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2, 2015的文章

古詩十九首十九《明月何皎皎》漫談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譯文】 明月這般的皎潔光亮,照著我的羅紗製成的床帳。 在這個不眠之夜,月光惹動了我的愁腸。 我攬衣而起,心事重重地在房中走來走去。 外面固然好,怎比得上家裏呢? 在悵惘中,我打開房門走到外面, 四下顧望,只見月光滿地,夜涼如水。 滿懷愁緒向誰傾訴呢? 只有神色淒然地回到房裏,落下思念的淚水來。     長久以來 , 月亮是中國詩詞當中一種常見的象徵意象,文人對於那一輪散發著清幽皎潔光芒的月亮所呈現的“婉約」形象情有獨鍾,因此文人們常在作品當中藉由月亮抒發其幽思。專家指出,中國詩詞常用月亮作為意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佔著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是中國人表達情意的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三是中國文學自身的美學價值取向的影響。中國詩詞當中月的意象有四種主要的抒情模式:一是用“淡月”、“殘月”等意象來抒發別離、羈旅之情;二是用月之陰晴圓缺來感懷人世的悲歡離合;三是借一輪明月的意象來寄託人們的相思;四是用月的意象來表現歷史滄桑、人世變換,抒發由此帶來的萬千感慨。   這首古詩讓我想到胡適的新詩“十二月五夜月”:“明月照我床,臥看不肯睡。窗上青藤影,隨風舞娟媚。” 胡適心事重重地躺在床上,明月照了進來,讓他無法入眠,看著窗上青藤影,飄來飄去,“隨風舞娟媚。”思念之情揮之不去,因此“山風吹亂的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另一首有名的新詩“也是微雲”:“也是微雲過後月光明,只不見去年的遊伴,獨自與花語,只沒有當日的心情,不願勾起的相思。偏偏明月進窗來,害我相思一夜。”胡適的這首詩不僅對情的表達非常到位,而且畫意經常使人能夠身臨其境。《也是微雲》是最能體現相思、最能觸景生情的一首詩。“不願勾起相思,不敢出門看月”的詩人,想躲進屋子,怕見月光,“偏偏月進窗來。害我相思一夜”四句詩組成了一個戲劇性的場面,將人與月都寫活了。思念朋友不得見,不敢相思月又來,這種矛盾的心情充分地反映出來了。表達了作者在記憶深處的一塊陰暗之地,之所以不願提起,也許是那段情感太悲傷,像一條疤痕,不願去觸碰。但是胡適的新詩“小詩” ( 原題愛情與痛苦 )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

李白《山中問答》的隨想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 yǎo )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譯文 1 : 有人問我為什麼住在碧山上, 我笑而不答,心中卻閒適自樂。 山上的桃花隨著流水悠悠地向遠方流去, 這裡就像別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樣,不是凡塵世界所能比擬的。    譯文 2 : 問我為何隱居在碧山,笑而不答內心一片安閒。 桃花片片隨著流水遠去,真是另有一番美好 , 不是煩惱的人間所能比及。 從唐玄宗開元十五年( 727 年)開始,李白在安陸(今屬湖北)居住十年,曾隱居碧山桃花岩。這首詩當作於李白在碧山桃花岩隱居時期。這首詩最引起我的興趣的就是 “ 笑而不答 ” 四字 ,這一笑意味深遠, 讓人對於他心中到底如何想感到好奇 。 胡適有一首題為《一笑》的新詩:“十幾年前,一個人對我笑了一笑,我當時不懂得什麼,只覺得他笑得很好。那個人後來不知怎樣了,只是他那一笑還在,我不但忘不了他, 還覺得他越久越可愛。我借他做了許多情詩,我替他想出種種境地,有的人讀了傷心,有的人讀了歡喜。歡喜也罷,傷心也罷,其實只是那一笑,我也許不會再見那笑的人, 但我很感謝他笑的真好。”這“笑的真好”的人當時或許只是無意識的隨意笑一下,卻沒想到在那一瞬間會讓看到她 ( 他 ) 笑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實在歷史長河中以及文學作品中,留下許多有關於笑的故事。著名的例子有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的寵妃褒姒不笑,在虢石父的提議下。周幽王命人點燃了驪山標示西戎攻擊的烽火,傳遞京城告急的警報,結果各諸侯紛紛率兵前來支援時看到驪山歌舞昇平,才知被戲弄。而褒姒看到焦急萬狀的諸侯和士兵們的樣子不禁笑了起來。後來西戎果真攻打周朝都城豐鎬,周幽王再點烽火時卻無人理會,結果這褒姒一笑竟關係著周朝的存亡。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楊玉環的一笑勾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魂。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為博得貴妃歡心,就派人從數千里外的南方用千里馬運送回荔枝。杜牧的詩《過華清宮》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大詩人余光中曾經有一首《昨夜你對我一笑》的新詩:“昨夜你對我一笑,到如今餘音嫋嫋:我化作一葉小舟,隨音波上下飄搖。昨夜你對我一笑,酒渦裡掀起狂濤:我化作一片落花,在渦裡左右打繞。昨夜你對我

古詩《十五從軍征》的隨想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塚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注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阿( a ):在文章中是一個語音詞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看 : 遠遠的看 柏(百):松樹。 塚(總):墳墓。 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狗豆):給狗出入的牆洞 。 竇 , 洞穴。 雉(至) : 野雞 中庭 : 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野的 旅穀:植物未經播種叫“旅生”。旅生的穀叫“旅穀”。 旅葵:即野葵。 舂(衝): 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作 羹(跟 ) :糊狀的菜。 一時:一會兒就 貽(一ˊ):送,贈送 沾:滲入   譯文 十五歲就被徵召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家中。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穀來做飯,摘下葵葉煮湯算是菜。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遙望是君家,松柏塚累累。”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塚壘壘。”   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 他“十五從軍征”,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

陳琳 古詩《飲馬長城窟行》漫談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郁 ( ㄈㄨˊ ㄩˋ ) 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髮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語譯   第一層( 1 — 8 句),寫築城役卒與長城吏的對話:   讓馬飲水,只得到那長城下山石間的泉眼,那裡的水是那麼的冰冷,都冷傷透及馬骨頭裡。   一位築城役卒跑去對監修長城的官吏懇求說:你們千萬不要長時間的滯留我們這些來自太原的役卒啊!   監修長城的官吏說: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們說了算!趕緊拿起工具,大家一齊唱打夯的號子,盡力幹活去吧!   築城役卒心裡想:男子漢大丈夫,寧願上戰場在與敵人的廝殺中為國捐軀,怎能這樣窩窩囊囊,遙遙無期地做苦役修築長城呢?     第二層( 9 — 12 句),過渡段,承上啟下:   長城啊長城,是那麼的蜿蜒曲折,它一直連綿了三千里遠。   邊城多的是健壯的年輕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獨居的女人了。     第三層( 13 — 24 句)寫築城役卒與妻子的書信對話:   這位築城役卒寫信給在家的妻子說:你趕緊趁年輕改嫁吧,不必留在家裡等了。   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時時想念著原來的丈夫啊!   妻子在送往邊地的信中說: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你這時候還說出這麼粗鄙淺薄的話來?   築城役卒回信說:我自己處在禍難當中,也許今生我們再也沒有團圓的可能了,為什麼要去拖累別人家的女兒呢?   將來如果你生了男孩,千萬不要去養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乾肉精心地撫養她吧!   你難道沒看見長城的下面,死人屍骨累累,重重疊疊地相互支撐著,堆積在一塊嗎?   “妻子回信說:我自從嫁給你,就一直伺候著你,對你身在邊地,心裡雖然充滿了哀怨,可時時牽掛著你啊。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