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讀《三國志》,蜀、魏、吳是三國,讀《蜀志》完了的時候,寫一首詩:「天下糾紛等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他說「天下糾紛」,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有本事的英雄、豪傑,彼此間爭天下、爭著要做皇帝。那個糾紛的原因有多大呢?為什麼要去同人家爭天下?原因只有一毛那麼大。王安石信佛,有一點好心腸、慈悲心。他感覺這些人都是為了名利而去爭天下、做皇帝,不是真實地愛老百姓,都是為自己的利益。你這個私心要做皇帝,是不應該的,所以「等一毛」。
「可憐身世兩徒勞」:當然讀《蜀志》就是要批評劉玄德,說是你劉玄德想要做皇帝,也是個私心;觀察你這一生的事情,「身世」:這個「身」就是私人、私家的事情,你家裡的事情沒做好,兒子也沒教導好;「世」,說是同曹操爭天下,沒成功,都是白辛苦了,白辛苦了,「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沒有人來開導你一下,你不要同曹操、孫權爭天下,沒有人來告訴你這句話。
「問舍求田意最高」:你或者問問誰,在什麼地方買一棟房子;或者是求幾畝田,耕田、讀書,這還是最高尚的境界。不要同人家爭天下,勞民傷財,結果是一無所得,造了很多的罪。
“求田問舍”一典,本來是劉備批評許汜在天下大亂時,無憂國志家的救世之心,而只求買田置地,經營自己的安樂窩(見《三國志•陳登傳》)。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說:“求田間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這是正用。而王安石在《讀蜀志》中卻說:“無人說與劉玄德,問舍求由意最高。”這是反用,充分體現了王安石在變法失敗後的苦悶與憤激。
另一種說法
王安石在去世前一年,與蘇軾在江寧(今南京)見面,惺惺相惜,勸東坡在當地買地建屋定居。
千古糾紛等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蘇軾回詩說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他說「天下糾紛」,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有本事的英雄、豪傑,彼此間爭天下、爭著要做皇帝。那個糾紛的原因有多大呢?為什麼要去同人家爭天下?原因只有一毛那麼大。王安石信佛,有一點好心腸、慈悲心。他感覺這些人都是為了名利而去爭天下、做皇帝,不是真實地愛老百姓,都是為自己的利益。你這個私心要做皇帝,是不應該的,所以「等一毛」。
「可憐身世兩徒勞」:當然讀《蜀志》就是要批評劉玄德,說是你劉玄德想要做皇帝,也是個私心;觀察你這一生的事情,「身世」:這個「身」就是私人、私家的事情,你家裡的事情沒做好,兒子也沒教導好;「世」,說是同曹操爭天下,沒成功,都是白辛苦了,白辛苦了,「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沒有人來開導你一下,你不要同曹操、孫權爭天下,沒有人來告訴你這句話。
「問舍求田意最高」:你或者問問誰,在什麼地方買一棟房子;或者是求幾畝田,耕田、讀書,這還是最高尚的境界。不要同人家爭天下,勞民傷財,結果是一無所得,造了很多的罪。
“求田問舍”一典,本來是劉備批評許汜在天下大亂時,無憂國志家的救世之心,而只求買田置地,經營自己的安樂窩(見《三國志•陳登傳》)。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說:“求田間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這是正用。而王安石在《讀蜀志》中卻說:“無人說與劉玄德,問舍求由意最高。”這是反用,充分體現了王安石在變法失敗後的苦悶與憤激。
另一種說法
王安石在去世前一年,與蘇軾在江寧(今南京)見面,惺惺相惜,勸東坡在當地買地建屋定居。
千古糾紛等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蘇軾回詩說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