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大不列顛大在哪兒?

經濟依然低迷,寒流就要來了;夏時制即將結束、兩頭不見太陽的日子步步逼近。需要一點好消息,猶如早上醒來需要一杯熱茶! 好消息大海撈針。大消息比比皆是。在北京,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一連四天在北京開會,聚焦文化。其實最近,中國高層不斷吹出文化風。胡錦濤在 7·1 講話中說過,中國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中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無獨有偶,六中全會前幾天( 12 日),著名市場調研公司 Anholt-GFK Roper 公佈的 “ 國家形象指數 ” 顯示,三年間,中國從全球 50 個國家排名第 26 升 至第 22 名。媒體分析認為,中國形象改善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以及政府投入鉅資舉辦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會,並大幅度增加宣傳費用。 現在,輪到倫敦辦奧運了。首相卡梅倫親自啟動名為 “The GREAT Campaign” 的宣傳運動(大概就是形象工程的意思吧)。其宗旨,用文化大臣的話說,是要凸現 Great Britain 大不列顛之 Great“ 偉大 ” ,達到招商引資、吸引遊客的目的。 那麼,大不列顛到底 “ 大 ” 在哪兒?英國人又是怎樣看待形象工程呢? 來英國看什麼? Anholt-GFK Roper 的國家形象指數顯示,去年,大不列顛在海外的形象也有了明顯改善。排名往前挪了一位,超過法國,成為繼美國、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最受仰慕的國家。 英國旅遊局執行總監 Sandie Dawe 特別注意到,在中國和印度這 “ 兩個具有巨大、長期增長潛能 ” 的國家,英國被許多人看作 “ 嚮往的目的地 ” 。 換句話說,如果錢不成問題,許多人都想來看看。那麼,來英國看什麼、幹什麼呢? 9 月 22 日 ,卡梅倫在紐約啟動 “The Great Campaign” 形象工程,試圖通過宣傳英國的十大強項,彰顯英國作為旅遊、學習、工作、投資和商務目的地的優勢。 政府的目標是多吸引 400 萬遊客。期盼著形象工程能讓遊客以全新的眼光理解英國。來看看國家公園有多美,品品古堡畫廊有多老,聽聽音樂節有多酷,試試花錢有多爽。 另外,繼今年 4 月威廉王子大婚在全球引發王室熱之後,明年,英國還將舉行女王登基 60 年的鑽石大慶典。王室的粉絲們,難道不想來體驗一番? 更重要的,英國政府還說,要為商界創收 10

美國真正的可怕之處在哪兒?

劉亞洲   美國真正的可怕之處在哪兒?美國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最先進的科技,但我認為這並不可怕。據說它的隱形飛機來去中國很自由,但這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它可怕的東西不是這些。 1972 年我在武漢大學讀書,上政治課,一個政治老師講:“美國是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表,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我,工農兵大學生,一身軍裝,立即站起來,反駁:“老師,我覺得你說得不對。美國雖然不像中國一樣,是早晨八、九點鐘噴薄而出的太陽,但它也不是什麼夕陽,而是正午的太陽。”老師氣白了臉,結結巴巴地說:“你這個同學,怎麼敢說這話!”他沒有問我為什麼要說這話,卻用了一個“敢”字。其間心態,一眼看穿。就是這個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國家,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領導了世界上最新的一場科技革命。我大學畢業後,正逢改革開放。 我又有一個觀點:美國是由千千萬萬不愛自己祖國的人組成的國家、但他們都很愛美國。那時很多領導人,一邊罵美國,一邊把子女往美國送。反差巨大!講了半天,美國可怕之處何在呢? 我自己感覺有三點: 第一,美國的精英體制不可小覷。 他的幹部制度,他的競選機制,能夠確保決策者是一批精英。我們中國的悲劇,大到國家,小到一個單位,多數的情況是,有思想的人不決策,決策的人沒有思想。有腦子就沒位子,有位子就沒腦子。美國正好相反,他的寶塔尖體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 因此,第一,他不犯錯誤,第二,他少犯錯誤,第三,犯了錯誤他能很快改正錯誤。我們是犯錯誤,這是第一。第二,常犯錯誤。第三,犯了錯誤很難改正錯誤。美國用一個小小的臺灣牽制了中國整整半個世紀。他把這個棋子走活了,走神了,一個臺灣,改變了東亞的國際政治生態。我最擔心的中國新世紀發展的戰略框架因為臺灣而扭曲。 現在對強勢民族來說,領土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已經變追求領土為追求國勢。美國人對任何國家都沒有領土要求。它不在乎領土,它在二十世紀的全部作為都是造勢,什麼叫造勢?除了經濟強大以外,民心啊!有了民心國家就有凝聚力,失去的領土可以回來;沒有民心,你擁有的土地肯定會失去。有的國家領導只看一步。美國行事往往看十步。因為如此,所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發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加強美國的地位。 如果我們被它牽著走,就可能丟掉所有的戰略籌碼。我一再講,美國的戰略重心不會移到亞洲來,但不意味著它不包圍中

本土應有大氣度大胸襟

詹啟賢 什麼是本土?什麼是本土政權?什麼是台灣?什麼是台灣人?這些問題,每逢大選,就被拿出來炒作一次。但對本土的內涵,對本土政權與民主社會、台灣社會結構、台灣歷史的關係,整個社會卻一直缺乏深刻的認識,更缺少開闊的胸襟,讓本土有更完整的內涵。 事實上,台灣在歷史上本是一個「無主之島」,所謂「原住民族」也是從南島、東南亞諸島,在不同的時間移民而來。這樣一個「無主之島」,有點近乎現在大洋洲的某些島嶼,但台灣之不同在於,它鄰近大陸,且處於東亞的南北區域交界處,在地緣政治與區域經濟上,特別受到重視,自不可能自外於歷史的大流。   外省人豐富本土文化   從早期的原住民,到明朝之前漢族移入後的種族雜居;從荷蘭、西班牙人的屯墾,到鄭成功的軍隊奠基,清朝幾度海禁又開放的大量移民人潮;這整個歷史見證了台灣逐漸從一個世界邊緣的島嶼,走上世界經濟與政治的舞台。通過一八九五年的戰爭而殖民台灣的日本,事實上只是世界上基於地緣政治需要,而對台灣深感興趣的國家之一。台灣在這不斷增加移民的過程中,已從南島西方屯墾狀態,走向閩南文化,再進而為日本東洋文明。 回顧台灣歷史,以更大胸襟看世界,我們卻不能不發現,所謂台灣的「本土」,本身就是各種文化互相包容的結果。原住民文化是從南島文化來的,荷蘭與安平港的故事,是外來的;黃牛和甘蔗也是外來的。漢族是從大陸來的;日本統治的所有文化,它的現代化成果,是外來的,甚至日本的現代性也是學習歐洲的外來文化,而台鐵、台電、基隆、高雄港、嘉南大圳、西方教育也是藉由日本人建設的外來文明。而國民黨帶給台灣則是土地改革、九年國民教育、經濟發展奇蹟、地方自治與民主選舉等等。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貢獻。在這種不斷有世界性的外來文化交融而成的台灣,我們的「本土」是什麼?它難道不是因為世界文化的交會,不同文明的灌溉,而讓本土豐富起來,美麗起來嗎? 從整體台灣歷史來看,日本人想去漢文化,國民黨想去日本化,現在有人想去中國化,都短視狹隘,不僅去不掉,也不應該。台灣缺少任何一段都不完整。完全的面對歷史,全面的接受它,並在這個基礎上,共同面對未來。這才是台灣。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外省人」,我們會發現其實他們正是讓台灣本土文化更豐富的元素之一。更且,在歷經近六十年的通婚、作為鄰居共同生活、互相成為朋友的長時間融合,本省、外省早已難以分隔。講白一點,就算這兩百

i是哪兒來的?

BBC 英倫網 蘇平 《英倫隨筆》 繼蘋果產品之後,許多廠家緊跟潮流,推出自己的 i 產品 上星期給 iPod 過生日。發稿的轉天,即傳來蘋果創始人之一賈伯斯告別人世的消息。一代奇才英年早逝,真是可悲可歎。 iPod ,不僅給我們聽音樂的方式和習慣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還為另外一個社會潮流推波助瀾。從 iPod 以後,小寫的 i 就插上翅膀、馳騁天下了。 2010 年底, BBC 新聞網的讀者將 “i” 選為 “ 定義 21 世紀第一個 10 年的熱門詞 ” 之一。 那麼, i 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如此雷人呢? BBC 緊趕潮流 i 的起源,可能還要追溯到 10 多年前。當時,蘋果公司推出了 iMac 。但是,直到 iPod 走紅世界之後,許多其他廠家才緊步後塵,紛紛推出以 i 打頭的產品。玩具廠家生產了 idog 、 iteddy 。這是什麼東西,沒聽說過,應該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在猜不出,拿出你的 iPhone 、 iPad 去 iGoogle 搜一搜吧。 在英國, i 的衝擊波更是深遠。 2008 年,就連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播客( podcast )正式命名為 iPlayer ! 去年,英國《獨立報》推出簡略版,起名 i 報。這份報紙專門針對那些既想看嚴肅的新聞大報、但又不願浪費太多時間的年輕受眾。 2010 年年底, BBC 新聞網搞了一項調查,請讀者推選能夠 “ 定義 21 世紀第一個 10 年的 20 個熱門詞 ” 。 i 進入前十名。同時入選的其他熱門詞還包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9•11 、博客、信貸緊縮、臉書、碳足印、反恐戰爭、奧巴馬熱等。 個性化的 “ 我 ” 這個 i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英語中, 大寫的 “I” 是 “ 我 ” 的意思。所以,每當我看到以 i 命名的產品,第一個聯想就是 “ 我 ” 。比如, igoogle , 大概說的是 “ 我的 google” ,表示我的 google 主頁更加個性。 另外, i 產品還會讓我猜測,這與互聯網 internet 、新技術有關。比如,蘋果的 i 產品,我一直都以為,這個 i 指的是 internet 和 intelligent 智慧。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 現在, i 成了潮流、時尚,含義也不再這麼簡單了

談 「謙卑」

•文/錢復 謙卑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關鍵 謙卑是一種態度,懂得謙遜的人,不會做出驕傲、狂妄的舉動,因此容易與人相處、結交朋友。謙卑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若我們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若能以誠懇、謙卑的態度表示歉意,當然比較容易獲得對方的原諒。《聖經》裏也說:「謙卑的人有福了。」 謙卑是重要的美德,卻不容易培養。想學習謙卑的態度,我們必須先了解到,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一定都會有缺點。能坦承自己的不足,我們才能獲得改正的機會,也更能放低姿態,用謙遜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媒體時常報導,很多大陸觀光客來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臺灣人處處懂得排隊。排隊雖然是一件小事,卻顯示出人們懂得先來後到、禮讓的道理,這樣的行為,其實就是謙卑的展現。 只可惜,我們的社會並非人人皆是如此。開車行駛在道路上,我們時常會遇到不停超車、蛇行的駕駛人,他們心裏想的,恐怕是「我一定要超過你,我一定要跑在你前面」,這樣的行為是不守秩序的,更是傲慢的。 在校園內亦是如此,現在師生關係緊張,常常導因於學生不懂得尊師重道,對老師沒有禮貌。部分家長不但不糾正孩子,還縱容子女對老師不敬。這些家長或許沒有想到,如果現在孩子不知道在師長面前保持謙卑的態度,他們長大之後,也必然成為一個自大狂妄的人,如此一來,受害的不僅是自己,也會破壞了社會的和諧。 因此,我們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應該考慮這件事、這句話究竟會傷害到其他人,還是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我認為這才是謙卑最重要的意涵。 (錢復口述/黃瀚瑩編輯)

愛情這條路

愛情這條路 愛情這件事真是複雜多變,男女雙方真能真心相愛實在難得,許多出發點不純正的假愛情往往暫時的蒙蔽被騙的一方,例如男方看上女方的美色或家產,女方覬覦男方的多金,想要住豪宅,過著貴婦的奢華生活,這類的愛情往往以分手收場。 台語歌手陳盈潔有一首「海海人生」的流行歌曲,其中歌詞有「有人愛著阮,偏偏阮愛的是別人」的句子,一針見血的描述了愛情的另一種情境,凸顯了男女真心相愛的難得。 梁朝吳均所撰《續齊諧記》裡有一則奇幻小說〈陽羨書生〉,內容約略如下: 挑著鵝籠在山上行走的李彥,遇到一位書生,書生以腳痛為由,請求進鵝籠中,讓李彥擔著走,神奇的是此人:「與雙鵝並坐,鵝亦不驚。彥負籠而去,都不覺重。」半途歇息,書生從口中吐出妻子,一起吃喝;其後,書生喝醉,醺然入睡。太太偷偷背著書生從口中吐出另一所愛悅的男子,同與飲宴;正觥籌交錯間,忽聞丈夫招喚,太太急了!邊吐出屏障遮掩,邊進去敷衍書生;被吐出的這位俊美男子見機不可失,竟然也從嘴裡另吐出一貌美女子作陪戲調。直到屏障內「聲動」,男子才警醒地將該女子吞進肚內;書生的妻子也趁隙出來,快速吞下外遇對象;睡醒的書生伸了伸懶腰,見天色已晚,遂吞下妻子,結束歡筵,告別李彥而去。 作者的故事雖然聽起來如此荒誕不經,卻也強烈暗示所有的情感都潛藏背叛的因子。其中吞吐的,正是常見於世人心中的「綺念」,小說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性的醜陋面,即使是夫妻都無法做到彼此坦承相待,而是各懷鬼胎,爾虞我詐,各顯神通的設法滿足自我的私慾。但是也正因如此,青年男女能夠找到真誠相愛,願意共同一心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對象,實在是天大的幸福。

贈戴久永 邵錦昌

戴笠披蓑任平生 久困塵網歸未成 永嘆何須悲世路 筆頭千字勝登龍 直諒多聞性謙沖 佳餚相聚時過從 粗茶且助捫虱興 古今常付笑談中 民國九○年五月某日邵錦昌兄贈我此詩 慶祝我自交大優退 1.蘇軾的「定風波」一詞中有「一蓑煙雨任平生」句 2.陶淵明的《歸田園居詩五首(之一)》,首四句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塵網:人在世間,身心常受牽制、束縛,如陷羅網中,難得自由,故塵網比喻人世。 3.捫蝨 前秦 王猛 少年時很窮苦。 東晉大將桓溫兵進關中時,他去謁見,一面侃侃談天下事,一面在捫虱,旁若無人。 桓溫見他不凡,問他:我奉天子之命討逆,“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王猛 說:你不遠數千里而來,但“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 ”,百姓還不知你到底要怎麼樣,所以不至。桓溫 無言以對。見《晉書•王猛傳》。後以“捫蝨”形容放達從容,侃侃而談。 4.登龍 泛指升官。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早在學生時代就曾經聽說過。最近閱讀遠流出版的「金庸散文」一書,其中也提到這件事,卻有不同一般的考證,值得提出談談。陶淵明曾經陸續做過一些官職,但由於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願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他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縣吏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說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這種態度可說是表現讀書人的傲氣,以節義貞操為重,折腰時心已愧,不趨炎附勢,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不為世上任何名利浮華所改變,另外也可解釋為對督郵劉雲的鄙視。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件事,大家都是覺得這問題雖沒有多大重要性,因此以「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糊裏糊塗的過了去。所謂「五斗米」是到底是多少米並沒說清楚。四川大學國學教授繆鉞曾經考證說,五斗米是當時知識分子一個月的糧食。他根據史書上的資料證明,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約當今日的一市斗(這數字和今日做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大致也差不多,這裡一個普通家庭,成員都不做體力勞動,一家三口,一個月吃五十多斤米也夠了)。所以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說「我一個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飽了,再多的也不需要。我回去過田園生活,雖然勞苦些,還是可以夠吃,何必要做縣令,逢迎這些沒有品格的小人」。 有人對於陶淵明辭官的理由,是嫌他的官位太小,沒有受到重用和尊敬。換成白話文來說,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是,假如是五十斗或五百斗就可以折腰了。事實上,陶淵明歸隱之後,朝廷曾徵他做官,權貴曾和他交結,他都婉辭謝絕,可見他並非嫌官小而不為。 還有一點,在他的歸去來辭的序中說明他辭官的理由去是因為「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似乎與前面所說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說法不同。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理由則隨各人解讀了。

古詩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創作時間大概在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是誰?不清楚。東漢末年,有位叫焦仲卿的文士,娶劉蘭芷為妻,劉氏才貌雙全,跟夫婿焦仲青相當匹配,兩人文采相當,才學亦不分軒輊,夫妻倆恩愛異常,然而,蘭芷得不到婆婆的歡心,焦仲卿又是個唯命是從的孝子,儘管夫妻倆鶼鰈情深,最後仍是棒打鴛鴦兩分飛。 蘭芷被遣送回娘家,這在當時是相當有辱門風的事,蘭芷的哥哥逼迫其改嫁,蘭芷不從,最後投河自盡。焦仲卿聞訊,悲憤萬分,最後也選擇自盡,在自家庭院的樹上結束生命。兩人死後雙方家長才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遂將兩人合葬在一處,墓的東側種松柏,西側種梧桐。沒有多久,墓樹枝葉繁茂,時有鴛鴦來此棲息,雙鳥仰頭互鳴,狀致恩愛….。 這類慘事其實自古以來,不斷發生。重點是寡婦獨子的家庭,母親與兒子的感情特別密切,兒子一旦結婚,母親頓時失去兒子如同未婚前的關懷,加上兒子與媳婦恩愛異常,媳婦又不懂如何討好婆婆,自然會引起婆婆的忌妒,覺得兒子被媳婦搶走了,因而對媳婦不滿而百般挑剔。他完全沒想到媳婦對兒子好,就會全心全意的照顧兒子,是兒子的福氣。 另外,長輩們總是要等到受害人死後雙方家長才幡然醒悟,後悔莫及。愚昧的後世人卻總是不斷重踏覆轍,讓慘事不斷重演。這才是最令人扼挽之處。 孔雀東南飛這首敘事詩還有一些值得探討之處,例如,為何是孔雀,而不是鴛鴦?因為孔雀並非中國原產的鳥類,在漢朝的時候,見過或聽過「孔雀」這種鳥的人相信不多。同時當時所說的「孔雀」是否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鳥也是一個問題。就像歷史上很早就曾提到「麒麟」,後來有人說,古人所說的麒麟其實就是長頸鹿。時至今日,日語及韓語中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閩南語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 還有,為何說是東南飛,為什麼不說「孔雀西北飛」呢?是兩隻鳥一起往東南飛?還是各自往東方和南方分飛?網路上流傳著一則故事:1935年,中國年輕的留學生陸侃如在巴黎大學進行博士論文的答辯。一路應答如流,主考官很滿意。突然,主考提出一個怪問題:「《孔雀東南飛》這首詩第一句為什麼不說『孔雀西北飛』呢?」陸侃如思考了一 下,就答:「因為『西北有高樓』。」這句話引用的是古詩十九首的名詩。「西北」剛好跟「東南」相對,西北的樓高,孔雀飛不過,只好改道東南飛了。這個答案其實是陸侃如急中生智的硬掰。依據我個人的想法,在東漢的時候,西北仍然是蠻荒之地

養老閣

年輕的時候,曾經聽說有一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描述日本古代信州(信州(長野)位於本州中部)寒村的山林內棄老傳說,鄉下人民生活非常窮苦,男人為了生存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女嬰一出生就賣給有錢人家,換來的錢來貼補用,男嬰則棄道旁。在鄉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家到了70歲的年紀,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覺得很恐怖。 送老人上楢山,這種遺棄親人的行為,有人說是人類最醜惡的行徑,體現著人性的黑暗。但是如果仔細想想,就這件事本身而言,其實是一種物競天擇的自然現象,在本質上與人性不見得有會太多的關聯。在食不果腹的惡劣生存條件下,各種生物和生命,其物種的延續性永遠是最為重要的,甚至這種延續有時會顯得殘忍。加拿大的紅鮭魚,會逆流上百公里,沿途歷盡艱險,精疲力竭回到出生時的小小直流,只是為了交配、產卵,然後死去;螳螂之間的交配,往往是以公螳螂被母螳螂吃掉成為小螳螂的營養為結局;一種母蜘蛛,在幼蜘蛛即將孵化出世前便死去,將肉體留下幼蜘蛛出世後的解饑「點心」。自然界中,這種親情殘殺的例子數不勝數,但這就是「生存」,無可厚非的「生存」。 然而最近偶然在大陸連續劇節目「皇上二大爺」上看到「養老閣」這名詞,所謂「養老閣」就是,當一個人年紀到了七十歲之後,就要送入養老閣裡,而養老閣,說明白點就是墳墓,一座只留下一個空隙的墳墓,當家裡老人一到七十大壽,就得換上壽衣,吃過壽麵,躺進棺材裡,讓家裡晚輩子孫抬到養老閣,住進裡頭,度過百日餘生,百日餘生,天天大魚大肉,吃好的、喝好的,而家人每每送上一頓飯就會砌上一塊磚頭,百日過後,剛好將縫隙填滿,讓墓裡的老人家躺回事先抬來的棺材裡,在墓裡活活餓死,且絕對不能在百日之內出養老閣,否則抓到之後,就直接將空隙填滿,或是放火活活燒死,藉此象徵消滅爬出墳墓的墓虎,消除災厄。 「養老閣」習俗形成的原因是由於當時食物缺乏,為了年輕人能有多一點食物可吃,不得不讓已經不會對社會有貢獻的老年人來個「人間蒸發」。為了能讓人們徹底執行習俗,所以想出「老人過七十大壽之後,每多活一天,就是多折損子孫們的福氣和生命一天」的流言。儘管家人不在乎折壽,村長和鄰居也會強行將人抬走,沒有反抗的餘地。幸好在明朝期間,養老閣習俗已經遭到廢除,雖然當時某些天高皇帝遠的偏遠村部落由於生活資源短缺還是有在執行。這樣的劇情真讓我嚇一大跳,這種棄老的行為竟然在中國也曾經存在。

二十年後你會比現在更幸福嗎?(轉載)

記得小時候,我很憧憬長大。因為我覺得等長大了,父母就再也管不著我了。可以想喝汽水就喝汽水,中午想不睡覺就不睡覺,那一定很幸福。等我真的長大,父母也的確管不著了,可是當初認為的幸福並沒有到來。 因為,雖然沒有人再管我喝汽水,但我發現當初那個理想太微不足道。而且,在得到這個微不足道的自由的同時,又有了新的更大的不自由。比如說:八點上班,哪怕遲到5分鐘,老闆也要給臉色看。而且那個臉色,比小時候父母的難看得多。 於是,我反而開始懷念小時候那無憂無慮的生活,覺得那似乎才是幸福。同時,又開始了新的憧憬:什麼時候才能實行彈性的工時,那一定是很幸福的,可以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再不用被鬧鈴驚醒好夢,再不用連臉都不洗,牙沒刷,就往辦公室狂奔。 若干年後,終於實現了彈性的工時。不僅如此,隨著自己混成資深人員,可以想幾點上班就幾點上班,哪怕在家辦公也沒人說你。可是我發現,當初期望的幸福又跑得無影無蹤。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鬧鈴,早上也沒了睡懶覺的福氣。甚至天不亮就醒來,無所事事的瞪眼到天明。雖然沒人再要求你,可是按時起床,工作卻成了習慣,彈性工時與幸福哪有什麼關係! 回憶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我還發現,每換到另一個單位時,都會有一個感覺令人討厭的主管,往往都會找我的麻煩。於是,每每總是希望這個主管調走,並固執地認為:只要這個人調走,工作就會很開心。有幾次,他不走我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可是,每一次都會發現,無論到哪,各形各色的和我作對的主管都如影隨形。於是又開始憧憬:哪天媳婦熬成了婆,到我能說了算,不用再受主管的氣,那一定很幸福。 若干年後,終於熬出了頭:自己當上高級主管,可以頤指氣使,讓別人看我的臉色了。可是我發現,當初渴望的幸福還是沒有來。因為,雖然沒有人再對你說三道四,但是,怎麼什麼責任都要我負,大事小情都要我拍板,心怎麼這麼累呢?而且,周邊的人怎麼都變得如此虛偽,自己放個屁,別人都會說香。 於是,天天開會,應酬,聽匯報,佈置工作,忙得像個陀螺一樣的我,又開始新的憧憬:哪天能夠活得悠哉遊哉,不用再管那麼多事,想釣魚就釣魚,想打牌就打牌,不用再看那麼多虛偽的面孔,聽那些肉麻的假話,看那些枯燥的檔案,那才是幸福。 光陰似箭,轉眼退休了,真的再沒有人要我負任何責任,當初煩人的電話也不再打來,門庭也真的冷落到鞍馬稀,所有時間都屬於

「山窮水盡」的沉思

「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路可走了。其源頭出處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來自南宋陸遊的〈遊山西村〉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這裏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於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山重水複」是一座山連接一座山、一條河又一條河,在其連接處,看似沒有了,卻有另一座山、另一條水出現了,這才是「疑無」,而實實在在卻有了。這句合情合理的美妙意境卻被《千家詩》抄錄時卻錯訛成:「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於《千家詩》的流傳較廣,因而後人比較通用的是「山窮水盡」。 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第二種說法較少人知道,是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到了盡頭。原文為「保定三年,授都督羅州諸軍事、羅州刺史,仍領金州兵馬,應接上庸公于文谷路,溪澗崢嶸,岩崖豁險,山窮水斷,馬束橋飛,中垺既開,雙城即款。」「山窮水斷」指「深不見底的山谷,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 其實,說到「窮」,易經繫辭上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說法。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天無絕人之路,如何因應,全然繫乎當事人的一念之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疑為陷入絕境的人提供了一線希望之光。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何在?於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唯有當我們遇到置之死地的狀況時,那份蘊藏心中的能量才會「傾巢而出」,進而化不可能為可能。換句話說,唯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不灰心、不喪志,意想不到的機會就將奇妙地來臨。在人生某種境遇中,換一種角度思考,去除「我執」,往往突然眼前一片光明。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與這幾句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看來絕無生機之時,一些不可能想到的創意和點子就會跑出來,讓我們得以起死

賞析「月下待杜鵑不來」的嘗試

去年(2010)費玉清發行一張新專輯「天之大」,其中第一首主打歌「月下待杜鵑不來」,竟然是名詩人徐志摩的作品。上網查資料,發現它發表於1923年3月29日《時事新報•學燈》,距今已經有88年之久。這首新詩的浪漫詞句與费玉清清醇嗓音的结合,别有一番濃郁情感,令人回味久久。 坦白說,如果沒有費玉清的專輯將它選為歌詞,我完全不知道徐志摩寫過這麼一首詩。其實徐志摩的新詩如「偶然」和「再見康橋」都是由於被編成歌曲之後,歌曲的優美旋律讓人們反覆的傳唱而成名。相信這首「月下待杜鵑不來」也不會例外。 「月下待杜鵑不來」的原本詞句如下:   看一回凝靜的橋影,數一數螺鈿的波紋,   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   月兒,你休學新娘羞,把錦被掩蓋你光豔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聽她允許今夜來否?   聽遠村寺塔的鐘聲,像夢裡的輕濤吐復收,   省心海念潮的漲歇,依稀漂泊踉蹌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   風颼颼,柳飄飄,榆錢斗斗,   令人長憶傷春的歌喉。 正如莫札特,隨便一揮手,一首動人心弦的美妙旋律就自他的筆下流瀉而出。我覺得徐志摩這個人就是「有些人生下來是注定要寫作的」這句話最大的註解。徐志摩的詩作在感情的宣洩,意境的營造,節奏的追求以及形式的探究等等諸方面,都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啟迪,體現其特殊的美學價值。在他的腦袋裡,似乎隨時都能知道怎麼去組織中國難以數計的文字,將其組裝為美麗的意境。他把橋影在水中的波紋想像成為螺鈿上的細紋,月光被雲影遮住形容為「害羞的新娘,以錦被掩蓋著美豔的臉龐」,遠處鐘聲的盪漾,像夢裡的輕濤吐復收,心海念潮的漲歇,像是漂泊踉蹌的孤舟! 這首新詩的真正背景我並不了解,但是由其中一句「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可以推測大概是徐志摩夜半睡不著,覺得孤單,懷念起,或希冀者某一個人在身邊,或者與伊人相約,月下相見,伊人因故未現,心中感到無限遺憾,一時靈感湧現,成就了這首詩。 這首詩歌既然是徐志摩在1923年寫的,當時26歲,他想起的生命中的女人大概是林徽音,看著這首詩彷彿可以看到徐志摩當時陪伴在身邊的每個景色,雖然外在是靜的,畫面裡的主人翁心裡卻是頗有波濤。 詩的開始述說著等待的心情,站在橋邊看著橋影在水中的倒影,細數著波紋,他等待的時間久了,連石欄的青苔都有了溫度,而心坎卻因等待中

女子與馬

前些日子重看《水滸傳》,發現第廿三回中王婆說:「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什麼是「馬泊六」讓我感到很好奇,上網查的結果,發現原來「泊六」應該是「伯樂」的諧音。是撮合不正常男女關係的人,也就是現代所說「拉皮條」者。古代社會有稱女子為“馬”的說法,如“揚州瘦馬”,又如“馬子”。現在男性朋友中還有互稱對方女朋友為“你馬子”之類的。 “揚州瘦馬”,與馬無關。從明朝開始,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而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為“揚州瘦馬”。 揚州出美女,世人皆知,而“揚州瘦馬”在明清時期更是名噪天下。所謂“瘦馬”,其實就是被買賣的二奶預備隊。到了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 “瘦馬”的風行,與揚州的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明清時期,揚州出現了一批富得流油的鹽商。揚州城內,繁華騷動,歌舞昇平。富人們總是喜歡一些怪異變態的消費和審美,在他們對“豐乳肥臀”審美疲勞之後,“瘦馬”就運應而生。 在那些大腹便便的鹽商身邊,圍聚著一堆噁心的蒼蠅,只要他們稍稍透露了納妾之意,那些人口販子就會一窩蜂撲將上去。在揚州,從事介紹“瘦馬”職業的人達到百人。繁華的揚州城,成了二奶集中營,成批成批的“瘦馬”在經過一番苛刻的調教後,被賣到全國各地。 “瘦馬”多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在七八歲之時,被人口販子買去。之後,等待她們的就是漫長的集中營式的魔鬼訓練期。“瘦馬”的瘦,既有天生體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餓”出來的。依據先天條件,“瘦馬”被分為三六九等。 清代丁耀亢在《續金瓶梅》一書中對“瘦馬”也有描述。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粧技巧和形體訓練。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為一個好助理。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當然,所有的這些煞費苦心的培訓都是為了將來能找個好買主,賣個好價錢。 在“瘦馬”的買賣中,她們像商品一樣被挑三揀四。“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向

「食色性也」的真意

「食色性也」出自《孟子集注》一書裡的告子章句,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過去有些人常有一個誤會,把這句話翻譯為「飲食與情慾是人的本性」,事實上,這裡的「食」是動詞,在先秦時代乃是男女交媾之庾語。這裡所說的「庾語」,可以說是謎語的早期稱呼。所以「食色,性也」的真意是說「與美女(帥哥)交媾是男(女)人的本性」。另外如《漢書•外戚傳》注載應劭說曰:「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以及《詩•陳風•株林》:「乘我乘駒,朝食於株。」中的「食」也是男女交媾的意思。《株林》一詩講述美女夏姬的故事。夏姬是春秋時鄭穆公之女。初嫁陳國大夫夏御叔,生子徵舒。御叔死,與陳靈公、大夫孔寧、儀行父私通。 我們只要看到古代的小說中的花花太歲無一不是身後帶著一群奴才,在路上調戲良家婦女;水滸傳中有高俅的「衙內」調戲豹子頭林沖的娘子的故事,就是出於高「衙內」好色本能。 相對於所謂教養、文明、知識、禮教、文化,其實性才是人類生命本能的東西,也是最自然最純粹的,是人性的本質與本真。如果放在現今社會,除了有美女被有錢大爺包養的現象,帥哥俊男被有錢的女性包養,也不是什麼大新聞。其實也是「食色性也」的表現。另一方面,俊男總是比較容易把上正妹(色),因為正妹也喜歡與帥哥(色)在一起。

「馬虎」為何指做事草率?

人們常用「馬虎」或「馬馬虎虎」來批評做事草率、敷衍、不認真、粗心大意的作風。這個詞的由來有兩段有趣的故事呢! 來源   1 《聊齋志異-卷十一-牛犢》   楚中一農人赴市歸,暫休於途。有術人後至,止與傾談。忽瞻農人曰:“子氣色不祥,三日內當退財,受官刑。”農人曰:“某官稅已完,生平不解爭鬥,刑何從至?”術人曰:“僕亦不知。但氣色如此,不可不慎之也!”農人頗不深信,拱別而歸。次日牧犢於野,有驛馬過,犢望見誤以為虎,直前觸之,馬斃。役報農人至官,官薄懲之,使償其馬。蓋水牛見虎必鬥,故販牛者露宿,輒以牛自衛;遙見馬過,急驅避之,恐其誤也。   2  宋朝時京城有一個畫家,一次,他剛好畫了一個虎頭,有個朋友請他畫一匹馬,畫家順筆一揮,在虎頭後面加上一個馬身子。朋友問他:「您畫的是虎還是馬?」畫家答道:「管它是什麼,馬馬虎虎吧!」朋友生氣而去。   畫家把這幅畫掛在牆上。他的大兒子問道:「爸爸,上面畫的是什麼啊?」畫家漫不經心地答道:「是馬。」二兒子問他畫的是什麼,他則隨便地答道:「是虎。」二個兒子因此不辨馬虎。   一天,大兒子去打獵,遇見一隻虎,以為是馬,想騎它,結果被虎吃掉了,二兒子在郊外碰見一匹馬,卻以為是虎,彎弓搭射將馬射死,結果,馬主要他賠償損失。於是,人家便給這個畫家一個外號:「馬虎先生」。   畫家終於有所省悟,把那幅畫燒掉,並做一首詩警戒自己: 馬虎圖,馬虎圖, 似馬又似虎。 二兒子依圖射死馬, 大兒子依圖餵了虎 草堂焚毀馬虎圖, 奉勸諸君莫學吾。

水滸 二字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

《水滸傳》的“水滸”二字,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   ●落草水滸   要解開這個謎團,可能還要到中國的另一部偉大的作品中去尋找,這部作品就是《詩經》。“水滸”這個詞,最早就出現在《詩經》中。   非常有趣的是,《水滸》108將中第一個出來的人物的名字,是——史進。   關於史進這個名字,包括金聖歎在內的一些人都試圖揭示其命名的含義。它可能是通過諧音,暗示我們到《詩經》中去尋找作者取名“水滸”的真正含義。   那麼,《詩經》在什麼地方出現了“水滸”這個詞,又有著什麼含義呢?   《詩經;大雅;綿》: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意思是:古公亶父大清早騎著馬,沿著西方的水濱,一直來到岐山下。帶著妻子姜氏,來尋找安居的地方。   這幾句詩不僅明白地出現了“水滸”這個詞,而且還暗含著另一個重要的詞:梁山。   孟子對此歷史有比較明確的說明。《孟子;梁惠王下》:   “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逾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   意思是,過去太王住在邠地,狄人常來侵犯。太王用獸皮和絲綢去事奉他們,不能免受侵犯;又用好狗、好馬去事奉他們,也不能免受侵犯,又用珠寶玉石去事奉他們,還是不能免受侵犯。於是太王召集邠地的長老,告訴他們:“狄人所要的,是我們的土地。我聽說,君子不會讓那些原本養活人的東西成為禍害。你們何必擔憂沒有君主呢?我不能連累你們,我將要離開這兒。”他離開了邠地,越過梁山,在岐山腳下建築城邑定居下來。邠地的人說:“這是一位仁人呀,不可以失去他。”追隨他的人成群結隊象趕集一樣。   《詩經》的“毛傳”所記,與孟子差不多。   我們注意到,這裏提到了“梁山”,在中國,叫“梁山”的山,至少有六個,其中就有孟子這裏提到的陝西乾縣的梁山和山東《水滸傳》上的梁山。問題不是這兩個地方的梁山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它們之間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並不妨礙作者借周太王被逼遷徙來提醒我們,“水滸傳”這個名稱的隱含的意思:那就是,“水滸”,就是被逼走投無路的人的安身之所。   其實,水滸,就是野草水窪之

《遊褒禪山記》品讀賞析

王安石為相時對於新法的執行非常堅持,被時人稱為“拗相公”,或許與他遊褒禪山的經歷有關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遊記,其實是借題發揮的議論文。本文的最大特點是記敘、議論相結合,記敘為議論服務。   作者先記敘了自己遊山洞的經歷。山洞“深”、“難”、“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隨之而出,所以不能“極夫遊之樂”。接著,作者轉入議論,“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這樣就把人分成兩類,只有那些不畏艱險沿著崎嶇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於遊覽爬山,也適用於一切工作。王安石作為一位政治家,從小熟讀儒家經典,仰慕孔孟,立志高遠。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就是探尋險遠之處的奇偉瑰怪嗎?當然,王安石深知,欲達險遠,首先需要立志,這是主觀條件。沒有遠大志向就永遠到達不了“險遠”。王安石有這個志向,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要經世致用,這個願望在他上奏仁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文章裡講得清清楚楚。 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恆,有主見,不隨波逐流。否則,也不能到達“險遠”。在此基礎上,自身還要有足夠的力量。從政治改革的角度講,這個“力”是德、才、學、識各個方面綜合能力的體現。以上三個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備的條件,可謂內部條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處,如果“無物以相之”,也不能到達。這裡的“物以相之”指什麼?作者王安石是有深意的。 王安石在做地方官時是就開始推行“青苗法”,效果很好。初試改革,他信心十足。然而改革是十分艱巨的任務,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干擾阻撓。改革如果沒有最高權利──皇帝的支持是絕對不行的。特別是當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懷疑者、攻擊者紛紛而至的時候,關鍵就看皇帝的態度了。王安石對此十分清醒,他希望皇帝能支持他。 當他寫了《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後,並沒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視,或者說,宋仁宗根本就不想支持他變法改革。年僅20歲的宋神宗繼位後,想有所作為,他重用王安石。於是,王安石上奏《本朝百年無事劄子》,論述了宋仁宗執政四十多年的種種弊病,指出了歌舞昇平的背後存在的嚴重危機。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王安石開始了 “熙寧變法”。神宗死後,不滿十歲的哲宗繼位,大權落在太后高氏手中。高太后對變法早就不滿了,她執政後,起用司馬光為首的

鳳凰山 王安石

其一 歡樂欲與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遲。白頭富貴何所用,氣力但為憂勤衰。 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長安附近。當時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後世詩文常以五陵為富豪人家聚居長安之地 其二 驅馬信所適,落日望九州。青山滿天地,何往為吾丘。 貧賤身秖辱,富貴道足羞。涉句諒如此,惜哉去無由。 騎著馬兒隨它任意遊走,在夕陽西下時看看這江山錦繡;(彷彿)青山盈滿了天地,(但是)向哪裡去才是屬於我的山巒呢; 身為貧賤之軀(的我)只不過是覺得屈辱,而富貴顯達(的人)說來卻也足夠讓人羞愧; 想來也只能寫寫文章(安慰自己)了,可惜啊,卻沒有什麼藉口讓我走(出廟堂的是非)。

《讀蜀志》

王安石讀《三國志》,蜀、魏、吳是三國,讀《蜀志》完了的時候,寫一首詩:「天下糾紛等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他說「天下糾紛」,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有本事的英雄、豪傑,彼此間爭天下、爭著要做皇帝。那個糾紛的原因有多大呢?為什麼要去同人家爭天下?原因只有一毛那麼大。王安石信佛,有一點好心腸、慈悲心。他感覺這些人都是為了名利而去爭天下、做皇帝,不是真實地愛老百姓,都是為自己的利益。你這個私心要做皇帝,是不應該的,所以「等一毛」。 「可憐身世兩徒勞」:當然讀《蜀志》就是要批評劉玄德,說是你劉玄德想要做皇帝,也是個私心;觀察你這一生的事情,「身世」:這個「身」就是私人、私家的事情,你家裡的事情沒做好,兒子也沒教導好;「世」,說是同曹操爭天下,沒成功,都是白辛苦了,白辛苦了,「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沒有人來開導你一下,你不要同曹操、孫權爭天下,沒有人來告訴你這句話。 「問舍求田意最高」:你或者問問誰,在什麼地方買一棟房子;或者是求幾畝田,耕田、讀書,這還是最高尚的境界。不要同人家爭天下,勞民傷財,結果是一無所得,造了很多的罪。 “求田問舍”一典,本來是劉備批評許汜在天下大亂時,無憂國志家的救世之心,而只求買田置地,經營自己的安樂窩(見《三國志•陳登傳》)。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說:“求田間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這是正用。而王安石在《讀蜀志》中卻說:“無人說與劉玄德,問舍求由意最高。”這是反用,充分體現了王安石在變法失敗後的苦悶與憤激。 另一種說法 王安石在去世前一年,與蘇軾在江寧(今南京)見面,惺惺相惜,勸東坡在當地買地建屋定居。 千古糾紛等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蘇軾回詩說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醒過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佛祖微笑地說:「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就能從夢中清醒來。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聰明與智慧

在這個世界上,成就事業的是聰明人。在事業中起破壞作用的也是聰明人。同為聰明人,為何結局卻大不同呢?蓋因聰明有大小之分,有小聰明和大智慧之分。 何為小聰明?小聰明者是以自我為中心看問題,他們表現的聰明伶俐,會說話會辦事,伶牙俐齒,機靈敏捷,善於偽裝,有種隨風而動的輕巧,有種趨炎附勢靈動,有種你能千變萬化,我能隨機應變的聰慧。小聰明是細節,小聰明是近觀,小聰明是裝飾,小聰明是花草,這種聰明是表面的,是很容易被別人覺查到的,就像一幅畫,讓人一看就喜歡,但只是一時的喜歡而已。 何為大智慧?大智慧者以環境為中心看問題,他們表現的山水不露,穩重大方,拙中藏巧、大智若愚,運籌帷幄,高屋建瓴,有種水滴石穿的韌,有種坐山觀虎鬥的氣概,有種任你有千變萬化,我早已將你看穿的沉穩。大智慧是框架,大智慧是俯視,大智慧是主體,大智慧是樹木,大智慧就像一部哲學著作,初讀時不一定得到人們的喜歡,可是你要是能讀下去的話,你會變得深厚,也會終生受益。 如果說大智慧是戰略,那麼小聰明是戰術;如果說大智慧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那麼小聰明則是感性的感性顯現;如果說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那麼小聰明看到的是芝麻。 有小聰明的人看到比自己聰明的人心裏會有一種緊張感,遇見沒自己聰明的人會表現的不屑一顧,遇見大聰明的人就只有望而興嘆了;有大智慧的人看到比自己聰明的人心裏會有一種欽佩感,遇到沒自己聰明的人會向他們講道理幫助他們,遇見大聰明的人可謂找到了知己。 小聰明的人對人性有一定了解,因此他們從內心認同的人不是很多。但他們不會把對很多人的不屑一顧表現出來;有大智慧的人對人性一定很了解,因此他們能夠十分包容地看待一切,他們將宇宙裝在自己的胸膛裏面。 大智慧所統轄的是超越感知的宏觀,所謂的大象無形,因而當這個智慧剛剛出現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只感覺到這個智慧的平淡無奇,直到智慧靈光顯現的一刻才能引起人們的驚嘆;小聰明在細而不在全,在某一方面有出人之智,其他方面可以不行,所以小聰明時而會翻船。 從長遠看,基本功紮實,做事實在,努力豐富自己,此乃大智慧;基本功不紮實,做事浮躁,人支亦云,隨波逐流,此乃小聰明。真正聰明的人會未雨綢繆,為未來做好規劃,並認真地執行,一步步走向成功,如果還有卓越的眼光還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小聰明則是淺嘗輒止,應付小場面還可以,遇到事就要手忙腳亂了。 小聰明的人由於過於注重細

中式「冰淇淋」

當年林則徐剛上任,老外知道他是來掃毒的,便想利用餐敘談判時,搞個把戲戲弄這中國官員,一來羞辱他,一來是給個下馬威。出甜點的時候,老外上了一碗當時一般人都不懂的「冰淇淋」,那凍鎮冒出的裊裊冰煙圍繞在碗圍之間。這老外還故意說:「大人,這甜點遠從英格蘭來的,你小心被燙著,來試試看,試試看。」 所有人定著林看,林則徐不疑有他,用小匙舀了一小口,鼓著嘴還對著那匙冰淇淋輕輕吹了幾口氣,接著把冰淇淋送到口中,因為怕燙,只把冰淇淋送到舌齒之間……那心理期待落差太大,一傢伙還冰酸了幾顆老牙,臉一抽、眼一擠,這滑稽樣可笑翻了那群老外。 這餐惡整,讓林則徐知道這些老外就是瞧不起中國人。於是也下了帖子,這回總督府作東,席罷前也來了道甜點。師爺對著老外說:「這可是咱們曾在京裏當過差的御廚貢點,一般人可是吃不到的,絕對比你們的冰淇淋還冰人,你各位小心別給冰著了。」這甜點也做成圓球形,與冰淇淋同大小,但這可是林府中的粵廚做的豬油芋泥。芋泥和奶油打成細泥,封上豬油,用火燉蒸四小時,油沁泥燙。因油封泥煙,就像咱們燉老母雞湯一樣,一層亮油,一絲吹煙不冒,可是那潛藏的危機,卻埋伏於油底。 老外心想:你中國人哪能做出什麼冰死人的冰淇淋?各個拿起小匙,挖了一大口就囫圇就口,頓時間各個摀著嘴,雞貓子亂嗚一通。只見林則徐輕輕滑著茶蓋,端起茶碗,問:「咱們的冰淇淋冰得如何?」這幾個販毒吸血的鴉片煙商,吃足了「中式燒淇淋」的苦頭,再也不敢輕視這其貌不揚的總督。

王安石 元日 的兩種翻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釋〕 1.元日:農曆正月初一。 2.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3.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裡,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 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結句“總把新挑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 ,,,,,,,,,,,,,,,,,,,,,,,,,,,,,,,,,,,,,,,,,,,,,,,,,,,,,,,,,,, 王安石這首《元日》詩寫得很淺白,然而“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屠蘇”不易懂,《中國古代名句辭典》:“屠蘇:屠蘇草浸泡的酒”。不解釋猶可,一經解釋更為糊塗。如果屠蘇是酒,那麼與“春風送暖”何干? 漢語往往一字、一詞多義。王安石詩中的“屠蘇”應該解作“茅廬”,那就合理了。因為詩的末二句有“千門萬戶”,還把“新桃”換上“舊符”張貼於門戶上,正是“春風送暖入茅廬”。我這樣說,是“大膽假設”,但還須“小心求證”。《宋書•索虜傳》:“燾(人名)所住屠蘇被雷電所擊倒,見壓於死,左右皆號泣。”

通與執 乞漿於田舍

艾子遊於郊外,弟子通、執二子從焉。使執子乞漿於田舍。有老人映門觀書,執子揖而請。老父指卷中「真」字問曰:「識此字,餽汝漿。」執子曰:「真字也。」父怒不與,執子返以告。艾子曰:「執也,未達,通也,當往。」通子見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兩字也。」父喜,出家釀之美者與之。艾子飲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復如執之認真,一勺水吾將不得吞矣。」 ,,,,,,,,,,,,,,,,,,,,,,,,,,,,,,,,,,,,,,,,,,,,,, 艾子到郊外遊玩,名為通(通達)和執(固執)的兩位弟子隨侍在側。他命名為執的弟子到田舍討一杯水。有一位老者在門邊看書,名為執的弟子向老者問候並說明來意。老者指卷中「真」字問曰:「認識這個字,就給你水。」執說:「是一個真字。」老者很生氣的說他答錯了,不肯給水。執要不到水 只好回來向老師說明經過情形。艾子說:「執沒達成任務,通,你去試試看。」通去見老者,老者提出同樣的問題。通說:「這是『直八』兩字啊。」老者很高興,拿出家釀的美酒給他。艾子飲了美酒說:「通,真聰明啊,假如也像執那麼不懂變通,我連一杯水都喝不成了。」 ,,,,,,,,,,,,,,,,,,,,,,,,,,,,,,,,,,,,,,,,,,,, 做人的要件是要臨機應變,而非固執不懂變通。鄉下田舍翁識字不多,誤以為「真」字是「直八」二字,執說:「是一個真字。」老者自然很生氣,以為執是騙他。艾子舉這個例子說明變通的重要。 有個故事說「兩個人為了一群羊的數量吵起來了,一個說是23隻 ,另一個說是24隻 。後者把羊排成4隊6行,說是24隻 。前者不會計算,還一個一個的數,結果還是23隻。兩個人繼續吵架,後來都同意找縣老爺去評理。老爺聽後,判定說23隻的人有理,把說24隻 的人打了一頓板子。前者很高興的走了,後者在心裡狠狠的罵老爺是貪官、昏官。老爺當然知道他不服氣,就問他:知道為什麼打你嗎?被打的人回答說:不知道。老爺說:他連四六都不懂,你還跟他較什麼勁?這樣活一輩子,還不把你累死呀?說24隻羊的人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一個更重要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他真心的『謝謝老爺』。」 做人固然要有原則,但是有些時候,面對不可理喻的人,在利他而不害己的原則下,不妨變通的退一步路。有人認為這是鄉愿的做法,其實,當你面對一個死要面子(或水準很低)的人,有理講不通,如果堅持「真理」,可能最後只落得一個

三季人

三季人 某日,有個人到來到孔子教學的地方。只見一個年輕人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他便上前問道:“你是孔子的學生嗎?”   年輕人驕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見教?”   “聽說孔子是名師,那麼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慚愧。”   “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不知可否?”   “然。”   “不過,我有個條件。如果你說得對,我向你磕三個響頭;如果你說得不對,你應向我磕三個響頭。”   年輕人暗想,踢館的來了。為了老師的名譽,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年輕人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年輕人理直氣壯。   “三季!!!”來人毫不示弱。   正在爭論間,孔子從院內出來,年輕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評。心想,看你這人怎麼下臺?   不料,孔子對他的學生說道:“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你輸了。給人家磕響頭去吧。”   來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個響頭來!”   年輕人蒙了。但老師都這麼說了,就是輸了。不得已,只好上前向來人磕了三個響頭。來人見此,大笑而去。   待來人走後,年輕人忙問老師:“這與您所教有別啊,且一年的確有四季啊,老師!”   “平時說你愚鈍你不服氣。我現在教導你:這個人一身綠衣。和你爭論時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個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從來沒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你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你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   說完,留下一臉茫然的小弟子揮袖而去。 子貢問時   朝,子貢事灑掃,客至,問曰:“夫子乎?”曰:“何勞先生?”曰:“問時也。”子貢見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幾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討論不止,過午未休。子聞聲而出,子貢問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後言:“三季也。”客樂而樂也,笑辭夫子。子貢問時,子曰:“四季也。”子貢異色。子曰:“此時非彼時,客碧服蒼顏,田間蚱爾,生於春而亡于秋,何見冬也?子與之論時,三日不絕也。”子貢以為然。 現實意義   臺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說“以前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