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經閱讀過《老人與海》這本美國文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海明威的小說,小說大意是說老漁夫聖地牙哥在海上漂流了八十五天之後捕獲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但是在老人把大魚運回的過程中一批批鯊魚趕來將魚肉洗劫一空。最終被帶上岸的只是一副碩大的骨架。
看完故事之後,對於這位漁夫到底得到甚麼?他是個成功者或失敗者?人人會有不同的結論,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作者到底藉由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甚麼?其實一本成功的小說是能夠藉由書本的內容引發讀者自己思考的慾望,而不是給出一個所謂「正確」的答案。
曾經有一本古書說得好:「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門外有甲乙兩個和尚正在爭論一個問題,雙方堅持不下。甲和尚氣沖沖跑進房來,對老和尚說:「師父!我認為這個道理應該如此,可是乙卻說我不對,您認為是我說得對,還是他說得對?」「你說得對!」老和尚說。甲和尚很高興地出去了。過了幾分鐘,乙和尚也跑進來問老和尚:「師父!剛才甲和我辯論,他的見解根本是錯誤的,而我說的都是有根據的。您說是我對呢?還是他對?」「你說得對!」乙和尚聽完也歡天喜地跑了出去。站在一旁的小沙彌大惑不解地問:「師父!不是甲對,就是乙對,您怎麼向他們兩個人都說:『你說得對』呢?」「你也對!」老和尚看了小沙彌一眼說。故事中的老和尚相當於作者,而甲乙兩個和尚和小沙彌都是相當於讀者。有人會覺得這個老和尚實在太世故狡猾,「真理只有一個,不是嗎?」其實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是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全面思考的緣故。
說到這裡,卻讓我我突然想起中學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某地廣場中央高高在上有一尊國王騎馬的金屬雕像。有一天,甲、乙兩個武士分別由相對的方向騎馬走過來,甲武士說雕像是金色的,乙武士卻說雕像是銀色的,兩人各堅持說自己是對的,一言不合就打起來了,由於兩人武藝相當,不分勝負,結果不知不覺中,就對調了方向,在抬頭一看,發現對方是正確的。原來這尊雕像的製作者很有創意,金屬雕像一邊是金色,另一邊是銀色,兩人立刻不再戰鬥,握手和解。我早就忘了他當時為什麼會講這個故事,但是故事內容卻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言歸正傳,或許佛教徒會說,《老人與海》述說的是「人生是一場空」的道理,我尊重這種看法,但是卻不完全同意。因為我們不能因為遲早會死就放棄奮鬥。人有生必有死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到世上走一回的意義卻是值得深思的。例如,愛迪生或賈伯斯等人對於人類的貢獻就讓他們的人生沒有白來。所以看問題不能只看小我的得失而是大我的得失。
小時候曾經背過「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人類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這句話,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愛迪生或賈伯斯,戲台上固然需要他們那樣的演員「增進人類的生活」,但是卻也不能沒有芸芸眾生的觀眾「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或許某個世代的子孫會出現如同愛迪生或賈伯斯的成就,造福世人,增進人類的生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