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青原行思禪師說過,人生有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宋代翰林學士蘇東坡,因與照覺禪師論道,談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問題,忽然有所覺悟,因而作未參禪前、參禪時、參禪悟道後三偈,表明心得。 未參禪前的境界是:「盧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盧山煙雨浙江潮。」 到了參禪時,其心得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參禪悟道以後,其心境是:「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似」也常寫作「示」是說明的意思。「舉似」為禪林用語。似,猶示。謂以言語提示古則,或以物示人。蘇軾的詩意為:既然無情能夠說法,那麼山巒秀色皆是佛的清淨法身的顯現,山間小溪潺潺的流水聲也意味著是佛在說法,可是山川宣說的無量佛法,以後如何向別人轉述呢? 我個人將上述參禪三境界解讀為「人類自我意識成長的三階段」 (1) 未參禪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自我意識播種期,還沒發芽,順從師長指導;如同樹苗剛播種,還沒發芽,需被照料;如同知識的學習期,孩童被動的上學學習;彌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知名的學者,三歲通希臘文,八歲通拉丁文,是一個像莫扎特一樣的神童。他的父親是英國知名哲學家,政治改革者,把兒子訓練成了不世出的天才。 (2) 參禪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我意識萌芽期;小樹苗初萌芽,靠自力掙扎向上成長,向下扎根;如同被動知識學習的叛逆期,產生「為什麼要學、學了有甚麼用?」的疑問,進入學習倦怠期,刻意怠惰反抗;彌爾在二十歲的時候,彌爾崩潰了,他了解自己二十歲前所有的成就,都是父親特意規劃而來,他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傀儡。痛苦的心靈掙扎中,他時常想結束自己生命。 (3) 徹悟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自我意識成熟期;小樹成長穩定,扎根越來越穩深,假以時日,成長為大樹;嚐到學習的樂趣,基於知識的好奇心,主動不斷學習;直到二年後的一天,他偶然讀了英國詩人沃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的詩,被詩句感動了,藝術帶給了彌爾一個新的力量,逐漸的,他從深度幽鬱中甦醒過來。山變綠了,天空的藍又回到了童年的亮麗。二十二歲的彌爾重新回到父親的知識領域,努力發揚光大,後來終成一代宗師。
趣味雅是trivia的中譯 凡是有趣的雞毛蒜皮的資訊,無論是詩詞,歷史,數學或是管理的內容,都是收集與分享的對象。 可曾想過也許不經意的一份資料可能會引起有緣人的興趣,改變他(她)的一生。 為期擴大知識分享機制,方便網友取得所需知識,本人特別宣告:凡屬本部落格的文章,均可在不必經同意下,任意轉載、引用、或改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