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周厲王暴虐無道,人們紛紛譴責他。召公告訴厲王說:"百姓對苛暴的政令受不了啦。"厲王聽了大為惱怒,找了一個衛國的巫師,派他去監視那些議論國政的人。只要衛巫一來報告,厲王就把被告發的人殺掉。這樣一來,人們都不敢說話,在路上相遇的時候,彼此用眼色表示內心的怨恨。厲王很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消除謗言了,他們從此不敢說話了。"
召公說:"這只是硬堵住老百姓的嘴。堵塞老百姓的嘴比堵塞河流還要危險;河水堵塞不通就要決口泛濫,這樣,被傷害的人一定很多。壓制百姓講話也就象這樣。因此,治河的人要疏浚河道,使河水暢流;治理百姓的人一定要開導百姓,讓他們敢於講話。
"所以天子處理國政,應該使三公九卿以及各級官員進獻民間諷刺歌謠,盲樂師進扶民間的樂曲,史官進獻記載更實的資料,樂官進獻勸戒的文辭,無眸子的盲人吟詠詩篇,有蚌子的盲人誦讀諷諫之言,掌管營建事物的百工紛紛捉出批評意R,平民能將自己的意見反映給君王,君王身邊的臣子及時進行規誅,君王的內親外戚都能補其過失,察其是非,樂師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諄諄教導,老臣元勳,協助治理,然後由君王斟酌取舍,付諸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才能順利進行而不違背情理。百姓有嘴,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人類的資源財富都是從這裡生產出來的;又象大地有高原、窪地、平野、沃土一樣,人類的衣食財用都是從這裡生產出來的。人們用嘴發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才能表露出來;如果君王能聽取人們的意見,做人們喜歡的事,防止人們所憎惡的事,這才是增加衣食財用的良策。人們心裡怎麼想,口頭就怎麼說,他們考慮成熟以後就自然表達出來,怎麼可以硬是堵住他們的嘴呢?如果硬把他們的嘴堵塞住,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厲王不聽召公的勸告。從此,老百姓沒有一個敢公開發表言論。過了三年,人們終於把厲王放逐到彘地去了。《國語‧用語上》)
[說明] 《國語》是中國較早的一部國別史,記述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各國的史實,共21捲。其作者,司馬遷和班固都認為是春秋後期的左丘明,現代學者則多認為是戰國初期的著作,作者已不可考。該書記言多於記事,記述了春秋時代許多歷史人物的言論。
石公,即召穆公,名虎,周厲王的卿士。周厲王是西周後期最殘暴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施行暴政,重用姦佞,壓迫百姓。召公直言勸告,他不但不聽,反而派衛巫四出監視百姓,凡是被告發的一律處死,以此壓制輿論。召公於是又懇切地講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的道理,勸戒周厲王不要強硬地堵住百姓的嘴,不讓他們說話,否則會比堵塞河流而引起的泛濫還要危險。
因為治水的人要疏浚河流,使它暢通;治理百姓的人要開導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但周厲王卻一意孤行,越發貪婪暴虐,結果在公元前842年引發了"國人暴動",人們把歷史上這個有名的暴 君流放到彘邑。周厲王被放逐,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宣告了專橫跋扈的暴 君的必然下場,有力地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力量。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道出了一條治政管理的重要原則。堵住百姓的嘴就是自絕於民,正確的辦法是象齊威王那樣,聽從鄒忌的意見,公開納謙,聞過則賞。這樣的結果是:"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正所謂戰勝於朝廷。齊威王與周厲王,兩種態度,兩種結果,足令今人深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