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後悔過嗎?後悔,令人懊惱、傷心,令人難以補救。事實上,後悔莫及的遺憾經常會發生於每個人的身上。在人們後悔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會…..」。但是事實上,世上沒有後悔藥,「千金難買早知道」。其實,假如一個人做任何事之前,能夠三思而後行,就不容易後悔。星雲大師提供已下四點意見:
第一、有所發言,必莊重:無論在什麼地方講話,態度都要莊重,不要輕佻發言。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假如你的態度誠懇、真實,莊重的發言,自然不易引起他人的誤會,事後就不會後悔了。
第二、有所措施,必籌謀:人生無論做什麼事,總要有個預先的計畫。《論語》訓示我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樣,不匆忙決定,做起來就不易懊悔。
第三、有所決斷,必諮詢:無論做什麼事情,常常要有決斷。做,還是不做呢?這樣做好,還是那樣做好?要做大,還是做小?不管怎樣做,都必須要和前輩諮詢,或者和部下會議商量,否則只是一時衝動,一意孤行、獨斷獨行,做錯了後悔來就不及了。
第四、有所過錯,必承擔:人難免有思考不周的地方,假如所做的事情確實錯了,就要有勇氣自己承擔起來,如果推諉塞責,反而會被人家看不起。反之,能夠誠懇、老實的承擔責任,別人也許不會太生氣,甚至可能給你安慰,後悔的程度就會減到最小。
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一直在後悔!當有後悔事發生的時候,聖嚴法師曾經提供一個「四它」良方:「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古時候,有一位讀書人碰到一位修行的高僧,向他訴苦說:「我經常每做一件事,事後候總是感到懊悔,請問為什麼呢?」高僧笑著回答說:「你先聽我講一個人生的十種後悔,一、逢師不學去後悔;
二、遇賢不交別後悔;
三、事親不孝喪後悔;
四、對主不忠退後悔;
五、見義不為過後悔;
六、見危不救陷後悔;
七、有財不施失後悔;
八、愛國不貞亡後悔;
九、因果不信報後悔;
十、佛道不修死後悔;
請問這十種後悔之中,你是屬於哪一種後悔呀?」
書生聽後摸摸頭腦,無可奈何地說道:「看起來這些後悔都是我的毛病。但是,我不懂怎麼去治療。所以想請您慈悲開示。」
高僧開示道:「你只要把十後悔中的『不』字改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師要學,遇賢要交,事親要孝,對主要忠,見義要為,見危要救,得財要施,愛國要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這一字的藥,你好好服用!」
對好事,太多的否定,當然就會後悔;假如對好事肯定,對壞事否定,那就不會後悔了。人的惡習,往往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假如能慎於始,就不會事後懊悔了。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總是果報現前時才會後悔,如能夠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後悔了。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