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唱起“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相信很多人都能夠接著唱幾句,這首民歌《蘭花草》在若干年前曾經瘋迷一時,為許多年輕人所喜愛。因為它旋律流暢,同時歌詞淺顯易懂。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首歌的原始作者竟然是國寶級的大師胡適博士。原詩的名字是《希望》。1921年夏天,胡適的朋友熊秉三夫婦送給胡適一盆蘭花草,胡適歡歡喜喜帶了回來。胡適每天在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顧,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了這首小詩。這首詩清新、質樸、深情,對生命的期待與珍惜躍然紙上。胡適給它取名為《希望》。這首小詩《希望》共3闋60字,詩云: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花苞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後來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被陳賢德和張弼二人修改並配上曲子,同時改名為《蘭花草》,由名歌手劉文正演唱,從而廣為流傳。
《蘭花草》的歌詞如下
我從山中來,帶來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不息,夜夜不能忘。
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開得有多香。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不息,夜夜不能忘。
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開得有多香。
從以上比較可以清楚看出,《蘭花草》歌詞是《希望》一詩稍加增改而成。從立意、內容、文辭到形式,都沒有大的變化。只是為了傳唱的方便,將三段敷衍為四節。作為歌曲,這是可以理解的。由歌詞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從山中帶回一株蘭花草時的滿心歡喜,看到他在精緻的小園中細心呵護的身影,看到他遮掩不住的焦急。清澈達意的文字中能看到那個少年清澈眼眸裡的天真和悵然。
由前述的解說,1921年胡適寫這首小詩的時候,似乎只是一時興起,將當時的感受以詩的形式表達出來,然而為什麼會取名《希望》,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說是1919年2月,胡適曾翻譯過另外一首《希望》小詩。而且,妻子江冬秀懷孕在身,兩個月後就要臨產,“希望”預示著新生命的前程。有人認為詩中的“蘭花草”其實是隱喻“德先生與賽先生”,胡適於1917年回北京大學任教時將民主和科學引進中國,然而到了1921年,民主和科學並沒有如他所預期的在中國落地生根,甚至“苞也無一個”。也有人認為“蘭花草”其實是隱喻白話詩,胡適的文學革命是主張以白話取代文言寫詩,它早在1916年開始就不斷實驗以白話寫詩,可惜贊成他的主張的人似乎屈指可數,到了1921年,白話詩不見成長,“苞也無一個”,讓他深感失望。無論如何,胡適在這首詩中的文字清遠而不乏意境,質樸而不墜淺俗;其精神內涵是心憂而不心傷,失落而不失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