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青原行思禪師說過,人生有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宋代翰林學士蘇東坡,因與照覺禪師論道,談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問題,忽然有所覺悟,因而作未參禪前、參禪時、參禪悟道後三偈,表明心得。
未參禪前的境界是:「盧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盧山煙雨浙江潮。」
到了參禪時,其心得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參禪悟道以後,其心境是:「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似」也常寫作「示」是說明的意思。「舉似」為禪林用語。似,猶示。謂以言語提示古則,或以物示人。蘇軾的詩意為:既然無情能夠說法,那麼山巒秀色皆是佛的清淨法身的顯現,山間小溪潺潺的流水聲也意味著是佛在說法,可是山川宣說的無量佛法,以後如何向別人轉述呢?
我個人將上述參禪三境界解讀為「人類自我意識成長的三階段」
(1) 未參禪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自我意識播種期,還沒發芽,順從師長指導;如同樹苗剛播種,還沒發芽,需被照料;如同知識的學習期,孩童被動的上學學習;彌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知名的學者,三歲通希臘文,八歲通拉丁文,是一個像莫扎特一樣的神童。他的父親是英國知名哲學家,政治改革者,把兒子訓練成了不世出的天才。
(2) 參禪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我意識萌芽期;小樹苗初萌芽,靠自力掙扎向上成長,向下扎根;如同被動知識學習的叛逆期,產生「為什麼要學、學了有甚麼用?」的疑問,進入學習倦怠期,刻意怠惰反抗;彌爾在二十歲的時候,彌爾崩潰了,他了解自己二十歲前所有的成就,都是父親特意規劃而來,他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傀儡。痛苦的心靈掙扎中,他時常想結束自己生命。
(3) 徹悟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自我意識成熟期;小樹成長穩定,扎根越來越穩深,假以時日,成長為大樹;嚐到學習的樂趣,基於知識的好奇心,主動不斷學習;直到二年後的一天,他偶然讀了英國詩人沃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的詩,被詩句感動了,藝術帶給了彌爾一個新的力量,逐漸的,他從深度幽鬱中甦醒過來。山變綠了,天空的藍又回到了童年的亮麗。二十二歲的彌爾重新回到父親的知識領域,努力發揚光大,後來終成一代宗師。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