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絕句四首•其三》的數學觀點
中國詩詞是一種語言凝練、結構跳躍、富有韻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文學體裁。欣賞唐詩時,我們常常會發現許多含有數字的句子,這些簡單的數字就它本身來說,既無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是經過詩人妙筆點化,卻能創造出各種美妙的藝術境界,表達出無窮的妙趣。例如,南宋詞人辛棄疾(1140-1207)填詞《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把數字揉入詩中,生動貼切,妙趣橫生。又如,杜甫(712-770)《絕句四首•其三》也是名篇之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詩是杜甫從家裡的視窗攝取的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表達了他寬闊的胸懷和悠閒愉悅的心情。一、二句「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翠柳」對「青天」,兩個數字加上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外加兩種動物,杜甫好好給了世人一個教科書級別的對仗經典。而後兩句也是經典,將窗外的終年積雪用「千秋雪」來表示,這是時間的長度,再用一個「含」字鑲嵌在窗中,就是一幅被框住的雪景圖。又將門外的船用「萬里船」來表示,這是空間之廣,再用一個「泊」字停住它,就是一幅壯闊的江景圖。
杜甫這首詩描寫景物由近及遠,由小到大,是幅優美的水墨畫。如果從數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還構造了一個含有「點、線、面、體」四個幾何基本要素的空間圖形。第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描寫的是兩個「點」;第二句「一行白鷺上青天」,描寫的是一條「線」;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描寫的是一個「面」:第四句「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的是一個「空間體」。
總而言之,這首詩表現的時空的幽遠,憑藉著數字深化了時空意境,與平面的無限延伸有異曲同工之妙,營造出了一種難以言表的美妙境地。用數學的有色眼光讀詩詞,正如戴著太陽眼鏡看風景,妙趣橫生,自當另有一番不同的體悟。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