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註釋 1、寂寞:清靜,寂靜。 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3、喚取:換來。 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5、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的鳴聲。囀,鳥鳴。 8、解:懂得,理解。 9、因風:順着風勢。 10、薔薇: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 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黃鸝鳥竟然趁着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生平 黃庭堅21歲考中進士,更是青年得志。然而,在當了數年的縣官之後,黃庭堅開始擔任編修史書的文官,而且官職並未有什麼提升。紹聖年間,他因《神宗實錄》遭人陷害,被貶黔州,後又被貶到戎州。在此期間,黃庭堅的恩師蘇軾也因文遭貶,被貶到了海南島。一系列的打擊,使得黃庭堅少年時期的壯志,如同綠鬢白髮一般被消磨殆盡。徽宗即位後,任領太平州事,九日即被罷免,改為主管玉龍觀。後來他又被放逐到宜州(今廣西宜山縣)。崇寧三年三月,黃庭堅到宜州貶所,初租民房,後遷伽藍,都被官府刁難。崇寧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頭破敗戍樓裏棲身,人不堪其憂,黃庭堅終日讀書賦詩,舉酒浩歌,處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曠達高潔,許多人慕名前往求詩求書,向他請教學問,他也儘量滿足來訪者的要求。 創作背景 所謂「元祐黨人碑」:宋崇寧四年(1105年),宋徽宗趙佶聽信宰相蔡京主張,將元祐年間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蘇轍、蘇軾等舊黨309人,列為元祐奸黨,立碑於端禮門,而後又下令在全國刻碑立石,以示後世,此碑叫作元祐黨籍碑。隔年(1106年),由於朝野反對,徽宗又下詔將元祐黨籍碑摧毀。 黨爭最初因為政見不同而起,後來演變成排除異己的奪權之爭。新黨支持王安石的新政,舊黨反對新政。兩派官吏互相攻擊,一得勢就貶斥另一派士大夫,最終新黨因皇帝的支持推行而獲勝,但造成北宋政局的不
趣味雅是trivia的中譯 凡是有趣的雞毛蒜皮的資訊,無論是詩詞,歷史,數學或是管理的內容,都是收集與分享的對象。 可曾想過也許不經意的一份資料可能會引起有緣人的興趣,改變他(她)的一生。 為期擴大知識分享機制,方便網友取得所需知識,本人特別宣告:凡屬本部落格的文章,均可在不必經同意下,任意轉載、引用、或改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