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19, 2020的文章

兩座西塞山

提到西塞山,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張志和的《漁歌子》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據說這首詞裡的「西塞山」是指今浙江湖州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優美。 葉夢得的《巖下放言》有如下記載:蘇子瞻極愛這首詞,覺得聲不可歌,於是將之略作調整,寄《浣溪紗》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黃魯直聞而繼作。 江湖間謂山連亙入水爲磯,太平州有磯曰新婦,池州有浦曰女兒。魯直好奇,偶以名對而未有所付。適作此詞,乃云:「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子瞻聞而戲曰:「纔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耶!」人皆傳以爲笑。前輩風流略盡,念之慨然。小樓谷隱,要不可無方外之士時相周旋。余非魯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與遊也。 《白香詞譜箋》說:山谷(黃庭堅)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漁父詞》,以《鷓鴣天》歌之甚協律,恨語少聲多耳。因以憲宗遺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齡勸歸之意,足前後數句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東坡笑曰:魯直乃欲平地起風波也。 另外劉禹錫也有一首詩是《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這首詞裡的「西塞山」是位於今湖北省黃石市,又名道士洑,山體突出到長江中,因而形成長江彎道,站在山頂猶如身臨江中。然而據專家考證,王濬是在攻克真正的吳國西部防線秭歸、丹陽後,再攻克當時西陵(現宜昌西北)和楚西塞荊門城、夷道城(現宜都市)的。專家指出,對宜昌曾經發生的這段史實,只要在網上搜索《資治通鑑》、《晉書•王濬傳》等資料就會發現有記載,歷史上也有很多詩人都記述過。 感謝網路所帶來的便利,任何不解或是好奇之處只要鍵入google或是百度,就能找到答案。這就是讓我捨不得離開電腦,心甘情願成為宅老頭的原因了。 順帶一提,張志和《漁歌子》其實有五首,附在這裡供同好參考 漁歌子五首 張志和(唐

車如流水馬如龍,一句出現在幾個朝代詩詞中經典名句

車如流水馬如龍 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往來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 最早出自於《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前過濯(zhuo)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東漢章帝劉炟即位後,封其父皇明帝劉莊的皇后馬氏為太后。馬太后親自撰寫《顯宗起居注》,絲毫不提及父親馬援及兄長馬防的功勞,還要章帝不要聽信大臣的給馬家封侯的建議,說:「我回家看他們門前車水馬龍的,不能再封了。」 「車水馬龍」這則成語是從馬太后詔書中的話簡化而來,它形容車馬往來繁華熱鬧的場景。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倉頭衣綠,領袖正白,顧視禦者,不及遠矣。 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由於父母早亡,年紀很小時就操辦家中的事情,把家務料理得井然有序,親朋們都稱讚她是個能幹的人。 十三歲那年,馬氏被選進宮內。她先是侍候漢光武帝的皇后,很受寵愛。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莊即位,就是漢明帝,馬氏被封為貴人。由於她一直沒有生育,便收養了賈氏的一個兒子,取名為劉炟(da)。 西元60年,由於皇太后對她非常寵愛,她被立為明帝的皇后。馬氏當了皇后,生活還是非常儉樸。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鑲邊。一些嬪妃朝見她時,還以為她穿了特別好的料子製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極普通的衣料,從此對她更尊敬了。 馬皇后知書識理,時常認真地閱讀《春秋》、《楚辭》等著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給她看,並問她應如何處理,她看後當場提出中肯的意見。但她並不因此而干預朝政,此後再也不主動去談論朝廷的事。 明帝死後,劉炟即位,這就是漢章帝。馬皇后被尊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據一些大臣的建議,打算對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關後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規定,明確地反對這樣做,因此這件事沒有辦。 第二年夏天,發生了大旱災。一些大臣又上奏說,今年所以大旱,是因為去年不封外戚的緣故。他們再次要求分封馬氏舅父。馬太后還是不同意,並且為此專門發了詔書,詔書上說:「凡是提出要對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獻媚於我,都是要從中取得好處。天大旱跟封爵有什麼關係?要記住前朝的教訓,寵貴外戚會招來傾覆的大禍。先帝不讓外戚擔任重要的職務,防備的就是這個。今後,怎能再讓馬氏走老路呢?」 詔書接著說:「馬家的舅父,個個都很富貴。我身為太后,還是食不求甘,穿著簡樸,左右宮妃也儘量儉樸。我這樣做的

由白居易和劉禹錫的「詠老」詩 透視性格

公元772年,白居易(772-846)和劉禹錫(772-842)都在這一年出生。公元826年,名滿天下的兩位大詩人第一次相遇在揚州,一見如故,相交莫逆。後來晚年同居洛陽,兩人都患有眼疾,足疾,行動不便。白居易面對此時的晚景,產生一種悲觀的,消極的情緒,寫下了《詠老贈夢得》: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閒談興,相逢尚有餘。 劉禹錫為了安慰白居易,回贈了一首《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髮稀帽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縱觀兩人一生經歷,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國救民之宏志。但是在挫折面前,白居易則寫下「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的避世消沉情緒。但是劉禹錫屢經坎坷而不屈不撓,直至老而不休。「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寫出了詩人昂揚的勵志高歌,也寫出了詩人大無畏的鬥爭精神。 從上述這兩首詩所表現的氣勢看來,白詩寫出了體衰多病和行動不便的晚年老人的特徵,有一種心灰意冷,慵懶散漫的心境。全然是避世消沉情緒,顯得有點悲觀,而劉詩則相反,詩中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寫出了詩人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然而出人意料的事實卻是劉禹錫比白居易早離世四年,我的腦中不由得閃過了韓愈的《祭十二郎文》的句子「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人世間的事確實沒有規則可循,很難預料。

綜論劉禹錫的一生

劉禹錫(772-842)的前半生風光無限,享盡錦衣玉食;江南的秀麗風光也滋養了劉禹錫的天性。19歲時遊學長安,結識了柳宗元(773-819),兩人年齡相仿,意氣相投,很快成為知己。兩年後,他與柳宗元雙雙考中進士及第,同年又被錄為博學宏詞科,後又當上監察御史,同官同爵又是同門出身,他們比親兄弟還親。23歲這年,劉禹錫被授於太子校書,具體工作是負責校勘崇文館書籍,這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了大量的典籍。可能正因如此,幾年之後,他成為了杜佑的幕僚,而這杜佑正是杜牧的祖父。這時的他,是那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風雲少年。少年得志的興奮,是任何冷靜沉著的教導都無法遏制的。 但是由於參加了「永貞革新」事件,改革失敗,生命從此發生戲劇性的轉變,被貶為連州刺史(廣東境內),走到一半又被趕去朗州(湖南境內),這一貶就是十年。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之後,劉、柳二人終於有轉機。常言道:「有人在朝好作官」。御史中丞裴中丞是劉禹錫先夫人的族叔,刑部權尚書是劉禹錫父親的朋友,對他關懷甚深;中書韓舍人、禮部李尚書、吏部崔侍朗、東宮白贊都與劉禹錫交誼甚厚,有這樣一群人在,劉禹錫何用擔憂不得再居善位?元和九年底,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皇帝把劉禹錫等人召回。元和十年(815)二月,劉、柳等人回到了長安,但沒想到的是,劉因為一首詩又斷送了自己這難得一遇的轉機。 《元和十年(815)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普普通通的一首詩,都被有心人揣磨出了不同的意味。這首詩被解讀為詩中以「看花」形容奔走富貴的小人,「玄都觀」(在長安朱雀大街旁崇業坊)暗指朝廷,「桃千樹」指朝內那些富貴新進的官員,說那些後生都是詩人離開京城後,由執政的宰相栽培提拔上來的。因為唐人認為花中以牡丹為最佳,桃花雖然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但是品味卻不高。所以劉禹錫的這後兩句詩的言外之意:雖然看上去一大片,其實都沒什麼品味。他的詩語涉譏忿,諷刺了當朝的權貴和趨炎附勢的小人,又被貶出到播州(今貴州遵義)當刺史。 他終於又回到長安,看到牛李黨爭,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相繼不斷,一時感慨,忍不住又寫了一篇《再遊玄都觀》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意思是說:百畝的庭院裡一半長了青苔,所有的桃花都已凋謝了,園裡只開滿了菜花。當時種植桃樹的道

不同人眼界 不同的夕陽 不同的人生

2017-08-30 由 三養齋 發表于文化 夕陽:傍晚的太陽。由於接近黃昏時,太陽通常為橙紅色。 寓意: 1.指山的西面。《詩•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毛傳》:「山西曰夕陽。」 《釋名•釋山》:「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隨日所照而名之也。」 2.傍晚的太陽。晉庾闡《狹室賦》:「南羲熾暑,夕陽傍照。」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3.比喻晚年。晉劉琨《重贈盧諶》詩:「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唐杜甫《上白帝城》詩:「老去聞悲角,人扶報夕陽。」 唐白居易《秦中吟》:「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一)李商隱的夕陽 登樂遊原 李商隱(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的夕陽充滿了遺憾和惋惜之情。 前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 「向晚意不適」,意不適即心情不舒暢。 後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但卻有些惋惜和遺憾。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二句,一般理解為「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 (二)劉禹錫的夕陽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唐)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這首詩是劉禹錫看了白居易寫的詠老詩後的酬和。 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閒談興,相逢尚有餘。 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對白居易的關於「老」的看法頗有同感。 一二句寫「顧老」是人之常情,人們誰都顧慮衰老,老了就沒有人憐惜。接著四句進一步交代了「顧老」的原因,詩人用形象的語言作了描繪:因為衰老,身體一天天消瘦,腰帶要不斷地緊縮,頭髮漸漸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書卷廢置不看,是為了保護眼睛;經常用艾灸,是為了延年益壽。 後四句針對白居易的「傷老」,從另一個方面談了對「老」的看法。 劉禹錫認為,老固然有老的短處,但是老也有老的長處。 老的長處是閱歷豐富,「經歷還諳事,閱人如閱川。」年歲大了,經歷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見過的人多了,閱歷也就更加深廣。所以詩人勸慰他的朋友對待衰老不要過多的憂慮,只要正確對待,便可翛然自樂。 最後兩

從「事不過三」到人生三境界

「事不過三」這個俗語把「三」當作大限,意指同樣一件事不能連做三次,謂凡事都有限度。古人約定俗成地將「三」做個關卡,改二顯少,變四嫌多。孔聖人有句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將三人作為限數。二人的話,另外一人必是師有點牽強,超過三人不足以說明師之廣泛存在,故有三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值得自己學習,可以為師的說法。仔細琢磨,教人謙恭尊重他人很有道理。 在古代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即代表多,以字為例:三人為「众」〔注意此字並非現今的簡體字,古已有之)、三木為「森」、三水為「淼」……以「三」做界,區分單個的人和群眾、單棵的樹木和森林……以詞為例:三思、再三、三伏、三軍、三鮮、三藏、三隻手、三不管、三家村、三級跳、孟母三遷、三從四德、三長兩短、三姑六婆、三緘其口、三顧茅廬、三朝元老、三教九流、三頭六臂、三生有幸、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能寫出上百強調「三」的大界詞語。 早在春秋時代,孔夫子便在《論語》中引述「吾日三省吾身」,說每日三次詳査自己過失,把三作為適當的界定數字;「事不過三」至今被人常掛在嘴邊。朋友三次失約或三度惡語相向,大概可說明他不看重你的約會或不再是摯友了。 事不過三,這個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在這裡,這個成語已經是常言了,說明有更早的來源。這個典故向前追索,出自於《左傳》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轉化,這種轉化有一處關鍵不同,就是三,到底是實詞還是虛詞。《左傳》中的用法,這個三是實詞,就代表第三次;而後世使用的這個事不過三中的三,現在理解為虛詞,多次的意思。 關於人生的歷程,有所謂「三境界」的說法,不過由於切入點的不同,而有種種相異的說法。例如,王國維先生是詞學大家,畢生浸潤於詞學研究,竟然體悟出人生有不同境界,他在其《人間詞話》裡面用三首宋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喻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實,王國維的形象比喻不只是針對學術研究或藝術創造的歷程,實際上就是對人生奮鬥的綜述與總括。 第一境界以西風刮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而他能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看到遠方看到天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他能看到

上帝要讓他滅亡 必先使其瘋狂

2017-03-15 由 演講力訓練專家 發表于歷史 「上帝要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講的是,上帝如果想懲治一個人,必先讓他忘乎所以,狂妄驕縱是滅亡的前兆。「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說的也正是這樣一個道理。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鄭莊公是鄭國國君,他有個弟弟叫共叔段。鄭莊公的母親偏疼共叔段,不喜歡鄭莊公,肆無忌憚地為小兒子爭城池、爭財富、爭利益。鄭莊公對這娘倆予取予求,要什麼都給,提什麼條件都答應。這娘倆認為鄭莊公軟弱可欺,於是就密謀發動叛亂,取而代之,鄭莊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了叛亂。瘋狂,讓這對母子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所以,有人說,對待敵人,根本不用正面打擊,就順著他吧,讓他暈,讓他瘋,讓他自我膨脹,最後,自取滅亡。我們姑且不論這種說法的是與非,從自省的角度講,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在他人一味的恭維和順從中迷失了自我,不要走上由瘋狂至滅亡的道路。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這跟賭場一樣,讓新賭客先小贏幾把,吃點小甜頭。然後狠狠的讓他大輸。這人就會落入圈套,一直感到不甘心,連續下注。 [ 譯文] 天要降禍給一個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福分使他起驕慢之心,目的要看他是否懂得承受的道理。天要降福給一個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禍事來使他引起警覺,主要是看他有無自救的本領。 [ 評語]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天道尚且如此,何況人事。 得微福而驕慢,驕慢便是禍根,福本不厚,又以驕慢削之,可見不堪受福,惟有降禍了。驕慢非但天不降福,人也不助其福,因為人人皆厭惡驕慢之人。天寵既失,人和又無,微福必無法維持長久。福盡禍來,不堪受福,又何堪受禍?若得微福而不驕,即使是禍來,心也不驚。受福不驕,受禍不苦,是深明福禍之道,只有不為外物動心的人才能做到。 欲降福而先降禍,是天之善意。不明禍何能降福?一旦福去禍來,又豈能消受得了?先以微禍儆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他日禍來,也能如此救助。達人處禍不憂,居福不驕,知福禍在於一己所為天意雖然不測,總之在能自救,心則常保泰然。

《陋室銘》真正的作者可能是崔沔

2017-11-30 由 野史大全 發表于歷史 崔沔,字善沖,唐朝詩人,說起他你們估計不熟,但是,他的兒子崔佑甫,成為唐德宗李适一朝的賢相;崔沔的孫子崔植也成為唐穆宗李恆一朝的宰相。可以說他自己本身不出名,但他的子孫後代給他賺足了面子。 有關崔沔,其實爭議頗多的是《陋室銘》這篇文章,我們初中時便已學過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篇膾炙人口的表明自己清廉志向的名篇,實則有可能不是劉禹錫所作。 查《中國人名大辭典》劉禹錫小傳:「登貞元進士弘詞二科。官監察御史。以附王叔文,坐貶朗州司馬,作《竹枝辭》十餘篇,武陵夷俚悉歌之。久之召還。又以作《玄都觀》詩,語涉譏忿。」這部小傳中記載劉禹錫作《竹枝辭》及《玄都觀》詩,卻並未提及《陋室銘》,在《劉賓客文集》或《外集》也未嘗見過。 反倒是在《新唐書》卷一二九說崔沔:「性情敦厚,純謹無二言。事親篤孝,有才章,擢進士。玄宗時官左散騎常侍,秘書監,太子賓客。沔深明《禮經》,……性儉約自恃,祿廩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志。」所以按照新唐書中記載來看,《陋室銘》這個千古名篇,應該是崔沔所寫,是不是有一種當頭棒喝,被顛覆傳統認知的糟心感。 其實關於這個《陋室銘》,有一個民間故事寫了崔沔的孝心,也將他家的貧窮生活給生動地描繪了出來,其中的環境與《陋室銘》有異曲同工之妙。民間故事中說崔沔幼時在成都居住,八歲時父親死了,十三歲時母親又得了眼病,為了治好母親,他變賣家產,可惜終究沒用,小小年紀支撐這個家,還得照顧失明的母親。 他家門前有一口池塘,池邊的路很窄還彎彎繞繞,但是每天都有人時不時經過,有一天,有個孩子摸黑掉進水裡,幸好救得及時,他母親知道後就讓他掛一盞燈籠在門前,但是崔沔擔心用油要多花錢,其母親勸到:那我們節約點。 崔沔耐不住母親的勸說,第二天就掛了盞燈籠上去,周圍的人也很淳樸,知道他家不好過,便你一家我一家,自願地拿出點油來。他一邊種菜餬口,一邊發奮讀書,後來終於考上了進士。 這則故事裡的環境是不是酷似陋室銘,家裡簡陋,門口一汪池水,水汽潮濕,也就使得家裡的台階長出青苔,鄉里淳樸,雖然生活簡樸,卻也沒有紛爭戰亂,安然地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