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註釋
1、寂寞:清靜,寂靜。
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3、喚取:換來。
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5、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的鳴聲。囀,鳥鳴。
8、解:懂得,理解。
9、因風:順着風勢。
10、薔薇: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
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黃鸝鳥竟然趁着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生平
黃庭堅21歲考中進士,更是青年得志。然而,在當了數年的縣官之後,黃庭堅開始擔任編修史書的文官,而且官職並未有什麼提升。紹聖年間,他因《神宗實錄》遭人陷害,被貶黔州,後又被貶到戎州。在此期間,黃庭堅的恩師蘇軾也因文遭貶,被貶到了海南島。一系列的打擊,使得黃庭堅少年時期的壯志,如同綠鬢白髮一般被消磨殆盡。徽宗即位後,任領太平州事,九日即被罷免,改為主管玉龍觀。後來他又被放逐到宜州(今廣西宜山縣)。崇寧三年三月,黃庭堅到宜州貶所,初租民房,後遷伽藍,都被官府刁難。崇寧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頭破敗戍樓裏棲身,人不堪其憂,黃庭堅終日讀書賦詩,舉酒浩歌,處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曠達高潔,許多人慕名前往求詩求書,向他請教學問,他也儘量滿足來訪者的要求。
創作背景
所謂「元祐黨人碑」:宋崇寧四年(1105年),宋徽宗趙佶聽信宰相蔡京主張,將元祐年間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蘇轍、蘇軾等舊黨309人,列為元祐奸黨,立碑於端禮門,而後又下令在全國刻碑立石,以示後世,此碑叫作元祐黨籍碑。隔年(1106年),由於朝野反對,徽宗又下詔將元祐黨籍碑摧毀。
黨爭最初因為政見不同而起,後來演變成排除異己的奪權之爭。新黨支持王安石的新政,舊黨反對新政。兩派官吏互相攻擊,一得勢就貶斥另一派士大夫,最終新黨因皇帝的支持推行而獲勝,但造成北宋政局的不穩定,也對北宋的政治產生頗大影響。先後持續五十多年,最終導致北宋滅亡。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碑」,黃庭堅由於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而遭連累被除名,編管宜州。這首詞的內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崇寧四年(1105)五六月在宜州的某一天,他感嘆如今處境的艱難,而回想起黨爭之前的日子是如何的甜美,「憶甜思苦」之情讓他想起當年的日子如同「春天」,如今則如「嚴冬」,感慨之餘提筆寫下這首詞作。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把思路引到物像上,「春無踪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或許知道春天的消息。然而嚶嚶鳥語,無人能解。一陣風起,黃鸝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於是春的踪跡終於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人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黃庭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詞中以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全詞構思新穎委婉,思路回環反復;筆情跳脫,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峰迴路轉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崇寧四年九月三十日,一代詞人病逝於戍樓,終年61歲。
參考資料:
1、黃墨谷 .《唐宋詞選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166-167 .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