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的故事
作者: 華翰 整理
【正見網2012年02月26日】
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用祖傳的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甚麼,連他自己也忘記了。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遇到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而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前邊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前邊有兩隻老虎,再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
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着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種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甚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理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不同的事物。
因為怕人打擾,而延誤了時間,倉頡把自己關了起來,開始專心地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這些符號,取了名字,稱為「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畫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陽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着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着鳥獸的爪印塗的……倉頡就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過去,倉頡創造出了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漢字,並將它們傳授給了後人。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的,這些符號的用法,全面推廣開了,文字也就形成了。
在倉頡造字成功之後,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天上下起了穀子,地上有鬼在夜間哭泣。於是有些人認為,一部分人將脫離生產勞動,而專門去舞文弄墨,使得糧食會發生短缺,故而落下穀子,以免人民飢餓;也有人說:由於有了文字,人們可以用文字,來記錄和揭露邪惡,鬼感到有被揭露的危險,於是就哭泣起來……。這也說明:文字創造之後,對社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倉頡造字之後,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從此,倉額的頭腦,就有點發熱了,對甚麼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開始馬虎起來。
有些事情,不斷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不希望倉頡因為驕傲而墮落。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有一位老人,沉吟了一會,便獨自去找倉頡。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着。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位老人不走,還坐在原來的地方不動。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甚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頡見到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還能十分謙虛的向自己學習,受到感動,便很尊重他,心裡很高興地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向大家教認字時,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着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還有:寸身為矮;委矢為射。但是你卻教大家,把寸身念為射,把委矢讀成矮。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已經無法改過。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老人拉着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先人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然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授到每個部落去。
(事據三國•吳•徐整《三五曆紀》:即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述)
這是發揮聯想力的案例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另一個故事 但是故事主角究竟是王羲之或鄭板橋就有待考證了
一代書聖王羲之早年十分喜歡漢代張芝的草書,王羲之找來很多張芝的法帖長期臨摹,並且對張芝的各體書風均有研究,久而王之面貌很像張芝,幾乎就是張芝的翻版。
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坐在床上讀帖,邊讀帖邊用手在被子上比劃著。一旁的郗夫人早已熟睡。王羲之可能是過於投入,慢慢地慢慢地,不小心手指就在郗夫人的背上比劃開來,驚醒了一旁的郗夫人。郗夫人看王羲之很投入,只說了句:“人各有體”。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人各有體”,王羲之頓時恍然大悟。從此後,王羲之一改原來十分像張芝的風格和書體,學人只學其優點,通過自己的聰明、勤奮,慢慢地找到了自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書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王體”。
,,,,,,,,,,,,,,,,,,,,,,,,,,,,,,,,,,,,,,,,,,,
鄭板橋夫人的「人各有體!」
清代鄭板橋臨摹諸家法帖甚勤,有一晚上,做夢也在臨帖,東指西橫,夢中誤將指頭橫在夫人背上大肆臨摹。夫人驚醒,鄭板橋在睡夢中聽得夫人嬌聲曰:「人各有體!」鄭板橋幡然醒悟,盡燬所有法帖,自己另創一體。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難得糊塗的字體
作者: 華翰 整理
【正見網2012年02月26日】
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用祖傳的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甚麼,連他自己也忘記了。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遇到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而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前邊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前邊有兩隻老虎,再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
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着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種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甚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理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不同的事物。
因為怕人打擾,而延誤了時間,倉頡把自己關了起來,開始專心地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這些符號,取了名字,稱為「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畫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陽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着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着鳥獸的爪印塗的……倉頡就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過去,倉頡創造出了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漢字,並將它們傳授給了後人。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的,這些符號的用法,全面推廣開了,文字也就形成了。
在倉頡造字成功之後,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天上下起了穀子,地上有鬼在夜間哭泣。於是有些人認為,一部分人將脫離生產勞動,而專門去舞文弄墨,使得糧食會發生短缺,故而落下穀子,以免人民飢餓;也有人說:由於有了文字,人們可以用文字,來記錄和揭露邪惡,鬼感到有被揭露的危險,於是就哭泣起來……。這也說明:文字創造之後,對社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倉頡造字之後,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從此,倉額的頭腦,就有點發熱了,對甚麼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開始馬虎起來。
有些事情,不斷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不希望倉頡因為驕傲而墮落。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有一位老人,沉吟了一會,便獨自去找倉頡。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着。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位老人不走,還坐在原來的地方不動。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甚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頡見到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還能十分謙虛的向自己學習,受到感動,便很尊重他,心裡很高興地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向大家教認字時,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着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還有:寸身為矮;委矢為射。但是你卻教大家,把寸身念為射,把委矢讀成矮。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已經無法改過。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老人拉着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先人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然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授到每個部落去。
(事據三國•吳•徐整《三五曆紀》:即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述)
這是發揮聯想力的案例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另一個故事 但是故事主角究竟是王羲之或鄭板橋就有待考證了
一代書聖王羲之早年十分喜歡漢代張芝的草書,王羲之找來很多張芝的法帖長期臨摹,並且對張芝的各體書風均有研究,久而王之面貌很像張芝,幾乎就是張芝的翻版。
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坐在床上讀帖,邊讀帖邊用手在被子上比劃著。一旁的郗夫人早已熟睡。王羲之可能是過於投入,慢慢地慢慢地,不小心手指就在郗夫人的背上比劃開來,驚醒了一旁的郗夫人。郗夫人看王羲之很投入,只說了句:“人各有體”。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人各有體”,王羲之頓時恍然大悟。從此後,王羲之一改原來十分像張芝的風格和書體,學人只學其優點,通過自己的聰明、勤奮,慢慢地找到了自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書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王體”。
,,,,,,,,,,,,,,,,,,,,,,,,,,,,,,,,,,,,,,,,,,,
鄭板橋夫人的「人各有體!」
清代鄭板橋臨摹諸家法帖甚勤,有一晚上,做夢也在臨帖,東指西橫,夢中誤將指頭橫在夫人背上大肆臨摹。夫人驚醒,鄭板橋在睡夢中聽得夫人嬌聲曰:「人各有體!」鄭板橋幡然醒悟,盡燬所有法帖,自己另創一體。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難得糊塗的字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