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轉載

孟子的辯論術
余培林

孟子長於辯論,這是讀過「孟子」的人都知道的事。一打開孟子書,我們便感覺到孟子英氣勃勃,雄辯滔滔,言辭咄咄逼人。那種氣勢,簡直如黃河倒,一瀉千里。他的學生公都子就曾問過他:「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他回答說:「予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孟子好辯,在當時就出了名,可見他的辯術是如何高明了。
孟子的辯論術非止一種,經過我們分析歸納,約有十二種之多。今一一陳述於下:
一、陷阱法:這個方法是不直接說明本亦或討論問題本身,而先設事發問,以誘引對方,使之越陷越深,最後出示本意,使對方無言可答。例如:
1.孟子之平路,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則子之失伍也多矣。凶年饑歲,子之民老贏轉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曰:「此則距心之罪也。」(公孫丑下)
2.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有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上)
在第一例中,孟子為了要使平陸宰相知道自己失職,不直接問本事,而用士兵失伍來問他。平陸宰在毫無防備下,不知不覺中墜入了陷阱,最後只得認罪。在第二例中,孟子連設了兩道陷阱來引誘齊宣王,這是必欲置之死地,而不讓他逃脫。果然,齊宣王上了圈套,越陷越深,等到發覺,已經來不及了,最後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如果孟子不用陷阱法,一開頭就問齊宣王為什麼四境之內不治,他一定會說出一大堆理由來為自己洗刷的,那裡會顧左右而言他呢?
二、設事法:所謂設事法是假托一件事情來比況說明。因為僅說道理,往往嫌過於抽象,如果能假託一件事情來說明,則不僅說的人能浹洽盡意,聽的人也能瞭然於胸。這實在是一種深入淺出的方法。例如:
1.……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止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芸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公孫丑上)
2.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月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知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年來?」(滕文公下)
於第一例中,孟子設「揠苗助長」一事,說明浩然之氣要告平時培氣。既不能舍之不養,也不能揠之助長。
於第二例中,孟子設「攘雞」一事,說明不義之行則應速止之理。皆明白而以易曉。如果不用設事,而直敘其理,就不會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三、比喻法:趙歧孟子題詞說:「孟子長於譬喻,辭不迫切。」比喻是以淺顯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子書都是說道理的,所以用比喻較之他書為多;而道理愈深,愈需要用比喻來說明。這就是孟子與告子論性,全用比喻,而孟子書中比喻特多的原因了。
比喻與設事相似,為設事文字較長,比喻文字較短。這就是兩者的差別。例如:
1.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上)
2.(齊宣王)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梁惠王上)
人性的善惡,實難用言語說清楚,但告子以湍水比愈人性無善無惡;孟子以水性向下,比喻人性本善,記清楚,又扼要。「不為」、「不能」,也是兩個極為抽象的名詞,但孟子用「為長者折枝」與「挾泰山以超北海」來比況,意義豁然顯露。這就是比喻的妙用。
四、引書法:引書法就是引用古書的文字,作為自己的論證。其目的在增強自己的言論的力量,以使對方信服。例如:
1.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約:「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塵鹿攸伏。塵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物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為其臺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鼈;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傷,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王,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梁惠王上)
2.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云:『盡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榖。』」(滕文公上)
梁惠王立沼上,問孟子「賢者亦樂此?」孟子先引詩大雅靈臺證明「賢者而後樂此」,後引書湯誓證明「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使梁惠王畏懼獨樂,而嚮往與民偕樂。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於回答「民事不可緩」後,即刻引詩經七月文字為證,以使滕文公信服。史記孟荀列傳說:「(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趙歧孟子題辭也說:「孟子治儒術之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孟子獨長於詩書,所以孟子書中引古書,也以引詩經與書經為最多。
五、援古法:所謂援古,就是援古引古事以為證明。因為託之空言,難以使人信服,若引古事為證,則說的人既可免除主觀之嫌,聽的人也有「彼不我欺」之感。由此看來,援古與引書的目的相同,皆在增強自己的言論的力量。所不同的是援古不引古書文字,而原古代史實而已。例如:
1.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踐事矣。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是大事,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梁惠王下)
2.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之何則可?」孟子曰:「昔者太王居郤,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去郤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郤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梁惠王下)
在第一例中,齊宣王問交鄰國之道,孟子舉湯事葛、文王事昆夷,說明人者能以大事小;舉太王事獯鬻,勾踐事吳。說明智者能以小事大。齊為大國,孟子當然希望他能效法湯與文王。因為以小事大,僅能保國;以大事小,則能保有天下。在第二例中,滕文公問如何避免齊國威脅,孟子暗示他遷國圖存。舉太王去郤事,是在表示古有先例,不妨仿效而行。
六、誇張法:王充論衡藝增篇說:「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棋藝;毀人不溢其惡,則聽者不愜於心。」人情物理,若平鋪直敘,往往難以厭足人心,必定要誇大其辭,才能生誘導之力,能收聶服之效。這就是誇張的妙用。例如:
1.(孟子)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以。欲辟土地,朝秦楚,位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梁惠王上)
2.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到性善,言必稱堯舜。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書曰:『若樂不暝眩,厥疾不廖。』」(滕文公上)
第一例意在聶服,第二例意在誘導,但都是為了要使對方施仁政,行王道,只是言辭稍為誇大而已。這也是沒有什麼辦法之事,因為「若樂不暝眩,厥疾不廖。」
七、利導法:引人向善,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因勢利導,順其所欲而進言。這種方法,表面上看是舍己附人,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手腕,其最後目的還是要人附己。戰國時代縱橫者流最長於用這種方法,所謂「詐先合,然後引之大道」(孟荀列傳)。不過他們的目的,只是再謀取一己的功名富貴,與孟子以導君向善,行仁政,救天下之民為目的比起來,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例如:
1.(齊宣)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對曰:「王也。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王文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2.(齊宣)王曰:「善者言乎!」曰:「王如善之,則何謂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對曰:「昔者公劉好貨,……王如好,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對曰:「昔者太王好色,愛厥妃,……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好有?」(梁惠王下)
宣王說自己好勇、好貨、好色,孟子聽了,馬上請他好大勇,與百姓同好貨,同好色,並舉文王、武王、公劉、太王為例來激勵他,因導他施仁政,行王道。這種置君於堯舜的話,豈能求之於縱行家者流?
八、矛盾法:所謂矛盾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人在辯論時,主張或言辭往往自相矛盾的地方,如能抓住這個弱點,緊追不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則對方必將無言以對,俯首稱臣。例如:
1.孟子曰:「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徐子已先夷子。夷子曰:「……之則以為愛無差者,施由親始。」徐子以告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使之ㄧ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為閒曰『命之矣。』」(滕文公上)
2.告子曰:「生之謂性。」孟子曰:「……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告子上)
天下萬物,必有一本,且只有一本。夷子墨者,既主愛無差等,又主施由親始,這豈不是二本?孟子指出他思想上的矛盾,也告訴了他兼愛不合人情人性,所以夷子聽了後,也只好憮然的說:承教了。告子言「生之謂性」,以為凡生物的知覺運動都是本性。孟子以為犬牛皆生物,皆有知覺運動,難道犬牛之性與人的性一樣?這個問題告子當然無法回答。如果他說是,則人豈不就是犬牛;如果他說不是。則人性中,必有與犬牛之性不同的東西,這豈不是承認了孟子的性善說,而否定了自己「生之謂性」的主張?
九、發問法:兩軍相遇,勝利總是屬於採取攻勢的一方,從來沒有通過說一味採取守勢而能克敵致果的。發問發就是採取主動、採取攻勢的一種方法。若連續發問,則對方窮於應付,自己反而從容不迫。辯論雖未終結,勝負之數已判然分明了。例如:
1.孟子曰:「許子必種栗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後衣乎?」曰:「否,許子衣楬。」「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栗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曰:「自為之與?」曰:「否,以栗易之。」「以栗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舍接取者其宮中而用之?何謂紛紛然與百公交易?何許之不憛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滕文公上)
2.淳于髻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理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曰:「今天之溺以,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嫂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離婁上)
在第一例中,有九次問答。孟子連續發問,曾曾進逼。陳相左支右絀,窮於應付,最後終於陷入絕境,說出了「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自打耳光的話。孟子緊跟著逼一句「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語?」陳相已無法回答,只好俯首聽訓了。第二例是淳于髻採取攻勢,孟子陷入苦戰。到最後以一句「子欲手援天下乎」的反擊,脫出重圍,而贏得勝利。
十、待問法:待問法是一種以首為攻的方法。禮記學記說:「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與君長辯論,最宜採用這種方法。當對方有問,自己從容回答,漸為指引。如此既不失臣下之禮,而又能委宛盡意。達到言者無過,聞者悅心的目的。例如:
1.齊宣王問曰:「齊垣普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到垣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已,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亡,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梁惠王上)
2.(梁襄王)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曰:「熟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熟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焉。王知夫苗乎?……」(梁惠王上)
齊垣普文之事,載在春秋。孟子自己也說過:「其事則齊垣普文。」(離婁下)而對齊宣王之問,孟子竟說「「仲尼之徒,無到垣文之事者」,這是他不想回答的藉口而已,然後以「無已,則王乎」引宣王繼續發問。如此一問一答,孟子就把王道思想完全授予齊宣王了。至於梁襄王的發問,孟子每次的回答都非常簡單,而意含而不吐。這就是引誘發對方發問的一種方法。直到最後,才把意思說盡。這就是「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了。
十一、 罵法:用過激的言詞來畏服對方,就是 罵法。程子嘗說:「孟子有些英氣。」孟子也嘗自謂:「吾善養無浩然之氣。」因為孟子有這種英氣,有這種浩然正氣,所以對亂臣賊子,異端邪說,往往以激烈言辭,大張撻伐不稍寬待。這也許是由於望治過殷,宏道太切的原故吧。
孟子曰:「……聖王不作,處土橫議,楊朱墨擢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規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以順為正者,妾妻知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
罵楊氏無君,墨氏無父,皆為禽獸;罵公孫衍、張儀為妾婦。語雖過峻,但也足以看出孟子個性之耿介,為人知剛正不阿。難怪太史公要嘆說:「持方納圓鑿,豈能入呼!」(孟子列傳)其他如罵白圭二十稅為一位貊道,罵陳仲子廉潔之行為蚓行,罵紂為獨夫,罵梁襄王不似人君……真是英氣勃發,大義凜然!
十二、強辯法:辯論時辭窮理屈,而不願意俯首認敗,則只有出之於強便一途。強辯雖未必能反敗為勝,但較之俯首認敗,終勝一籌。況在強辯中,或有峰迴路轉之機,而創出新的局面,也有可能。孟子雖長於辯論,但也雖保必勝,何況孟子又有英氣,有個性,絕不阿意曲從,所以也不免有辭窮理屈的時候。這時候也只有強辯一番了。例如: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急,不能造朝。」明日,出弔於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弔,或者,不可乎?」曰:「昔日及,今日愈,如之何不弔?」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如欲天治天下,當今之治,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公孫丑下)
孟子嘗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已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話雖如此,但如能以德行仁,而又為大國,豈不是順水行舟,更易見其功效。戰國之世,齊為大國。孟子倡信王道,當然最大的希望也就寄託在齊國了。但他未見齊王之前,既不肯降身辱志,去逢迎齊王;既見齊王之後,見到不行,又不肯貪祿戀位,放棄理想。最後當然只有一條路可走─離開齊國。但理想未達,大志未伸,孟子心中難免有所不悅。他回答公孫丑的「昔日疾,今日愈」,回答充虞的「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然都是強辯,但我們一點也不討厭他,反而對他這種方正不阿的精神,有無限的崇敬之意;對大道之不行,也有無窮惋悟之情。孟子的偉大處在此,孟子書的可讀也在此。
以上二十種方法,只是粗略的分數;如果精細的分析,恐怕不止此數了。至於孟子對這些方法運用,有時單用一種,也有時候數種揉合在一起運用。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轉載《再別康橋》 賞析

《再別康橋 》 賞析 作者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上海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 (" 長袍白麵 , 郊寒島瘦”是說孟郊、賈島二人的詩寫得古樸生澀、清奇苦僻,不夠開朗豪放。 ) 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

從胡適新詩《老鴉》說起

胡適新詩《老鴉》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二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饑。──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胡適早年自美返國,看到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常在演講、為文時提出批評,因此引起很多被批評者的不滿,甚至招來種種打擊。所以他自比為烏鴉,老是啞啞地對著人叫,別人見了牠就大不吉利。烏鴉討人厭,但是胡適卻堅定地說: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輕柔悅耳,人們都喜歡聽﹔但他卻寧願當烏鴉,不肯阿諛諂媚,討人們歡喜。他要把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暴露出來,以謀求改善,即使因此而使自己處境惡劣,無枝可棲、又寒又飢,但他也不屈服、不改變,仍然堅定的說 「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 因為他不是鴿子,也不是小鳥,他本來就是烏鴉,他就是要當烏鴉。這首詩裡的老鴉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化身;他借老鴉向世人宣示─不管你們喜不喜歡,我還是堅持說我該說的話;不管處境如何困難,我還是堅持我該做的事 ! 這種精神正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具體表現 。 為什麼烏鴉討人厭 , 被人認為不吉利呢 ?大師胡適經常說自己有歷史癖,而我則有考據僻 。 喜歡就一些趣味雅(trivia)的小事打破砂鍋追到底 。 經過一番搜尋,發現烏鴉討人厭的理由如下: 除了烏鴉全身烏黑,叫聲嘶啞難聽,而且常常成群結隊地邊飛邊叫,據說烏鴉的嗅覺特別靈敏,人或畜瀕臨死亡,他 ( 牠 ) 的身上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烏鴉就聞味而來。可是人們誤解了牠,認爲是牠的到來才造成死亡事件的産生。所以人們認爲烏鴉叫是不祥之兆。   偶然讀到著名唐代詩人杜甫《奉贈射洪李四丈》的詩 ,提到有烏鴉在友人房上叫,他恭維友人道: " 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 " 元稹的《大嘴烏》詩和白居易《和大嘴烏》詩再再顯示唐人普遍認為烏鴉是吉祥鳥,烏鴉的出現必定帶來喜慶,因而對烏鴉有著熱愛和敬畏的感情。另一方面 ,唐人 認為烏鴉覓食反哺其母,這種行為與儒家思想契合。例如白居易的《慈烏夜啼》對於烏鴉讚賞有加 : " 慈烏失其母,

白居易的《花非花》究竟是什麽意思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首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在五十多年前我讀書的時候就已經於音樂課中學過 ,至今還沒忘記它的旋律 。 不過對於詞句的意思卻是不甚了了。最近我著迷台詩宋詞的學習,上網查這首詩的翻譯,發現有多家不同的解讀,詩人的《花非花》到底想說什麼呢?感到十分有趣,特將結果整理與同好分享 。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但這首《花非花》卻句式奇特,且通篇取譬,十分含蓄,甚至迷離,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朦朧詩的代表,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因此對於這首詩到底想表達甚麼 , 充滿好奇 。 詩取前三字爲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語意雙關,富有朦朧美是這首小詞的最大特點。霧、春夢、朝雲,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飄渺的,意象之間又故意省略了銜接,顯出較大的跳躍性,文字空靈,精煉,使人咀嚼不盡,顯示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功力。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裏取喻於花與霧,在於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如果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這裏“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啓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於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一歎:“去似朝雲無覓處”。   有人主張這首詞通篇都是隱語, 主題當是詠官妓 。當時各級官府都有一定數目的官妓,供那些官僚們驅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並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霧”字是雙關。借“霧”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應女宿,但又並非雲霧之霧。    “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而主要是說人。唐宋時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來,黎明即去。因此,她來的時間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個春夢。她去了之後,就像清晨的雲,消散得無影無蹤。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為依存,但關係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來明去為限,可謂會短別