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白居易
唐朝是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時代,也是文人們的個人生活相對豐富的時代。在當時,尤其是中唐,那些文人如果沒有一點風流韻事,就好像對不起那個時代。就拿名聲較好的白居易來說,也有很多不為認知的一面。據說白居易晚年家妓數量眾多,僅姓名見於其詩中的,就有二十多人。唐孟棨《本事詩》記載: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自己年既高邁,而小蠻方豐艷,因為楊柳之詞以托意,寫下一首七絕:
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注釋】
⑴千萬枝:一作「萬萬枝」。
⑵永豐:永豐坊,唐代東都洛陽坊名。
⑶阿(ā)誰: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
(4)西角:背陽陰寒之地
(5)荒園:無人所到之處
【譯文】
春風吹拂柳枝隨風起舞,綻出嫩黃的新芽,枝條比絲還柔軟。然而生長場在已經荒棄的永豐坊的西南角,那裏整日都沒有人,這柳枝又是屬於誰?
【賞析】
這首詩將詠物和寄意熔為一體,不著一絲踪跡。說這首詩是「一箭三鵰」是指第一層意思是表面上,全詩都在討論柳,詩中寫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現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條,全詩即於此着筆。首句「一樹春風萬萬枝」,(有的版本作「一樹春風千萬枝」)這一句寫枝條之盛,舞姿之美。「春風千萬枝」,是說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一樹而千萬枝,可見柳之繁茂。把垂柳之生機橫溢,秀色照人,輕盈裊娜,寫得極生動。這樣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應當受到人們的讚賞,為人珍愛;但詩人筆鋒一轉,寫的卻是它荒涼冷落的處境。生長在這樣的場所,垂柳再好,無人眷顧,只好終日寂寞了。末句「盡日無人屬阿誰」通過設問抒發了詩人對生長在此處的楊柳的嘆惋之情。反過來說,其他花草樹木,或許遠不如永豐柳的風姿卓越,由於生得其地,卻備受讚嘆,為人憐惜。在動人風姿和孤寂落寞的對比中,詩人表達了對永豐柳的深深惋惜。
第二層意思是言外之意隱含樊素、小蠻正值年輕貌美,而自己已年邁,力不從心,難以眷顧。讓她們陪伴在自己身邊,猶如柳樹置身荒園。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表達了對樊素、小蠻這些生活在他身邊的年輕女子的同情。或許是基於這種思維,後來白居易將家妓們遣散了。
第三層意思則是藉由這首詠物詩,表面上抒發了對永豐柳的可惜之情,實質上即是對當時政事腐朽、人才淹沒的感喟。白居易生存的時代,因為朋黨鬥爭激烈,不少有才華的人都受到擯斥。詩人自比為永豐柳,為了逃避朋黨傾軋,自請外放到地方(荒園),長期遠離京城。這首詩所寫,實際暗寓了詩人對當時政治昏暗,埋沒人才的感慨,在某種程度上,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感慨。
唐代皎然《詩式》中說:《詩•葛蕈》一篇,托於時物起興。詩須能興,為合於《三百篇》之旨。假如此題直寫自己年已高邁,小蠻方豐艷,則索然興盡,全失詩人之旨。惟寄託於楊柳。首句、二句寫楊柳之盛時,即言小蠻之豐艷。三句「永豐西角」與「荒園」,即言樂天之年邁。四句總收,合小蠻、樂天都到,仍跟三句來,題意、題面無不關照。昔稱樂天詩老嫗都解,謂樂天詩之平易近人則可,謂樂天率意寫意、全不斟酌則不可。
近代詩評家俞陛雲(1868-1950)《詩境淺說續編》上記載:王漁洋《秋柳》七律,懷古而兼擅神韻,傳誦有時。樂天以二十八字寫之,柳色之嬌柔,舊坊之稀疏,裙屐之失利,感懷無垠,可睹詩格之高。
宋代蘇軾《洞仙歌•詠柳》引用了永豐柳的典故:「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