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
明月與作耳邊璫。
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詩中所說「妾食猩猩唇」的意思是甚麼?馬上google一下,發現早在數千年的《吕氏春秋•本味》有記載「肉之美者,猩猩之唇。」這一下更引起我無數的疑問,例如,書中所說的「猩猩」真的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動物嗎?那個時代沒有圖鑑,所以,他們所說的一些動物與我們所理解的是會有差距的。舉個例子來說,「麒麟」最早的記載為《春秋經》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漢書•武帝紀》謂:「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晉書•武帝紀》說:「五年,春正月,虜帥樹機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二月甲午,白麟見於平原。」這裡所說的麒麟不知道是甚麼動物?維基百科說: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係衰周而素王」。那頭麒麟真是怪了,居然知道孔子住在哪裡?實在是太神奇了。
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他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
編出這個神話的人實在太有才了,麒麟會到孔子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編書者是如何得知的?那「玉書」上寫些甚麼他怎麼知道的。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太對了。不過維基百科上又說: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隻東非進貢的長頸鹿回燕京,並認為這就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績。當時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叫 giri,「麒麟」即作為 giri 的音譯。
說了這許多,只是想說同一個名詞,古今理解不同。那麼大堤曲所說「猩猩唇」到底是甚麼?網路上找到一篇王明軍所寫的「揭開中國古代名貴食材猩唇之謎」的文章中說:「遠古的猩唇就是指曬乾的麋鹿前嘴上下的嘴鼻,因為曬乾後,非常像猩猩的嘴唇,所以沿襲下來一直叫“猩唇”」。只是我還是不知道古時候所說「猩猩」到底是甚麼?中國古人也真是太奇怪了,怎麼會想到吃熊掌和猩猩唇?難道那年頭熊和猩猩就像如今的牛羊一樣普及嗎?有怎麼會想到利用犀牛角治病?
言歸正傳回到原詩來,我發現詩還是需要專業人士解讀才會了解說些甚麼。不斷的搜尋之後,好不容易發現一篇有內涵的解讀文章。專家指出,鯉尾與猩唇具應該是句中應含隱語才是。考慮到大堤女的身份,她們都是青樓歌伎舞女,貴客要走,自然會使出渾身解數,而絕不可能只憑一些美味就能讓客人留下,她們吃飯的傢伙是來往的客人所垂涎的“美色”而已,所以此句應含風花雪月之事。在古代神話與詩中,魚為“陰物”,為女子之隱喻,食魚為娶妻或男女交歡之隱語。《詩經》中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娶妻,必宋之子?”又《廣韻》有“尾,交接曰尾。”與此對應,“猩猩唇”中之“猩”應理解為猩紅色,此處當指歌女每天要用的胭脂口紅,打扮化妝只為取媚北人。
所以用白話翻譯這首詩,大意是說:
我的家住在橫塘大堤,
我紅衫上香氣如桂,高高的髮髻如青雲,耳上的首飾像月亮。
蓮風吹來,江畔如春。
我站在大堤上,挽留北歸的情人。
郎君吃著鯉魚尾,奴家吃著猩猩唇。
我請求郎君不要離開襄陽,
我已見慣了離去的船多,歸來的船少。
今天還是菖蒲花開的夏天,轉眼間就是深秋楓葉紅遍。
看完這篇分析,我恍然大悟,專間就是專家,果然不是蓋的。分析如此合理,令人不得不服。讀詩增廣見聞,一點都不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