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蘇軾有一首名為《題西林壁》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記得念初中的時候,有一次上美術課,老師在教室內放一個石膏的雕像,同學們圍著雕像素描,由於每個人看到的雕像部位不同而畫出不同的圖像,這個經驗讓我對於《題西林壁》的詩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樣的當我們將任何社會事件來取代廬山,每個人出於不同的意識形態、生活歷練以及教育程度和利害關係考量,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解也就足為奇了。
蘇軾生性豪放,恃才傲物,不懂審時度勢,察言觀色例如王安石變法時,他反對新法未經充分準備就倉促推行被新黨視為眼中釘,當司馬光任相而全面廢除新政,此時,同爲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衝突,再度被貶。這就是蘇軾的「一肚子不合時宜」,正如他自己所說:「余欲有言,言發於心而衝於口。吐之則逆人,茹之則逆己,以謂寧逆人也,故率吐之。」,由於凡事有主見,往往和主流意見不合而慘遭排斥,被貶到蠻荒之地。
蘇軾一生主要走過的地方:眉山——開封——鳳翔(今寶雞附近)——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黃州——南京——穎州(今安徽阜陽)——揚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島內)——常州,他卻能夠逆來順受,以平常心對待。每到一地都能留下為民謀利的政績。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隨緣自適。由於他的詼諧智慧,所以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
蘇軾不隨人仰府,苟合趁利,光明磊落,正直坦誠。雖然在政治上經常挫敗,但是在詩、詞、文、書、畫五藝俱絕,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他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他傑出的散文作品標誌著從西魏發端、歷經唐宋的古文運動的勝利結束,散文與歐陽修齊名,合稱“歐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甚至在飲食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實在是一個率性做自己的最佳典範。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