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寒冷,報紙上的新聞報導了有些風景區梅花怒放,民眾紛紛上山賞梅,由於道路狹窄,交通大打結的消息,不由得想起關於梅花的古詩詞。例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是一首很有名的詠梅詩;另外,又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是常被提到的詞,尤其“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更是人人背誦的名句。最近偶然讀到南宋詞人蕭泰來的《霜天曉角》(梅),使用接近白話的文句,讀起來很親切,別具一格,我非常喜歡,特地提出與大家分享: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
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
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
注釋
磨折:折磨。
賴是:幸虧。
渾不怕:全不怕。
清絕:清麗極了。
別:不同、相異。
海棠說:此句借《雲仙雜記》中的“欲令梅聘海棠”的傳說,反其意而引用。
譯文:
面對千層霜打、萬層雪裹,梅花受盡了寒不堪言的折磨,它仍然堅忍勁拔的挺立著。
幸虧它生來一副瘦硬的傲骨。全不怕嚴冬朔風吹打,霜淒風緊,即使畫角已經將曲調充滿愁別情緒的《梅花落》吹遍了,也絲毫沒有讓哀怨聲催落花蕊,堅持伸枝展瓣,吐驗飄香。
寒冬,梅花清麗超絕。
月光下,它的疏影橫斜,也別有與眾不同的一番風韻。
梅花在萬籟俱寂的夜晚孤獨開放,只有一輪朦朧素月與它相互依傍,素月贈梅以疏影,寒梅報月以暗香。
梅花的天性原本就是孤潔自傲,不像普通花草的風流嫵媚,貪戀風情,它的一腔幽思又怎會與以姿色取寵的海棠攀親結緣呢!
作者
蕭泰來,字則陽,一說字陽山,號小山。南宋詩人,臨江(今四川忠縣)人。紹定二年(1229)進士。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興府。又曾爲御史。著有《小山集》。
賞析
自古以來梅花被中國文人認為是一種品格高尚、極有文化意味的奇花,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極受文人推崇。宋人詠梅詩詞多如牛毛,這首詠物詞《霜天曉角。梅》能脫去“匠氣”,所關注的是這種花朵的內在精神氣質,也就是歷代知識份子所追求的人格境界。這種境界古往今來,在人們的心中引起共鳴,源自於人們對梅花高貴、潔雅、不羈的精神姿態的認同感。在這種共鳴之中,它給人們帶來了一種身份的歸屬感。這首詞選材雖不新鮮,用辭卻很有特色。
首句“千霜萬雪”四字烘襯出梅花生活的典型環境。“千”、“萬”二字極寫霜雪降次之多,範圍之廣,份量之重,來勢之猛,寫出了時間感、空間感,形象感,數量感。“受盡寒磨折”一句以“寒”字承上,點出所詠對象:梅。說梅受盡了“千霜萬雪”的“磨折”,顯見詞人所詠是人格化了的梅花,詠物即是寫人,梅與人相契相生。“賴是”二句另賦新筆,極寫梅花不為惡勢力所屈的高尚品格。“賴是”即好在,幸虧是這副天生的錚錚鐵骨,經得起霜欺雪壓的百般“磨折”。
蕭泰來寫梅花,“渾不怕”三個字,是擬人化的寫法,“渾不怕”即“全不怕”,寫得鏗然價響,力透紙背,表現出梅花之自恃、自信、自矜的神態。而由於寒梅吐艷時,綠葉未萌,所以用“瘦”字報其形;嚴霜鋪地,大雪漫天,而梅獨傲然挺立,生氣蓬勃,因而以“硬”字表其質,梅花全不怕嚴冬朔風吹打,霜淒風緊,即使畫角已經將曲調充滿愁別情緒的《梅花落》吹遍了,還是堅持伸枝展瓣,吐驗飄香。
下片透過側面描寫表現梅花的高潔:一、與月相知;二、不與海棠相爭。過片以“清絕”二字獨立成韻,從總體上把握梅花的特性,意蘊無窮,耐人咀嚼。嚴霜鋪地,大雪漫天,而梅獨傲然挺立,生氣蓬勃,“清”而至於“絶”,可見其超脫凡俗的個性。“影也別”說梅花不僅具有“瘦硬”、“清絶”的品質,就連影兒也與眾不同,意味著不同流俗,“疏影”乃虛寫,美其風致:“瘦硬”則實繪,贊其品格,二者各具神韻,而傳神妙趣實同。
梅花的形象與色彩總是超出了絢爛,繁華的概念,具備空靈的氣息。它的性情是如此的高貴和典雅,只有天宇皎潔的明月才能知曉,理解它的心事。詞人用明月來襯托梅花的高潔品性,“明月”在詞人看來的皎潔的,是光明的,當然也就是純潔高尚的,而“知心惟有月”正表現出“清絕影也別”的高潔品性。
結尾二句,寫梅花與世無爭孤芳自賞、不同流俗的個性。其意在於指明:花的榮枯各依其時,人的窮達也各適其性,原本就天生不是春榮的梅花,一腔幽素怎能向隨著春風邀寵的海棠去訴說呢?詞人以物喻人,表現出自己對人經歷了“受盡寒磨折”的宦海風波,但自己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具有的梅的骨氣,有梅的高潔,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這種表現手法不但形象生動,耐人尋味,而且也表現出極強的審美藝術效果。
這首詠梅詞上下片分寫梅的傲骨與傲氣。傲骨能頂住霜雪侵陵,傲氣則羞與凡卉爭勝。全詞作通過比興手法,形象而含蓄地表現出詞人雖受打擊而不改變自己所堅持的理想的骨氣,保持住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總而言之,字面上是讚揚了梅花不屑與凡花爭勝的傲氣,作者借寒梅自喻的心事就不言自明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