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15, 2015的文章

唐代詩人孟浩然 《春曉》的多元解讀

這首五言絕句雖然只有用寥寥二十個字,卻是家喻戶曉的名詩,歷來為卻眾人所喜愛和背誦,然而詩意的解讀卻不盡相同,詩人透過聽覺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古人寫詩都沒標點,所以無人可以認定最後一句是“花落知多少?”還是“花落知多少。”佛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既然無法起孟浩然於地下,所以只要解讀後聽起來不太離譜,就不能否認其可能性。經過在 google 上的一番搜索和研究 ,大致可歸納出 以下三種常見的解讀:   (1)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天裡睡覺,天亮了也不知道。 什麼聲音把我吵醒了,原來是唧唧喳喳的鳥叫,到處都能聽到。 昨晚的風吹雨打真的那麼淩厲嗎?雨打風吹花易落,那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到底有多少呢? (花已然落下了,往事已然過去了,誰都無力再回到過去的美好。其實也不必過於執著,還是讓過去成為回憶吧,因為春天再美好,春風再溫柔,總有風風雨雨吹落花瓣,總有風風雨雨折斷柳意,可是,花還會再開,柳枝還會發芽!忘了吧,眼前「處處啼鳥」的春曉當下,何不歡喜自在悠遊呢? ) (2)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天的夜裡,天氣涼爽舒服,我一夜好睡的很;就連天亮了不知道。等我醒來,到處都聽到吱吱喳喳的鳥叫聲。只是想起昨夜聽到過風雨聲,不知道風雨大不大,想去看看花園裡的花落了多少(就可以知道昨夜的風雨多大了) 。   (3) 譯文 少不更事的年紀不知不覺將要成為過去, 時時處處都聽到有同齡人的行動、奮鬥、成就事業、開創未來。 涉入社會,遭遇挫折在所難免;行途多艱也屬稀鬆平常。 在人生的旅程中到底會遭遇多少的挫折和橫逆不順呢? 說明 “曉,明也。”(《說文》)“曉,知也。”(《方言》)“曉,慧也。”(《廣雅•釋詁》)可見“曉”的本意就是有智慧、明事理的意思。這裡所說的“春曉”,可以理解為孩童蒙昧初醒,漸省人事,漸曉物理,漸有智慧的意思。 “春眠不覺曉”。“眠,無知覺。”(《漢語大字典》)“眠,泯也。無知泯泯也。”(《釋名•釋姿容》)“眠,闇未明也。”(《龍龕手鑒•目部》)這句詩比喻少不更事的年紀不知不覺將要過去,人要一下子陷入自己的“存在”,難以回避的是種種難題,不得不醞

草盛豆苗稀的聯想

陶淵明 《歸田園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在南山下播種豆子,但是野草茂盛,豆苗卻很稀少。清晨起來清除雜草,等到月亮升起時才背著鋤頭回家。道路很狹窄,兩邊的草木很高,傍晚的露水沾溼了我的衣服。衣服濕了不可惜,只要不違背自己的願望就好。   簡介 陶淵明( 352 或 365 年— 427 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著有《陶淵明集》。   《歸園田居》詩五首是陶淵明於晉安帝義熙二年( 406 )所作的組詩。陶淵明是個本性質樸老實的人,由於當時官場裡的人不是逢迎,就是諂媚,要不然就是中傷別人,這樣的文化他無法適應,所以經常皺著眉頭,哀聲嘆氣。好不容易捱過八十三天,陶淵明決定決心辭去彭澤令的官職,回家當農夫,用不著再為了那一點點五斗米的官俸,而勉強自己在虛偽的官場生涯中討生活。這是詩人剛從彭澤縣令任上棄官歸隱後的第二年,當時詩人四十二歲。我偶然有機會讀到這首詩 , 吟誦再三 , 心中突然有一些意外的體會 ,願意 在此與同好們分享 , 或許是“滿紙荒唐言” , 但是“野人獻曝”的至誠卻不容置疑 。 陶淵明《歸田園居》中所說 :“ 種豆南山下”,雖然他每天都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然而成果卻是“草盛豆苗稀”。所以詩句反映的是當時田裡的實況,是寫實,也是詩人的無奈和自嘲。因為他辭官後沒有其他收入,也僅靠這幾畝田生存。誰播種後不希望豐收呢 ?然而“草盛豆苗稀”這樣的結局似乎一開始就可預料得到,理由至少有如下三點: ( 一 ) “種豆得豆 , 種瓜得瓜” , 說起來似乎不難 , 但是“知易行難” , 其中還是有許多細節值得注意 , 農事操作仍然需要專業知識,不是局外人所能想像 。 《論語子路篇》有一段話說: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可見連博學多聞的孔老夫子也有自嘆不如專業人士的自知之明。畢竟務農不是播種之後 , “只問耕耘”就能夠“一分耕耘 ,

從心所欲不踰矩 習慣的終極現象

  再過幾天,馬年即將成為過去,羊年就要降臨了,可是我卻覺得馬年好像才到來沒多久,不由得令人感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人生看似很長 , 日子一天過去一天,似乎沒有盡頭。但一到盡頭 , 再回頭一望,卻會覺得以往的事有如昨日般,頓時覺得人生短暫。名作家王鼎鈞先生在一篇就叫《活到老,真好》的散文中說:「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把青壯的我們給了國家社會,到了老年,他才把 『 我 』 還給自己,這一段生命特別珍貴。」老年的歲月應是一段自主的歲月,生命中最燦爛的一段光陰。 「自主」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既已得回自己,在耆老之年還不能在「不踰矩」的情況下「從心所欲」嗎?     《論語爲政篇》的名句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謂「矩」就是一種規範 。 孔老夫子這段人生自我回顧的話很有意思,一方面要「從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隸,什麽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說是「從」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不逾矩」。「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境界就是,心裏想什麽就做什麽,都不違反規矩;雖然有規矩,並不妨礙思想和行為的自由。換個文雅的說法,是「順心而為,自然合法,動念不離乎道」。   事實上 , 我們有時做正確的事情,需要通過自己的意志力、毅力來實現,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緒。例如 , 小學時代 , 每天早上起床上學就是一種煎熬 ,有時候要爸媽三催四請才心不甘情不願的爬起來,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 。 但是到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後,行為不再需要意識去引導,而是順乎自然。人活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程度時,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徹了,對於世間生活是遊刃而有餘,做什麽事情心裏也不會覺得別扭、難受和牽掛了。   說著說著 , 讓我想起我的大學時代 , 那個年代每個大學生都要上成功嶺接受八週的軍事訓練 ,每天起床後 大家都必須將自己的棉被疊成像豆腐干一樣四四方方 , 我問學長說會不會很難很不習慣 ?他的回答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剛開始很不習慣,只能勉強去做,以免被班長處罰,但是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變當然 。 」我想經過三四週的練習之後,或許絕大多數的人就都能漸漸達到上級要求的「矩」了吧,那時就可「從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