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與宋詞並稱,其實宋代也是有詩。唐詩和宋詩,不僅是兩個朝代詩歌的總名,而且代表了我國詩歌史上兩種詩法和詩歌。它們不同之處在於:唐詩主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詩喜說理,崇尚議論。元豐七年(1084)五月,蘇軾由黃州改遷汝州團練副使,特地取道遊廬山。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後就得常來常往。他“往來山南北十餘日”,最後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詩人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特徵,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題西林壁》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曉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不時閃爍著哲理之光。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為了確定自己是否已經完全掌握這首詩的深刻寓意,特地上網搜尋關於這首詩的不同解讀,以便更深入認識其中內容。結果歸納出如下幾種代表性的說法:
(1) 不識廬山真面目”——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能跳出自我的狹小圈子之外。可見這種“不識廬山真面目”之理告訴我們:人生需要超越,需要洗滌。
(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人聯想到了“坐井觀天”。是呀,身在廬山之中的作者和坐在井底的青蛙是多麼相似呀!他們都因為所處的地方狹隘,所以眼界也變得狹窄起來。這是不是作者告訴我們的道理呢?換句話說,我想,作者並不是告訴我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是告訴我們,學習、做事應該全面客觀,而不要走進死胡同,限制了自己的視野,更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3) 這兩句是談游山的體會,即景說理,有著豐富的內涵:由於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發人深思的空間。
(4) 人和世界是複雜的,常常交動不居,呈現多姿多彩,正如廬山橫看、豎看、遠看、近看、高處、低處個不相同;人要真正認識自我(人,主體),認識物象(世界,客體)必須超越自我,超越物象。否則,就如身在廬山卻不能認識廬山真面目一樣,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據一端,所見不同,欲見真相,需要脫出自身的處境,從高遠處觀照;也可以理解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驚乍喜,忽憂忽樂,為生老病死,榮辱貴賤所困,如果上升到無限時空觀反觀這一切,不過都是瞬間的變化。”前者指的是認識物象(客體),後者指的是認識自我(主體)。而要認識物象,必須超越物象,即“脫出自身的處境,從高遠處觀照”;而要認識自我,必須超越自我,即“擺脫世俗的事物”,“上升到無限時空觀反觀這一切”。必須進一步指出的是:這兩種超越中,超越自我又是重中之重,因為超越自我是超越物象的基礎。——心靈寧靜曠達,擺脫名疆利索的束縛,才能在自然與社會中獲得自由。
(5)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採用了長、寬、高和距離四個空間維度剖析(嚴格說,遠近是透視距離,不能算一個空間維度)。該詩的深層用意是勸人不要陷入寺院式的坐井觀天(一維)與虛空冥想(無維),必須走出去全面探知事物的真面目。
《東坡志林》:記遊廬山
僕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已而見山中僧俗,皆云:“蘇子瞻來矣!”不覺作一絕云“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謬,又復作兩絕云:“青山若無素,偃蹇(|ㄢˇ ㄐ|ㄢ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憶清賞,初遊杳藹間。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雲徐凝、李白之詩,不覺失笑。旋入開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往來山南北十餘日,以為勝絕不可勝談,擇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峽橋,故作此二詩。最後與總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絕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到處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僕廬山詩盡於此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