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中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
2019-06-05 由 教師娘家 發表于文化
作者:史飛翔(西安翻譯學院教師)
1891年正月,12歲的魯迅入三味書屋,跟隨紹興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壽鏡吾先生學習。多年後,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這樣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三味書屋上懸"三味書屋"匾額。那麼,三味書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對此歷來解釋不一,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說"三味書屋"原題"三餘書屋",典出《三國志•董遇傳》:"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晴之餘。"意在勉勵人們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勤奮讀書。古時讀書人多以此典自勉,蘇軾對此也頗為讚賞,曾用"此生有味在三餘"抒寫自己利用空餘時間讀書的樂趣。據說,魯迅的老師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老先生借引蘇軾的詩句,將"餘"字改為"味"字。
第二種說法最為普遍,認為"三味"屬於典故:古人有"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ㄒㄧ ㄏㄞˇ)"。醯,指醋。醢,指魚肉做成的醬。醯醢泛指佐餐的調料。這句話反映了古人對經、史以及諸子百家在文化構成中的等級、地位、功能、品位的界定。
第三種說法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
"詩書,味之太羹",意思是說經書像食物里的太羹。太羹是指不加作料的原汁肉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食物。因為經書最早、最為古樸,也最為重要,故比之為太羹。
"史為折俎",意思是說史書是食物里的折俎。折俎,即大塊肉。有以史正道、以史見道的意思。
"子為醯醢",是將諸子百家的書比喻為食物里的醯醢。醯醢,味道誘人,風格多樣,是個人性情的自由表達。
簡而言之,這三句話意思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肴美味,是很好的精神食糧。
第四種解釋是壽鏡吾先生自己說,"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讀書滋味長"就是詩書的內涵意味無窮。據說,這是壽鏡吾先生的父親壽韻樵親手擬定的,要子孫認真體會,身體力行。壽鏡吾先生的兒子壽洙鄰,曾與其父一同任教於三味書屋。他對三味書屋這樣解釋道:"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按說,這種解釋應該是"蓋棺定論"了。但壽鏡吾先生唯一的孫子壽宇卻不認同叔父這樣的解釋。他說:"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
壽宇曾投書《紹興魯迅研究專刊》,詳述了自己在"三味書屋"裡接受啟蒙教育以來,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並明確指出三味書屋之"三味"的本義。據他講,當年其高曾祖父峰嵐公創辦學堂時,由於深諳官場腐敗,宦海險惡,因此立下規章,在三味書屋裡只教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學古籍,不准教授試帖詩、八股文一類考取科舉功名所需的知識內容。壽宇說,壽鏡吾先生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按照這種說法,三味書屋的辦學宗旨就是不是為清朝培養當官人才而設。這種不合作精神在當時江南的士子中確實存在。國學大師章太炎幼時也曾受過祖父輩類似影響。
由此可見,峰嵐公授意兒子購房時將原有的"三餘書屋"匾上的"餘"字改為"味"字時,就已經闡明了三味書屋的"三味"之意:"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他不僅要將這三句話作為三味書屋的辦學宗旨,而且要以此為祖訓家規,告誡後世子孫要繼承孔子"為己之學"的傳統,不以入仕為官為目的。三味書屋的這一精神傳統為日後魯迅先生以學問立身、追求人格獨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來源:《教師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kvjlykp.html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