安石卻看不過去了,於是反其意而用之,動筆改為「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後來這首以《梅花》為題的詩成為傳世佳作,反而很少有人還記得漢代的那首原創了。 毛澤東寫詩詞時,就很有王安石風格:「凡讀到別人的好詩,或改其字,或反其意,或占為己用,膽子非常大。」他有三種字斟句酌的方式:一是將他人的話與自己的話攪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將他人的語序做些調整,便作為自己的詩句登場;二是將別人的詩原原本本地抄下來,但在抄襲時稍做文字上的調整」;三是一字不差地將別人的話抄下來,不攪拌、不掩耳盜鈴,也不註釋。 例如,毛澤東的《七律-到韶山》就曾將溫庭筠《蘇武廟》中的「空向秋波哭逝川」改寫為「別夢依稀咒逝川」;他的《清平樂-六盤山》將劉克莊《賀新郎》中的「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改寫為「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61年9月9日,毛澤東為江青的《廬山仙人洞照》題過一首七絕詩: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首詩發表後,其中最後兩句詩立即成為傳頌一時的名句,至今很多年長的人仍然耳熟能詳。後來被人發現這兩句詩其實是由情色小說《花蔭露》第三回的開篇詩的前兩句化來的。為向各位證實,不得不引用《花蔭露》第三回的開篇詩   詩云:   天生一個神仙洞,無限風光在玉峰。   老綰專定神仙洞,劣兒只喜攀玉峰。   各取所需連床混,笑煞京都八旬翁。 尤其讓人感興趣的是毛澤東的《沁園春•詠雪》的寫作問題。周策縱先生的觀點很明白,就是毛澤東的《沁園春•詠雪

字斟句酌談詩詞

古時有太多苦吟詩人,所謂「苦吟」,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如杜甫有一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是從側面說明古人多反覆琢磨深思熟慮形成佳句名詩。唐代苦吟詩人盧延讓有一首詩:「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鬚。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賦易,爲著者之乎。」意思是說詩歌創作的甘苦還是別說了,你也許根本想像不到它的難處。為寫活一個字眼都要全身心投入,常常是捻斷許多髭鬚。要險語驚人,任憑老天都嘆氣悶,想狂言絕世,縱令大海也被搜乾。哪裡像寫文作賦那麼容易,弄些個之乎者也就能夠胡亂湊夠篇幅。 歷朝歷代像李白那樣信手拈來的詩仙還是佔少數的。賈島的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正是說明詩人對於詩詞的執著。有一次,賈島琢磨著一句詩,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僧推月下門」或是「僧敲月下門」。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隊裡。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他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韓愈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受韓琦之託,寫了一篇題為《晝錦堂記》的文章。歐陽修字斟句酌,反覆推敲,把文章寫好後,便命一差官騎馬給友人送去。可是到了晚上,歐陽修突然想起了什麼,馬上命令一個僕人道:「你趕快騎快馬去追那送文章的差官,讓他把文章帶回來!」 「老爺,那差官已到百里之外了,現在又是晚上,哪能追得上呀!」那僕人說道。「無論如何你也要追上他,即使我那文章已經送到,也得設法取回來!」 看見主人態度如此堅決,僕人只好急忙騎上馬,走捷徑,抄小道,拚命追趕,最後總算追上差官,把文章帶了回來。歐陽修為何一定要把文章追回呢?原來是為了添上兩個「而」字。《晝錦堂記》開頭有這樣兩句:「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原稿中沒有這兩個「而」字,為了添兩個字,竟如此勞神費力,是小題大作嗎?雖然不添這兩個字,文章也並無語病,但添上後,文章的語氣便與原文大有區別,變得由直而曲,由急而緩,表現出歐陽修文章曲折舒緩的藝術風格。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對於寫詩也很重視用字遣詞,他

《邯鄲冬至 夜思家》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這首詩寫於貞元二十年歲末,白居易當年任秘書省校書郎,時年三十三歲。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約相當於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間就更熱鬧了。大家穿新衣,互贈飲食,互致祝賀,一派過節的景象。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正宦遊在外,一個人夜宿於邯鄲驛舍中。在家家戶戶都很熱鬧的過節時,他卻一個人旅遊在外,正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所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很巧的是這兩首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詩人在寫自己對親人和朋友的思念時,不直接寫自己的思情,而是以對方落筆,透過寫朋友親人對自己的思念,來寫自己對朋友和親人的思念情形,這種手法可謂之以「人寫我」寫「我思人」的「揉直使曲」抒情法。換句話說,明明是自己獨自在外而想念家人,卻都以家人會想念自己來表現思念之情,「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這兩首詩讓我聯想起李商隱的名詩《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詩也是作者不知道甚麼時候能回家,卻反說「君」想念他而問他何時可以回家:「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三首詩筆法類似,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上段中,由一首詩談到另一首詩,或在文章或說話離開正題或思想不受約束,漫無邊際的行為,有人稱之為「跑野馬」。據說詩詞名家葉嘉瑩教授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由於她對於詩詞實在太孰悉了,在講課的當時,往往會明明是在講甲事,卻會以類似的乙事來做為類比,結果是整節課都在談乙事而忘了正題。 談到跑野馬,最著名的故事大概要算蔣百里與梁啟超的作序軼聞:蔣百里醉心研究文學。1920年,他從海外歸來,寫了一本《歐洲文藝復興史》,於文藝復興時期精神,體會很深。蔣百里撰寫的《歐洲文藝復興史》是我國人士所撰有關文藝復興的第一本著作。《歐洲文藝復興史》約萬言,蔣百里請梁啟超作序。梁下筆不能自制,一篇序言竟也寫了萬字,與原書字數相等。他又覺「天下固無此序體」,只好另作短序,而將此長序取名《清代學術概論》,單獨出版,反過來請蔣百里為該書作了序言。這一文壇趣事雖不能說是絕後,卻屬空前未有。 前些時候閱讀《胡適雜憶》一書,在周縱策先生序裡見到類似的故事:唐德剛教授撰錄胡適之先生口述

雨後全無葉底花 的聯想

歷朝歷代的中國,描寫雨後的花的詩作不勝枚舉,其中,孟浩然的代表作《春曉》,就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幾乎所有華人都能背誦: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晚唐詩人王駕素有詩名,與司空圖、鄭谷等人為友。他曾經寫過一首〈雨晴》的代表作,常被用為「詩貴活句」的典範!。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這是一首見景即興而作的小詩,標題《雨晴》明確的指出這是一首描述花園經歷大雨之後,天氣轉晴的春景詩,前一二句照應雨之景:「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下花。」下雨前的花,才開展開花瓣,讓人看見花蕊,一派春意;而一陣雨過後卻是花事已了,空餘綠葉,縱使有心在葉底尋找也不見花踪,一派花落春殘之象。孟浩然的《春曉》只說「花落知多少」,那花落量還只是一個未知數;但是《雨晴》的詩中,卻肯定的說雨後空餘綠葉。不由得讓人好奇,到底是歷時很久的霪雨或是風雨交加的驟雨?方才造成「雨後全無葉底花」的景象。 雨前「初見」說明花兒才剛準備開放,而雨後「全無」則表現了詩人的萬般無奈和滿腔痛心疾首。據說後來這兩句被王安石看到了,覺得有些不夠工整,他認為「不見」對「全無」,「花間葉」對「葉底花」才算是工筆。於是將它們改成了「雨前不見花間葉,雨後全無葉底花」。明代胡震亨所編《唐音戊簽》對此的評價是:點金成鐵,其實細細品一品,用「點金成鐵」來形容雖然有些誇張,但似乎也沒什麼不對,原句的「初」和「蕊」,的確更為傳神,這一次王文公確實差點兒毀了一首好詩。 後三四句照應晴之景:「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這兩句由花寫到蜂蝶。它們是全詩最妙的兩句,也是備受後世推崇的名句。被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氣,懷著和詩人同樣高興的心情,翩翩飛到小園中來,滿以為可以在花叢中飽餐春色,不料撲了空,小園無花空有葉;詩人把原無理性的蜂蝶賦予「人」的智慧,把蜂蝶因採蜜而戀花的本能,擬人化地想像為它們在有意追踪玩賞大好春光,讓蜂蝶化去了功利的世俗,純淨為詩意的空靈,把惜春去、怨蜂蝶的複雜感情糅合在一起了。蜂蝶紛紛離開了,小園顯得更加冷落,詩人的心因而更加悵惘。 雨後花落,蝴蝶離去,是實景;蜂蝶紛紛飛過去鄰家,而這舉動讓詩人突發聯想:「卻疑春色在鄰家」!同樣的一陣雨,自然不會厚此薄彼,一牆之隔的鄰家想來也應春殘花落。但詩人卻是想像得天真爛漫,鄰家之景被院牆

改變 從心開始

一個賣花的小姑娘在賣完大部分的玫瑰花之後,就把手上剩餘的一朵玫瑰花隨手送給了路邊的乞丐。這乞丐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給自己送花,也許乞丐從來沒有用心愛過自己,也沒有接受過別人的愛。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當天不行乞了,回家! 回家之後,他找出一個瓶子把玫瑰花養起來,然後把花放在桌子上靜靜的欣賞。 他突然間覺得,這麼漂亮的花怎麼能隨意插在這麼髒的瓶子上,所以他決定把瓶子洗乾淨,這樣才配得上這麼美麗的玫瑰! 做完之後,他又感覺這麼漂亮的花和這麼乾淨的瓶子,怎麼能放在這麼髒亂的房間裡呢?於是他把整個房間打掃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擺放整齊。 突然間整個房間因為有了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變的溫馨起來!他彷彿忘記了自己所在何處,正在陶醉時,突然發現鏡中反射出一個蓬頭垢面的人, 他沒想到自己居然是這個樣子,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與玫瑰相伴呢? 於是他立刻去洗了幾年來唯一洗過的,也是第一次澡,洗完之後找出幾件雖然顯得有點舊,但稍微乾淨的衣服,刮完鬍子之後,把自己從頭到下整理了一番,然後再照照鏡子,他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年輕帥氣的臉出現在鏡子中! 他覺得自己也很不錯,為什麼要去當乞丐呢?這是他當乞丐以來第一次這樣問自己,他的靈魂在瞬間覺醒了,其實我也很不錯,再看看房間中的一切, 再看看這朵美麗的玫瑰,他當下立刻做出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第二天不再當乞丐而是去找工作。 因為他不怕髒和累,所以他很順利了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或許是因為他心中盛開的玫瑰花激勵著他,隨著他的不懈努力,幾年後他成了一個非常有成就的企業老闆! 那不是一朵玫瑰,而是一份希望,一份對人生的美好希望,一份對美好未來的新的希望!地獄還是天堂僅僅一牆之隔,只要相信自己,不放棄自己,心中有夢想有目標有希望,人生隨時可以被改寫!

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

一位老人從東歐來到美國,在曼哈頓的一間餐館找點東西吃,他坐在空無一物的餐桌旁,等著有人拿餐盤來為他點菜。 但是沒有人來,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個女人端著滿滿的一盤食物過來坐在他的對面。老人問女人怎麼沒有侍者,女人告訴他這是一家自助餐館。 老人說,從此他知道了在美國做事的法則: 在這裡,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只要你願意付費,你想要什麼都可以,你可以獲得成功。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著別人把它拿給你,你將永遠也成功不了。你必須站起身來,自己去拿。 自助,就意味著你要靠自己,要主動出擊,尋找機會。成功固然需要機遇,但是幸運女神不會垂青于守株待兔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兩個人一同大學畢業,但是幾年後,兩個人的境況卻有天壤之別。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成功者和失敗者的例子:有人滿腹才華卻無出頭之日,有人卻能大展身手、遊刃有餘。 才華固然重要,但是,才華不等於成功。成功還需要自己去打拼、去爭取、去營造。在這激烈競爭的年代,優勝劣汰不僅是自然法則,也是人生法則。 如何在這世界上尋求一席之地呢? 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只要你願意付費,你想要什麼都可以。各式各樣的東西擺放在那裡,只要你有能力支付得起。但是,你如何能夠支付得起你想要的東西呢?你會成功,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著別人把它拿給你,你將永遠也成功不了。你必須站起身來,自己去拿。

揭秘誦讀經典的訣竅

為什麼讀書一定要開口?為你揭秘誦讀經典的訣竅! 讀書——心開竅於舌。 我們是帶著孩子走向知識,還是帶著知識走向孩子?家裡應是書聲琅琅,還是教聲嚷嚷?當下,朗讀的意義被普遍忽視。 《黃帝內經》說:“心開竅於舌”,通過動口朗讀,舌動、竅開、心明,從而開慧增智。經典誦讀中書聲琅琅而入耳,智慧似清泉潺潺而出心。 因此,中國古代把學習簡化為“讀書”,是有其道理的。通過動口而達到動心,是學習掌握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現在佛道修行的早課、晚課還保留著誦經的傳統。 如何誦讀?老子說:“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就是誦讀經典的訣竅。 “心為神之臟,腦為神之腑”,誦讀就是連接心與腦的方法。“高下相傾”,“高”就是大腦,“下”就是心腹、丹田。 讀者的氣脈,要從下而上,從丹田而出,不是從喉嚨發出。誦讀要把氣讀順了,不僅是文章的氣脈通順,讀者自己的氣脈也要順,並且兩股氣脈合二為一。 氣順了,心就定了,雜念沒了,智慧就開啟了。大腦能給人聰明和智慧﹔內臟給人心情和力量。 誦讀中要注意“音聲相和”。人們用木棒敲擊鐘壁的那一剎那所形成的一種音響叫“聲”,而鐘體內的空間裡發出的共鳴,叫做“音”。 漢語發音是天人合一的,如讀“大”“小”,嘴巴就得開大開小,“酸、甜、苦、辣”的發音,就與舌頭相關的部位對應。要使我們自己的音和聲發生共鳴,就要開口誦讀。 當我們真正讀到“音聲相和”的時候,震動身心,暢通血脈,流通精神,兩眼射出金光,甚至渾身的毛孔都會放光。 誦讀時還要隨文入觀,與經典、與聖人“前後相隨”。語言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是一種能量。 母語語言構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環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決定了我們生命能量的運行模式。 朗讀的過程是與一顆心靈對話,不斷感受、想象、感悟情感之火燃燒的過程。 誦讀經典,追慕先賢,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心靈交流,讓自己從此生活在另一更高的境界層次上。

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馳

2018-09-25 由 鄉村女學生海豚窩窩頭 發表于資訊 李夫人是漢武帝的小老婆,那首「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詩就是描寫她的,可見她美麗到了一定的程度。 這裡先轉抄一下她的事跡: 李夫人入宮只短短幾年,卻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臥床不起。武帝難過不已,親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見武帝到來,急忙以被覆面,口中說:「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復見陛下,願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武帝說:「夫人病勢已危,非藥可以醫治,何不讓朕再見一面?」李夫人推辭說:「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實不敢與陛下相見。」武帝說:「夫人不妨見我,我將加賜千金,並封拜你兄弟為官。」李夫人說:「封不封在帝,不再一見。」武帝又說一定要看她,並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轉面向內,欷歔掩泣,任憑武帝再三呼喚,李夫人只是獨自啜泣。武帝心裡不悅,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這時李夫人的姊妹也入宮問病,見此情形,都很詫異。待武帝走後,她們責備李夫人:「你想託付兄弟,見一見陛下是很輕易的事,何苦違忤至於如此?」李夫人嘆氣說:「你們不知,我不見帝的原因,正是為了深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賤,他之所以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今天我病已將死,他若見我顏色與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置不及,怎麼會在我死去後照顧我的兄弟?」 柏楊老頭在他的書《皇后之死》裡,高度評價了這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李夫人,因為事情的結局完全不出李夫人所料,皇帝腦子裡全是她美麗健康的樣子,難免日夜思念,思念的結果是:厚葬了李夫人,並且拜其兄為官。 這裡還有一段有關她兄弟的故事: 武帝聽說大宛國有汗血馬。便派使者齎持千金及金馬前往大宛換取良馬。此事被大宛國王一口拒絕。使者費盡許多辛苦白跑了一趟,因此生氣之下痛罵宛國大臣,又將金馬錘成了碎屑。大宛國將使者殺死,財物奪去,只有幾個從人僥倖脫逃。武帝藉機派李廣利領六萬騎兵,七萬步卒往征大宛。待四年後班師回玉門關,僅剩下萬餘人。武帝卻不加苛責,反而封李廣利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多少屍骨丟在大漠無人收取, 只為李夫人的一句遺言,武帝也稱得上是一往情深。 李夫人的英明決定,保了她兄弟日後一路平安,武帝不是什麼一往情深,而是以色事人後日夜想念,說穿了好色罷了,難得就難得在李夫人早就看穿了武帝究竟愛她的什麼,所以從不恃寵而嬌,一直到臨死前仍然保持清醒的頭腦,病得迷迷糊糊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注釋: 省試:唐時由尚書省舉行的選拔進士的考試,又稱會試。 《湘靈鼓瑟》:省試所出的試題。 湘靈:湘水之神。瑟:樂器名。 雲和瑟:雲和,山名,以產琴瑟著稱。 帝子:娥皇、女英為舜之妻,舜南巡卒于蒼梧,二女隨之,沒于湘水。 馮夷:河伯,水神也。 楚客1.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故稱"楚客"。 2.泛指客居他鄉的人。 苦調:謂瑟哀苦之調。 杳冥:天也。 蒼梧:山名,傳為舜葬之處,其地在今湖南寧遠縣境。 白芷:香草名。 譯文: 常常聽說湘水之神善於彈奏雲和瑟,而黃河之神聞聲跳舞。 外鄉人都不忍聽她的哀音。這種悲苦的曲調使無情的金石都感到淒涼, 清怨的聲音一直傳入天際。 舜帝之靈也來側耳傾聽,香草被感動香味更濃。 曲終聲寂,沒看見鼓瑟的人,只有看見湘水上的幾座青山。 湘靈擅長鼓瑟,優美的歌聲縈繞在耳邊。 水神聽了情不自禁跳起舞,被貶之人聽了心情哀怨。 凄涼的曲調讓金石悲哀,高亢的樂聲傳到天地之間。 舜帝之靈也來側耳傾聽,香草被感動香味更濃。 水面的樂聲飄揚湘江兩岸,匯成一股悲風飛過洞庭。 樂曲聲停,看不見鼓瑟的人,所看見的只有湘水上的幾座青山。   按照唐代科舉制度,各州縣選拔士子進貢京師,試于尚書省,由禮部主持的進士考試,叫做「省試」,也叫「會試」。考試時所作的詩,叫「試帖詩」。這種詩一般五言六韻,有嚴格的格律規定,容易束縛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難寫好;不過,有的作者善于「戴著鐐銬跳舞」,往往能夠即席發揮,寫出傳誦不衰的好詩來。本詩就是試帖詩中的佳作。原本試帖詩有種種限制,往往束縛了士人的才思。錢起卻不然,在這首詩中,他馳騁想象,上天入地,如入無人之境。無形的樂聲,在這裡得到了生動形象的表現,成為一種看得見,聽得到,感覺得著的東西。最後突然收結,全詩從湘水女神出現開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神思綿綿,更耐人尋繹。大中十二年(858),舉行進士考試,唐宣宗問考官李藩:試帖詩如有重復的字能否錄取?李藩答道:昔年錢起試《湘靈鼓瑟

「寒梅著花未」的隨想

「寒梅著花未」的隨想 《雜詩三首》 其一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有些文字十分淺白,非常適合作為孩子們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教材。然而這類詩的文字固然淺白,所隱含的內容卻不必然也很淺顯。 例如《雜詩三首》其二「君自故鄉來」這首短短的五言小詩,全詩純用白描記述,簡潔地將遊子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琅琅上口。但是爲甚麼一個久在異鄉的遊子,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鄉親,卻只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而不是譬如「父母、家人是否平安,家裡是否安好無恙的問題。對於這樣一個「不想則已,一想就疑慮重重」的現象,當然就留給讀者很大的思考空間。 有人提出一個說法,認為《雜詩三首》是一組恩愛夫婦的對答的三封信,其一是思婦期盼能收到心上人來信;這首詩從觸發、聯想展開情感活動。思婦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隻從門前經過;於是她就想,其中也許有從江南來的船。丈夫在江南的某地長久不歸。既然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從江南寄回的書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門望幾次。每當看到渡頭有船隻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問,可結果總是失望而歸。詩中說江南船「常有」,換句話說,就是說書信「總無」。然而,思婦仍把希望寄託於下一趟船來,她想:大概書信已經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詩的結句「寄書家中否」便是這位思婦不斷幻滅又不斷復生的希望。 其二:這首詩表現作者的情趣與傾向。詩人想念故鄉,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歡梅花,則溢於言表。《雜詩三首》的其二開頭兩句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於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這位遊子的急欲瞭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的感情。詩中「故鄉」一詞迭見,正表現出鄉思之殷:「應知」云云,表現出了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關於「故鄉事」,那是原本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但是在見到鄉親的一瞬間,心裡滿腹的問題一時竟不知從何問起了。因此,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對家鄉的思念竟在這一個不經意的問題之中。這一問倒令對方感到困惑,不問人事而問物事,彷彿故鄉最值得懷念,

朱光潛答夏丏尊:「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朱光潛答夏丏尊:「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2015/12/22 來源:搜狐 記不清在哪一部書裡見過一句關於英國詩人 Keats 的話,大意是說諦視一個佳句像諦視一個愛人似的。這句話很有意思,不過一個佳句往往比一個愛人更可以使人留戀。一個愛人的好處總難免有一日使你感到「山窮水盡」,一個佳句的意蘊卻永遠新鮮,永遠帶有幾分不可捉摸的神秘性。誰不懂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是誰能說,「我看透這兩句詩的佳妙了,它在這一點,在那一點,此外便別無所有?」 中國詩中的佳句有好些對於我是若即若離的。風晨雨夕,熱鬧場,苦惱場,它們常是我的佳侶。我常常嘴裡在和人說應酬話,心裡還在玩味陶淵明或是李長吉的詩句。它們是那麼親切,但同時又那麼遼遠!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兩句對我也是如此。它在我心裡往返起伏也足有廿多年 了,許多迷夢都醒了過來,只有它還是那麼清新可愛。這兩句詩的佳妙究竟何在呢?我在拙著《談美》里曾這樣說過: (以下為引文)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 有機體。比如李太白的《長相思》收尾兩句「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錢起的《湘靈 鼓瑟》收尾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溫飛卿的《菩薩蠻》前闋「水晶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秦少游的《踏莎行》前闋「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這裡加點的字句所傳出的意象都是物景,而這些詩詞全體原來都是著重人事。我們仔細玩味這些詩詞時,並不覺得人事之中猛然插入物景為不倫不類,反而覺得它們天生成地聯絡在一起,互相烘托,益見其美,這就由於它們在情感上是諧和的。單拿「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來說,曲 終人杳雖然與江上峰青不相干,但是這兩個意象都可以傳出一種淒清冷靜的情感,所以它 們可以調和,如果只說「曲終人不見」而無「江上數峰青」,或是說「江上數峰青」而無「曲終人不見」,意味便索然了。 (以上為引文) 這是三年前的話,前幾天接得丐尊先生的信說:「近來頗有志於文章鑑賞法。昨與友人談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兩句大家都覺得好。 究竟好在何處?有什麼理由可說:苦思一夜,未獲解答。」 這封信引起我重新思索,覺得在《談美》裡所說的話尚有不圓滿處。我始終相信「欣賞一首詩,就是再造一首詩」,各人各時各地的經驗,學問和心性不同,

紅牡丹的美麗與哀愁

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閒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注釋 ⑴綠艷:指碧綠鮮艷的葉子、閒:通「嫻」,文雅的樣子。 ⑵紅衣:指紅色的牡丹花瓣。淺復深:由淺到深。據《牡丹史》載:牡丹有「嬌容三變」之說:「初綻紫色,及開桃紅,經日漸至梅紅,至落乃更深紅。」 ⑶愁欲斷:形容傷心到極點。 ⑷心:牡丹花內心所想。 譯文 濃綠的葉子,文雅而端麗;濃綠的葉子中,盛開著一朵朵紅豔的牡丹;紅中見綠,在綠豔的底色中有了嫣紅的花色;在紅中又分層次,使色調有著一種和諧之美。但是春光易逝,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內心所想?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末年(約752—755),當時的作者已步入晚年,而這時正是安史之亂爆發之前,社會動盪。適逢春日,牡丹盛開,詩人藉機吐露自己的愁緒。 賞析 這首詩將花擬人化,詩人簡潔的由外而內的描繪了牧丹花。首句寫牡丹枝葉的情狀。「綠艷閒且靜,紅衣淺復深。」這兩句先側重寫牡丹枝葉的狀態和花的色彩。詩人以人寫花,說碧綠鮮艷的牡丹葉,簇簇擁立,多像一個身著綠妝嫻靜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時淺時深錯落有致的紅色慾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開首這兩句,詩人把美人和牡丹融為一體,寫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其次再談內心。「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這兩句是寫花兒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唐人李肇《唐國史補》說:「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牡丹品種繁多,以紫紅為貴。即使貴為人人珍愛的名花,仍然有其煩惱與憂愁。詩人賞著紅牡丹,不知怎麼了,映入眼簾的不是紅艷可愛、充滿生機的牡丹形象,而是生出另一種情狀:牡丹花盛開了,但它心事重重,憂傷滿懷;見狀,不禁要問春光,你可深知牡丹花兒的心思,牡丹花兒的憂傷嗎?因為牡丹花與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裡,牡丹花嬌嫩嫵媚,姿容娟秀,清香萬里,占盡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駐,誰也無法挽留,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與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會調零衰敗,漸漸枯萎。因此,人們只知道欣賞春色,欣賞牡丹花的鮮艷,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這首詩的言外之意是指美人固然因為目前受寵兒欣喜,但是「以色侍人不長久」,一旦年老色衰,或主人另有所愛,就頓時如同秋扇見捐,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這首詩以美人喻花,意境優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費苦心.以「綠艷」襯托「紅衣」,

我希望你足夠!

最近,我在機場的最後時刻偷聽了一對父女的對話。他們已經宣布離開。 他們站在安全門附近,擁抱,父親說:“我愛你,我希望你足夠。” 女兒回答:“爸爸,我們在一起的生活已經足夠了。我所需要的只是你的愛。爸爸,我也希望你也足夠。 他們親吻了,女兒離開了。 父親走到我坐著的窗戶上。站在那兒,我可以看到他想要並且需要哭泣。我試著不侵犯他的隱私,但是他問我:“您是否曾經和知道過永遠的人道別? “是的,我有。”我回答。 “請原諒我要問,但是為什麼這是永遠的再見?”他說:“我年紀大了,她現在住得很遠。我面臨著挑戰,現實是-下次旅行將是我的葬禮。” “當你說再見時,我聽到你說,'我希望你足夠。' 請問這意味著什麼?'” 他開始微笑。“這是我家世代相傳的願望。我父母曾經對所有人說過這一願望。”他停了一會兒,抬起頭來,好像想詳細記住它,他笑得更多。 “當我們說:'我希望你足夠,我們希望另一個人的生活充滿足夠的美好事物來維持它們。” 然後轉向我,他分享了以下內容,好像他是從記憶中背誦它一樣。 “我希望你有足夠的陽光,無論白天多黑,都能保持態度明快。 我希望你有足夠的雨水以便能更加地欣賞陽光。 我希望您有足夠的幸福,使您的精神永生不息。 我希望您有足夠的痛苦,以使生活中最小的快樂也能顯得更大。 我希望您有足夠的收穫來滿足您的需求。 我希望您有足夠的損失來欣賞您擁有的一切。 我希望你有足夠的問候,以使您度過最後的再見。” 他們說找到一個特別的人需要一分鐘,欣賞他們需要一個小時,而要愛他們則需要一天。但是一輩子都忘了他們。 切記告訴家人和朋友您希望他們足夠! 對於所有閱讀本文的人,我都祝您滿足。

生命經濟學

人生最基本、也最珍貴的資源是時間,時間累積出生命的長度,雖然說長度由天、寬度由己,特定時間內逾幅的寬度就會影響生活的質密度--生活品質之謂。預支明日來拓寬今天是假設老天發給生命信用卡,事實上,生命的有限性是大自然應允的承諾,只能善用,無從貪求。 記得當年研究所剛畢業的時候,向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侃侃而談未來的前程規劃,她溫柔婉約的眼神更加鼓動澎湃的宏圖願景,直到我口乾舌燥、情緒平復,始終嫻靜的她只輕輕問了一句:「我在哪裡?」... 人的心裡如果只有自己,別人心裡就不會有你,這是natural I;讓別人心裡有你,你心裡必須容納他人,這是social me。在人群中,「我」是他人塑造的--此為社會關係。 經濟學告訴我們,基於資源的稀少性,要注意效率讓效益最大化,也因此必須學會作選擇--每天都會面臨無數的決策情境。「均衡」是最常思考的模式,但是常常陷入「穩定平衡」的迷思,然而,均衡的基礎是動態的不平衡,要不斷調整重心,不是平均分配。 對於「時間」這個稀有資源要如何分配運用,就牽涉到人生的選擇取捨,總之,時間在哪裡成就在哪裡,比如家庭與事業要能不衝突,就是生命的智慧--妥善配置運用時間。 與朋友談到終身學習與維持社會競爭能力的議題,進而觸及名校光環的社會效應,借用金庸小說人物來比擬,拜在少林、武當門下自然出身名門,可是華山派出個令狐沖,草莽之中有楊過,人生自有際遇,沒有非得如何的道理。今天有很多學子以名校為榮,又有多少畢業生讓名校引以為榮?沒有「易筋經」不代表練功無門,練成「葵花寶典」也不保證領袖群倫。這是打造品牌與運用名牌的差異處。 行走江湖為那般,只見流水萬重山,英雄俠客餐風露,員外自參生活禪。誰都辛苦且忙碌,都有理想與抱負,衡力量能順勢而為,勉強自己往往也為難他人,尤其是你在乎也在乎你的人。 一個小小的反思:良禽擇木而棲,為禽?為木?人生沒有回頭路,時間不等人,但也別趕路,沒人急著到終點。學會生活。 ,,,,,,,,,,,,,,,,,,,,,,,,,,,,,,,,,,,,,,,,,,,,,,,,, 生命經濟學 甚麼是資產? 「身體」是固定資產 「健康」是銀行存款 「疾病」是金融危機 「死亡」是徹底破產 奮鬥的理由 年輕時是不拖累生你的人 年老時是不拖累你生的人

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 2017-05-26 由 詩酒琴棋書畫花 發表于文化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使蘇軾的「烏台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鞏受貶時,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隨行到嶺南。元豐六年(1083)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注釋 定風波:詞牌名。一作「定風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瓊枝」。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二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二平韻。 王定國:王鞏,作者友人。 寓娘:王鞏的歌妓,柔奴。 玉郎: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泛指男子青年。 點酥娘:謂膚如凝脂般光潔細膩的美女。 皓齒:雪白的牙齒。 炎海:喻酷熱。 嶺:指大庾嶺,溝通嶺南嶺北咽喉要道。 試問: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個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創作背景 元豐六年(1083)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詞以贊。也有學者認為這首詞作於元豐八年(1085)十二月。蘇軾元豐七年(1084)三月由黃州量移汝州,十二月到京,與王鞏會宴,即席創作這首詞。 賞析 上片總寫柔奴的外在美,開篇「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描繪柔奴的天生麗質、晶瑩俊秀,使讀者對她的外貌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真切而又寓於質感的印象。 盡道清歌傳皓齒 下片通過寫柔奴的北歸,刻畫其內在美。換頭承上啟下,先勾勒她的神態容貌:「萬里歸來年愈少。」嶺南艱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飴,心情舒暢,歸來後容光煥發,更顯年輕。 最後寫到詞人和她的問答。先以否定語氣提問:「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陡轉,使答語「此心安處是吾鄉」更顯鏗鏘有力,警策雋永。 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句話多好——這個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有愛人相伴,所謂: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你在何處,何處便是我的家鄉! 蘇軾的這句詞,受白詩的啟發,但又明顯地帶有王鞏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著詞人的個性特徵,完全是蘇東坡式的警語。原詩分別出自

《人日思歸》

《人日思歸》 隋朝詩人薛道衡剛剛過完春節便思念家鄉,寫下一詩,連男生讀了都會落淚 倘若說起重情重義,那麼中國人必定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中國人對於親情、友情亦或者是愛情的重視程度,遠遠強烈於其它國家,尤其是親情。因此,人們對孝道、育兒之道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並將其奉為一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一個人出門在外,獨自打拼的時候,便會對家充滿了思念之情。而這樣的情感,在心思細膩的文人隋朝薛道衡曾經在剛剛過完春節不久的時候變思念家鄉,並寫下了一首優秀的作品《人日思歸》。 人日:根據漢代東方朔《佔書》記載,農曆新年的首八天為人類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為「初一是雞,初二是狗,初三是豬,初四是羊,初五是牛,初六是馬,初七是人,初八是穀。」當天天氣晴朗,預示此種動物今年興旺。晉朝董勛《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因此,每年正月初一為雞的生日,初二為狗的生日,初三為豬的生日,初四為羊的生日,初五為牛的生日,初六為馬的生日,初七為人的生日,初八為穀的生日,接著,初九為天的生日,初十為地的生日。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顯然的,這是一首簡短易懂的作品,但是卻字字入情。雖然春節才剛剛過去七日,但是離開家卻已經有兩年了。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後,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思鄉之作,作者在詩開頭便明確地交代了自己寫下這首詩的時間,是正月初七,讓人們並沒有太多的情緒。然而他在第二句中卻突然話鋒一轉「離家已二年」。倘若從字面上理解的話,人們可能會覺得大概是因為離家真得太久了,因此控制不住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倘若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是我們非常喜歡調侃的狀態。 很多人總是喜歡在除夕晚上凌晨十二點之前和之後的日子告訴他人:「我去年和今年都給你拜年啦。」也就是說,這裡的兩年或許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代指的是春節前的某個時間離家,而春節後的某個時間思念家鄉,但是「兩年」卻足以表現自己濃烈的情感。 而在「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中,作者則昇華了自己的想法,也將思鄉之情表現得更加濃烈。作者用大雁北飛表現自己也想要跟隨他們一同回鄉的狀態,而這是自己原本計劃的歸家日期。 但是可惜的是,自己的想法泡湯了,在春

黃庭堅的《西江月》

《西江月》 黃庭堅 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詞,援筆為賦。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 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閒瘦弱,春愁無處遮攔。 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註釋 ⑴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⑵宴集:宴飲集會。 ⑶坐客:座上的客人。坐,通「座」。 ⑷援筆:執筆,提筆。 《韓詩外傳》卷二:「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國霸。楚史援筆而書之於策。」 ⑸「斷送」二句:韓愈《遣興》:「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閒。」又韓愈《贈鄭兵曹》詩:」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斷送,猶言度過。破除:亦指度過、消磨之意。這兩句以集句歇後「酒」字。 ⑹遠山橫黛,指眉毛。蘸,原意為物體沾染液體。這個字向被稱為傳神之字。秋波,眼波,此寫敬酒女子的眉眼神情。 ⑺等閒:無端。 ⑻遮攔:排遣。 ⑼「杯行」語出韓愈《贈鄭兵曹》詩:「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又「留殘」語出庾信《舞媚娘》詩:「少年惟有歡樂,飲酒那得留殘。」 ⑽不道:猶不思,不想。此為反辭,謂「何不思」。 譯文 我既然戒了酒就不喝了,在筵席上大家都在喝,我一個人在看。在座的客人要我填首小詞,我就提筆來寫。 我這一生都是被酒斷送了,但除去萬事也沒有什麼過錯。現在身邊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我要是不喝酒,她們就笑話我。 花像病了一樣那麼瘦弱,春天這麼多憂愁無法排遣。乾脆吧,酒杯都送到手裡,還是別留著它了,喝吧。管什麼月斜人散呢! 創作背景 黃庭堅年輕時時嗜酒任性,玩世不恭,妻子死後,發願戒酒吃素。後來貶謫黔州,又開戒飲酒。這首詞大概作於元符二年(1099年)作者貶謫黔州之後。 賞析 黃庭堅主張作詩詞要每一句都有出處,這首詞就是很好的範例。例如開頭兩句「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如果不知道是源於韓愈《遣興》:「斷送一生惟有酒」,他在《贈鄭兵曹》云:「破除萬事無過酒。」故意省去「酒」,會覺得莫名其妙。這首詞以作者戒酒後重又開戒飲酒之事為題材,表達了作者被貶謫後企圖借酒澆愁的意念和及時行樂的狂放曠達胸懷。 詞人以「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破空而來,以議論破題,一掃傳統詞的綢繆婉轉調。這一對仗句濃縮了作者的人生體驗,是他閱歷過人世滄桑以後產生的深沉感慨,但它又以「歇後」的形式出之,頗有出奇制勝之妙與詼諧玩世之趣。韓愈的兩句

仙草口味的吐司

沒想到住家附近的薪石窯製作一種仙草口味的吐司,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之下 我迫不即待的咬上一口, 頓時腦際閃過了東坡的名詩《觀潮》, 像極了愛情。 《觀潮》蘇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一種觀點:「不過如此!」 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海潮都很著名,在還沒有去那裡觀賞的時候,心中總有許多遺憾無法消除。終於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濛濛煙雨、澎湃潮水,心中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仙草吐司沒吃到之前,覺得沒吃會遺憾終身。吃過之後覺得只是還好,沒想像那麼美味。這種感覺很適用《觀潮》來比喻。 另一種觀點:「正是如此!」 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海潮都很著名,在還沒有去那裡觀賞的時候,心中總有許多遺憾無法消除。終於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濛濛煙雨、澎湃潮水,心中特別興奮,覺得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確實名不虛傳,此生無憾了。 仙草吐司沒吃到之前,覺得沒吃會遺憾終身。吃過之後覺得果然了得,確實太美味了。這種感覺也適用《觀潮》來比喻。 為何要在上面加上ㄧ句「像極了愛情。」是好玩,趕流行。 現在年輕人在網路的寫作,在任何記載之後,都會加上ㄧ句「像極了愛情。」因為愛情有多樣面,任何事情說像極了愛情」似乎都言之成理。是一種流行,年輕人會懂得!

詞人張先的四個微故事

張先(990~1078)字子野,宋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所以有人稱他張安陸,北宋詞人。於北宋詞壇開風氣之先,與柳永齊名。 天聖八年進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他的詞作詞含蓄雅正,意象繁富,內在凝練,於兩宋婉約詞史中影響巨大,在詞由小令向慢詞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張先的很多詞每個都像是在給讀者講「微故事」。這些故事很淺白易懂,沒有曲折情節和尖銳矛盾,只有幾個連續畫面,意有所指卻委婉含蓄。 先看第一個「微故事」:《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北宋慶曆元年(1041年),張先在嘉禾(嘉興)任判官,暮春時節,百花欲燃,官府同事相約賞春聚宴,他突然感到一種莫名惆悵,就託病留在家裡,一個人喝酒聽曲解悶。幾闕之後昏昏睡去,醒來惆悵未消。 照一下鏡,只見白髮漸多。往事一幕幕如夢一樣掠過,讓人忽忽不安。 遠處沙灘上鳥兒正在歡快棲息。一陣風來,月兒從雲縫中透出,花兒在月下翩躚起舞。 風漸緊,轉身回屋,拉上厚厚的窗簾, 暗想:風這樣吹,花兒應該都謝了,明早會是落紅滿徑。 這首詞清麗婉約,當時就震驚了文壇。詞中最好的句子是「雲破月來花弄影」,該句用擬人修辭,生動描繪了花的嫵媚,特別是「弄」字,寫出了花與月嬉戲玩鬧時的情態;手法上動靜結合,室外風起花亂和窗內靜謐相映,鏡頭感很強;結構上也為後文蓄勢,既然花這麼美,「落紅滿徑」的場景才更讓人嘆息,樂景哀情,倍增淒涼。這句話盤活了整首詞,使行文充滿了藝術張力,傷春惜時的主題更為突出。 再看第二個「微故事」:《歸朝歡》(聲轉轆轤聞露井)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 西園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 寶猊煙未冷,蓮台香蠟殘痕凝。 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 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 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 日曈曨,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 早晨,一個美女慵懶地躺在床上,閒聽窗外井邊打水的聲音,也聽到有人講昨夜颳了一場風,現在西園落花滿地,連道路都被染成紅色。 閨房內香爐還未冷卻,殘蠟凝結在燭台。昨夜和心上人雙棲雙宿,女孩正享受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發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佛教《華嚴經》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堅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就心願,功德圓滿。這一名句被很多人用作座右銘。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是讀書或是工作,都有一個志願,都有一個最初的發心。比方說:你想做一個演藝人員、企業家、記者、教師、公務員……,你如果不忘記自己最初的發心,就會鍥而不捨地一直向前邁進,把該做的工作做好。賈伯斯(Steve Jobs)曾經說過:「佛教中有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特別是在物慾紛亂的時代。」所謂「初心」,就是每個人扛出社會最初的理想、目標和準則。很多時候,我們走了太遠路,卻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 雖然很多人都聽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在繁忙的生活中,機會很多,而誘惑同樣也很多。最初,我們以為可以控制自己,可是看著種種的誘惑,我們的慾望不斷升級,最終被慾望蒙蔽了雙眼、迷失了心靈。當我們疲倦地走過許多個 365天,突然發現,留在身後的除了那份浮華與空虛,什麼也沒有。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忘記了自己所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了。 環境是一把雙刃劍,在這個爾虞我詐,人心浮躁的社會裡,稍有不慎,我們很可能就會掉入泥潭而失去自己的原則和初衷。其實,在這個既現實而又殘酷的社會情境中,又有多少人能堅持初心呢?在經過長時間風雨的捶打,歲月的洗鍊後,我們是否仍然能夠「我心依舊」?有的人在金錢與世俗的誘惑與感染下,早已忘記或拋卻了自己當初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理想;有的人在現實的殘酷拷打與磕碰下,早已卸下夢想的風衣,帶著滿目蒼夷的窘貌,倉惶逃之;有的人在功名利祿的路途上碰壁或失意後,早已不再堅持自己當初潔白無瑕的夢想和豪情抱負。但是在一個內心定力極強的人看來,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這片美麗浩渺的大自然更是讓一個人凈化心靈的絕佳情境,因為它能讓我們真正的聽到屬於自己內心的聲音,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他的清幽韻律,能夠讓我們領悟人生的真諦,讓這些人活出一個真正的自我,固守本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就是在告訴我們,在社會或人生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清楚並堅持自己的初心,追逐著自己最初的理想,最終才會最大程度實現自己預期的結果。人生之路,沒有一帆風順,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理智的生活態度,心懷赤子之心,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矢志不渝,不為身邊的一點異動或變化而心猿意馬、迷失自我

漫談蘇軾的《廬山煙雨》

詩歌是中國文化中的精華,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熱愛詩歌。在宋代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以一個歷盡滄桑的老者口吻,教導兒子。他因為「烏台詩案」一路貶謫,黃州惠州儋州,直到64歲,朝廷大赦天下,他才蒙恩結束流放生涯。此時的蘇軾,再也不是當年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年輕人,他再也不會自比三國周郎。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艱辛,讓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作為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已經浸潤了佛家禪理,於是寫下了這首《觀潮》為兒子送行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神秘美麗的煙雨,浙江宏偉壯闊的錢塘大潮,天下聞名,如果此生無緣一見,怕是會抱憾終身。從詩歌開頭我們便不難看出詩人對廬山和浙江的風景心馳已久,魂牽夢縈,總覺得若不能身臨其境,一攬芳華,千般遺憾,此恨難消。 後來蘇軾也曾到過廬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也曾出任杭州刺史,西湖、錢塘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像蘇軾一樣,對於一個人或是一個地方,心心念念,總覺得若不能滿足,此生便不算圓滿。只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當我們得到了,看膩了,也許又會有另一番景象。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當他飽覽廬山煙雨,一觀錢塘大潮,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 詩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開頭的廬山煙雨,只是末尾這句的韻味卻已不同於第一句了。沒見前他是嚮往的,如今見過了,看多了,竟覺得當初魂牽夢繞的美景,也不過如此。是廬山煙雨不神奇嗎?浙江大潮不壯觀嗎?還是詩人不喜歡呢?其實煙雨依舊迷離朦朧,大潮依然波瀾壯闊,只是他的心境變了。 當初汲汲營營,苦苦追求,可當它真的在你眼前揭開神秘面紗,那份神秘感消失了,那份求不得被滿足了。所以景色依舊,而他卻少了當初的那份心潮澎湃。他借這首詩,以自身的經歷,警醒兒子:世間萬物,不過如此,不要過於沉迷,也不要過於執著。 據查閱資料,東坡這首詩的蘊意來源是:《五燈會元》卷17所載青原惟信禪詩的一段著名語錄演化而成。語錄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

李賀的南園嘆息

李賀(790年-816年),字長吉,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是唐宗室鄭王李亮之後。李賀在《金銅仙人辭漢歌》序文裡也自稱「唐諸王孫」,所以他的家族與大唐皇室是有血緣關係的。父親李晉肅曾在邊塞上當過小官,但很早便去世。李賀名義上是出身貴族,美其名是皇孫,實際早已門庭破落。 李賀曾經擔任奉禮郎的官職,因嫌棄奉禮郎太卑微,所以辭官回福昌昌谷老家閒居。在故鄉昌谷,李賀過著隱居的生活。世稱李昌谷。他曾經娶妻,但夫人先他病逝,沒有留下子嗣。後來他開始整理自己的詩集,死前留下親自選定的詩歌233首,授其好友集賢殿學士沈子明。 李賀詩奇人也奇。據說他寫的詩是在與朋友出遊時創作的。李賀命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他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後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貧寒家境的困擾,使得這顆唐代詩壇上閃着奇光異彩的新星過早地殞落了,年僅27歲。李賀這一生雖然非常波折,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世間,但是他的詩卻被後世廣為吟誦,例如「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之類千古佳句流傳至今,成為唐代詩苑中的一株奇葩。 李賀的詩獨闢蹊徑,熔鑄詞采,善于運用神話傳說,語言悲涼悽苦,營造悲冷的氛圍,詩內容多涉及鬼神怪異,大部分都是在他在詩歌上還刻意追求語言的瑰美冷峭,獨具魅力。李賀詩的藝術特色,是想象力非常豐富奇特,慘澹經營,句鍛字煉,色彩瑰麗。被稱為長吉體。他的詩大約可分為四類:神怪詩、諷諭詩、抒情詩及詠物詩等。神怪詩以描寫鬼神怪異為題;諷諭詩則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抒情詩大多是抒發他自己仕途上失意的苦惱。詠物詩則寫他自己的思想感情。李賀死後15年,沈子明囑杜牧寫了《昌谷集序》,(或稱《李長吉歌詩序》。)杜牧在序中說,李賀的詩足以與《離騷》相比美,「雲煙綿聯,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陊殿,梗莽丘壟,不足為其恨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南宋詩人陸遊也說:「賀詩如百家錦衲,五色眩曜,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 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創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到十一年間(公元813到816年),當時他才23歲,南園是指其故居以南的一大片田園。《南園十三首》

當田園詩遇到山水詩 陶淵明PK謝靈運

易道禪 魏晉南北朝時期,誕生了兩位傑出的偉大詩人,一位是陶淵明(365年—427年),他是中國田園詩的開拓者;另一位是謝靈運(385年—433年),他是中國山水詩的奠基人。二人有個共同點,就是都不安心做官,都喜歡隱居,都好飲酒,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都熱愛大自然。 一般史書把他們分別劃分為魏晉詩人和南北朝詩人,這其實是有問題的。陶淵明出生於365年,謝靈運出生於385年,兩人相差20歲。實際上都是出生於東晉末期而死於南北朝。他倆應為同時代人。 二人還有一個令歷史百思不得其解的隱秘,那就是二人堅決不肯相見。 公元414年,也即東晉義熙九年,謝靈運到廬山東林寺找他的好友慧遠大師玩。說是玩,其實是想參加慧遠領導的白蓮社。謝靈運喜歡佛教,但更親近道家。慧遠見他心移不定,一時並未答應他的要求。但慧遠告訴他陶淵明就隱居在廬山腳下,應該去拜訪拜訪。謝靈運委婉地推辭了。 謝靈運為什麼會推辭不見陶淵明呢?一來估計是與他的個性有關。謝靈運是個兩眼朝天的人,基本上看不起同時代任何人。 他曾經豪氣滿滿地說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這口氣哪裡能容得下其他人?文學大才,除了曹植就是他!這不生生把其他人給否定了嗎?三曹中還有兩曹,建安七子、陶淵明,這些人加起來共分一斗!謝靈運也太傲視群雄了吧! 二來是因為陶淵明也不把他放在眼裡。 這一年,謝靈運近30歲,陶淵明近50歲。雖然謝靈運一時半會沒有認識到陶淵明的意義,但慧遠大師卻很清醒地了解陶淵明和他詩歌的價值,他與陶淵明也是好基友。也曾竭力想拉陶淵明加入白蓮社,無奈陶淵明死活不肯。 慧遠大師也試探過陶淵明:「我這裡經常有一位年輕詩人謝靈運來切磋教義和詩藝,我來安排你們見個面吧?」陶淵明一口回絕,說:「我不想見那黃口小兒。」 大概謝靈運那句曹子建才高八斗,他自己有才一斗的說法不脛而走傳到了陶淵明耳朵裡,陶淵明又好氣又好笑,那小子太狂妄之極。 想想看,陶淵明何許人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這是他的眼界和胸襟。「你不把我放在眼裡,我的眼裡也沒有你。」文人自古都有一種潛意識的毛病,那就是自傲和相輕。   陶淵明此詩,寫他少年時候的飛揚心志,如今年老志衰,深自慎惕-回憶我少年時候的雄心壯志,真欲超越四海,想如鳥兒般振展翅膀高飛。這兩句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心志的遠大

臆想中的謝靈運與陶淵明對話

謝靈運與陶淵明二人有一個令歷史百思不得其解的隱秘,那就是二人堅決不肯相見。好事者卻編了一個二人相見的假設場景。依然是廬山東林寺,東晉義熙十年的深秋。那一天,他們終於相見。慧遠大師退出寺院,留下二人在庭中單獨對話。 謝靈運:哈哈,靖節公!剛拜讀過您的《五柳先生傳》,我能稱您為五柳先生嗎? 陶淵明:謝客先生若認定那就是我,也未嘗不可。 慧遠大師太有恆心,強拉我等候多時。來吧,先品品雲霧茶。 謝靈運:我是應白蓮社之約履行南山的。 知道先生常到東林寺,慧遠大師特地囑咐我一定要拜訪您。他說我們二人都不是佛家人,但都屬隱君子,當得一見。 陶淵明:我看你非真隱者,你不過喜歡到處遊山玩水,玩在南山,意在東山——東山再起,重振謝公志啊。 然此南山非彼南山,桃花源也非烏衣巷。你的祖宅南山,與我蝸居的南山,實不類同。 謝靈運:咱們不都解印辭官了嗎?沒什麼不同。情寄山水,未必不是隱者。像先生躬耕田居,大概久不遠出了吧? 陶淵明:歸隱就得心無鶩遠,寧靜淡泊。我已過了登山臨水的階段。早年我也「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乃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謝靈運: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猛志固常在,在下欽佩! 陶淵明:我聽說您不媚俗不阿貴。也聽說天下你只認曹植才高八斗,你本人一斗,其他人合共一斗。你這是自謙呢還是自傲? 謝靈運:惹先生笑話了,那時輕狂,未知天下有先生,現在再不敢狂言。 陶淵明:現在處於變易的年代,好動者性格易衝動,衝動者易遭厄運。朝廷是一幫小人得志的地方,禁錮言論,羅織罪名,你要多加小心才是。 謝靈運:謝先生提醒!先生喜靜我喜動,先生喜田園靜謐我喜山水動感。「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都是樂在自然,所以我們都崇尚老莊。 陶淵明:你不也喜佛嗎? 謝靈運:我喜佛卻不崇佛,就如先生愛儒卻不崇儒,道理一樣。因為我們骨子裡是道家人。慧遠大概是擔憂我心太雜,未允我進白蓮社。聽說慧遠多次邀請先生入社,先生均拒絕,此為何呢? 陶淵明:我喜獨處,不願受約束,雖然白蓮社允諾我可以飲酒,但我總怕累及他人。此外我對佛學興趣不大,唯恐惹慧遠大師不高興,故而願離群索居,做一個徹底的隱者。 謝靈運:先生言之有理。我是「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而我一生好遊,就算入了白蓮社也不會太認真,可能慧遠大師預見到這一點,終不肯答應。說到飲酒,先生寫詩處處有酒,能不能來一罈好酒啊? 陶淵明

黃庭堅詩如何

黃庭堅自幼聰穎過人,讀書數過輒能成誦。他書讀得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極其高明的「金蟬脫殼」法自成一家,寫出了獨具個人風格的詩詞。他的詩為世所重,與蘇軾並稱蘇黃,朱弁《曲洧舊聞》:「東坡文章至黃州以後,人莫能及,唯黃魯直詩時可以抗衡。」黃庭堅是一個出色的詩人,他是江西詩派的開派宗師和領袖。他的詩作有三個特點:注重用字、重視句法、講究章法。但黃庭堅的詞作卻是少有人知,只因後世詞壇對黃庭堅的詞褒貶不一,並且其傳世的二百多首詞中名作很少,時至今日,更令人感到陌生! 黃庭堅寫給外甥洪駒父的一封信《答洪駒父書》中強調要學習前人「陶冶萬物」的功力,主張多讀融古,並概括為「點鐵成金」的法度,尤其是黃庭堅提出的「無一字無來處」和「點鐵成金」的論點。他認為「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換句話說,他寫詩主張襲用古人章句,以創新其意義,也就是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要在詩歌創作中「以故為新」。其手法多側重在「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等形式,影響後世深遠。「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本來是道教術語,「點鐵成金」原本指煉金術,把鐵煉成黃金,在此的意思是把古人的詩文或小故事加以變化,如增刪字句,變換語序等,增加文句的韻味。如黃庭堅《寄黃幾復》:「寄雁傳書謝不能。」就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蘇武「雁足傳書」,二是「雁到衡陽而止」的小故事。 「奪胎換骨」中「奪胎」,是道教仙人死後,靈魂還想繼續留在人世,於是附到孕婦腹中,將原本的胎兒魂魄驅離,以憑此胎而出生。換句話說,就是模仿古人詩文的形式,但是另以詞句形容。例如王羲之《蘭亭序》:「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被黃庭堅改為「俯仰之間已陳跡。」「換骨」是說,古人認為「骨濁不能成仙」,仙人利用法術讓門下弟子變成「仙風道骨」就是擷取古人詩文之意,而另用他語。如王安石:「只向貧家促機杼,幾家能有一絇絲?」黃庭堅改為「莫作秋蟲促機杼,貧家能有幾絇絲?」他在創作實踐中比較有效地運用了前述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績。 其實如黃庭堅的主張並不是甚麼新創見,中唐著名的詩僧皎然在他的唐代詩歌理論重要著作《詩式》中,就這個問題曾經提出了「三偷」的說法:「其上偷勢,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語。」 (1)偷語:偷語就是照搬或稍動手術。例如李賀

黃庭堅的酒與茶

宋代大詩人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黔安居士。洪州分寧縣(今江西省修水縣)高城鄉雙井人。他自幼聰穎過人,讀書數過輒能成誦。詩學杜甫而自成一家,為當世所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而且其詩影響深遠,被奉為江西詩派的宗主。他一生陷入新舊黨爭,被新黨誣害、流放,六十一歲病逝於戎州(今四川宜賓)貶所。紹興初年,宋高宗追封他為太師、龍圖閣直學士,謚文節。 黃庭堅的人生「開高走低」,年輕的時候在考場一路高歌,二十二歲便名列三甲高中進士,授縣尉。次年,因宋神宗登基繼位,召四京學官考試,黃庭堅又拔得頭籌,留國子監任教。同年,又迎娶了龍圖閣大學生孫覺的女兒蘭溪為妻。出生名門,少年得志,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官袍烏紗。所謂人生勝利組也不過如此,可惜,蘭溪夫人卻在年方二十的大好年華下因病去世了。這讓時年也不過才二十五歲的黃庭堅很是哀傷。二十六歲時又遭妹妹過世;從此,本來飲酒不多的黃庭堅開始借酒澆愁,放肆狂飲。 直到他認識了詩人謝景初,這位老前輩對他很是喜愛,更堅持把女兒介休嫁給他,黃庭堅在二夫人的勸解下,心情稍好,兩年後,二夫人為他生下一個女兒黃睦。初為人父的黃庭堅也不再放肆狂飲,只是每日小酌,偶爾文人聚會才會豪飲一番。然而,黃庭堅的前半生似乎命犯天煞孤星,三十六歲時,介休夫人居然也一病不起,芳魂飄散。黃庭堅瞬間再次墜入黑暗的深淵,甚至都開始懷疑自己剋妻,而他自己也再度開始不加節制的狂飲,情傷心,愁傷神,酒傷身,如此折磨下,黃庭堅的身體,自然是越來越差。 後來在友人的極力勸說下,年近四十的黃庭堅再娶石氏女子為妻,這位三夫人終於給黃庭堅生下了兒子黃相,四十歲才老來得子的黃庭堅心情大悅,可每況愈下的身體情況讓他不得不考慮飲酒的問題。黃庭堅篤信佛教,四十歲時曾寫《發願文》,發願素食,戒除女色和飲酒:「今日對佛發大誓:願從今日盡未來也,不復淫慾、飲酒、食肉。設復為之,當墮地獄,為一切眾生代受頭苦。」 黃庭堅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從二十三歲外放葉縣縣尉,到四十一歲奉調入京任校書郎,他在地方縣一級工作崗位上,遷延了近二十年之久。雖然此後的二十年裡,他屢遭貶謫,仕途更加坎坷,心情也極度抑鬱,但他仍然堅持戒酒,對於一個半生飲酒,且時常狂飲豪飲的人來說,酒已成癮,戒酒,近乎和戒毒癮差不多。然而,黃庭堅居然真的做到了。黃庭堅在發願戒酒的十五年後,他曾經創作一首《西江月》。還在詞

欲買桂花同載酒

《唐多令》 南宋詞人劉過(1154-1206),字改之,號龍洲道人,一生四次科舉不第,只得布衣之身流落江湖。雖是布衣,但他始終挂念國家時局,所作詩詞大多是為抗金疾呼的悲壯之風。而且劉過也以布衣之身與當時名士陸遊、陳亮、辛棄疾等相交頗深,據傳與辛棄疾還是莫逆之交。且欣賞劉過的一首經典之作——《唐多令》: 序: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譯文 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黃姓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時爲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還沒繫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爲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殘破不堪的黃鶴磯頭,不由得思念起當年同遊的友人今在何處?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已經沒有了年少時那種豪邁的興致。 賞析 這是一首登臨名作。寫這首詞時,正值韓侂胄欲啟北伐,劉過與諸多好友登臨武昌安遠樓,感嘆時事,抒發今昔之慨。詞一起用了兩個偶句,略點景物,寫登樓之所見,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滿目荒蘆而已。這裏的「滿」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蕭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畫面,爲全詞着上了一層「底色」。細味這殘蘆滿目、淺流如帶的詞境,不止氣象蕭瑟,而且寫出了居高臨下的眺望之感來,是統攝全篇的傳神之筆。接下去,作者以時空交錯的技法把詞筆從空間的憑眺折入時間的溯洄,以虛間實,別起波瀾。「二十年重過南樓」,一句裏包含了多少感慨!二十年前,也就是安遠樓落成不久,劉過離家赴試,曾在這裏過了一段狂放不羈的生活。歲月悠悠,二十年如流水般的過去了,可是當年以身許國的自己卻「四舉無成,十年不調」,仍然一襲布衣。這時故地重經,而且是在這個危機四伏禍亂不遠的時候,怎不令人悽然以悲呢?「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隨意轉,極見工力。「未穩」上承「過」字,說明行色匆匆,鉤鎖緊密,見出文心之細。「能幾日,又中秋」,意謂不消幾天,中秋又來到了

《清平樂 春歸何處》的聯想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註釋 1、寂寞:清靜,寂靜。 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3、喚取:換來。 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5、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的鳴聲。囀,鳥鳴。 8、解:懂得,理解。 9、因風:順着風勢。 10、薔薇: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 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黃鸝鳥竟然趁着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生平 黃庭堅21歲考中進士,更是青年得志。然而,在當了數年的縣官之後,黃庭堅開始擔任編修史書的文官,而且官職並未有什麼提升。紹聖年間,他因《神宗實錄》遭人陷害,被貶黔州,後又被貶到戎州。在此期間,黃庭堅的恩師蘇軾也因文遭貶,被貶到了海南島。一系列的打擊,使得黃庭堅少年時期的壯志,如同綠鬢白髮一般被消磨殆盡。徽宗即位後,任領太平州事,九日即被罷免,改為主管玉龍觀。後來他又被放逐到宜州(今廣西宜山縣)。崇寧三年三月,黃庭堅到宜州貶所,初租民房,後遷伽藍,都被官府刁難。崇寧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頭破敗戍樓裏棲身,人不堪其憂,黃庭堅終日讀書賦詩,舉酒浩歌,處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曠達高潔,許多人慕名前往求詩求書,向他請教學問,他也儘量滿足來訪者的要求。 創作背景 所謂「元祐黨人碑」:宋崇寧四年(1105年),宋徽宗趙佶聽信宰相蔡京主張,將元祐年間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蘇轍、蘇軾等舊黨309人,列為元祐奸黨,立碑於端禮門,而後又下令在全國刻碑立石,以示後世,此碑叫作元祐黨籍碑。隔年(1106年),由於朝野反對,徽宗又下詔將元祐黨籍碑摧毀。 黨爭最初因為政見不同而起,後來演變成排除異己的奪權之爭。新黨支持王安石的新政,舊黨反對新政。兩派官吏互相攻擊,一得勢就貶斥另一派士大夫,最終新黨因皇帝的支持推行而獲勝,但造成北宋政局的不

愛屋及烏的確信偏誤

商朝末年,紂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西方諸侯國的首領姬昌決心推翻商朝統治,積極練兵備戰,準備東進,可惜他來不及實現這個願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後,他兒子姬發繼位。姬發在軍師姜尚及兩個弟弟姬旦、姬奭的輔佐下,聯合諸侯,出兵討伐紂王,雙方在牧野交兵。這時紂王已經失盡人心,軍隊紛紛倒戈,終於大敗。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軍攻克。紂王自焚,商朝滅亡。   紂王死後,武王心中並不安寧,感到天下還沒有安定。他召見姜太公,問道:「進了殷都,對舊王朝的士眾應該怎麼處置呢?」 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裡記載:「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余。』」「胥余」是指身分低下的奴隸。意思是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同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不喜歡那個人,就連帶厭惡他家的低下的奴隸。 中國自古流傳一種迷信習俗,認為烏鴉是「不祥之鳥」,烏鴉落到誰家的屋上,那一家就要遭遇不幸。《詩經•小雅•正月》:「哀我人斯,於何從祿。瞻烏爰止,於誰之屋。」唐•孔穎達疏:「言民無所歸以見惡之甚也。」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所謂「愛屋及烏」,是說: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一人得道,雞犬生天就是「屋烏之愛」的成果。 唐代牛希濟的《生查子》有一句名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原文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譯文 遠山連綿,霧氣收退,天淡星稀。在這個清曉的晨光下,西斜的殘月,照亮她的臉龐,映出一道道晶瑩的淚痕,分外淒楚動人。 執手歧路,細細叮嚀。別淚拭不乾,別語說不完,離情道不盡。花前月下已陳跡,閨房孤燈伴清宵。臨別之際,回首叮嚀:記得我的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移情及景,感情深沉。因為綠羅裙,所以憐芳草。結尾叮嚀,看似無理,實則多情。這也正是「屋烏之愛」。 其實「愛屋及烏」的行為用西方的說法是一種稱之為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認知問題。所謂「確認偏誤」是指個人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