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的變與常 戴久永
一般而言,現代品管的起源都是從1920年代蕭華德(W.A. Shewhart)首創管制圖開始算起,然後有道奇(H.F.
Dodge )與洛米(H.G .Romig)的抽樣計畫(sampling plan),後來兩者被合稱為統計品質管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簡稱SQC。
全面品質管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雖然早在1950年代就已由美國的費根堡(A.V. Feiganbaum)提出,但是並未引起美國企業界注意,因為當時的美國公司正為訂單太多、產品供不應求而忙得不亦樂乎,實在沒有功夫推行什麼TQC。
反倒是日本企業界將TQC本土化之後付諸實現、產品品質因而大幅提升,日本人將TQC改稱為全公司品質管制(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CWQC以示與TQC有所不同。後來日本人很驚訝的發現,美國幾乎沒有公司推行TQC。時至1980年代,由於日本產品的暢銷全球,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因而盛行一時。其他諸如全面品質保證(Total
Quality Assurance)TQA、統計過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全公司品質改進(Company Wide Quality Improvement)CWQI、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Improvement)CWQI、全面品質管理這些「字母湯」(alphabet
soup)也都曾經陸續被管理顧問公司引進台灣。
TQM發展至今,可說是紅遍半邊天,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諸如英國、澳洲、紐西蘭、墨西哥等國也在大力推行,所以現在可說是TQM時代。有人不免要問,它是否將如早先的其他品管理論,終將有一天成為過去?依據筆者個人的淺見,發現至少有如下數點的蛛絲馬跡,可供讀者參考: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前述各種品管理論,譬如以TQC與TQM相比,有人認為其實二者之間基本上並無不同,都是強調全員參與品質改進的工作,注重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減少浪費、追求顧客滿意,也就是所謂的「常」。
只不過是由於當時美日之間的經濟摩擦日益嚴重,美國人認為多年前的戰場手下敗將,如今竟然在美國本土以經濟戰勝者的姿態出現,產品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而暢銷全球,令他們十分吃味,因此故意捨棄TQC的稱呼而改為TQM。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二者確實有所不同,前者強調「管制」,本質上是屬於事務的程序或過程的事項;後者則是注重「管理」,是關於系統整體性的規畫以及人員的教育訓練的事項,正是有所變有所不變。
事實上,任何管理理論的內容並非固定不變的,例如由於環保的課題日益受到重視,因此它也包含在TQM的TOTAL之內,使得現今的TQM已比早期的TQM內涵更為廣泛。
TQM的特色之一是強調持續改善,然而對於某些產業,例如電子業而言,亟需不斷創新,持續改善或許有點緩不濟急,因而有另謀他途的必要。
喜新厭舊是人性的通病。美國的企業經營管理者在推行TQM中,發現TQM並非盡如他所願;同時員工對於TQM日久生厭,新鮮感逐漸消失,不免心生是否有更新的品管理論的期望。美國管理顧問業者也發現管理諮詢這個市場每年約有10數億美元的潛在價值,因此投其所好,發展各種「新產品」。近年來,已有諸如「全面品質領先」TQL(Total Quality Leadership)、「顧客滿意管理」CSM(Custome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市場導向管理」MDM(Market
Drived Management)之類的新名詞紛紛登場。 (85、8、23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