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 2020的文章

從黃庭堅《寄黃幾復》說起

在眾多的唐宋詩詞中,有很多句子,寫得非常出色,成為歷代讀書人必背的教材,其中有一些讓人讀罷豪氣縱生,像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王維的「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貫休和尚的「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等等,也幸虧有這些詩句,讓詩人得以留名。黃庭堅的《寄黃幾復》中「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也正起著這樣的效果,不但讓《寄黃幾復》成為黃庭堅詩作的名篇,也讓黃幾復這個名字流傳千古。 黃庭堅與黃幾復交誼深厚,不但是同鄉好友,又是同科進士。在英宗治平三年(西元一○六六年),即黃庭堅中進士前一年起,已彼此唱和。後來黃幾復在嶺南作官,彼此仍有詩文往來。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八四年)夏秋之間,黃庭堅抵山東德州任職,由於同僚中少有氣味相投者,特別懷念遠在廣東,一別十年的好友黃幾復,因而千里寄書,寫下了著名的《寄黃幾復》。詩中抒發了對朋友的思念,並推崇朋友的人品與才幹,為其仕途不順深表悲憫,隱約也透露著自己的處境困頓。 《寄黃幾復》 原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譯文 我在北方為官,而你卻在遙遠的南方為官, 想給你寄封書信,但卻因為相距甚遠而無法寄達。 你我曾在和煦的春風中欣賞芬芳的桃李花,一起舉杯暢飲; 如今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 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 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必如此。 料想你頭髮早已灰白,卻依舊奮勉讀書。 那琅琅的讀書聲,卻只有猿猴在瘴癘林中傳來的悲鳴聲,隔著溪水與你相應和著。 賞析 首句典故字面之意,實以「海」指居處,見海天茫茫,正可突顯二人相隔遙遠,而相思甚深。這句詩讓我聯想到李之儀的《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寄雁傳書謝不能」,這句點明兩人相距甚遠,連表達思念的書信都無法傳達。「魚雁傳書」是古時候書信的一種說法,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而止。當時黃幾復在嶺南,超出雁書傳達的範圍。「寄雁傳書」這典故太熟了,但繼之以「謝不能」,立刻變陳熟爲生新。「謝」的意思是道歉。「寄雁傳書謝不能」這裡有一個心理變化過程,從「寄雁書」到「

白居易《楊柳枝詞》一箭三鵰

唐 白居易 唐朝是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時代,也是文人們的個人生活相對豐富的時代。在當時,尤其是中唐,那些文人如果沒有一點風流韻事,就好像對不起那個時代。就拿名聲較好的白居易來說,也有很多不為認知的一面。據說白居易晚年家妓數量眾多,僅姓名見於其詩中的,就有二十多人。唐孟棨《本事詩》記載: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自己年既高邁,而小蠻方豐艷,因為楊柳之詞以托意,寫下一首七絕: 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注釋】 ⑴千萬枝:一作「萬萬枝」。 ⑵永豐:永豐坊,唐代東都洛陽坊名。 ⑶阿(ā)誰: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 (4)西角:背陽陰寒之地 (5)荒園:無人所到之處 【譯文】 春風吹拂柳枝隨風起舞,綻出嫩黃的新芽,枝條比絲還柔軟。然而生長場在已經荒棄的永豐坊的西南角,那裏整日都沒有人,這柳枝又是屬於誰? 【賞析】 這首詩將詠物和寄意熔為一體,不著一絲踪跡。說這首詩是「一箭三鵰」是指第一層意思是表面上,全詩都在討論柳,詩中寫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現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條,全詩即於此着筆。首句「一樹春風萬萬枝」,(有的版本作「一樹春風千萬枝」)這一句寫枝條之盛,舞姿之美。「春風千萬枝」,是說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一樹而千萬枝,可見柳之繁茂。把垂柳之生機橫溢,秀色照人,輕盈裊娜,寫得極生動。這樣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應當受到人們的讚賞,為人珍愛;但詩人筆鋒一轉,寫的卻是它荒涼冷落的處境。生長在這樣的場所,垂柳再好,無人眷顧,只好終日寂寞了。末句「盡日無人屬阿誰」通過設問抒發了詩人對生長在此處的楊柳的嘆惋之情。反過來說,其他花草樹木,或許遠不如永豐柳的風姿卓越,由於生得其地,卻備受讚嘆,為人憐惜。在動人風姿和孤寂落寞的對比中,詩人表達了對永豐柳的深深惋惜。 第二層意思是言外之意隱含樊素、小蠻正值年輕貌美,而自己已年邁,力不從心,難以眷顧。讓她們陪伴在自己身邊,猶如柳樹置身荒園。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表達了對樊素、小蠻這些生活在他身邊的年輕女子的同情。或許是基於這種思維,後來白居易將家妓們遣散了。 第三層意思則是藉由這首詠物詩,表面上抒發了對永豐柳的可惜之情,實質上即是對當時政事腐朽、人才淹沒的感喟。白居易生存的時代,因為朋黨鬥爭激烈

賈島的《宿山寺》

原文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疏木 一作:疏水)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譯文 高聳的群峰寒氣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頂。 疏疏的樹木漏下幾點星光,月亮迎著行雲匆匆前行。 高山絕頂來人稀少,蒼松在林中猶如鶴立雞群。 一位年過八十的老僧,從未聽說過世間所發生的事情。 注釋 (1)岫:群山。岫:峰巒。 ⑵精廬:這裡指佛寺。 (3)星透疏木:寫出了從疏落的樹枝空隙之間,看見夜空的流星劃過的景象。 (4)月逆行雲:寫出了月亮之側雲朵漂移,雲行而反似月走,雲與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畫面。 賞析 賈島的這首《宿山寺》載於《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三。全篇一山,一寺,一星,一水,一月,一雲,一松,一鶴,一僧,來此一宿,不禁煩襟滌盡,皈依的念頓生。眾岫之寒,流星之爍,林木之疏,走月之逆,片雲之行,松巢之高,仙鶴之不群,老僧之混沌,契合一體,詩人的筆意,地僻境清,遠離俗世,胸襟高潔,超群之致,隨手拈來,流露於字裡行間,實在令人嘆而觀止。 起筆從視覺形象寫起:群峰高聳,山,無需多著墨,用一「寒」,其色自青,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而「聳」字極神,山高,峰極為挺拔。詩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群峰環繞的一座山峰的絕頂之上。 頷聯始見奇筆,「流星透疏木」,寫出了從疏落的樹枝空隙之間,看見夜空的流星劃過的景象。詩人之所以稱為詩人,其感覺必異於常人的地方。月本不移,而片雲飄移,雲行而反似月走,且為兩物相逆而行,詩人短短五字就說明了一切。觀察之細致,構想之奇瑰,如果沒有一顆敏感之心性不可能座得到,令人拍案叫絕。這兩句的妙處渲染出空山幽寂清靈的氣氛,有力地襯托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五、六句從自然景觀轉人人事議論。「絕頂人來少」,是說山寺因在絕頂而人跡罕至,說明了山寺的遠離市塵。「高松鶴不群」,寫獨鶴單棲高松之上。鶴為仙禽,青霄遺舉,不與雞鴛為伍,本即離塵脫俗,更以古剎旁的高松上築巢,倍顯其了無俗氣,卓爾不群。松鶴在古典詩文中,常作為高潔與長壽的象徵,現在看到松鶴,自然使人想到植松養鶴之人。這就為下面寫寺中高僧作了鋪墊。 尾聯兩句,寫寺中只有一位八十歲高僧,雖然久經春秋,卻雙足未曾落于塵世,一直與世無爭。讀到這裡,回頭再看「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二句,正是展現了具有象徵意味的這位僧人的生活環境。縱觀全詩,可以看出,有這座眾岫環抱空寂的山,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樹是千百年來詩人們頌揚不已的題材,楊柳那輕柔婀娜之姿,恰如美人細腰,惹得無數才子競相描繪。千古以來,不管文人是愛柳、植柳、讚柳、吟柳,都因此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如唐朝賀知章《詠柳》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把柔柔下垂的千萬條柳枝,用一根根的綠絲帶來形容,唯妙唯肖。不過古人偏愛柳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喻義著離愁,進而折柳送別演變成了一種習俗。江淹曾經賦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古人一銷魂,柳樹就倒霉。 古時候朋友之間「別時容易見時難」,當時的離別,由於交通便利性遠遜今日,那真是一別經年,甚至終生不得相見。古人感念離愁之苦、行路之艱難,便賦予那細柔綿長的柳絲一種深沉的別意,似乎想用柳絲來繫牢離人的情感。 詩歌中用「柳」來表現離情別緒的詩句,主要是源於折柳送別的風俗。這一習俗源於漢代,盛行於唐代。在《三輔黃圖.卷六.橋》上記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原來,古代長安東邊有座霸橋,築在霸水之上,橋的兩岸遍植柳樹。漢朝時,在長安餞送親友至此,常常折柳送別,也用來表達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李白也曾有詞:「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因此,後來就把折柳用來代指送別、贈別。 古人送別贈柳,其中寓意至少有四:一是纖柔細軟的柳絲象徵着情意綿綿,柳絲飄飄蕩蕩,饒有纏綿依戀的意味;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第三,柳樹的生命力之強非其他樹種可比,《太平御覽•木部》說:「柳,斷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橫之亦生,生之易者,莫若斯木。」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親友背井離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是對親友的美好祝願。第四,柳樹是春天的標誌,在春風中搖曳的柳枝,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因此,折柳贈別也蘊含着「春常在」的祝願。 為了想澄清楊花與柳絮的區別,我曾經上網查證,方才知道楊花與柳絮是同一種東西的兩個名稱,順帶得知原來柳樹也會有姓氏。傳說我國歷史上以淫奢殘暴聞名的隋煬帝楊廣,為了到江南遊樂,開鑿了大運河。一日,隋煬帝駕馭龍舟準備南巡,但船行河中,逆水時要人拉縴。隋煬帝不願讓衣衫襤褸的男人拉縴,有礙自己的視覺。竟下旨選了一千名江南女子和一千隻羊,用彩緞扭成的錦纜拉縴。可憐這些十五、六歲的女子,在烈日下拉着沉重的龍舟,走出不到半里路,早累得一個個雲鬢散亂,氣喘噓噓了。 隋煬帝見狀,急招群臣商議,眾大臣

苔花與牡丹的平行世界

其一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 青苔問紅葉,何物是斜陽。 歷朝歷代的詩人將植物入詩的作品多得不勝枚舉,牡丹、海棠、荷花、松、竹、梅、菊等等都是常見的對象,清代的袁枚竟然將苔入詩,不但是慧眼獨具,而且是首創之舉。相較於國色天香的嬌貴的牡丹,見不到光的苔是非常不起眼的低等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濕之處,可是,無論如何,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並歌而頌之,很有眼光!苔花與牡丹可說是生存於全然不同的平行世界。正如達官貴人與販夫走卒的生活全然不同,前者是錦衣玉食、僮僕如雲,而後者為了賺得一口飯吃,可能必須櫛風沐雨,胼手胝足的打拼,方能勉強糊口。 其一 「白日不到處」,就是陽光照不到的陰暗所在,原本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並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即使沒有白日照耀,苔蘚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采。 苔也會開無名的花,悄然的開著,不引人注目,更無人喝彩。就算這樣,它仍然那麼執著的開放,認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給了這個世界。這也是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種佳境。 苔花如米粒般細小,但難道小的就不是花嗎?只要能夠開放,結出種子,繁衍後代,便是生命的勝利。所以,「也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我覺得應說是「也似牡丹開」,它全然沒有必要去學牡丹開花,而是生命發展到某個階段,自然就會開花了。在苔的心中,它和牡丹擁有同樣的大地,也同樣頭頂廣闊的天空。對的,苔花如此細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賞而被悉心栽培的,苔卻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爭得和花一樣開放的權利。——這世道並非僅為少數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其二 物種各有不同,應該各適其適,有的愛暖和的環境,也有的喜歡涼爽的處所。青苔問紅葉,斜陽是甚麼東西?青苔從來沒有見識過斜陽之美,詩人是為之可惜還是慶幸呢?青苔不懂斜陽,實在不足為怪,恰如夏蟲的壽命太短暫了,跟牠說冰是甚麼,沒有意義。生命有大有小,正如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進程中,有完美,也有殘缺。 這首人生勵志的短詩涵意實在豐富,就如從一粒沙照見大千世界。苔花儘可能把自身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