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第二版序
歲月悠悠,轉眼間編者涉足品質管理的研究竟然已經超過三十年。回想民國七十六年在三民書局出版全台第一本品質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往事,當時坊間可以見到的全是以管制圖(control chart)與抽樣檢驗計畫(sampling plan)為主要內容的品質管制(quality control)。然而品質管理是當時工業工程學系的必修課,當時的教師每每要為教科書傷神,必須在英文「quality management」與中文「品質管制」中作出抉擇。因此當我的「品質管理」出版後,相當受歡迎。然而在那個日本產品已經暢銷全球的經營環境,老實說,我的這本以美式事後偵錯(detective approach)思維為主要內容的「品質管理」其實跟不上當時開始流行以日式預防(preventive approach)思維為主要內容的品管實務。因此編者於民國八十五年再次編撰一本以諸如品質機能展開、可靠度分析和品質稽核,品管圈活動與提案制度之類內容,以日式事前預防思維為主的品質管理教科書,在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出版。
時至民國九十年,時序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不但影響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對於企業經營也有其重大影響。例如,企業可以透過email向供應商下單訂貨。企業經營者想加強與顧客之間關係,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因此應運而生。其他諸如六標準差(six sigma)的品質管理實務也開始流行,因此編者本著「明其道不計其功」的傻勁,以自己多年來所累積國內外品質論述資料以及多年的個人體悟與經驗,重新編撰而有本書的出版。事後編者對於本書的編排又有不同的構想,所以想藉著第一版將銷售完畢的機會,重新調整各章的順序,將原先分為三篇的做法轉為四篇,也就是在第二篇將全面品質管理的相關各章集合在一起,以利教授全面品質管理課程使用。同時也將全書內容略加修訂,並且訂正若干誤謬。編者深切期望海內外學者專家能一本過去的愛護指教多多指導,以利本書內容不斷改善。
歲月悠悠,轉眼間編者涉足品質管理的研究竟然已經超過三十年。回想民國七十六年在三民書局出版全台第一本品質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往事,當時坊間可以見到的全是以管制圖(control chart)與抽樣檢驗計畫(sampling plan)為主要內容的品質管制(quality control)。然而品質管理是當時工業工程學系的必修課,當時的教師每每要為教科書傷神,必須在英文「quality management」與中文「品質管制」中作出抉擇。因此當我的「品質管理」出版後,相當受歡迎。然而在那個日本產品已經暢銷全球的經營環境,老實說,我的這本以美式事後偵錯(detective approach)思維為主要內容的「品質管理」其實跟不上當時開始流行以日式預防(preventive approach)思維為主要內容的品管實務。因此編者於民國八十五年再次編撰一本以諸如品質機能展開、可靠度分析和品質稽核,品管圈活動與提案制度之類內容,以日式事前預防思維為主的品質管理教科書,在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出版。
時至民國九十年,時序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不但影響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對於企業經營也有其重大影響。例如,企業可以透過email向供應商下單訂貨。企業經營者想加強與顧客之間關係,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因此應運而生。其他諸如六標準差(six sigma)的品質管理實務也開始流行,因此編者本著「明其道不計其功」的傻勁,以自己多年來所累積國內外品質論述資料以及多年的個人體悟與經驗,重新編撰而有本書的出版。事後編者對於本書的編排又有不同的構想,所以想藉著第一版將銷售完畢的機會,重新調整各章的順序,將原先分為三篇的做法轉為四篇,也就是在第二篇將全面品質管理的相關各章集合在一起,以利教授全面品質管理課程使用。同時也將全書內容略加修訂,並且訂正若干誤謬。編者深切期望海內外學者專家能一本過去的愛護指教多多指導,以利本書內容不斷改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