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努力不等於人生如意
盡全力爭取自己想要的並享受成果,才算達成人生的目的。
長久以來,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人們獲得的重要教訓之一就是「工作要勤
勉」。人們總誤以為「休閒就是偷懶的表現」,古人也說:「勤有功,戲無益。
」他們忘記「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因此,焦慮與厭煩已被公認為現今最嚴
重的健康問題之一,它們是許多心理失調與生理問題的根源。夜以繼日過度操勞
工作所導致的惡果,至少造成:失去活力與彈性、心智日漸僵化、身心俱疲和生
活陷入「忙、盲、茫」的惡性循環中。
現代人最為可悲的,是將工作視為至高準則和肯定自我的唯一方法。其實每個人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應捫心自問:
一、「我的人生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嗎?」除非你熱愛工作,願意整個人都「賣
」給它,否則還是別讓工作來決定你是什麼人。事實上,一個人的本質就是他的
人格和個性,這些才是使他有別於其他人的特質。
二、「工作努力等於人生得意嗎?」其實,加倍工作並不見得會得到加倍的好
處。不要把工作看得那麼重要,也不要沈迷物慾,才是明智之舉。
你我應該做工作的主人,不做工作的奴隸。既然工作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應在工作之餘思考休閒之道。美國作家 Ernie J. Zelinski 在他的著作《樂
在不工作》(The Joy of Not Work)一書中指出,休閒是人們最有生產力的時候,
必須利用這時段來思考、學習和自我實現。ZelinskiM認為休閒人生的要素至少有
如下數點:
1.不斷的學習:把時間用來讀別人的作品,可以輕易得到別人絞盡腦汁的結晶
,增廣見聞、擴大視野。
2.持續的運動:身體健康的人士較會從事積極性活動,而身體不健康的人則傾
向於從事消極性活動。
3.勇於嘗試:經驗顯示適度冒險與努力的活動,帶給我們的滿足遠比那些不用
冒險、不費力氣的活動多得多。
事實上,快樂休閒的要素無非「就是一種心境:要快樂就要投入,就是「一
頭栽進任何事情」。換句話說,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充分享受這件事的價值。
在工作場合是如此,在工作之外也是如此。
總而言之,人生有兩個目標,首先是努力得到你想要的;其次是盡情享受你
所得的。可惜只有最聰明的人才懂得完成第二項。如何能於工作與休閒兩方面都
快樂,實在是一個值得每個現代人深思的課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