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早在學生時代就曾經聽說過。最近閱讀遠流出版的「金庸散文」一書,其中也提到這件事,卻有不同一般的考證,值得提出談談。陶淵明曾經陸續做過一些官職,但由於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願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他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縣吏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說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這種態度可說是表現讀書人的傲氣,以節義貞操為重,折腰時心已愧,不趨炎附勢,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不為世上任何名利浮華所改變,另外也可解釋為對督郵劉雲的鄙視。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件事,大家都是覺得這問題雖沒有多大重要性,因此以「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糊裏糊塗的過了去。所謂「五斗米」是到底是多少米並沒說清楚。四川大學國學教授繆鉞曾經考證說,五斗米是當時知識分子一個月的糧食。他根據史書上的資料證明,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約當今日的一市斗(這數字和今日做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大致也差不多,這裡一個普通家庭,成員都不做體力勞動,一家三口,一個月吃五十多斤米也夠了)。所以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說「我一個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飽了,再多的也不需要。我回去過田園生活,雖然勞苦些,還是可以夠吃,何必要做縣令,逢迎這些沒有品格的小人」。
有人對於陶淵明辭官的理由,是嫌他的官位太小,沒有受到重用和尊敬。換成白話文來說,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是,假如是五十斗或五百斗就可以折腰了。事實上,陶淵明歸隱之後,朝廷曾徵他做官,權貴曾和他交結,他都婉辭謝絕,可見他並非嫌官小而不為。
還有一點,在他的歸去來辭的序中說明他辭官的理由去是因為「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似乎與前面所說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說法不同。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理由則隨各人解讀了。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件事,大家都是覺得這問題雖沒有多大重要性,因此以「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糊裏糊塗的過了去。所謂「五斗米」是到底是多少米並沒說清楚。四川大學國學教授繆鉞曾經考證說,五斗米是當時知識分子一個月的糧食。他根據史書上的資料證明,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約當今日的一市斗(這數字和今日做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大致也差不多,這裡一個普通家庭,成員都不做體力勞動,一家三口,一個月吃五十多斤米也夠了)。所以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說「我一個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飽了,再多的也不需要。我回去過田園生活,雖然勞苦些,還是可以夠吃,何必要做縣令,逢迎這些沒有品格的小人」。
有人對於陶淵明辭官的理由,是嫌他的官位太小,沒有受到重用和尊敬。換成白話文來說,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是,假如是五十斗或五百斗就可以折腰了。事實上,陶淵明歸隱之後,朝廷曾徵他做官,權貴曾和他交結,他都婉辭謝絕,可見他並非嫌官小而不為。
還有一點,在他的歸去來辭的序中說明他辭官的理由去是因為「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似乎與前面所說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說法不同。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理由則隨各人解讀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