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閱讀《唐詩三百首》,有人發現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唐詩三百首》卷首詩是張九齡的五言古詩《感遇》,卷尾則是七言樂府《金縷衣》。張九齡詩中稱「花兒不在乎是否有人折」,而《金縷衣》則稱「折花千萬別猶豫」——前後兩首詩的觀點不一樣!這花兒到底該不該折呢?另一方面,卷首、卷尾詩都有「折花」的內容,是編校者有意為之,還是純屬巧合?
感遇十二首•其一(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譯文:
春天幽蘭翠綠蔥蘢,秋季桂花清麗皎潔。
生機勃發欣欣向榮,各自順應大好時節。
誰料山林隱逸高人,風送花香身心愉悅。
草木芬芳源於天性,何曾在乎被人欣賞攀折!
張九齡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大詩人,西漢留候張良之後,有「嶺南第一人」之譽。《感遇》是他遭李林輔讒言而被貶謫後所作,共十二首,其第一首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語言精練,筆力遒勁,用比興手法抒發潔身自好,不求人知,不以取悅他人求得仕途通達的情感。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譯文:
勸您看輕華貴的金縷衣,您要珍惜寶貴的少年時。
花開了能折就及時去折,不要等花謝時折下空枝。
《金縷衣》詩寫兒女情事,但寄託的卻是深沉的人生哲理。杜秋娘15歲時被李錡納為妾,由於擅長歌舞,因此李錡經常命她於筵席中演唱這首他酷愛的詞曲。後來李錡由於擁兵自重,在地方坐大,引來朝廷關注,唐憲宗試圖削減節度使的權利,最終李錡造反兵敗被殺,杜秋娘等人也被朝廷徵收回長安。杜秋娘入宮之後,由於擅長歌舞,而受唐憲宗寵愛,封為秋妃,杜秋娘和皇帝相伴十幾年後,這段時期的唐朝宦官亂政的現象十分嚴重,元和十五年,唐憲宗不明不白地死在宮中,之後太子李恆繼位,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過他對杜秋娘還是很信任,讓她做皇子李湊的保姆兼文化課老師。唐朝後期朝政混亂,李家接下來繼位的幾位皇帝都不明不白地被宦官刺殺,他們輪流扶持皇子繼位,將皇子變成他們的政治傀儡。後來李湊由於捲入政廷鬥爭,被株連其家,美人遲暮的杜秋娘也因此被遣返回鄉。
後來大詩人杜牧經過金陵時,看見杜秋衰老困窘的境況,遂作《杜秋娘詩》並序,值得注意的是《杜秋娘詩》是指關於杜秋娘本人的詩,而不是指杜秋娘所寫的詩。該詩附有注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錡常唱此辭。」杜牧沒說《金縷衣》作者是誰,但是後世大多以為是杜秋娘,自然也包括《唐詩三百首》編者蘅塘居士。如果沒有杜牧感懷杜秋娘寫的《杜秋娘詩》,也許不會有人記得曾有過這樣一位奇特女子的一世沉浮吧。
說了這麼多,再來看看這兩首千古傳唱的名詩的觀點是否有矛盾,這花到底該不該折?其實,張九齡說「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借花喻己」、托物言志;另一方面,杜秋娘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借花喻時」、托物勸人。換句話說,張九齡說的是「我情操高潔,不為取悅別人」,而杜秋娘說的是「不惜少年時光,將來悔之晚矣。」二人各說各話,並未發生矛盾。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