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從鶯歌到樹林,經過一個名叫“柑園”的地方,看到幾個農夫正在插秧。由於太久沒看到農夫插秧了,再加上 春日景明,大地遼闊 ,使我為那無聲的畫面感動,忍不住下車。 農夫彎腰的姿勢正如飽滿的稻穗,一步一步將秧苗插進水田,並細致敬謹地往後退去。每次看到農人在田裡專心工作,心裡就為那勞動的美所感動。特別是插秧的姿勢最美, 這世間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唯有插秧是向後的,也只有向後插秧,才能插出筆直的稻田 ;那彎腰退後的樣子,總使我想起從前隨父親在田間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邊,面對著新鋪著綠秧的土地,深深地呼吸,感覺到春天真的來了,空氣裡有各種薰人的香氣。剛下過連綿春雨的田地,不僅有著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濕軟,種作更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看著農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來象徵 在心田插秧的詩。意思是唯有在心田裡插秧的人,才能從心水中看見廣闊的藍天,只有六根清淨才是修行者唯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淨之境,只有反觀回轉自己的心,就像農夫插秧一樣,退步原來正是向前 。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裡退後一步並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 農人退後插秧,是前進,還是退後呢?記得從前在小乘佛教國家旅行,進佛寺禮拜,寺院的執事總會教導,離開大殿時必須 彎腰後退,以表示對佛的恭敬 。 此刻看著農夫彎腰後退插秧的姿勢,想到與佛寺離去時的姿勢多麼相像,彷彿從那細緻的後退中,看見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 ”,農人幾千年來就以美麗謙卑的姿勢那樣的實踐著。那美麗的姿勢化成金黃色的稻穗,那彎腰的謙卑則化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長,從無到有、無中生有,不正是法身顯化的奇跡嗎? 從柑園的農田離開,車子穿行過柳樹與七里香夾道的小路,
趣味雅是trivia的中譯 凡是有趣的雞毛蒜皮的資訊,無論是詩詞,歷史,數學或是管理的內容,都是收集與分享的對象。 可曾想過也許不經意的一份資料可能會引起有緣人的興趣,改變他(她)的一生。 為期擴大知識分享機制,方便網友取得所需知識,本人特別宣告:凡屬本部落格的文章,均可在不必經同意下,任意轉載、引用、或改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