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網路上見到有一位讀者閱讀唐代詩人常建的《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發表以下感想:
古詩是難學,譬如大山,橫亙眼前。但是如果細心一點,我們就會發現,在山腰間,有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這曲徑通幽處,就是我們登上山頂的路,沿著它走下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盡賞古詩學習的美麗與意味。那就讓我們沿著這條曲徑走下去,去探尋那「山光」、「鳥性」、「潭影」、「人心」。
曲徑之一: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反復朗讀,讀出真意,讀出韻味。
曲徑之二:知。知道古詩表面的意思,如果不是「讀書不求甚解」,就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曲徑之三: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古詩的理解不在逐字逐句的翻譯上下功夫,但是對內文基本意思的理解是必須要懂的。懂大意有兩條途徑:反復吟誦與強化記憶。
曲徑之四:評。「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因為時代的關系,我們對古詩中傳承下來的思想要抱著批判與繼承的態度。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經過讀、知、懂、評這四道曲徑,把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充分感知學習古詩帶來的樂趣,與古人的思想交流,視接千里,思通千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一路走來,快樂無限,這就是學習古詩帶來的極大樂趣。
其實,我個人的淺見認為如果將其中「古詩」二字用「讀書」二字來取代似乎也說得通。讀書經過「讀、知、懂、評」等步驟後,如果能「學以致用」,其不妙哉?宋代大家王安石就善於此道。《隨園詩話》)卷六紀載說:「唐劉威詩云:『遙知楊柳是門處,似隔芙蓉無路通』,荊公改為:『漫漫芙蓉難覓路,蕭蕭楊柳獨知門』;蘇子卿詠梅云:『只應花是雪,不悟有香來』,荊公改為『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又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一千古名句,但這兩句並非全為晏殊為作。據南宋人胡仔所編《苕溪漁隱叢話》引《復齋漫錄》記載,宋仁宗天聖五年(西元一○二七年),晏殊有事前往杭州,途中經過揚州,他先進大明寺內休息,由於當時寺廟都設有詩板給文人題詩,晏殊頗欣賞詩板上的一首五言律詩〈揚州懷古〉,經過打聽,得知作者乃江都縣尉王琪;其後晏殊派人找王琪用餐,並告訴王琪自己有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但就是對不出適當的句子,王琪一聽,即問晏殊可否對以「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當場讚賞不已,立刻提拔王琪為其幕僚。晏殊〈浣溪沙〉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無可奈何」與「似曾相識」流傳至今,已是極為耳熟能詳的用語。
然而,能將他人之作巧妙運用至極的無過於國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以三句宋詞描述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能以全然不同的理解用宋詞來描述人生的不同境界可能是當初原作者寫詞時所遠遠想像不到的,卻又是這般貼切,這才是讀書通達的最高境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