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8, 2015的文章

從胡適新詩《老鴉》說起

胡適新詩《老鴉》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二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饑。──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胡適早年自美返國,看到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常在演講、為文時提出批評,因此引起很多被批評者的不滿,甚至招來種種打擊。所以他自比為烏鴉,老是啞啞地對著人叫,別人見了牠就大不吉利。烏鴉討人厭,但是胡適卻堅定地說: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輕柔悅耳,人們都喜歡聽﹔但他卻寧願當烏鴉,不肯阿諛諂媚,討人們歡喜。他要把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暴露出來,以謀求改善,即使因此而使自己處境惡劣,無枝可棲、又寒又飢,但他也不屈服、不改變,仍然堅定的說 「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 因為他不是鴿子,也不是小鳥,他本來就是烏鴉,他就是要當烏鴉。這首詩裡的老鴉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化身;他借老鴉向世人宣示─不管你們喜不喜歡,我還是堅持說我該說的話;不管處境如何困難,我還是堅持我該做的事 ! 這種精神正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具體表現 。 為什麼烏鴉討人厭 , 被人認為不吉利呢 ?大師胡適經常說自己有歷史癖,而我則有考據僻 。 喜歡就一些趣味雅(trivia)的小事打破砂鍋追到底 。 經過一番搜尋,發現烏鴉討人厭的理由如下: 除了烏鴉全身烏黑,叫聲嘶啞難聽,而且常常成群結隊地邊飛邊叫,據說烏鴉的嗅覺特別靈敏,人或畜瀕臨死亡,他 ( 牠 ) 的身上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烏鴉就聞味而來。可是人們誤解了牠,認爲是牠的到來才造成死亡事件的産生。所以人們認爲烏鴉叫是不祥之兆。   偶然讀到著名唐代詩人杜甫《奉贈射洪李四丈》的詩 ,提到有烏鴉在友人房上叫,他恭維友人道: " 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 " 元稹的《大嘴烏》詩和白居易《和大嘴烏》詩再再顯示唐人普遍認為烏鴉是吉祥鳥,烏鴉的出現必定帶來喜慶,因而對烏鴉有著熱愛和敬畏的感情。另一方面 ,唐人 認為烏鴉覓食反哺其母,這種行為與儒家思想契合。例如白居易的《慈烏夜啼》對於烏鴉讚賞有加 : " 慈烏失其母,

讓我驚艷的胡適新詩

最近我迷上了胡適的新詩 ,他寫的新詩不像許多現在看到的新詩,讓人不知所云,很有獨特的味道, 網路上可以收尋到許多首 , 其中有兩首我最感興趣 :《秘魔崖月色》和《詩與夢》,在此特別提出與同好分享 《秘魔崖月色》 日期: 1923/12/22 1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 這淒涼如何能解。 2    翠微山( 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 青翠 的山) 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尤其是廣為人們喜愛的名句 。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白話詩,其實有些詞句仍有出處,例如 〝月下歸〞這用詞靈感或許來自唐朝詩人李白( 701 - 762 )如下這首有名的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明瞭了〝月下歸〞的出處 , 對於第二段中的〝翠微山〞用詞也會有進一步的理解 。 有人說最後一句中心頭的人影是指遠房表妹曹誠英 。 然而據說 1931 年當徐志摩因飛機事故而死亡的時候 ,胡適也是用這首新詩悼念他,這時〝我心頭的人影〞變成了徐志摩,似乎也言之成理,一詩二用,真是聰明之舉 。 其次談到《詩與夢》 都是平常經驗 都是平常影像 偶然湧到夢中來 變幻出多少新奇花樣!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語 偶然碰著個詩人 變幻出多少新奇詩句! 醉過才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其中〝醉過才知酒濃 、 愛過才知情重〞真是說得好極了 , 而最後兩句〝你不能做我的詩 、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尤其讓我驚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