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是中國多地存在的一種處於山頂的自然景觀,石頭形狀如眺望遠方的婦人。望夫石象徵著愛情的忠貞,另外蘊藏著神話傳奇的浪漫神秘,讓人不禁產生千古之幽情。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各地百姓都熱衷於將山峰的石頭認作望夫石,加以瞻仰觀賞,久之成為當地的景點。望夫石和它背後的悽美愛情故事,自然逃不開敏感而多情的詩人的眼睛,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以望夫石為題,寫下了優美的詩篇。其中,唐代詩人王建(767-830)和劉禹錫(772年-842年)的兩篇最為時人所讚譽。
王建的「望夫石」詩原文:「望夫處,江悠悠。化爲石,不回頭。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根據南朝宋人劉義慶的《幽明錄》記載: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其形狀像人立。相傳過去有個貞婦,其丈夫遠去從軍,她攜弱子餞行於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爲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這首詩是詩人王建居於武昌時,根據當地傳說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詩。
「望夫處,江悠悠」,寫出望夫石的環境、氣氛。山、水、石,動靜相間,相映生輝。「悠悠」二字,描繪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絕,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渲染了濃郁的抒情氣氛,同時又襯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靜立江邊的石頭寫活。彷彿是一尊有靈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翹首遠望,在思念,在等待。這種以動景襯靜物的手法,不僅使畫面生動,有立體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婦懷遠,思念之情的綿綿不絕。「悠悠」在這既是寫景狀物,渲染環境氣氛,又是摹情寫人,形象地描畫了思婦相思的情狀。這二句情與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鳥之妙。「望夫處,江悠悠」,從人寫起,交代了地點,又以悠悠江水流暗喻時間之長,感情之久。
「化爲石,不回頭」,詩人又以擬人手法具體描繪望夫石的形象。人已物化,變爲石頭;石又通靈,曲盡人意,人與物合,情與景諧。這不僅形象地描畫出望夫石的生動形象,同時也把思婦登臨的長久,想念的深切,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刻畫得淋漓盡致。這二句緊承上文,是對古老的優美的民間傳說作了生動的藝術概括。
「山頭日日風復雨」,是說望夫石風雨不動,堅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長久地經受着風吹雨打,然而它沒有改變初衷,依然佇立江岸。這裏寫的是石頭的形象和品格,說的仍是思婦的堅貞。她歷經了種種艱難困苦,飽嘗了相思的折磨,依然懷着至死不渝的愛情,依然在盼望着,等待着遠方的行人。
「行人歸來石應語」,詩人在結句處把筆宕開,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遠行的丈夫歸來之 時,這佇立江邊的石頭定然會傾訴相思。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始終抓住石之形與人之情來寫,構思最爲精巧。「化爲石,不回頭」,言望夫之婦化而爲石,也暗示時久。婦人佇立江邊,看那江水一去不回頭,自己也化爲石像永遠不回頭。「山頭日日風復雨」,不畏風吹雨打,不怕天長日久,她一直不回頭,一心望夫歸。最後,以「行人歸來石應語」結束全詩,又將望夫石擬人話,可謂匠心獨運。全詩刻畫了古代婦女深情動人的形象,揭示了她們悲苦的命運。詩歌於平淡質樸中,蘊含着豐富的內容。詩人只描寫了一個有包孕的片段的景物和自己一剎間的感受,平平寫出。
接下來再看劉禹錫的望夫石詩:「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劉禹錫在和州擔任刺史時,見到望夫石,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這首詩的關鍵在於「初」字,女子望夫,難得的是在於經受時間考驗,保持初心,這塊石頭是家庭真情、人間真情的一塊紀念碑。人最難得的是保持初心,一切行為的久遠,都以「初」為核心,也以「初」為動力,人生的動力未必是走向遠方,而是回到原來的自己,保持出發點的心境。劉禹錫被譽為詩豪,詩風瀟洒樂觀,但是這首詩卻寫出了一種濃厚的苦澀來,讓人不免傷懷。苦相思三字,蘊藏無限同情與感慨,讀此句不免讓人想起李白的《秋風詞》「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另外三四句中幾千載和初望時的對比,將望夫女的深情凝望描繪得如在眼前,將望夫女的一往情深刻畫得淋漓盡致。真可謂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劉禹錫的藝術功力可見一斑。
知道望夫石最早怎麼寫的吗?歷史資料記載,曹丕《列異傳》記載望夫石的傳說。原文:武昌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幼子餞送此山,立望而形化為石。注釋: 貞:指意志或操守堅定不移。曹丕根本不是在歌颂爱情,而是說那位化為石頭的婦人,在夫君不在家的時候,操守堅定不移。直白點说,望夫石有一點類似貞節牌坊。這種解讀的出發點實在有點冷血。
中國神话中最早的望夫石,就是大禹的老婆涂山氏。大禹治水,涂山氏见他長期不回家,就出去找了。然後呢,没發現老公外遇,却發現老公變成了熊。涂山氏大驚,轉身就跑,那熊就後面追,似乎想要解釋爲甚麼要變成熊。可是涂山氏不聽,一緊張就變成塊石頭。另外一種說法是據說禹的父親鯀在臨終前囑咐自己的兒子禹說:「一定要把水治好。」由於禹一直忙於治水,因此一直到三十多歲還沒有結婚,後來與涂山氏女結婚。新婚四日就又去治水。大禹走後,涂山氏女在家天天盼望夫君大禹回來。在家盼望不到,又跑到涂山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最後成為一塊石頭。
如果我們進一步深究爲甚麼會有那麼多望夫石在全國各地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現實。這些夫婦或情人分手的初心不外乎在於男人必須養家活口,無論是赴京趕考,爭取功名;或是從軍報國,加官晉爵,載譽返鄉,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唐代金昌緒的《春怨 / 伊州歌》:「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或是出外經商,獲利回家,如李益〈江南詞〉:「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明白的指出丈夫是行腳商人,必須出外經商。唐代的疆域遼闊,安史之亂之後,國家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因此,旅途中會發生甚麼風險,沒有任何人可以預知。例如,或許是途中生病了;遇到匪人搶劫,或被拉夫當兵;所帶銀兩遺失;落第無臉回家;盤纏耗盡,無錢回家….總總困境。甚至是像陳世美一般,移情別戀,在他地另成家庭也說不定。
浪漫派的解讀認為望夫石所有的悲歡離合,只為驗證一句老話「山可移,海可枯,此情永不改」。現實派則認為農業時代主張「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之所以嫁人,無可諱言的就是要找一張長期飯票。妻子之所以望夫歸來,自然是期望有好消息傳來,一方面固然是能全家團圓,心中的安全感方能落實,一個人在家,心中牽掛著出外人的安危,難免擔心受怕,孤枕難眠,寂寞難耐,例如出自於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就把思婦無奈的望夫心情描寫得十分傳神。另一方面,經濟問題有當家的在,自己可以免煩惱,否則自己必須天天為張羅三頓飯傷神,因為農業時代的女子,謀生的能力實在十分有限。這就是爲甚麼歷朝歷代會有如此多的閨怨詩存在的理由。這樣的解讀方式,不知您以為如何?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