霈然甘澤洗塵寰,南畝東郊共慰顏。
地望歲功還物外,天將生意與人間。
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ㄉ一ㄢˋ)閑。
誰似浮雲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
譯文
一場人們盼望已久的甘雨霈澤下過之後,農村中處處是一片歡騰。
大地希望得到好收成,還須依靠物外的力量,天如人願給人世間帶來了生機。
雨後轉晴,風雷停息,浮動消散,天空中露出滿天星斗。雨後新涼,房間中的枕席也令人感到舒適。
現實生活中的人,有誰能像浮雲那樣地到下過雨以後,就立即退到山的那邊去那樣知所進退呢?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字面上是講自然現象下雨,但詩中卻明顯地寄託著作者的鬥志和懷抱。一場大雨,洗淨了世間的塵埃,人的心也不由地靜了下來。望著窗外的美麗世界,王安石寫下了這首《雨過偶書》。詩的最後兩句這樣寫道:誰似浮雲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王安石看著雲成雨落下,然後無息地消失,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從詩的本身看,王安石是借浮雲來告誡人們:人要懂得進和退。其實連他自己都沒有做到。王安石不斷地前進,從一個地方官一步一步爬到宰相的位置,但他不懂得退,每次都是被逼而退。歷史告訴我們,理論與實際畢竟是有距離的。
“霈然甘澤洗塵寰,南畝東郊共慰顏”,是寫一場大雨過後,農村中處處是一片歡騰。“霈然”,是雨盛的意思;“甘澤”,即甘雨,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的雨。詩中雖然沒有說到久旱,但甘雨霈澤,常常用於指久旱時的雨。而且“南畝東郊”這樣的歡欣喜悅,說明這是一場人們盼望已久的喜雨。“塵寰”,世界。這裡用了一個“洗”字,也含有希望好雨把世界上的惡濁沖洗淨盡的意思。
接著,“地望歲功還物外,天將生意與人間”,是寫人們對這場喜雨的熱烈反應,當然這也是作者的評價和議論。大地希望得到好收成,還須依靠物外的力量,物外猶世外,即靠老天爺的幫忙。老天爺真的給人世間帶來了生機。這裡,“天”,“物外”,其實是差不多的意思。把天的力量作這樣高的估價,正說明作者生活在九百年前的封建時代,農業生產還得依靠自然界的風調雨順。所以,這樣說還是符合實際的。
“霽分星斗風雷靜”,雨後轉晴,風雷停息,浮動消散,天空中露出滿天星斗。“涼入軒窗枕簟閑”,“簟”,竹席。雨後新涼,房間中的枕席也令人感到舒適。
到了這裡,一共六句,都是寫這一場喜雨的過程。但作者並不是僅僅在寫一場雨,而是通過寫雨來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詩中明顯地有所寄託。這種寄託,在末聯中點出:“誰似浮雲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詩中也還是從下雨落筆,但主旨已轉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雲的進退,是很合時宜的,人間需要雨的時候,它便來到天空下起雨來;待到下過雨以後,它又立即退到山的那邊去了。現實生活中的人,有誰能像浮雲那樣地知道進退呢?這首詩中的“誰”字深切地表達了王安石的感歎也哀歎:“有誰能像浮雲那樣知進退呢?”幾乎沒有人,至少他自己做不到。王安石寫雨,其實是寫他自己。作為政治家,要像久旱時的甘雨一樣,給天下帶來好處,幹一番有利於萬民的事業。這是他對自己的期望。他做宰相期間,實行新法,企圖減輕一點人民的負擔,促進生產,富國強兵,種種願望同他這首詩中的思想是一致的。同時,他提出要功成身退,就像浮雲一樣:人們需要雨的時候,便來下雨,下過雨後,就立即歸山,辭官隱居。
王安石明白人生要進退有度的道理,但他的固執、驕傲、自負不允許他後退。他明明清楚地知道變法的實施需要一大批的優秀官員,但他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為他們低下頭顱,不允許自己為了得到官員的支援而打破自己的原則。他從來不為了認知而改變自己的性格。他的認知和性格上的不平衡和無法平衡導致他失去了堅定的後盾,以致變法失敗。
功成身退的思想,不是他的發明,歷代許多大詩人都有過這種想法。但王安石通過雲來下雨,雨過雲散這種形象的比喻,來說明自己的生活理想,是很新穎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