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是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於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古夜郎國在今貴州一帶,擱在唐朝,那是很偏遠的蠻荒之地。詩人想到如今自己畢竟也一大把年紀了,夜郎該有多遠啊,一路上山高水險,這把老骨頭在經不起大的折騰了,能否走到夜郎那裡都難說。即使真走到夜郎,誰知道要呆多久啊。沒準朝廷轉眼就把自己給忘了。總之,別指望再走回來了。想到這裡,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寒意。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去往夜郎的路上,途經黃鶴樓,李白在樓上聽見有人在吹玉笛,頓時心生寒意。在五月份的武漢因這憂傷的曲子,心中覺得好像有很多梅花飄落。到了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在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李白隨即乘舟東下江陵。這首詩就是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下江陵》。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賞析
將這兩首詩放在一起閱讀的主旨是第一首詩描述李白因永王李璘案往流放地夜郎前進的心情,對於詩人來說,經歷過少年的狂放,青年的豪氣,到了晚年,竟然因為不慎牽涉進永王叛亂事件,被判流放夜郎;被押送到夜郎那樣的邊遠山區,分明是任其自生自滅,所以李白的內心何其沮喪和悲哀!第二首則是由於李白遇赦,心情頓時由悲傷轉為驚喜,終於可以放下原本心中懷著可能會老死夜郎,葬身異域的恐慌的「大石頭」,全身輕快異常。這種巨大的對比,很有戲劇性的效果。《白帝下江陵》全詩四句全在體現詩人遇赦之後,從此海闊天空的輕鬆與喜悅的心情。
首句「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爲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詩人回望雲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一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另一方面,其實是暗示詩人心情由高度不安到完全放鬆的重大落差。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爲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着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裏,巧妙的地方在於那個「還」字上。它不僅表現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李白歸心似箭,而「還」字顯示親切得如同回鄉一樣。
第三句的境界更爲神妙。因爲他乘坐飛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於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爲「渾然一片」,這就是詩人在出峽時爲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李白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爲滯重,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進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了。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看這首詩的氣勢的豪爽,還不能完備地理解全詩。這首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歡悅。
千百年來,《下江陵》一直被人們視若珍品。這首詩的名句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有學者認爲,「兩岸猿聲啼不住」的言外之意是隱喻李亨兄弟相殘。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