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曾經在風景區的「山莊」旅館服務過。有一次接了某大企業的旅行團,前來度假的員工約有3百多人。其中有位面容慈祥,頭髮斑白卻雙目有神的老者,不時的問著領隊說:「同事們的房間都安排好了嗎?」
領隊忙把房間配置表拿給老者校閱。晚餐的時候,赫然又看到這位老人家,首先盤踞在大飯鍋旁,很「堅持」的為每位同事在盛飯。只見到很多人很不好意思,卻很開心接過他盛的飯,這時候,我才知道他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
到了晚上,所有旅客均已就寢之後,我整理了當天房間的住宿表,竟然發現了這個旅行團所有的人都住進了高級套房,只有那位董事長是睡在一般塌塌米的通鋪。第二天清晨,我特地請教了這位董事長,為什麼他要選擇睡在塌塌米的床鋪上。
他說:「早年生活清苦,住的是無法遮風蔽雨的『土角厝』,現在有了這麼舒適的塌塌米,已經心滿意足了。而安排讓員工睡套房,是對他們的尊重,符合他們的需求。」
一般身為高級主管的人,很難去體會基層員工的感覺與艱辛,角色互換時,因為身歷其境,便能感同身受。我很敬佩董事長的為人處世,他卻對著我說:「你想,他們肯為我工作,我為什麼不能幫他們設想呢?」
看著老者自在的笑容,我心想;讓下屬倒茶、盛飯的董事長未必就是不夠好的董事長。但是就屬下而言,肯放下身段幫員工倒茶、盛飯,甚至處處為下屬設想的董事長,那一定是所有人願意尊崇以及追隨的企業主。
,,,,,,,,,,,,,,,,,,,,,,,,,,,,,,,,,,,,,,,,,,,,,,,,,,,,,,,,,,,,
上位者常會用…不在其位不知其辛苦來訓戒底下的人,讓底下的人知道,你們只看到我風光的一面,卻不知我風光背後的壓力和責任阿。
但再換個角度思量,上位者又有幾人能和文中的董事長一般,親身經歷下位者的工作,擺脫,下位者為上位者服務的觀念,改由上位者為下屬服務呢?每一個位階都有其風光與說不出的苦處,就如同,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煩腦,沒錢的人有沒錢的人的快活。
但世上,沒錢的人都想感受一下有錢人的煩腦,反之,卻有多少有錢人願意去體驗沒錢的人的快活呢?
喜歡本文作者最後所言的:「讓下屬倒茶、盛飯的董事長未必就是不夠好的董事長。但是就屬下而言,肯放下身段幫員工倒茶、盛飯,甚至處處為下屬設想的董事長,那一定是所有人願意尊崇以及追隨的企業主。」
以國家而言,民為貴、君為輕,以民貴之國家才會強盛興旺,但若以民為賤者終將民反,企業亦同,員工是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若企業主只將員工當成是一種賺錢的工具,抱持有錢不怕請沒工的心態,那員工必定沒有向心力,企業的競爭力也會在無形中被削弱。其實這位董事長或許不知道,他正力行「僕人領導」的管理哲學。
僕人領導(servant leadership)定義係指一個人具有僕人風格和心理特質,能夠服事、扶持、激勵和授權他人,而不將自己視為高高在上,處處需要為他人服事,由於僕人領導表現為他人服務的行為與態度,又稱服務領導。
起源
「僕人領導」一詞,最早是格林里夫(R.K. G)於1970年在其所發表的〈僕人是領袖〉(The Servant as Leader)一文所提出,倡導僕人領袖的關念,對於企業或組織領導者有所影響。到了2000年以後,格林里夫的僕人領導受到廣泛推崇,各種闡述僕人領導的論著紛紛出現,例如:杭特(J.C.
Hunter)的《圖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布蘭佳(K.
Blanchard)和豪吉斯(P. Hodges)的《僕人領導》(The Servant Leader),都受到社會各界重視。 依格林里夫的看法,僕人領導是一種實用的哲學,他支撐個人選擇服務第一,然後引導個人擴大其服務到其他個人和機構。僕人領袖不一定具備正式領導職權,但具有激勵合作、信任、傾聽、授權和倫理等特徵。因此一位領導人具備僕人領袖的特質,會有不一樣的領導風格和行為。所以,僕人領袖會展現出下列作為:
1.重視符合他人需求;
2.發展成員表現最好的一面;
3.指導和激勵成員自我表達;
4.鼓勵成員追求自我成長;
5.傾聽和建立組織凝聚力。
其實僕人領導可追溯到聖經裡描繪領袖有三種特質──僕人、管家、牧羊人,具備這三種特質,才能成為有效的領導者。其中領袖是僕人,意旨領袖的心志和態度都要像個僕人。耶穌為門徒謙卑洗腳,多麼令門徒感動,這種以身作則建立榜樣,就是僕人領導最好的實踐者。
國父孫中山積極倡導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觀念,鼓勵大家為別人服務,亦符合僕人領導的基本內涵和精神。
僕人領導說來簡單,實踐不易,除非領導者願意改變其心態,否則將流於口號。因為一位領導者願意放下身段,秉持服事他人作為,具有犧牲奉獻精神,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意志,而其所散發出的領導風範,將帶給組織一番新氣象。「服務」是人的天性,僕人領導只不過將人的本性開展出來。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40 -141,臺北市: 高等教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