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这篇雜說作于北宋熙寧九年(1076)末或十年初,時逢進士张琥歸家之前来看望蘇軾,蘇軾有感於當時士大夫中滋長着急功近利,浅薄輕率的風氣,因而特地寫了這篇短文送给张琥,並願與之共勉。
稼說(ㄐㄧㄚˋ ㄩㄝˋ)(送張琥)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曷(盍)嘗觀於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餘。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餘,則種之常不後時,而斂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耰銍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種之常不及時,而斂之常不待其熟,此豈能復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過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如嬰兒之望長也。弱者養之以至於剛,虛者養之以至於充。
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信於久屈之中,而用於至足之後;流於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滿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且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語之。
詞句註釋
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常在敘述中表明作者觀點見解。
張琥:即張璪,據《續資治通鑑•考異》:“璪本名琥”;與蘇軾同年登進士第。
曷(hé):同「盍」,何不,此處曷嘗可解作「可曾」。稼:莊稼。
更休:輪換休耕。
斂:收穫。及其熟:舊時青黃不接時,貧者常不待成熟而收割充飢,謂之「殺青」。
秕(bǐ):只有殼而沒有米的穀粒,俗稱癟穀。實:飽滿的穀粒。
耰(yōu):播種後摩平土地,使掩蓋種子。銍(zhì):短鐮。艾:收割。
閔閔焉:殷切狀,十分關心的樣子。
三十而後仕二句:語出《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
信(shēn):同「伸」。
發於持滿之末:在弓拉滿之後才把箭發出去。發:發射。持滿:把弓拉滿。末:後。
早得:很早登第。
妄推:錯誤地推崇。
去此:拋棄已得(登第)的浮名。
務學:勤學。
博觀而約取二句:廣泛地觀覽而精當地取用,豐富地積累而稀少地表現出去。約:簡,少。薄:這裡有謹慎、有力不盡使的意思。
其:句首發與詞,表祈請。是:這,指。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話。話(yù):告訴。
譯文
你是否曾觀察過富人怎麼種莊稼的嗎?他們的田又好又多,他們的糧食充足而有餘。他們的土地又好又多,就可以實行休耕輪作,土地的肥力便能夠保全;他們的糧食充足而有餘,那麼耕種就能夠常常不誤季節,收割也常常能夠等到莊稼完全成熟之後進行。所以富人的莊稼往往很好,秕子少,產量高,長時間存放也不會腐爛。
如今我這個十口之家,卻總共只有百畝土地。每一寸土地都拿來利用,日日夜夜期盼着收穫,辛勤耕作、收穫,充分利用土地,把莊稼種得像魚鱗一般密集。因此,土地養分就被用盡了。耕種常常搶不上季節,收割又往往來不及等到莊稼成熟。這樣怎麼還會有好收成呢?
古代的人,他們的才幹並沒有超過現代人的地方。他們平日裏注意自身修養並且不敢貿然行事,等候着思想才華完全成熟,那種勉力的樣子,就好像盼望嬰兒快快長大。對孱弱者精心哺育,使他堅強健壯起來;對才智缺乏者注意教養,使他逐漸充實起來。三十歲以後纔出來做官,五十歲以後再求加官封爵。在長時期的屈身之中伸展,在準備充足之後再發揮作用;就像水流淌於充溢之後,箭發射於滿弓之極一樣。這就是古代的人能夠超過現代人、如今的君子不如古人的原因啊!
我從小就有用功學習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與您同科考中,不過您的成功,也不能說不早啊!我現在雖然想到自以爲還很不夠,但衆人卻已經胡亂地稱頌我了。唉,您要擺脫這種狀況而致力於學習啊!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我能告誡您的也就到此爲止了。
您回去時路過京城打聽一下,有個名叫蘇轍、字子由的人,是我弟弟,請您將這些話也轉告他。
《稼說送张琥(ㄏㄨ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說。蘇軾讀書破萬卷,自然深通治學之道。本文是作者寫给好友张琥的。全文以種莊稼開篇,以窮富兩種人的耕種环境、耕種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着重阐释了治學與種莊稼的联繫,進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種莊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學習要博觀而约取,厚積而薄發。文章转换便顺理成章,把物質生產的规律自然地引申到精神生產上去。用古人與今人作對比,為古代人的才能和學問大大超過一般的人,原因就跟這種莊稼的道理一樣,不要急于求成,必须積以時日,勤苦修養,才能做到「流于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满之末」。緊接着,作者再用自己的學習實踐和親身經歷進一步说明這個問题。做學問千萬切忌自得自满、追求虚名,要去專心學習,只有做到「博觀而约取」,使自己具有豐富精粹的知識基礎,用起来才會感到绰绰有餘,從容不迫。這就是「厚積而薄發」的道理。
最後,作者又拜托張琥把這個意見轉告其弟苏辙,看似閒筆,而意在表明這确實是他發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这篇文章寫得隨意自然,語言簡明,譬喻有趣,道理却很深刻。種莊稼與做學問原本是兩件不搭嘎的事情,可是作者却自然而巧妙地把它們緊密聯繫在一起,突顯了比喻的通俗易懂,也使文章親切平易。充分说明蘇軾善於觀察事物。同時,展现了蘇軾高超的寫作技巧和獨具特色的行文風格。
提到蘇軾,人們往往會很自然的聯想到詩詞,難得會看到蘇軾論治學之道,他在本文中主張:種莊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學習要博觀而约取,厚積而薄發。值得有心人深思。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