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3, 2017的文章

鄭愁予的 《錯誤》欣賞

             《錯誤》 是於 1954 年寫作的一首現代詩, 當年鄭愁予只有 22 歲。 鄭愁予說這首詩合乎現代英詩的基本要件:場景、時間、人物以及戲劇效果。場景在江南,時間是 3 月,裡面有兩個人物,一個是匆匆過境的人,一個是等待的人,戲劇效果則在最後兩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但是卻以江南典型物象:蓮花、東風、柳絮、春帷等元素,用寥寥幾語就生動描繪出一幅靜美的古典中國景色。或許正是如此 , 雖然詩本身只有短短的數句,卻充分表現出哀婉含蓄而且易感的心境。 因此被許多 華人讀者所喜愛與傳頌 , 讓 鄭愁予因它而享譽兩岸三地 。        鄭愁予分析, 他說這首詩文句看似在描述愛情,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戰爭詩。 戰爭詩需要一個發聲的主角,例如李白寫戰爭詩( “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春思》 “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 《妾薄命》),手法是描敘性的,詩人代女性而寫,口氣像是女性自己說出來的。 “ 而我是以 ‘ 打江南走過 ’ 的那個角色發聲。 ” 他表示《錯誤一詩 “ 用了看似是愛情的調子,卻另有寓意。其中多半是有政治意味的,或是因為對時局的忌諱而寫,或者是個人信仰上的暗托。 ”  這首詩以江南小城為中心意象,以自己的母親為原型,寫出了戰爭年月閨中思婦等盼歸人的情懷,寓意深刻。       1949 年,內戰越發激烈,鄭愁予和母親輾轉到了南京。他和母親站在路邊,看到運輸炮火的馬車在大街上呼嘯而過,感到戰事近在咫尺。當時國共戰場已蔓延到了江南,整個情勢顯示,如果不往東避往臺灣,他們也得往西避往四川,而不論往東還是往西,都要路過江南。因此,鄭愁予在寫詩時,很自然地寫下了 “ 我打江南走過 ” 這幾個字。      《錯誤》細膩地描寫了一個思婦的情感起伏。詩的開首兩句統攝了整首詩的發展。「我打江南走過」一句,短速地表達了「過客」的匆匆。而「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則以十五字之長表達了思婦在漫長的時間等待著「歸人」的到來,時間是漫長的。隨著季節的不斷更換,蓮花的不斷開落,思婦的心情也隨著起伏。但時間把希冀消磨了!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三月的江南是何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