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轉載 淺析杜牧、王安石與李清照對項羽烏江自刎的評價


摘要:項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悲情英雄,關於他的傳說一直在民間流傳,這其中又以他烏江自刎最為慷慨悲壯,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反復詠歎的歷史題材。然而不同人對他的烏江自刎一事表現出明顯的不同,本文主要從詠史詩的特點、作者本人的人生經歷、人物性格、身份等角度來分析比較李清照、杜牧、王安石對烏江自刎之評價。

 

關鍵字

:烏江自刎、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評價

 

項羽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悲劇集中表現在烏江自刎這一歷史事件上。人們對項羽烏江自刎一事的看法各有千秋,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王安石的《烏江亭》,這三首詩可以說基本上代表了三種不同的觀點,他們對烏江自刎一事的評價,褒貶不一。

 

悠悠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遺跡,人物風流,一直為文學藝術的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而不同身份的人他們對歷史材料的分析處理卻是各說紛紜。

藝術家直面現實人生,從對歷史事實的思考中生或發出許多感喟許多諷慨,或發出許多聯想許多假設。政治家表現出客觀冷峻、詩人則多以其豐富的感情,對歷史的研究思考帶有更多的情感,即使是同為詩人身份,但受個人性格等的影響,所以在對史實的處理上混入了鮮明的個人色彩,同一史實卻受到褒貶不同的評價。

 

正所謂詩中的歷史不必如史書中的歷史那麼確切詠史詩不必鑿鑿指事實的原因。一代英雄的末路,引起了許多詩人的論爭。項羽應不應該過江東?他對項羽烏江自刎一事的看法各有千秋,到底能不能捲土重來?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後世詩人的心頭。杜牧在《題烏江亭》中認為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他從兵家的角度,

議論戰爭成敗之理,

提出自己對歷史上已有結局的戰爭的假設性推想。

假想未然

之機會,強調兵家須有遠見卓識和不屈不撓的意志。要注重人事。此詩的首句言勝敗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缺乏大將氣度。三四句設想項羽假如回江東重整旗鼓,說不定就可以捲土重來。這句有對項羽負氣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卻是批評他不善於把握機遇,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不善於得人、用人。總之杜牧的《題烏江亭》中,對項羽自刎是持否定態度的。在他看來,勝敗是兵家常事,大丈夫包羞忍恥能屈能伸,才算得上是個男兒。如果項羽當初包羞忍恥回到江東、像越王勾踐那樣臥薪嚐膽,憑藉多才俊的江東子弟,重整旗鼓,他日率江東子弟再次渡江而西,與劉邦逐鹿中原,那麼,他最後的結局不一定就是失敗。而王安石在《烏江亭》中則寫到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這首詩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項羽的霸業以鴻門宴為轉折,此後逐漸從頂峰走向下坡,到了垓下一戰,已經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境地,徹底失敗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了。項羽失敗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盡人心。更為可悲的是,他毫無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他臨死前的這番話,可為壯士衰作注腳,也可為勢難回作證明。所以,三、四句詩人進一步深入剖析: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以辛辣的反問指出:即使項羽真的能重返江東,但對這麼一個失盡人心而執迷不悟的人,江東子弟還肯為他拼死賣力嗎?捲土重來實在是癡人說夢而已。

此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好的詠史詩,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既是議論而不用議論。這需要詩人很好地掌握。對於之間的矛盾,作恰到好處的處理。因為僅將史實重複一啟遍,不成為詠史;純是議論,則變成一篇史論,不成為詩作,這首詠史詩,是王安石對楚霸王項羽躺世的感歎。詩人在這首七絕之中,既有詠史,又有議論,將二者很好地統一起來。

 

杜詩和王詩的不同,主要是因為他們各自的出發點和立場不同:杜牧著眼於宣揚不怕失敗的精神,是借題發揮,詩人詠史;王安石則審時度勢,指出項羽敗局已定,勢難挽回,反駁了杜牧的觀點,是政治家的詠史。杜牧作為詩人他對歷史提出質疑和假設,假如項羽能夠回到江東,能否捲土重來也未可知的事。杜牧的詠史詩常用翻案筆法,強調歷史事件中的偶然因素和個人因素,而這些與杜牧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和強烈情感有關。詩體現了唐代詩人的浪漫與激情,而王安石則顯示出宋代士大夫的冷峻與沉矜。

政治家的客觀冷靜,從軍事得失、人心向背等方面分析出項羽失敗是歷史發展之決定的,非人力所能挽回。一個是詩人的詠史詩,不能用歷史真實來評斷;另一個則是政治家的詠史詩,不能用藝術成就來裁決。也就是所謂的詠史詩不必鑿鑿指事實。由於身份。個人性格的影響,造成差異是無可厚非的。

杜牧憑著一種詩人的激情對項羽自刎的結局表達了自己的失望和不滿,放言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而王安石則以政治家的客觀冷峻給杜牧潑上一盆冷水,反詰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杜詩和王詩的雖然觀點截然不同,卻都體現了詠史詩———尤其是翻案詩的懷疑舊論、大膽創新、獨樹一幟、引人深思的詩歌品質都成為了詠史詩中的名篇,為後世稱道。而對於這一歷史。我國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則又有新的獨到之處,她在《夏日絕句》中寫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她對用西楚霸王項羽失敗後不肯苟且偷生一事給了極高的評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些慷慨激昂的高度氣節的詩句出自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的筆中,也許這有悖於常人的理解,但是從她的性格以及此詩的寫作背景不難看出,這確實是李清照的一個轉折。寫此詩的一個導火索是當時丈夫趙明誠被任命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裡發生叛亂,身為知府的趙明誠沒有恪盡職守指揮戡亂,而是悄悄地用繩子縋城逃跑了。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羞愧。當京城已陷,他和丈夫往江西方向逃亡。行致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蕩。面對浩浩江水,隨口吟就了這首詩。同時,她也借

此詩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她的性格多愁善感卻剛強正直、勇於追求。在她的很多詩詞裡,流露出她在離別、家亡、國破後的感傷,讓人感覺到一個人比黃花瘦的才女在亂世中的消沉。她始終愛國關心政治。對時局的思考和分析遠遠地超過了當時一介婦人所能企圖的深度。看到山河破碎,朝庭不思收復中原,她憂心如焚。北宋末年,當她還是一個閱世未深的青年女子時,就對國家的日趨衰敗表示了憂慮,提出了警告。也可以說她借古諷今,指責了宋朝皇帝的荒淫奢侈,抨擊了權奸們的腐敗誤國,表現了清醒的政治眼光。

 

不同時代背景,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就有了作者不同的思想觀點,叢杜詩和李詩可以看出。杜牧出身名門,是宰相杜佑之孫,少有大志,文武兼備,尤其善讀兵書,且處在軍閥割據的晚唐,他很想重整河山,在他看來,大丈夫應該能屈能伸,以建功立業為重,所以他對項羽的自刻烏江不贊同,甚至不屑一顧。而李清照處在金兵近逼的南宋,當時南宋統治者偏安于江南一隅,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毫無骨氣。而李清照對朝廷無能,害得百姓遭殃,特別是自己流離失所,更是心生痛恨,不由得想起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氣節來。她是多麼希望當時南宋王朝能像項羽那樣剛強不屈與中原土地共存亡,使百姓免遭背井離鄉之苦。


其實,歷史本身的是是非非在詠史詩中已經變得並不重要,因為寫詩畢竟不是寫史,重要的是詩人對歷史傳說的題詠是否有超越前人的獨到見解,是否能從陳舊的史實中生髮出新意。正所謂詠史詩不必鑿鑿指事實。其實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他們的這三首詩都是不泥於歷史定說的創新之作。

由於不同人生經歷、不同社會環境、不同的人物身份、性格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了他們對烏江自刎這一事件的褒貶不一。但我認為項羽烏江自刎充分體現了他的剛烈性格和英雄本色,也充分體現了項羽的俠義精神和仁愛情懷。正如魯迅所言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和毀滅給人看,在我看來項羽的項羽的烏江自刎,是他悲壯激烈的英雄主義絕唱,是他英雄人生的一種完美謝幕。

 

參考書目:


1、陳向春:【國古典詩歌主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丁啟陣:【詩歌與人生】東方出版社
  3、袁行霈:【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師曉暉;【唐詩宋詞鑒賞】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這篇淺析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禪宗公案,敘述甲乙兩和尚為一件小事爭執,鬧得不可開交。

其中甲和尚就去找師父評理。老師父聽了他的敘述後,點點頭說:「嗯!你對!」

甲和尚聽了高興的告訴乙和尚。乙和尚不服氣,也跑去找老師父說了一堆理由,老師父聽完也點點頭說:「嗯!你對!」

乙和尚歡喜的離開後,老師父身旁的侍者便疑問道:「師父,怎麽會兩個人都對呢?」老和尚看看他說道:「你也對!」 

很多人看了這個故事,當成一個笑話,樂過,也就忘了。 

有的人想了想,覺得老和尚在因材施教,隨遇而安,順水推舟,隨風逐流。。。。 

也有的覺得老和尚在換位思考,站在每個小和尚的角度。。。。。 

在我看來,老和尚和小和尚是在不同的空間。 

小和尚是在處理邏輯的空間,事物其實有其規律,高低,對錯,但又互相不能說服,所以爭的不可開交。
老和尚是在處理情緒的空間,覺察了每個人的情緒,能理解每個小和尚的情緒,他說的“對”,是指小和尚的情緒反應的對錯。至於邏輯對錯,老和尚並不感興趣。

一般的人,被自己的情緒,邏輯搞得手忙腳亂。智慧的人,覺察、理解、引導對方的情緒。邏輯的世界,幾乎可以不關心。放下,放下。。。。 

你如果不同意以上觀點,你也是對的,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轉載《再別康橋》 賞析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從胡適新詩《老鴉》說起

胡適新詩《老鴉》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二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饑。──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胡適早年自美返國,看到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常在演講、為文時提出批評,因此引起很多被批評者的不滿,甚至招來種種打擊。所以他自比為烏鴉,老是啞啞地對著人叫,別人見了牠就大不吉利。烏鴉討人厭,但是胡適卻堅定地說: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輕柔悅耳,人們都喜歡聽﹔但他卻寧願當烏鴉,不肯阿諛諂媚,討人們歡喜。他要把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暴露出來,以謀求改善,即使因此而使自己處境惡劣,無枝可棲、又寒又飢,但他也不屈服、不改變,仍然堅定的說 「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 因為他不是鴿子,也不是小鳥,他本來就是烏鴉,他就是要當烏鴉。這首詩裡的老鴉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化身;他借老鴉向世人宣示─不管你們喜不喜歡,我還是堅持說我該說的話;不管處境如何困難,我還是堅持我該做的事 ! 這種精神正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具體表現 。 為什麼烏鴉討人厭 , 被人認為不吉利呢 ?大師胡適經常說自己有歷史癖,而我則有考據僻 。 喜歡就一些趣味雅(trivia)的小事打破砂鍋追到底 。 經過一番搜尋,發現烏鴉討人厭的理由如下: 除了烏鴉全身烏黑,叫聲嘶啞難聽,而且常常成群結隊地邊飛邊叫,據說烏鴉的嗅覺特別靈敏,人或畜瀕臨死亡,他 ( 牠 ) 的身上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烏鴉就聞味而來。可是人們誤解了牠,認爲是牠的到來才造成死亡事件的産生。所以人們認爲烏鴉叫是不祥之兆。   偶然讀到著名唐代詩人杜甫《奉贈射洪李四丈》的詩 ,提到有烏鴉在友人房上叫,他恭維友人道: " 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 " 元稹的《大嘴烏》詩和白居易《和大嘴烏》詩再再顯示唐人普遍認為烏鴉是吉祥鳥,烏鴉的出現必定帶來喜慶,因而對烏鴉有著熱愛和敬畏的感情。另一方面 ,唐人 認為烏鴉覓食反哺其母,這種行為與儒家思想契合。例如白居易的《慈烏夜啼》對於烏鴉讚賞有加 : " 慈烏失其母,

白居易的《花非花》究竟是什麽意思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首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在五十多年前我讀書的時候就已經於音樂課中學過 ,至今還沒忘記它的旋律 。 不過對於詞句的意思卻是不甚了了。最近我著迷台詩宋詞的學習,上網查這首詩的翻譯,發現有多家不同的解讀,詩人的《花非花》到底想說什麼呢?感到十分有趣,特將結果整理與同好分享 。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但這首《花非花》卻句式奇特,且通篇取譬,十分含蓄,甚至迷離,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朦朧詩的代表,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因此對於這首詩到底想表達甚麼 , 充滿好奇 。 詩取前三字爲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語意雙關,富有朦朧美是這首小詞的最大特點。霧、春夢、朝雲,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飄渺的,意象之間又故意省略了銜接,顯出較大的跳躍性,文字空靈,精煉,使人咀嚼不盡,顯示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功力。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裏取喻於花與霧,在於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如果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這裏“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啓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於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一歎:“去似朝雲無覓處”。   有人主張這首詞通篇都是隱語, 主題當是詠官妓 。當時各級官府都有一定數目的官妓,供那些官僚們驅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並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霧”字是雙關。借“霧”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應女宿,但又並非雲霧之霧。    “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而主要是說人。唐宋時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來,黎明即去。因此,她來的時間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個春夢。她去了之後,就像清晨的雲,消散得無影無蹤。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為依存,但關係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來明去為限,可謂會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