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書一定要開口?為你揭秘誦讀經典的訣竅!
讀書——心開竅於舌。
我們是帶著孩子走向知識,還是帶著知識走向孩子?家裡應是書聲琅琅,還是教聲嚷嚷?當下,朗讀的意義被普遍忽視。
《黃帝內經》說:“心開竅於舌”,通過動口朗讀,舌動、竅開、心明,從而開慧增智。經典誦讀中書聲琅琅而入耳,智慧似清泉潺潺而出心。
因此,中國古代把學習簡化為“讀書”,是有其道理的。通過動口而達到動心,是學習掌握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現在佛道修行的早課、晚課還保留著誦經的傳統。
如何誦讀?老子說:“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就是誦讀經典的訣竅。
“心為神之臟,腦為神之腑”,誦讀就是連接心與腦的方法。“高下相傾”,“高”就是大腦,“下”就是心腹、丹田。
讀者的氣脈,要從下而上,從丹田而出,不是從喉嚨發出。誦讀要把氣讀順了,不僅是文章的氣脈通順,讀者自己的氣脈也要順,並且兩股氣脈合二為一。
氣順了,心就定了,雜念沒了,智慧就開啟了。大腦能給人聰明和智慧﹔內臟給人心情和力量。
誦讀中要注意“音聲相和”。人們用木棒敲擊鐘壁的那一剎那所形成的一種音響叫“聲”,而鐘體內的空間裡發出的共鳴,叫做“音”。
漢語發音是天人合一的,如讀“大”“小”,嘴巴就得開大開小,“酸、甜、苦、辣”的發音,就與舌頭相關的部位對應。要使我們自己的音和聲發生共鳴,就要開口誦讀。
當我們真正讀到“音聲相和”的時候,震動身心,暢通血脈,流通精神,兩眼射出金光,甚至渾身的毛孔都會放光。
誦讀時還要隨文入觀,與經典、與聖人“前後相隨”。語言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是一種能量。
母語語言構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環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決定了我們生命能量的運行模式。
朗讀的過程是與一顆心靈對話,不斷感受、想象、感悟情感之火燃燒的過程。
誦讀經典,追慕先賢,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心靈交流,讓自己從此生活在另一更高的境界層次上。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