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通讀全詩可以發現,詩人以淒美的筆調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暮春三月,東風和煦,柳絮飄舞,在江南一個美麗的小城,一個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歸來,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沒有東風,也沒有柳絮,她聽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態慵懶,雲鬢不整,心靈也如窗扉緊閉,春帷不揭。浪跡天涯的“我”打這裡走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聲,企盼已久的她如蓮花般綻開了笑顏可“我”未入門內,她失意萬分,盈盈笑靨又像夏末的蓮花迅速地枯萎凋謝了。全詩不足百字,而故事情節卻隨著主人公的情感變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長的期待,然後是聽到馬蹄聲的驚喜,最後是失望,再後來又是無盡的等待。言已盡而意無窮,可謂餘音嫋嫋,耐人尋味。
讀鄭愁予的詩是需要非常奇特的想像力的。讀這首詩時,詩中的"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我",就未必指涉現實中的詩人鄭愁予,而可能是一個在行軍時路過家門的軍人,也可能是一個在外四處闖蕩的商人。儘管他們的身份不同,但他們的離家飄泊,導致鍾愛他們的女人魂牽夢縈、望眼欲穿的等待這一點卻是共同的。
思婦閨怨,是中國傳統詩詞中經久不衰的一個主題。白居易、溫庭筠、柳永等就都有將倚樓而望的思婦的離愁狀寫得聲情並茂,幽怨悱惻的佳作傳世。此詩之所以被楊牧稱爲"站在中國詩傳統的高處"(楊牧:《鄭愁予傳奇》,見張漢良等編著《現代詩異讀•批評篇》第207頁,故鄉出版社,1979年版),正在於它染著濃厚的古典氣息的哀怨和惆悵,以及含蓄內斂而又纏綿忠貞的情致。但細究起來,此詩無論在主題或意象上,都對古典同類詩詞有所突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