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8, 2021的文章

從巴別塔的故事說起

從巴別塔的故事說起 舊約《聖經》中有一個巴別塔的故事。大意是說大洪水過後,諾亞一家成為了唯一的倖存者。諾亞的子孫離開方舟後,便開始在地上繁衍。但是對於大洪水的恐懼,他們還歷歷在目。他們擔心,萬一他們再度觸怒上帝,上帝再發洪水怎麼辦?這時候,不知道是誰想起了一個主意:修一座塔,一座能通到天上的塔,這樣,就不怕大洪水了。 於是,諾亞的後代們開始行動起來了,一個個熱火朝天修建這座空前絕後的高塔。這種行為引起了上帝的不滿。 上帝決心讓地上的人們知道,人終究不會勝過天,於是,上帝變亂了他們的語言,從那時起,人類的語言便不相同了。而由於因為語言不通的緣故,這項修建通天塔的計劃自然告吹了,緊接著,人們各奔東西,在地上逐漸分散了。而由於因為修塔導致人類語言變亂,因此,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又把這座通天塔叫「巴別塔」(Babel)。據說,在希伯來人的語言裡,「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由於不同地方的人的語言或文字不通,因此在交往時,必須透過翻譯。清末到民初時期,許多英文轉譯為中文時,多採音譯方式,民國才子們口中最拉風的詞就是煙士披里純”,音節鏗鏘,拒俗子於兩肘之外,其實不過是inspiration耳。梁啟超言:「煙士披裡純者,發於思想感情最高潮之一剎那頃。」徐志摩自讚:詩人喲! …你的洪爐是“印曼桀乃欣”,永生的火焰“煙士披裡純”…“印曼桀乃欣”者,imagination也。 楊絳回憶:鍾書愛玩,不是遊山玩水,而是文字遊戲。滿嘴胡說打趣,還隨口胡謅歪詩。他曾有一首贈他的朋友向達的打油長詩。頭兩句形容向達「外貌死的路(still),內心生的門(sentimental)」,(意即外表很酷,內心多愁善感)。全詩都是胡說八道,他倆都笑得捧腹。向達說錢鍾書:「人家口蜜腹劍,你卻是口劍腹蜜。」「靈感」的譯名確立以後,還有人把Inspiration譯成「天啟」,據說史學家湯恩比的靈感就是。 上海從前租界時期土洋混雜,催生不少妙詞,現在的上海人也很少知道這些地道的上海話部分源自英語。其構詞法基本規則是:英語單詞的中文譯音 + 漢語詞根,或反之。比如: 【門檻精】MONKEY精,英語"猴子"加上漢語"精"就是猴兒精,精明的小市民本色。 【赤佬】CHEAT"佬",騙子、壞蛋。 【發嗲】"發DEAR",嬌柔、撒嬌。

正誇與反諷的語境

正誇與反諷的語境 同樣一句話,正經八百的說和語帶諷刺的說這兩種現場語境不同,效果自然會截然不同。伊薩克牛頓(Sir Isaac Newton,1643-1727)是英國大科學家,他的兩句非常有名的名言片傳遍全世界: (一)「如果我比別人看的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二)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如何看我,但對我自己而言我僅僅是一個在海邊嬉戲的頑童,會為偶爾發現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愛的貝殼而歡喜,而我面前的偉大的真理的海洋依然未經探索。 前一句話從詞意上看非常有道理。因為牛頓研究出萬有引力定律是在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的理論和約翰尼斯•克卜勒(德語:Johannes Kepler,1571-1630)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基礎上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代指前人非常正確啊,哪裡又有什麼問題呢? 但是問題就出在了這裡單單從詞意看這句話確實是一句謙虛之語,當你知道牛頓說話的語境時,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英國博物學家、發明家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又譯為胡克,1635-1703),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彈性的基本定律——虎克定律,且提出了萬有引力的平方反比關係。已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公式。由於虎克數學不好,只能勉強解釋行星繞日的圓周運動,而且他沒有認識到支配天體運行的力量其實是普遍存在的,是「萬有」的。第谷早在100年前就發現了行星的公轉其實是橢圓運動,開普勒甚至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所以他無法將關係解釋清楚。所以,他的發現並沒有在科學界掀起巨浪。 後來,牛頓這個數學小天才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後,用微積分圓滿地解決了問題還進行了推廣。於是被科學界認為是最偉大的發現。這時胡克的內心有些憤憤不平認為牛頓抄襲了自己的理論。在兩人的一次碰面中,虎克指責牛頓抄襲,牛頓尖酸刻薄地答到:「是啊,如果我比別人看的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何用「巨人」一詞呢?因為牛頓在嘲笑虎克身材矮小而且駝背。其實這是一句反語。 後人出於塑造完人的目的,只保留了孤立的原話而去掉了語境,變成了一句徹頭徹尾的謙辭。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另一段話上:牛頓晚年因為樹敵過多,來自歐洲大陸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銳科學家質問他:「牛頓你神氣什麼啊?」牛頓這時完全的展現了他科學界大宗師的風度與水平,瀟洒

苦酒滿杯

苦酒滿杯 作詞:慎芝 作曲:姚讚福 人說酒能消人愁 為什麼飲盡美酒還是不解愁 杯底幻影總是夢中人 何處去尋找他 我還是再斟上 苦酒滿杯 我說酒更添人愁 為什麼分不清楚是酒還是淚 腮邊淚痕總是不會乾 讓它去淚滂沱 我還是再斟上 苦酒滿杯 莫說飲酒不知愁 為什麼它有甜蜜也有苦傷悲 酒和人生總是分不開 讓我去沉醉吧 我還是再斟上 苦酒滿杯 這首華語流行歌曲最有趣的亮點就是提出「為甚麼」,有了個謎團存在心中,進一步動尋找答案。哲學大師胡適對人生有獨到的解讀,他給青年人以人生指點,尤其在抵抗空虛無聊方面開了三個「藥方」,「療效」顯著。 他的第一個藥方是——「總得時時尋一個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也就是要有問題意識經常做點研究。有了問題需要研究解決,就沒有虛度光陰的可能了。 他的第二個藥方是:「總得多發展一點業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有了追求,沉醉於興趣中,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快樂的,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無聊的事情。其實這個藥方應該置於第一個藥方之前——有了興趣,才有問題、才會去孜孜不倦地去解決問題。 他的第三個藥方是:「總得有一點信心。」也就是說,人要有自信,要堅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總有發揮自己價值和作用的時候。 無論是華人或是西方人,在宴會的場合都不免會喝點小酒,目的是尋歡作樂,高興高興。但是當一個人感到無聊或者悲傷的時候喝悶酒,這時的酒只不過是一種消人愁的「工具」,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想逃避,想要忘記心中的那個「夢中人」,但是卻根本忘不掉。 俄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Bluma Zeigarnik)通過心理實驗結果發現,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會留存在記憶中,久久未能擱下,形成「未完成反而更深刻」的耿耿於懷,而已完成的就獲得了滿足感,認爲這件事已告一段落,不再有强烈的記憶動機,因而變得輕鬆不太在意。 人的記憶未必有錯,但一定會存有偏差。自己懷念的那個人和那份感覺,或者只是從前真實記憶與現在美化幻想的交錯(crossover),換句話說,那絕對不會是真實的存在。 一直忘不了前人前事,會讓自己無法一心一意地專注享受現在擁有的,這才是真實的存在的。最好的辦法是,每當結束一段感情,就跟自己、甚至跟對方來個好好的告別儀式,不讓任何疑問或遺憾絆纏,好讓自己的大腦和内心都接收到「這段感情已結案的强烈訊號。未能在結束感情後馬上灑脫地做到也屬人之常情,那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