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5, 2014的文章

「一字師」的故事數則

「一字師」的故事 一字師: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在中國文學史上,文人作文賦詩,在詞語上千錘百煉,畫龍點睛,一字生輝的故事層出不窮,千古流傳成為美談。「一字師」之所以可貴,是因為一字之易使詩文集才思、意義、詩韻、境界為一體,將佳作提升為精品。劉勰在《文心雕龍‧煉字》中說:「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在中國文學史上,這種在詞語上千錘百煉,畫龍點睛,一字生輝的故事,世代傳為佳話。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詩改一字,界別人天,非個中人不解。」 【范仲淹的「一字師」】 宋朝文學家范仲淹,非常敬仰東漢名士嚴子陵,於是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原文中有這樣幾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一天,范仲淹把此文給朋友李泰伯看。李泰伯讀後,覺得「先生之德」的「德」略嫌直白淺狹,把「先生之德」改為「先生之風」更好。從意義而言,「德」義狹窄,「風」義廣泛;從音韻而言,「德」 字短促低沉,「風」字遠達響亮。   范仲淹反覆對比吟誦,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風」不但有「風傳千里」、「風流千古」的意味,而且條理自然,韻律和諧。相比之下,「先生之風」意味更為深遠,更能表達出對嚴子陵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遂稱李泰伯為 「一字師」。 ………………………………………………   唐代大居守李相,雖然身為武官,但酷愛閱讀,尤其喜讀《春秋》。有一天,他閱讀《春秋》時,把「叔孫婼」這個人名的「婼」讀成「若」。他身旁一個小官聽了,臉上不經意的流露出不自然的表情。李相覺的奇怪,便問他說:「我讀《春秋》的時候,你為什麼露出不自然的神色呢?」下屬連忙一邊向他行禮一邊說:「小人聽見將軍把『婼』字讀成『若』音,才知道自己以前讀錯了,所以感到羞愧。」 李相暗自生疑,便說:「其實我是根據《經典釋文》這本書的指示,把『婼』字的讀音揣摩出來的,也許是我讀錯了。」於是他從書架抽出《經典釋文》,與下屬一起研究。下屬見李相態度真摰,虛心好學,便如實的糾正了他的讀音。李相很感激下屬指正自己,把自己的椅子放在北牆邊,請下屬朝北坐好,向他行了拜師的大禮,並尊稱他為「一字師」。 「一字師」這故事告訴我們正確的學習態度:我們應該不計較自己身份地位的高低或年齡的大小,凡是知識學問比自己豐富的人,都應視為老師,虛心求教。 ※【補充說明:「婼」有兩個音:ㄔㄨㄛˋ和 ㄖㄨㄛˋ,作人名時

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新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一首格調清新、意境深遠、流傳甚廣、膾炙人口的好詩,也是中國詩酒文化極有特色的佳作,它的意境和藝術成就得到古今一致認可。 通常對這首詩的銓釋是,清明時節孤身一人的作者或行人,掃墓歸來或趕路途中巧遇細雨紛紛,觸景傷懷又平添一層愁緒,心境更加悽楚紛亂,像斷了魂一樣,春衫已濕,饑寒勞累一起湧來。這位行人看到牧童,便問他哪裡能尋得一個小酒店歇歇腳、避避雨,更重要的是緩解一下沉痛的情緒。牧童揚鞭一指,不遠處就有一家酒店杏林村可去。 然而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細想這首詩的用字,必然會發現一些不符常理的地方。首先,依據寫作的習慣,一般“紛紛”是指飄舞,落下的是樹葉、花絮、雪花,如紛紛揚揚下了一場大雪、雪花紛紛飄落。而很少會與雨同用。一般形容下雨時,有傾盆大雨、毛毛細雨、濛濛細雨,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嘩啦啦地下著,雨點、雨滴、雨柱等,不會說紛紛揚揚下了一場雨。因此,《清明》詩中雨紛紛落下的或許是花雨,也就是飄落的花瓣、柳絮等,又因為是雨的季節,是雨而非雨,“雨紛紛”更有詩意。其次,清明時節不僅是清明當天,還包括清明節前後;雨紛紛不是雨,而是花絮的飄落;行人非孤身一人,而是多人。 其次,斷魂,就是極度悲傷。在清明上墳掃墓歸途中,紙也燒過了,哀思也表達了,行人還斷什麼魂?只有在花海之中飄飄欲仙而忘了一切,魂不守舍,樂極而歌、樂極而泣;斷魂並非悲傷,而是陶醉和喜悅,像斷了魂一樣。 第三,如果是清明掃墓,假如是本地人,路途不遠,找個酒店何用“借問”,甚至不用去酒店而是回家。另一方面,如果遠途掃墓歸來,又怎能長途悲悲切切,又哪有心情去吃酒呢?只有在踏春遊玩中走遠了或被紛紛的花海而陶醉了,迷失了方向才會“借問”。 第四,如果紛紛下的是雨,牧童還能放牧嗎?地是濕的,草是濕的,衣服是濕的,牧童還會如此鎮定地“遙指”嗎?如果是雨紛紛的天氣,又到吃飯時刻,恐怕牧童早已收場而歸。所以,牧童不是在雨紛紛中,而是在明媚的春光中,在紛紛飄落的花海中。牛群在吃草,笛聲悠揚,牧童牽著牛或坐在牛背上,自得其樂。 依據如上的分析,我們認為對於這首詩的背景的解讀,理應是清明時節春意盎然,大地綠茵、百花盛開,是踏春郊遊的日子。桃花、杏花、梨花及柳絮、楊絮紛紛飄落,似雨非雨。春遊的人們興致勃勃、流連忘返,陶醉於花海之中,追逐、嬉戲。蔥綠的小草和

一覽眾山小 杜甫的《望岳》賞析

一覽眾山小 杜甫的《望岳》賞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 大自然在這裡凝聚了一切鐘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 山中冉冉升起的雲霞,蕩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 當我登上泰山頂峰,舉目遠眺,俯瞰鄰近的眾山,座座都顯得極為矮小,天地一覽無餘。。 賞析   《望岳》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的浪漫豪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順便一提,這首詩題為“望岳”,不是登岳。從遠望,近望,到細望,最後決心登頂極望,寫的都是望,而不是登。那麼杜甫後來有沒有登上泰山呢?杜甫在晚年寫過一首《又上後園山腳》,提到這段經歷:“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岳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可知還是登上去了。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杜甫登上泰山之後留下的詩作。有可能寫了但沒有流傳下來,畢竟,杜甫早年詩作絕大部分沒有流傳下來。   《望岳》這首詩的獨具匠心處,在於詩人站在齊魯之境,以“宏觀”的心靈,眼光,仰“望”巍峨挺拔的泰山,讚美“造化鍾神秀”。因為是“望”,就避免了宋代蘇軾《題西林壁》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偏見;也沒有如宋代文學家楊萬里,在其《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詩中所描述:“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一種人為“眾山”所困的感受。更可貴的是,詩人的心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努力向上的精神!沒有自詡“山高人為峰”的驕傲,也無否定“眾山”的意思,而是眼界擴大,高瞻遠矚,向上尋求。我們今天讀這首詩,正要着眼此中哲理意味。登上泰山,天地一覽無餘,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視點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人的視點越高,視野就越寬廣。隨著視野的轉換,人們對人生也會有新的領悟。站在某個時空的高度來看,整個人類也不過地球演變過程中的匆匆過程,更何況每一具體的人和事。站在古羅馬鬥獸場的廢墟上,世間的一切權勢紛爭,金粉豪華都化為過眼雲煙,萬古長存的唯有這殘垣斷壁與飄揚在空中的歷史回音。置身寂靜的撒哈拉沙漠之夜,心靜如春雨秋水,世間一切都可放棄,唯有天地才是永

上山不易下山更難 淺說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① 莫言②下嶺便無難,賺得③行人空喜歡④。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⑤。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詩的前半部是議論,後半部是描摹,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一個具有簡單意義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醉。這首詩文字平白淺易,通俗生動,但意趣豐富,它所描繪的現象,所抒寫的體驗,具有某種典型性,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講述深刻的道理,給了人們很多啟示。 2 注釋 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區。 ②莫言:不要說。 ③賺得:騙得。 ④空喜歡:白白的喜歡。 ⑤攔:阻擋。 3 譯文 不要說下山嶺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空歡喜一場。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圈子裡以後,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便會將你阻攔。 4 解說 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這首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 登山專家告訴我們,上山不易下山更難。骨科醫師指出:上下坡或上下樓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理論上來說,下樓梯時,膝蓋不僅要承受身體重量,且得扮演剎車的角色,受力較大,確實較易傷及膝蓋。下山全靠小腿發力,每每著地時用的勁兒絕不在上舉步之下。換句話說,徒步上山耗費體力,徒步下山則關節吃力。 人生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類似曲折前進的上下坡過程。一生中能夠處處一帆風順的人畢竟是少數,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可能遭受曲折和磨難的考驗。相對于成功而言,生命中的曲折的確是令人生厭的,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歡,曲折隨時都有可能伴隨著你。其實,人生遭遇一些挫折並不是一件壞事,很多時候,挫折還是上蒼賜給我們的一筆財富。 人生如山石的棱角,少不了磕磕碰碰,在磕碰的挫折中,生命的意志得到了鍛煉,生命的潛力得到了發掘,生命的激情得到了張揚。雖然,有時挫折會抹殺希望之火,但還是有很多的人在挫折中迎來了光輝、燦爛的黎明。眾多聞名的歷

蘇軾的《題西林壁》賞析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與宋詞並稱,其實宋代也是有詩。唐詩和宋詩,不僅是兩個朝代詩歌的總名,而且代表了我國詩歌史上兩種詩法和詩歌。它們不同之處在於:唐詩主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詩喜說理,崇尚議論。元豐七年(1084)五月,蘇軾由黃州改遷汝州團練副使,特地取道遊廬山。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後就得常來常往。他“往來山南北十餘日”,最後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詩人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特徵,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題西林壁》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曉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不時閃爍著哲理之光。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為了確定自己是否已經完全掌握這首詩的深刻寓意,特地上網搜尋關於這首詩的不同解讀,以便更深入認識其中內容。結果歸納出如下幾種代表性的說法:   (1) 不識廬山真面目”——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能跳出自我的狹小圈子之外。可見這種“不識廬山真面目”之理告訴我們:人生需要超越,需要洗滌。   (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人聯想到了“坐井觀天”。是呀,身在廬山之中的作者和坐在井底的青蛙是多麼相似呀!他們都因為所處的地方狹隘,所以眼界也變得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