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13, 2014的文章

網路流傳 三袋米的故事

三袋米的故事     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 30 斤米交給食堂。兒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摸著兒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裡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臉上,這是 16 歲的兒第一次挨打……   兒終於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裡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 5 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裡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著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

魚與熊掌 比較法的比喻

魚與熊掌 比較法的比喻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 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早年在當學生的年代 , 讀到這一則比喻的時候 , 心中的疑問只是孟子的時代 , 熊掌和於一樣難得 ( 或易得 ) 嗎 ?卻沒想到這只是一種比較級的說法 。 事實上,它是一種面對二選一的比喻。我聯想到西方的二選一的比喻是莎士比亞所寫《凱撒大帝》中的布魯特斯的演講詞 :「 不是我愛凱撒較少,而是我愛羅馬更多 (Not I love Caesar less, but I love Rome more. 」 。 另外一種說法是「吾愛凱撒,吾更愛羅馬」。還有一句我想到的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語出自亞里斯多德 。 至於三者之間比較的話,有一句是這樣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 」換句話說,自由比生命和愛情更可貴 。 以上這幾句經典句子就是一種標準句型,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類似狀況,就可以擇一套用,相當便利 。

燈謎的起源

據傳很早的時候,有個姓胡的財主,家財萬貫,橫行鄉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們都叫他“笑面虎”。這笑面虎只要看見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像老鼠給貓捋鬍子——拚命巴結;對那些粗衣爛衫的窮人,他則像餓狗啃骨頭——恨不得嚼出油來。   那年春節將臨,胡家門前一前一後來了兩個人,前邊那人叫李才,後邊那個叫王少。李才衣帽整齊華麗,王少穿得破破爛爛。家丁一見李才,忙進門稟報,笑面虎慌忙迎出門來,一見來客衣帽華麗,就滿臉堆笑恭敬相讓。李才說要“借銀十兩”,笑面虎忙取來銀兩。李才接過銀兩,揚長而去。笑面虎還沒回過神來,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爺,我借點糧。”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見是衣著破爛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罵道:“你這小子,給我滾!”王少還沒來得及辯駁,就被家丁趕出大門。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生氣,猛然間心生一計,決定要鬥鬥這個笑面虎。   轉眼間,春節已過,元宵將臨,各家各戶都忙著做花燈,王少也樂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燈節的晚上,各家各戶街頭房前都掛上各式各樣的花燈,王少也打出一頂花燈上了街。只見這花燈紮得又大又亮,更為特別的是上面還題著一首詩。王少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看。笑面虎正在門前觀燈,一見此景,忙也擠到花燈前,見燈上題著四句詩,他認不全,念不通,就命身後的帳房先生念給他聽。帳房先生搖頭晃腦地念道:   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一聽,只氣得面紅耳赤,怒眼圓睜,哇哇亂叫:“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喊著,就命家丁來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老爺,咋見得是罵你呢?”笑面虎氣呼呼地說:“你那燈上是咋寫的?”王少又朗聲念了一遍。笑面虎恨聲說:“這不是罵我罵誰?”王少仍笑嘻嘻地說:“噢,老爺是犯了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氣得乾瞪眼,沒啥說,轉身狼狽地溜走了。周圍的人見了,只樂得哈哈大笑。   這事後來越傳越遠。第二年燈節,不少人都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觀燈的人猜測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每逢元宵燈節,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一直傳到現在。

東尼潘帝(Tonypandy)現象

英國有一句古諺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意思是說時間終究會把真相給「生」出來,水落石出,報應不爽。例如,在兩岸對立的意識形態非常嚴酷的 1940-1980 年代,雙方對於對方領導人的描述都是極盡汙衊扭曲,但是在兩岸開放之後,對於對方領導人的描述和關於對日抗戰的真相逐漸還原 。 然而到底甚麼才是真相?誰來判定真相確實是如此?隨著知道真相的老成陸續凋謝,真相如何就像是羅生門的故事一般,變得更難還原。 最近無意間看到有一本叫做《時間的女兒》的書,作者是號稱英國當代三大女推理小說家之一約瑟芬.鐵伊( Josephine Tey ) 。 該書是早在 1951 就已經發表的小說,出版後旋即成為推理史上的奇書、歷史推理的經典,銷售至今未消。 約瑟芬.鐵伊在書中首創一個名詞東尼潘帝 (Tonypandy) ,這原是南威爾斯的一處地名,傳說一九一○年溫斯頓.邱吉爾擔任英國內政部長時,曾派遣軍隊血腥鎮壓當地罷工抗議的礦工,並開槍掃射,這個地名遂成為南威爾斯人的永恆仇恨象徵。然而,事實的真相是,當時派去維持秩序的是首都紀律嚴明的警察,除了雨衣什麼武器也沒帶,所謂的流血事件也只是在場有一兩個人流了鼻血而已。「重點是當時每一個在場的人都知道那個故事是胡說八道,但從來沒有任何人反駁。現在已經沒辦法翻案了。一個完全不實的故事變成了傳說,知道實情的人卻只袖手沉默。」又例如美國獨立戰爭前的波士頓大屠殺,據說歷史真相不過是一群暴民向英軍崗哨扔石頭,總計死了四個人而已;蘇格蘭殉教事件甚至更精采,該地有兩方大紀念碑,鐫刻著一則動人的聖潔傳說,紀念兩位殉教投水而死的偉大女性,然而當時在地的人誰都曉得,文件紀錄也清楚登載,這兩位了不起的女士既不是殉教者,也根本沒淹死,她們因通敵叛國被起訴,而且獲緩刑安然無恙。 同樣的,知道實情的人一致閉口不言,聽任虛假的傳說流傳,直到當時活著的人全部死去,留下堅強的傳說和更堅強的石碑,成為該地的驕傲和觀光賣點,至此,結論簡單的打上了句號。如此,鐵伊讓我們進一步知道,東尼潘帝不是歷史的偶然特例,它更可能是歷史傳聞鑄造過程某種遍在的方式。換句話說,不是因種種外在限制讓人們無緣看到或找到真相,而是目睹真相的人因奇奇怪怪的心思閉口不談,有機會後來聽到或找到真相的人選擇避開或掩耳不

網路流傳關於《花非花》的八卦猜想

《花非花》的八卦猜想   白居易有一首最折騰人的美詩,老嫗不能解,很多人更是難知其中味。這就是白居易別具一格的朦朧詩《花非花》。詩中寫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很多人讀罷這首詩,感到意境如夢,餘味無窮,有人甚至冠以中國古代文學第一朦朧的美譽。但這首詩究竟在寫什麼,很多人難解難分,這就引發了後人無限的猜測。   比較公認的觀點,說這首詩描寫的是與官妓的生活體驗,因為像白居易這類的文人和官員,喝酒狎妓是當時司空見慣的事,《花非花》詩中所描寫的情形,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在寫與妓女的一夜交往。“花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蹤似真似幻,似虛似實。唐宋時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來,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詩《夢昔時》,記他在夢中重會一個女子,有句云:“閑窗結幽夢,此夢誰人知。夜半初得處,天明臨去時。山川已久隔,雲雨兩無期。何事來相感,又成新別離。”就是描寫這一情況。妓女來的時間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個春夢。她去了之後,就像清晨的雲,消散得無影無蹤。更有大膽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這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白晚年信佛,這首詩其實是寫“意境朦朧,心淨無我”的一種境界。還有人認為,這是白居易用抽象的筆法在回味一次美麗的邂逅,但與誰相會又無法說清。更有可笑者,說白老先生喜歡吃混沌,詩中的花,其實就是混沌,這當然是信口開河的無稽之談。   有專家指出,《花非花》編在《白氏長慶集》卷十二《真娘墓》、《長恨歌》、《琵琶行》、《簡簡吟》之後,歸入感傷類,可見其主題基調是感傷。其中的《真娘墓》、《簡簡吟》二詩,均為悼亡之作,抒發的都是往事雖美,卻如夢如雲、不復可得之歎。依次類推,白居易寫這首《花非花》也一定是為某個人而感傷,這個人一定在白居易心目中有位置,情感上有深交,應該是他想得到而沒有得到的一個人。如果把視野緊緊局限于青樓之上,把《花非花》的主角確定為一夜之女,這未免太小看了白居易的似海情感。   這讓人想起了白居易一生最對不起的人 -- 他拋棄的初戀情人湘靈。在白居易寫給湘靈的諸多詩作,特別是婚後所寫的懷念詩中,其筆法和口味幾乎是一樣的,很多詩去掉題目,讓人讀起來也很朦朧,也很感傷,老嫗也不能解。比如在《寄遠》一詩中他寫道:“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兩腋不生翅,二毛

沈括對白居易桃花詩的質疑

經驗主義害死人——沈括對白居易桃花詩的質疑   經濟日報(台)       2012 年 02 月 20 日 星期一   沈括( 1031 年- 1095 年)是北宋科學家,一生有不少卓越的科學發明;其著作《夢溪筆談》,更是記錄了包含天文、磁學、數學研究、物理光學、生物、地質、甚至音樂、美術等多方科學的傑出著作。   沈括一生嚴謹出名,大小事都希望精確而沒有模糊地帶。一日,沈括讀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詩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敘述了廬山大林寺的桃花盛開景象。   我們一般人讀此詩,可能只會欣賞詩句的優美與想像桃花盛開的美景;但嚴謹的沈括,馬上查覺有異,因為一般桃花是 3 月盛開,白居易怎麼會寫出 4 月桃花的情境呢?工程師性格的沈括當下批評“大詩人怎麼也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認為想必是白居易的筆誤。   多年後,沈括旅遊到白居易詩中的廬山大林寺,恰值 4 月,果真見到山上桃花盛開;原來,高山上氣溫偏低,導致高山上的桃花比平地桃花晚一個月盛開。沈括至此發現是自己自作聰明誤會了白居易,除在內心表示歉意,更增加了自己做科學研究的嚴謹度,避免在未察細節的情況下,以舊有的經驗誤判情勢。   企業經營管理上,我們有時不免借助過去的經驗來判斷眼前的問題。當然,過去的成功經驗確實常常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的難題,做出最佳的判斷。不過,有時因時空背景的些微差異,不免造成過去的經驗反而誤判了眼前的局勢,而導致“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誤會。我們在借助過去成功經驗的同時,可能必須謹慎小心,評估眼前的時空背景,是否與過去有落差,以免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引導出錯誤的判斷。借助過去成功經驗,同樣要小心謹慎!  

讀詩的好處

    讀詩不但能移情悅性,而且也能夠增廣見聞,真是一舉兩得。昨天無意間讀到唐代李賀的一首詩「大堤曲」,真是不讀不知道,讀了嚇一跳。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 明月與作耳邊璫。   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詩中所說「妾食猩猩唇」的意思是甚麼?馬上 google 一下,發現早在數千年的《吕氏春秋•本味》有記載「肉之美者,猩猩之唇。」這一下更引起我無數的疑問,例如,書中所說的「猩猩」真的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動物嗎?那個時代沒有圖鑑,所以,他們所說的一些動物與我們所理解的是會有差距的。舉個例子來說,「麒麟」最早的記載為《春秋經》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漢書•武帝紀》謂:「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晉書•武帝紀》說:「五年,春正月,虜帥樹機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二月甲午,白麟見於平原。」這裡所說的麒麟不知道是甚麼動物?維基百科說: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係衰周而素王」。那頭麒麟真是怪了,居然知道孔子住在哪裡?實在是太神奇了。   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他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   編出這個神話的人實在太有才了,麒麟會到孔子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編書者是如何得知的?那「玉書」上寫些甚麼他怎麼知道的。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太對了。不過維基百科上又說:明永樂十二年( 1414 年),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隻東非進貢的長頸鹿回燕京,並認為這就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績。當時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叫 giri ,「麒麟」即作為 giri 的音譯。   說了這許多,只是想說同一個名詞,古今理解不同。那麼大堤曲所說「猩猩唇」到底是甚麼?網路上找到一篇王明軍所寫的「揭開中國古代名貴食材猩唇之謎」的文章中說:「遠古的猩唇就是指曬乾的麋鹿前嘴上下的嘴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